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拷问:陈腐僵尸字的复活(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拷问:陈腐僵尸字的复活(随笔)


作者:闲云野马 白丁,6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08发表时间:2024-03-18 10:09:32
摘要:甲辰春节,陈腐僵尸字、死字在祝福语中满天飞,不是什么好事。我从汉字的发展进行分析,每一次简单化就带来中华文化的兴盛,每一次倒行逆施就是中华文化的灾难。有僧为愚当笑之胡闹,有妖作怪必嗤之以抨击。

前面,在江山文学“菊韵”读了友友的《说死字僵尸字》这篇文章,对央视春节中出现“陈腐僵尸字”的复活,我很是惊愕。因为春节微信群、短视频里甩过来、甩过去的陈腐僵尸字,透露出来的尸臭味,多少都是某些人故弄玄乎的显摆罢了。央视春节这样做,就很不地道,似有“陈腐僵尸字”复活的意味,如果鲁迅先生还活着,那是绝对的反对。
   本人不是文学家,更不是汉语言家。春节期间,那些千奇百怪的“陈腐僵尸字”的祝福语在微信群、短视频里飞过来、飞过去,原本不想多说什么。然而,在微信群、短视频里漫天飞舞,似乎有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景,是不是央视春节这样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敢妄下定论。但是,这股陈腐僵尸字的尸臭味蔓延和扩展,央视春节的作用还是有的,也可足见央视在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是相当有份量的。如是乎,我憋屈着,想说道说道。
   文字是一种文化最重要、最显著的标志,中华文化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最能反映出其中的辉煌。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甲骨文和金文是祭祀文化为王室、贵族所垄断,发展到小篆就带来了《诗三百》的民间绝唱和缔造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学术文化的辉煌——“百家争鸣”,尤其是孔夫子逐步把文化推向平民化。从小篆发展到隶书,汉乐府、建安文学把中华文化向大众化推进;草书的出现是表明了对书写效率的刻意追求,进而推动了汉字的简化;楷书的出现,正迎合了普通百姓对文化的需求,堪称中华文化汉字的革命,也表明了中华文化大众化进入到一个划时代时期;行书的诞生又弥补了楷书在书写效率上的不足,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大众化进入鼎盛不衰时代,唐代传奇、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尤其是科举“学而优则仕”打破了士族阀门的垄断,极大地激发了平民百姓读书识字的热情,民间的歇后语、谚语、打油诗、顺口溜、商标等等都是大众化文化浓盛现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还可以实现平民百姓的爱国抱负。
   纵观中华文化汉字的发展演变历程就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由晦涩到明了的过程。也正因为这样一个过程,把中华文化推向大众化,才保持了中华文化无限的生命力。从汉字形体到书法艺术的飞扬,从征服自然到文化注入中华民族的爱国灵魂,从通宿文化到精英文化的异彩纷呈,世界上没有那种文化能够达到中华文化这种高度。可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只有推动它的大众化才会有无限的生命力而长盛不衰。否则,没有大众化的事物终究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抛弃,没有大众化的事物终究会被应时而生的事物所代替。
   我不知道某些人复活陈腐僵尸字的目的何在?更看不懂央视春节为什么会出现“陈腐僵尸字”复活的现象。这种现象,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实行八股取士,通过国家政权的手段制造官僚文化和奴仆文化,脱离了文化发展的正常轨道,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一场灾难。明朝学者顾炎武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四百六十余人也。”以致于八股取士成为奸佞小人捞取好处的好法子,沉重打击了文人志士创新探索积极性,导致华夏文化在自然和人文科学上一落千丈。大清帝国大兴文字狱,平民百姓缄口不言、谈字色变,皇权的一家之私割裂了民众国家民族的家国情怀,把根植于中华文化的爱国之魂活生生地剥离成强权政治的奴婢文化,以致于面对外来入侵的汉奸文化滋生泛滥,带路党、运输党、告密党、曲线党,崇洋媚外,直接威胁到中华文化的生存,真叫过万马齐喑究可哀。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蒙作用是巨大的,大清帝国在辛亥革命的一声怒吼中轰然倒塌,应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生。然而,袁世凯妄图以国家政权的名义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鲁迅先生哀叹:“汉字不灭,中华必亡”。鲁迅先生不是否定汉字的存在,而是对文化的倒行逆施的抨击和愤慨。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我们的洪宪皇帝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呜呼哀哉!
   陈腐僵尸字是文化文字的正常新陈代谢,表明它已经不能履行时代的使命,很多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文化的产物,应该寿终正寝了。当下,有人把“陈腐僵尸字”搬出来意欲何为?是希翼封建文化、奴仆文化、汉奸文化回阳还魂吗?是迎合和平演变文化渗透的崇洋媚外吗?“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我看还是有人故意而为的,不然就不会出现在央视春节中。

共 17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针砭时弊对当今社会陈腐僵尸字的复活进行有力和抨击,从汉字的演变说起,陈述历史上明太祖,大清国帝国对文化的复古,实际上是强化皇权,打击文人志士创新探索积极性,统治人的思想,为统治者训化一群听话的卫士。陈腐僵尸字的复活,央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给人们提出警剔,提防和平演变文化渗透的崇洋媚外。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盛行,复古文化可以学习其中的精华,但陈腐僵尸字就没有必要再用了,必竟用起来也不方便,不被大众接众。文章观点鲜明,陈述有理有据,富有爱国情怀,一篇思想性强,颇有深度的随笔。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03-18 10:29:55
  在一切以追求经济效益的当今社会,很少有人去深度思考陈腐僵尸字的复活现象的缘由及其后果,作者非同一般。知识渊博,思想深邃,能洞察世态,文章高屋见瓴,见识非凡,读来让人称赞。
2 楼        文友:闲云野马        2024-03-18 11:15:35
  感谢明月千里的肯定,辛苦了。拙作聊以娱乐,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杂文,却不能望及项背为憾。幸甚!祝一切安好。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3-18 16:25:22
  观点鲜明,陈述有理有据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