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齐鲁】五谷丰登(散文)
泱泱华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沉淀,催生了灿烂多彩的文化底蕴。这在世界上也是令人羡慕的,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璀璨明星。也为人类的发展延伸,做出巨大的贡献。
人类的文明,和食物息息相关,粮食,是人类从原始进化到文明的巨大改变,让人类从此有了物质保障,也就有了稳定生存的空间。有了粮食,人类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生产工具,做一些与生产有关的事情。人类的大脑,才会进化出更多的思维。从此,人类进入到历史发展的快车道。
中华民族,是培育粮食作物最早的地区之一。从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已经从植物的种子里获取到食物,经过不断的培育进化,从中优选出很多可以种植食用的作物。查阅古代文献,有很多关于五谷的记载。后来的历史上,更是书写赞美五谷的诗歌美文,多如繁星。大家都能搜到,我就不必拿来一一炫耀,引经据典了。古今中外,都重视粮食的生产和保存。历朝历代,从帝王将相,到普通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如果一个君王轻视农业,那他的江山就不会稳固。
早期的人类,在不断探索和搜寻食物的来源,后来在偶然中,发现了可以吃的植物种子和根茎。经过不断的失败与摸索,终于培育了一些可以人工种植的植物,也就是后来的农作物。古人非常重视农作物的耕种与收获的事情,因此经过很多年的不断观察积累,我们的先人发明了区分节气的农历计时,分为二十四节气。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样的植物。中国的农历,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科学成就。直到现在,还在沿用,很多人都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古代的文献上,五谷的名字,现在的人不大容易认识。有的粮食作物,因为产量很低,现在已经很少种植。为了说明一下,我不得不引用一下五谷的名称:(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这五谷,现在还在种植的,只有小麦,大豆,谷子,水稻。至于麻,黍,现在很少有人种植。
首先咱们必须来谈谈水稻,水稻的种植,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从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里,从考古的实物和化验结果可以发现,我们中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了水稻的培育种植。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水稻的产量很高,成为我国食用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祖先是一种水草,经过千百年的培育,才长成了现在的样子。在我国的种植分布上,可以遍布大江南北,只要水源充足,就可以生长。在东北一年能产一季,而在江南,可以收获两季,在岭南海南岛,甚至一年能收获三季。而且经过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科学培育,水稻的产量成为五谷中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保证了全国人民的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小麦的种植,在我们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朝。小麦制成的面粉,可以做出非常可口的面食,而且花样最多,成为人们最喜欢和最常食用的粮食。但是小麦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却不是非常喜欢的作物。这是因为古代在没有制作出石磨以前,很多粮食作物,古人都是煮着吃的。麦粒上边裹着麸皮,在蒸煮不烂的情况下,不容易咀嚼和下咽。所以那时的人们,只有穷苦的老百姓吃麦子,它被当做粗粮对待。后来,人们学会了制作石磨,把麦子磨成面,这样口感就好多了。但是,那时候的还没有细密的筛子,所磨制的面粉,里边掺杂着麸皮,口感还不是很好。直至后来,聪明的先民,制作出筛子后,才有了白面。但由于古代的生产水平落后,小麦的产量非常低,白面是非常珍贵的,绝大部分都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普通老百姓很难吃上一顿。
大豆的原产地,就是在我们中国,古代叫做“菽”。在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的培育种植中,大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而且直到几百年前,才传到海外种植。大豆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增加大脑的记忆力。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吃大豆或大豆制品,所以我们中国人,从古代到现代,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大豆,也是古代最普遍,食用最多的粮食,有很多典故,其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说的大豆。还有很多文人墨客笔下的优美诗歌文章,都提到赞誉大豆,我就不说了。大豆浑身是宝,所制作的豆类制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美味食品。大豆也是经济作物,可以炸油,其出油量很高。大豆,也是养育我们华夏大地的宝贵的资源。但是在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大豆被美国人,偷偷引进种植,经过改良,大豆的产量超越中国。我们现在本土的种植大豆的面积缩小,绝大部分都是进口美国大豆。美国的大豆是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肯定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所幸,最近几年,我国看到了粮食危机,大力发展农业,提倡大豆种植面积。现在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攀升。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美国人卡脖子。
古代的麻,黍,现在都很少再种植。但是谷子,却一直在延续。谷子碾出的小米,金黄澄亮,其营养价值非常高,被誉为米中的黄金。古代的谷子,叫做稷。古代一般把国家大业称为江山社稷。因为古代的主要食物,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小米。其生长环境广泛,在古代没有水利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旱地种植。也可以种植在高原谷地。这种作物适应性强,无论土地肥瘦贫瘠,都能茁壮生长。古代的人们,绝大部分时期,都是以它为主粮。一个国家,因为有充足的谷子,才能长治久安,国富民强,所以“稷”才能成为江山社稷,可见谷子对于国家的重要程度。关于谷子,在近代也是家喻户晓,想当年,我们的中国革命,因为有了小米,才有了抗击日寇,解放全中国的基础。曾经的小米加步枪,已经成为历史的代名词,成为我们老一代革命先烈的耀眼的光辉。在北方干旱地区,谷子是当地最喜爱的农作物。每到秋天,一地的金黄,这风景震撼人心,刺激着心灵,成为一幅绝美的画卷。
说完咱们华夏古代的五谷,再说一下现在的高产粮食作物高粱和玉米。这两种作物,都不是咱们华夏本地的农作物,但对于现代人类的贡献,非常突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粮食类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高粱,原产于亚洲中西部,在汉朝时期,经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中国,因为其产量高,耐旱耐涝,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高粱的实用性不高,纤维粗糙,不易下咽,所以人们把它当做粗粮,一般当做饲料喂牲口使用。但在赶上水灾大涝的年份,因为很多作物都歉收或者绝产,只有高粱可以照常生长。所以没有其它粮食的情况下,高粱也就成为人们的重要口粮,别无选择。高粱饼子高粱米饭,尽管难以下咽,但却拯救了黎民百姓。好年天收的年份,人们一般不会把高粱种植在好地里,只有在低洼盐碱的地方,种上一片高粱。一是防备水涝灾害,二是高粱还有很多用途。高粱是上好的饲料,高粱秸秆可以用来盖房子铺屋顶,高粱梃子可以钉锅盖,高粱穗子可以制作笤帚,炊帚。在电影《红高粱》的镜头里,满地的高粱,一片的红色高粱穗,形成视觉的冲击。高粱还可以用来酿酒,其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成为普通大众喜爱的白酒。
玉米原产与美洲地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陆续传播到全世界。因为玉米的产量非常高,又对环境要求极低,无论是高山洼地,还是高温赤道地区,北方寒冷地区,都能生长。玉米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玉米是粗粮,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吃,只有在灾年欠收的情况下,才当做主食。但是在美洲印第安人那里,玉米是他们最崇敬的食物。在非洲地区,玉米是他们的主要食谱。在我国,玉米曾经在几十年前,也是一种主要食物。我记得小时候,天天玉米饼子窝窝头,吃的现在都不想再看到。可玉米确实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养育了困难时期的中国,和还不发达的非洲地区。玉米是动物饲料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也是工业的材料。可以酿酒,可以榨油,是用途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我们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很广阔,从海南到东北,从最东边的山东,到最西边的新疆地区,都广泛分布。我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整、工业基础最发达的国家,对于玉米的需求量巨大。尽管我们中国的玉米产量很高,但还是需要进口大量的玉米。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节日,但基本都与粮食或者吃有关,诞生出很多故事和传说。比如圣经里的《最后晚餐》;伊斯兰教的开斋节;欧洲的土豆节;美洲印第安人的玉米节;东南亚的水稻节。非洲的很多地方,也是把食物当做节日来狂欢纪念。在我们中国,就更多了,几乎每个节日都和吃有关,中国的美食,成为世界上最独特的文化。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五谷丰登的保证,没有多余的粮食,就不能解放出双手,来创造物质基础,人类也就不会出现文明。
综上所述,是我们现在的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中,粮食作物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国家国富民强的保证!中国的可耕地按人均在世界上很少,却养育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所创造的神话。现在,虽然工业的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但农业的保证,才是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只有五谷丰登,才能国泰民安,江山社稷,突出了“稷”!以民为主,以粮保证!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主题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