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与大天鹅吟留别(散文)

精品 【东篱】与大天鹅吟留别(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39.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07发表时间:2024-03-23 06:35:14
摘要:惊蛰,虫鸣鸟飞,我心愿大天鹅在这个日子,不要太敏感,不要与我们作别,可挽留不住,我只能作“吟留别”。

【东篱】与大天鹅吟留别(散文)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今年的气候更懂离别意,春来了,却迟迟步履缓,草不萌芽,柳不飘青。但胶东半岛之天鹅湖依然上演着离别的戏,几万只大天鹅,不待春风骀荡,便振翅作别。
   振翅别东风,我作一缕东风为送行。
   送几颗米粒,礼轻;投一缕送别的目光,情淡;我吟一曲离别的歌,明知一曲会带泪出,我也要唱,莫断弦。
   大天鹅,于我心中,永远是痴情万种的游子。
   忍闻游子离歌,也要目送征鸿远影。
   3月5日。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范成大《秦楼月》)却在天鹅湖,不见鹁鸪,鸠鸟无影,杨柳岸边,风和波静,惊蛰啊,还是惊了大天鹅的心。
   晚上一梦,天鹅嘎嘎,也惊醒了我。驱车半小时,匆匆岸边踏歌。天鹅装饰了我一个冬天,我不能不目送她的飞归。
   忙着给大天鹅喂着最后一顿餐的大姐说,为什么这么晚!没听说“一日三秋”?原来几万只天鹅就在昨日集群而飞,告别了天鹅湖。
   恰巧。自南10里之遥的烟墩角大天鹅冬栖地起飞的千余只排阵巡飞于天鹅湖海空。天空布满,鸿影照海,振翅低掠,悠悠翼翅,轻婉缥缈,再低点,嘎嘎声鸣,问候尚在湖中的鹅,湖中的鹅,“曲项向天歌”,似懂得这是离歌,声含凄切,但万里征途,凄切不能助阵,不能伴飞,瞬间,音调陡转,咯咯欢快。我频频向鹅挥手,我用自己的方式为之送别。送别的凄楚,我沉在心底,做一个跳跃的姿势,学天鹅跳离水面,恨不能随行,天鹅懂我,有空中侧目者,也洒一行泪,不是雨,是春风。她应该认出了我,我是一而再,再而三来观鹅的人,怎么能不相识呢。
   湖上,有迟滞的大天鹅几千,留下与我作别。东曦驾升,湖光潋滟,波波点点,金光浮跃,春天的晨阳格外明,十分媚,穿插于鹅群的缝隙,游戏着,调皮着,以光为拂尘,柔柔地抚摸,轻轻地垂问,生怕惊动了天鹅。晨曦不知送别,每日相顾,晨曦不知今天的湖面少了数万只?
   今年的气温对于人来说,特别低迷,对于天鹅来说,不想再贪人类一缕春。据说,天鹅在摄氏零下5度之前,就相当于收到“北上”的信号。是啊,岸边的白雪成了我昨天的记忆,雪融了,天鹅眼中没有了银装素裹的岸堤和海阁,这无意中也传递了告别的意思。长堤拦得住一湖水,挡不住天鹅的翅膀;白雪跟天鹅捉了个迷藏,天鹅就当真了?我迁怒于长堤白雪。
  
   二
   为何别我而去?我问喂食的大姐。大姐说,天鹅也怕离别苦,最近几日,都在凌晨三点就嘎嘎鸣叫,拔水而起,你要送别最后一批,就在海阁住下,海阁剩下的都是摄影人,他们是送别的人。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摄影送别?这哪里是送别的最好方式,最好是“踏歌”,李白就这样。“忽闻岸上踏歌声”,我也仿效,嗷嗷对空吟,却无天鹅飞过,马上闭声,生怕一歌未尽,天鹅闻声而起。
   三点?大大的凌晨啊。天鹅亦游子,趁早无别离之苦,她懂得,恋恋不舍是一个痛苦的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钧《商山早行》)游子做客,远征在此时。大天鹅更早。哦,好在有一轮月,鸡声不闻,没有什么。人在板桥,而天鹅要飞过荣成至大连的渤海一湾,千里之遥,真想为天鹅在渤海架设一桥。
   我懂得游子情。春节刚刚过,外出打工的人,已经背囊负箧,奔赴高铁站,一顿饺子,告别了父母,踏上了孤鸿之旅。年前遇到老家人宝齐,就说初三出发。趁春早,赶上几个开工加班,可以挣双倍的工钱。他是最先振翅的征鸿啊。荣成三十年倾力环保,让这个地方成为大天鹅的“冬宫”,改革开放四十年,让我的村人也可以有“南桥早行”(我老家村子叫“南桥”)的发生。南桥有霜,也是闪亮。他和天鹅不同的是,天鹅北飞,他南下。北冷南暖,我为天鹅担忧起来。
   热身。这不仅是运动员专有的方式,此时,大天鹅正在忙着热身。天鹅湖外有池塘曰“西沽”,几个篮球场大小,塘岸芦苇摇风,在塘里撒下一波波的涟漪,天鹅有的忙着啄波闲趣,有的抓紧时间交颈相顾,在起飞前温存最后的一刻。突然,双翅展开,迅速击拍,施展轻功,将塘水犁出一道波痕,十米,三十米,翅膀击水,长颈向上,跃起水面,绕塘三匝,又冲进了天鹅湖。有的绕塘盘旋,来几个俯冲,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天鹅练飞,大约半月,休闲了一冬的翅膀,得到了锻炼,柔中有刚,摆可静滞,驾风而飘而旋,柔姿惊光,香翰联翩,充沛的体能,何惧万里迢迢。面对此情此景,我想,人类为何与动物那么相亲相近,并非是人类从动物的身上找到共同点,而是动物教会了人类,所以,在性情里,就有一种尊崇的意识。热身的意义,不仅仅是促使兴奋,更有一种“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哲学含义。
   相比天鹅,我愿为丑小鸭。那些依偎在天鹅群中的异色鸭雁,也懂离别情趣。几次观鹅,只道黑鸭来沾仙子的光。错了。我仔细辨认,原来天鹅拥有这么多故乡的友鸟,灰鹤浅舞,鸳鸯膜拜,黑雁轻吟,红嘴鸭来给水塘点上一抹红。
   在我们的眼中,大天鹅是圣洁高傲的,是尤物,是天使,是仙子,常常视鸟儿为陪衬,其实,这种宾主之分在鸟界是不存在的。送别一程,是温暖的力量。我想起最近一个报道,山西某地一个县委书记离任,万人送别,可谓箪食壶浆。我想这样的场面,可遇而不可求,情分使然。世间,不仅诗人懂得送别,百姓更懂。
   我做过教师,对《最后一课》感触很深。大天鹅的“最后一课”,是练翅,他们的告别,是让翅膀挂载着乡愁,明年的冬天,他们会让乡愁带着她们回归。所以,这一课,具有的意义是温暖的,而小弗郎士则是带着追悔的心情,是在法语世界里告别,失却的爱国的可能。
   相比我站在岸边为天鹅送行,那些钓鱼人的心思更缜密。数竿垂纶抛至塘中,天鹅不惊。天鹅聚集时,不见钓鱼人,他们要把水下的鱼儿留给天鹅,此时,他们也是做个摆设,引鱼儿上浮,让天鹅再餐一顿鱼鲜。钓鱼人不在于钓,就是钓一个寂寞,也得闲趣,这是钓鱼人追求的境界,而天鹅湖畔钓鱼人,则更具风情,以钓送天鹅,天鹅懂得。
   此时我多么希望寒风骤起,让春的脚步停滞在湖外,让天鹅不知此时为春季,依然贪婪着“冬宫”。
  
   三
   真想吟一首诗,却不能。太多的疑惑,让我把诗变成了问答。
   我:“每年有留下来的吗?”
   喂食的人说:“老弱病残者。”
   我:“谁收留?”
   喂食的人说:“我想抱回家,却怕她孤独。”
   浩荡的芦苇丛中?高耸的海草海阁?举目为天鹅寻找疗养栖息地。
   喂食的人说:“天鹅保护协会的人在守护。”
   我:“仙子双双,未病的鹅怎么办?”
   喂食的人说:“陪床。”
   李清照丈夫不在身边,叹息“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面对天鹅,会心生妒忌。
   喂食的人好像感觉到我的悲伤,便说:“剩下的也可能是迟飞来的那一批,还没玩够呢,浓浓的乡愁谁舍得!”
   遇到一个真正懂得天鹅的人,看似是简单的问答,却富含诗意,原本觉得“乡愁”是一个文学上的名词,居然在这种场合,用得精当至极。如果不是乡愁,明年近冬为何还要归来呢?所有的因果都绕不开乡愁。
   喂食的人劝我,我们还是把天鹅起飞当一幅画,观赏最好趁晨曦初出来。曦光染醉一湖色,一行行天鹅,画在空中,就像一个梦,梦中仙子,空中叶舟,悠哉飘也……
   我找到了活在神话里的感觉了。突然觉得,“精卫填海”不算神话,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是勤奋与坚持的启迪,没有半点飘忽安逸的读感。
   冬雪时我走进天鹅湖北岸的海草海阁庭院,游客住满,窗前架摄像机,今天再逛一圈,那些摄影人在收起照相机准备离开。他们的脸上带着不舍的神情,我问他们是不是要追着天鹅北上?更失落,无从追。游客摊手无奈。
   天鹅,在荣成的千里海岸线上,岸驻湾泊,庞大的乡愁体系,让冬生活刻上了天鹅的影子,西霞口隆霞湖,石岛桃园神龟湾,爱莲湾,樱花湖,烟墩角,金龄,车祝沟……我也羡慕那些住在这些湾畔的人,推窗天鹅有影入,闭户犹闻嘎嘎声。我的一个朋友炫耀说,写一篇文章,要配图,手机朝窗外一拍,马上置于纸上,有人不解,问图文不对,朋友解释,在他的世界,到处都是天鹅的影子。
   天鹅,早就将乡愁刻在沿岸的村落上,很多村名,都带着一个“鹅”字,东公鹅咀,西公鹅咀;南鹅岛,北鹅岛,中鹅岛,……有趣的是这些岛村的“鹅”字几经变化,明朝倭寇侵扰,叫“南倭岛”,后收归村民,改“南我岛”,如今,人们喜欢写成“南鹅岛”。他们是要让鹅驻留岛村,不再离别。
   野生动物与人的距离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公德指标之一。这种公德的基础就是乡愁。
  
   四
   大天鹅离开,“知向谁边”?我写作前,刚刚开车去樱花湖,不见一只,野鸭和野雁近水一片,还在痴痴地等。我无法对这般痴情说三道四,只想告诉它们,“终有一别”。见时难别亦难,我也知道一个“再见”又是一年。
   我熟知大天鹅的飞行路线,要在辽宁的北票市白石水库暂歇,要经过锡林郭勒,最终抵达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古人叹息——离情万斛,无处落征鸿?四月,等我,在锡林郭勒,我一定去。我与天鹅有约,不知天鹅是否答应我?
   无法回避的是离别,不能挽留的人,不能滞留的鸟,不能握住的时光,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吟留别”,以诗意的情怀,面对离殇别绪。
   再见,大天鹅!但这个“再见”,却是有期可待。在下一个冬季……
  
   作于2024年3月7日,2024年3月2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3月5日,惊垫那天,本文作者“我”驱车半小时,到海岸目送大天鹅北归。可大天鹅在昨天就集群而飞,告别了天鹅湖,恰巧自南10里之遥的烟墩角大天鹅排阵巡飞于天鹅湖海空。她们嘎嘎声鸣,问候尚在湖中的鹅,湖中鹅似懂得离歌,声含凄切,但为助阵,又转咯咯欢快,“我”向鹅挥手,用自己方式为之送别。作者由大天鹅凌晨三点就鸣叫,拔水而起,联想到了外出打工的人。他们春节刚过,便背囊负箧,奔赴高铁,一顿饺子告别了父母,踏上了孤鸿之旅。在天鹅湖外的“西沽”,有天鹅练翅,大约半月,让休闲一冬的翅膀得到锻炼。大天鹅教会了人类,热身的意义更有一种“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哲学含义。天鹅群中有鸭雁、灰鹤、鸳鸯、黑雁,作者为读者传达了大自然的美与和谐。文章有着高超的语言艺术,充满了情趣和诗意,一幅幅美景,流泻着作者对天鹅,对大自然,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本文运用了人格化的写作手法,让天鹅有了情感,有了灵性,有了行为举止。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观察细致的人,把大自然的事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流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景。作者眼中的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眼中的客观景物,而是寄情于上的“情物”了,作者以人性观照鹅性,并以鹅性反观社会人生,将它们的生活与人类社会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给人启发,给人感悟。读者从中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23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3-25 11:53:11
  这篇文案以惊蛰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范成大的诗句,描绘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象和天鹅的离别之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鹅的飞翔姿态和声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文章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天鹅的不舍和祝福,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好文值得推荐品读,祝怀才老师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5 12:04:38
  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因为有了送别大天鹅,生活有了别样的滋味,送别是一种痛苦,但与大天鹅作别,似乎包含更多,所以就想把这种复杂的感情写出来。有大天鹅的世界,总是美好的,送别让我的身份变了,就像使者,有意思。遥握,期待滴善斋老师的美文。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