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见闻】听取蛙声一片(散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这首《西江月》,让人读来非常有感觉。词中描写的田园生活,非常惬意,让人无限向往。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这场景,与儿时麦收时的场景无二。可能是因为农村出来的孩子,所以对田园生活有着独特的情感。虽然现在出来工作了,家里也早已不种地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对田园生活感兴趣。
新搬的家,是一处小院,院子五间堂屋,三间西厢房。三间西厢房,一间是门楼,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卫生间。院子东边是一个小菜园,东南角还有有个鱼池,院子中间种了两棵桂花树,两棵白玉兰树。卫生间和厨房的风格,非常现代化,这在本世纪初算是非常时髦的装修风格了,可见房东是个非常会生活的人。
院子南墙上开了一个门,造了一个长度和院子一样宽的阳台。阳台下面是一个池塘,池塘被人承包养鱼了。鱼塘中间还有一个小岛,小岛上有几间瓦房,听说是以前的清真寺,不过早已荒废了。连接小岛的吊桥也毁坏了,现在想去小岛上就需要坐船。小岛上有很多树,所以栖息了很多鸟类。这几天,我看有白鹭,有斑鸠,有野鸭,还有不知名的鸟类。因为池塘和小院挨着,所以之前,我们没有住进来的时候,这些鸟类晚上飞到院子里的白玉兰树上栖息。我们刚租的时候,院子里全是鸟粪。自从我们住进去之后,晚上这些鸟类就不栖息在白玉兰树上了。不过开始前两天,它们还会栖息在院子里的树上。我放鞭炮嘣了两次,它们就不敢来了。前几天,乖还在院子里捡到一条被吃了一半的小鱼,一定是这些水鸟吃的掉在了院子里。
刚租的时候,房东还介绍说:“你没事了可以坐在阳台上钓鱼。”
可惜,我不爱钓鱼。
今日已是春分,惊蛰已过去半月。近几日,气温着实上升了不少。池塘里除了鱼和水鸟,还有很多青蛙。前两天就听到它们“呱呱”地叫。今天中午回家,它们叫得更欢实了。去阳台上喂鸡的时候,听到更清楚。
我说:“这青蛙真多,叫声真响。”
乖说:“青蛙叫好啊,感觉像夏天一样。”
我说:“是的,青蛙声代表丰收。”
此时,我就想起了辛弃疾的“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叫声,确实代表夏天已经不远了。每天听着青蛙叫,确实很悦耳,我想到了夏天,蛙声更多。
乖说:“明儿我用盆去舀青蛙,舀到了给你做着吃。”
我说:“还是别逮它们了。”
乖说:“咋?你不敢吃吗?你吃过吗?”
我说:“吃过啊,以前在饭店里吃过牛蛙。青蛙是益虫,还是别逮它们了。”
乖说:“那就不逮它们了。”
我们上班走的时候,乖又去池塘边看看。
“池塘里全是蛤儿(田螺),我真想下去摸蛤儿。”
我说:“明儿买个船,坐船下去逮。”
乖:“好啊好啊。”
说起逮田螺,乖立刻来了兴趣。安徽这边河比较多,前两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去北边河里逮了很多田螺。有一次,乖自己去摸了很多田螺,足足有一大盆。回来她把田螺泡了两天,然后挨个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又把田螺煮一下,再用牙签挨个把肉挑出来,最后收拾了一天,才炒出来一小盘孜然田螺肉。确实很好吃,就是太费功夫了。从那以后,乖只想逮田螺,再也不想做着吃了。
看着池塘里的田螺,乖一定忍不住要去逮。请瞧吧,等休息了,她绝对会想法设法逮些田螺,不是为了吃,纯粹就是为了享受摸田螺的过程。
现在我们在小院里养了两只小猫咪,四只小鸡。又在菜园里种了一片青菜,一片花,就等着它们发芽开花。院子里两棵白玉兰树,两棵桂花树,真期待它们花香四溢的时候。院外的池塘里鱼儿自由的游来游去,水鸟自由翱翔,青蛙们也不闲着,“呱呱”地叫个不停。
夏天的时候,小院里一定很热闹。清晨闻鸡鸣,傍晚听蛙声。鸟鸣岛中林,花开小院中。鸟鸣、鸡鸣、蛙鸣,共同奏出盛夏的赞歌。青菜、花儿、猫咪、小鸡共同绘出田园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