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见闻】一辆自行车(散文)

精品 【晓荷·见闻】一辆自行车(散文)


作者:李正亭 童生,718.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8发表时间:2024-03-16 17:10:16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上高中那年,连自行车都不会骑。十多里的土路,上学校都是步行或坐同学的车子。因为要寄宿,交口粮只能借辆车子推着去或是父亲拉着车子送。所以,无数次我都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车子,免得到用时连借的资本都没有。
   可想归想,现实中学骑车谈何容易?若大的一个村子,拥有自行车的家庭寥寥无几,哪家车子不金贵得跟命似的?怎么可能让你一个连车子都没摸过的愣头青推着去学?再说,自己也找不到理由张口借呀!好多次,只能远远地看着别人骑,心里虽羡慕得牙根疼,但很快就被自卑的阴云笼罩着看不到一丝光亮。
   好像慢慢习惯了!每当到了星期天步行(有时坐同学车)回到家,父亲都看着汗流夹背的我,默默地抽烟,而我却常常在他面前故作轻松。那时,我根本连想都不敢想让父亲为自己买辆车子。我知道,在那个连吃饭都让人发愁的日子里,一辆自行车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就是遥不可及天大的事。哪怕当时迫切想要,也只能把所有的苦累与委屈偷偷地咽到肚子里。
   就这样,在无尽的煎熬中度过一些日子,却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一个星期天,我步行十多里地刚到家,父亲就神秘兮兮地小声对我说:“你要德大爷买新车了!还是凤凰牌的,看上去结实得很呐!”“真的吗?”我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啥时买的,咋没见他推出来骑呀?”我一时来了精神,不停地问父亲。
   “才买没几天,还扶不住(车)把哩!”父亲似乎很高兴,接着便跟我讲起了他的发小要德大爷,说他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又立过功,国家给的有工资和补助;说他当兵走了好长时间没音信,大家都说他打仗打死了。谁知道他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活着回来了;还说他媳妇走了,没孩子,一个人成了光棍。养十多只羊,种二亩地,天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说到最后,父亲又顿了顿,安排我:“看来你真的要学会骑车了。你要德大爷可说了,以后再用车子骑他的,你不会骑,咋去借呀?”
   我相信父亲,他和要德大爷关系铁。无论冬天或是夏天,晚上没事,要德大爷总喊父亲打个小牌、喝个小酒啥的。反正他手里不缺钱花,又没负担,吃喝都不让父亲花钱的。现在又冷不丁地买了个新车子,以后万一用上了,应该比借别人的好说多了。
   “必须学会骑,借时才好说。”父亲突然话锋一转,又担心起问题的根结来,“手生,没骑过,谁买个新车也不敢让你骑。”
   想想也是,莫说车子值钱,就是不值钱谁也不愿借给一个不会骑车的人呀!
   于是,我就狠下心,决定厚着脸皮,无论如何冒险尝试一番。
   机会终于还是来了!那一年放署假,要德大爷骑着车子赶集刚回来。队长就突然找他来说有急事,把他拉走了。临走时,要德大爷恰巧看见路过的我喊了声:“过来!看着车子,俺一会回来。”然后就把车子放在院子门口,急匆匆地走了。他们走后,我左看右看不见人,索性慢慢把车子推到路上。我努力试着模仿别人学车子的样子,两手紧紧扶着车把,眼朝前看。一只脚踩着脚蹬子,另一只脚蹬着地住前靠着不停地使劲。一次,两次,三次……车子在不断地加力下越走越快。突然,猛觉得车子一滑,坏了!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咋回事,“噗通!”一声,车子连人一起就摔进了路边的沟壕里。
   彻骨的疼痛撕心裂肺,泪,忍了几忍才算勉强忍住。正惶惶然不知所措,就有好事的伙伴当了“叛徙”,兔子似的飞奔着去告密。很快,要德大爷就让告密的捎话回来:“好啊,你让他等着!这兔崽子胆子长肥了,屁都不放一个敢偷骑俺的车子,看俺过去怎么收拾他。”于是,告密的像拿到圣旨一般又飞奔过来:“还不快跑,人家说马上过来打你啦!”
   跑是跑不动了,这一跤摔得不轻。我勉强慢慢爬起来,忍着疼扶起车又等了好久,却等来了姐姐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没办法,只有瘸着腿把车子慢慢推到原处,让姐姐留下来替我守着,自己则赶紧趁没人偷偷遛回家中。
   见我一副狼狈的样子,父亲只看了我一眼,却没有详细过问。母亲知道了原委,却鼓励我:“谁能生来都会骑?没摸过,摔几次摔几次吧,摔多了自然就会骑了。”母亲的话成了一剂良方妙药,很快治愈了我的气馁和伤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做事不能持之以恒,怎么可能轻易获得成功?
   这也激起了我学车的更大决心。好多次,要德大爷都故意把车子推岀来由我折腾,自己则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假装没看见。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我常常苦思冥想,细细揣摩骑车的要领和技巧。一有机会就不停地练,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可以慢慢上路了。
   那是一个难忘的星期天,我正好回家准备带粮去学校。母亲破天荒大胆地借了要德大爷的新车子,并让同村两个没上学的伙伴去送我(他们都会骑),以便把新车子再重新骑回来。手生,一路上,自然惊险不断。他们俩个骑一辆(也是借的),我带着粮食骑新车。虽然也摔了几次,却还是很快到了学校。交完粮,我反复吩咐他俩:“早点回去,早点回去,一定把车子交到我父亲或母亲手里。”然而,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俩贪玩的家伙走没多久竟然又回来了!仍是俩人一辆车,都低着头,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样子。其中一个怯怯地小声对我说:“俺俩去镇上玩一会,可车子刚放那就不知被谁推走了……”
   我一听,犹如晴天霹雳,整个人都蒙了。那时,偏僻乡镇丢东西根本没办法。我只好跟老师请了假,借辆同学的车子陪他们一起匆匆回去。见我重新回来,父母也吃了一惊。他们怔怔地听我说完,傻傻地站在那好久没反应。
   “算了,事出来出来吧,别再出去瞎嚷嚷,免得孩子的父母知道了麻烦多。晚上俺上您大爷那儿去,就说你不小心把车子弄丢了。”最终还是父亲打破了沉默:“这事一切还是因为你,咱不能让人家帮忙的受连累。”
   “车子是人家拿钱买的,借钱还钱天经地义,更何况借人东西?更该还!要不然,谁还相信你谁还敢借东西给你?!”
   “用啥还呢?学费都是凑的,粮食也是借的……”母亲站在一边,叹口气,仿佛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再怎么说也多年的关系,多少给留个情面。只要他不急,咱就砸锅卖铁慢慢还。”
   “买辆车子要好几百,咱现在吃的都不够,用啥还咋还呢?”母亲好像清醒了些,看着父亲犯了愁。
   父亲一时语塞,坐在床沿上一句话不再说不停地抽烟
   听了,我站在一旁,心里一阵难受。很是后悔当初让母亲借辆新车子,如今弄得陷入了两难境地。
   “明天俺就去外村给人脱泥胚,听人说脱十个一分钱,一天能挣两块多呢!父亲突然捏灭了烟,下决心似地站起来跟我说:“你该上学上学,事出来了愁管啥用?没有过不去的坎,这事你就甭管了。”
   我懦懦地答应着,心里却觉得五味杂陈,说不出什么滋味来。
   消息不径而走,村里很多人不约而同地送来了三毛两毛。虽然凑起来杯水车薪,但却已让母亲感动得泪流满面。
   送我上学的两个伙伴的父母也来了,站在院子门口犹犹豫豫一幅愧疚无奈的表情。父亲看见装着没事似地赶紧迎上去,有意无意地责怪了我一翻。然后故作轻松地说:“没啥事,兄弟(要德大爷)跟俺说完了,不让赔。说丢就丢了过阵子他再买一辆。”听得他们半信半疑,连连感叹父亲遇上了一个大好人。
   第二天,父亲天不亮就走了。而我,也匆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又一次赶紧回到了学校。后来,听母亲说,父亲天天往外跑,哪村有活去哪村。为了挣够车子钱,父亲总是没命地干。很多人一天也就脱千把,父亲却每天稳稳地脱两千。下雨天不能脱,他就在家编竹筐、竹篮子,然后让母亲拿着到集上卖了补帖家用。一直到了年底放寒假,父亲终于连攒带凑买回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为了把车子还给了要德大爷,父亲拿出自酿的米酒带着我郑重其事地登门道歉。在拉拉扯扯的客套中,父亲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可要德大爷一听就火了:“你这人真不够意思,我拿你当弟兄,你咋拿俺当外人?给你说多少遍了,俺媳妇没了,命差点没了,俺还在乎这点钱吗?俺就是看孩子上学困难才买的车子,你咋跟俺恁外气?俺问你,啥是朋友?耍耍嘴皮喝口酒么?呸!困难时没个影,还朋友兄弟个啥?”
   “是是是。”父亲陪着笑脸赶紧说,“平常你可没少帮忙,老沾你光,咱心里也过意不去呀!”
   “啥过不去?俺跟人打仗,战友为了俺命都没了,你说人家图个啥?还不都是为了后边的人能活着?人这辈子,都想着自个好,能好不?活着犯浑,不配做人!人来世间一趟,总要留点啥吧?咱积点德,多少也给孩子留个念想。”冲着父亲,要德大爷好像说得头头是道。
   “小东小西咱不讲,可车子是个大物件,咱心里搁不住呀!”父亲倔,说话总是认死理,“人穷志不短,哪能随便占你便宜呢?”
   “算了,算了,既然买就买了,俺说不要也不合适。这样吧,上学新车容易丢,俺前些天又买了辆破车子一一没用了,你推走让孩子上学先骑着,算借俺的,总可以吧?”说着,也不管父亲同不同意便从屋里推出辆半旧的飞鸽牌自行车,“这个架子小,好骑。”
   “这,这……这哪行呢?”父亲有点犹豫,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大男人别婆婆妈妈的,叫人心里不痛快一一要不你把新车子推走!谁让你跑东跑西去遭罪,俺可是不稀罕!”
   看来再推脱已显得毫无意义,没办法,父亲只好跟我说:“先推走骑几天吧,等啥时不骑了再推回来。”
   我一听,再不客气,慌得连句谢谢的话都没说,推起自行就走。而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感激与兴奋。到了晚上,一个煮花生,几片咸萝卜片两个人又在要德大爷家里喝得酪酊大醉。苦难见真情,惺惺相惜,两个人掏心窝的话一说就是大半夜。但不论如何,我算是从此有了车子骑,再也不用一步歩走着去学校了。
   为了弥补亏欠,父亲时常帮着要德大爷打理农田。母亲也为他缝缝补补做些力所及的针线活。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免不了叫他过来坐在一起喝点小酒唠唠家常。我们俨然成了一家人,彼此感受到对方带来的关爱、和谐与温暖。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离开家去了远方。再后来,要德大爷也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那辆车子、他的音容笑貌,许多年后却依然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每每想起,总有说不尽的想念与感激。仿佛一刹那,又回到从前。在坚毅、耿直、善良的父辈身边,时时刻刻承受着苦难日子的摧残与磨砺,感受着乡里乡亲们的亲情与仗义……
   3,12,天津。
  

共 4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最难能可贵的是朋友之间的情,兄弟之间的义,以及和睦的家庭,和善的邻里关系。文章娓娓道来,讲述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上学步行去学校,看着别人骑着自行车,心里很羡慕。而那时候家里穷,根本买不起。自行车在那个年代,全村都没有几辆,而借自行车骑也成了一件难以启齿羞怯的事。而正在这时,父亲的好朋友要德大爷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让自己学骑自行车有了梦想。然而在学会骑自行车的那天驮米去学校,不小心把要德大爷的自行车弄丢了。父亲为了偿还,在外辛苦做工买回来一辆新自行车打算赔要德大爷。可谁知被要德大爷以兄弟情义训斥了一通。其实要德大爷买自行车也是为了我,看到要德大爷这样有情有义,我们家感激不已,从此以后全家尽量帮要德大爷做农活,补衣服,以报答他把那辆刚买的旧的自行车借给我继续上学。很感人的一篇文章,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爱,以及一个朝鲜退伍老兵那伟大的胸襟,和他崇高的品德。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1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3-16 17:12:30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3-16 19:43:24
  感谢编辑精彩按语,辛苦了,敬茶,问好!
3 楼        文友:何叶        2024-03-19 08:01:05
  朴实的文,读着很暖心。佳作点赞!感谢李老师支持社团!
何叶
4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3-19 14:29:20
  不好意思,一时大意错了好几处。打扰老师修改、润色,很是感激。说谢谢也许客气了,只有多写文字给予老师更多的支持。
5 楼        文友:何叶        2024-03-19 16:03:40
  恭喜李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6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3-19 16:12:32
  惭愧!唯有继续。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3-19 16:13:02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8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3-19 16:32:16
  感谢小雨老师百忙中光临并留言,谢谢支持。
9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3-19 20:08:24
  接地气、见情怀、显温度,有泥土香味。小物件大情怀,彰显了老兵大爱的胸怀。父母勤劳、守信、感恩、对朋友如亲人这份担当。一壶老酒,几片萝卜片,一盘花生米,两位莫逆之交喝的天昏地老,酒逢知己千杯少。新车子旧车子情身意切…………极度好文!
10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3-21 20:08:02
  感谢文友阅读,留言,问好!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