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天之山下(散文)
远望过去,连绵的山峰,是墨绿色的,山边有云雾缭绕。走到近处看,山却是依稀的绿,有裸露的黄土,还有些许的积雪。
祁连山季节不分明,春不像春,夏不像夏,六月还要下大雪,让人称奇。车子在山中穿行,一会儿下到谷底。谷底温润,碧绿一片;一会儿爬上海拔四五千米的山顶,空气稀薄,寒冷,还有雪花在飘舞,我们都穿上了羽绒服。
就这样,车子在山中迂回前行,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峰,两个多小时,才驶出大山,停在了一片平地上。这里绿照完相色植被丰裕,草地辽阔,有潺潺的流水,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一幅高原独有的草原美丽风光。
这幅唯美的画面,滋润心扉,又似曾相识。我有点恍惚,恍若又回到了梦里。手拽着那苍穹下,连绵的山峰,一望无际的草地,是多么的辽阔与壮美,美的让人窒息。原来,我在梦中多次见过它。祁连大草原,是我多年的向往。
祁连大草原,位于祁连山和焉支山的一处盆地,焉支山又叫胭脂山,燕支山等,是祁连山的一个支脉。祁连山在匈奴语中,意为“天之山”。如今匈奴的后裔,又称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还是“天之山”的意思。其实,早在唐朝,诗仙李白就在《关山月》中写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个天山,也是指祁连山。
车子继续前行,经过扁都口,一直开到了广袤的草原上。这片草原上,坐落着白色的蒙古包,拉着五彩的经幡,人们穿着藏袍,有马儿在奔跑。
蓝天,草地,蒙古包,还有奔驰的骏马,这是我最喜欢的草原美景。这里是个休闲娱乐俱乐部,吃喝玩一条龙,穿藏袍、骑马、射箭,还能到农家乐品尝美食。
除了吃饭,其余都是团里给的福利。骑到马背上,在草原上驰骋,多么潇洒,多么威风,又多么英姿飒爽,也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可现在年龄大了,腿脚也不灵便了,我不敢骑马,怕万一从马背上掉下来怎么办?我只有艳羡的份。
团里的小妹说,大姐啊,骑马是团里给的福利,不骑多可惜啊!我不敢骑,福利不福利的,我也无所谓。看我坚持不骑,小妹又说了,你想想,如果不是到这里来,你就是想掏钱骑马,也不一定能找到地方啊!这话没错。错过这个村,也许,再也找不到这个店了。要不然豁出去骑一次?我有点心动了,豁出去就豁出去,谁怕谁啊?去体验一下,也未尝不可,这辈子也许就这一次了。
牵马人扶着我,我战战兢兢地骑到了马背上,慢慢坐稳,手牢牢地抓住马背上的扶手,一动也不敢动了。
藏族老乡牵着马,向草原走去。马儿撒开四蹄,打着响鼻儿,嘚嘚地走着,我随着马蹄的起落,也在马背上起伏着。
马被人牵着,在草地上慢悠悠地行走,像在散步,我也不那么恐惧了。骑在马背上,我身子不敢动,就慢慢转动着脖子,四处眺望起来,右边是白色的蒙古包,有人在进出着,远处的山峰,就是祁连山;前方的绿色山坡下,有三三两两的藏族人在拍照,他们叽叽喳喳,南腔北调的,却说得都是汉语,是穿着藏袍的游人。左边绿茵茵的草地,无边无际,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还是祁连山。
这块广袤的草原,牧草丰茂,四季分明,据说曾是匈奴王的牧场,也是元代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地。
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转了一小圈,大约二十分钟,就回到了原地,感觉还没过瘾,骑马就结束了。
从马背上下来,我们走进一座蒙古包,里面挤满了人,大多是女人,都在手忙脚乱地试穿藏袍。藏袍挂在衣架上,有蓝色的,粉色的,花色的,条状的等,各式各样的,让人眼花缭乱。可人太多了,我根本挤不到跟前儿,就走到门外等。这时,几位穿着藏袍的游人走了出来,猛一看像藏族人,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肤色白一些。他们瞅瞅自己的衣服,又看看同伴的衣服,就相互调侃起来,这个说,哇塞,你多么像个王爷,来来来,给王爷请安!说着就拱手;那个说,你看,你看,她多么像个卓玛,美丽的卓玛。哈哈哈哈!他们说笑着向草原走去了。我转身走进蒙古包,走到藏袍前,左挑右选,选来选去,都挑花眼了,才选了件深蓝色的藏袍,一顶带红穗的帽子。
这件纯色藏袍,是斜襟的,看着纯净,不花里胡哨。再一个,就是颜色深,线条流畅,显得人瘦。可我人高马大,感觉衣服有点小。等我穿到身上,别处都还合适,就是斜襟胸前的扣子扣不上。
扣子扣不住,我就用手拽着,走出蒙古包,来到了草原上,兴奋地加入到了拍照的队伍中。我先拍了几张个人的,再和朋友合拍,最后与大家合拍。穿着藏袍,俨然一个藏族女,站在大草原上,极具民族风味,可所有的照片中,我右手都在右胸前。
拍完了照,我们大小八个人排队去射箭,我拽着扣子,走在最前面,像个头领,其余的都跟在身后。这个场景,被团里一位小姐姐录了下来。
过后,有朋友在我的视频号中看到了,对我说,你右手放在胸前,显得优雅,又显得雍容华贵,像个吐司夫人。
我听罢,忍不住大笑起来,笑的弯了腰,捂着肚子告诉她,右手是在拽扣子,怕走光露馅了。她瞪着眼说,看不出来啊!我后悔极了,看不出来多好,我干嘛要说呢。
射箭的人很多,我们排队等候。射手三个一组,拿着弓站在桌前,旁边的工作人员教他们拉开弓,把箭挂在弓弦上,再对着不远处的靶子射。拉弓远射的动作威武,像极了射手。不过,大部分人都把箭射偏了,落在了靶心周围的草地上,射在靶心上的箭寥寥无几。射手们放下弓,一个脸色黢黑,步履蹒跚的老伯,走到草地上弯腰拾起箭,再慢吞吞地走回来放到桌上,给下一组用。
大约等了二十分钟,终于轮到了我们。一个人十支箭,我去拿弓,竟然一下没拿起来,挺沉的。我用力把它拿起来,勉强立在桌子上,然后去拉弓,却怎么也拉不开。工作人员过来帮我拉开,又把箭挂上,示意我可以射击了。我向后用力拉满弦,瞄准靶心,猛得一松手,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却倒在了靶子外的草地上。明明瞄准了,怎么射偏了?射第二箭时,我瞄了又瞄,确定准确无误时,才射出去,还是偏在了一边,第三箭,我更加专注地瞄准,还是射偏了。十支箭射完了,没有一支射在靶心上,我沮丧地低下头。射箭不但要有气力,要有眼力,还得要有定力。神箭手,不是那么容易炼就的。
离开草原,车子沿着一条大路行驶,两边是绿色植物,后面是大山,当然是祁连山。忽然,前方出现了一片黄,有人喊,油菜花!油菜花!师傅停车,停车!司机说,哎呦,这么小一片,有什么好看的?前面好看的多得是。让我们看一下,就一下下。在炎热的夏季,还能看到油菜花,对我们来说是兴奋的,也是稀罕的。古城三个月前,油菜花就凋谢了!在大伙的央求下,司机停了车,我们跑到油菜花旁,举起手机就拍,过了十多分钟才上车。
车子继续向前,果不其然,油菜花不断地映入眼帘,而且,越向前走,油菜花的面积越大,也越加金黄。湛蓝的天,白色的云,逶迤的群山,绿色的树木,黄灿灿的油菜花。这种辽阔的壮美,直抵心底,让人陶醉,令人眩晕。
大伙哇哇地惊叹声,一声高过一声,司机师傅也像听不见似的,一直向前开,直到路边成为了金黄色的海洋,我们在金黄色中穿行时,车子才戛然而止。司机师傅说,门源到了,去看油菜花吧!
大家欢呼着跳下车,撒开丫子向花海冲去。油菜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站在花海中,嗅着四溢的花香,听着蜜蜂的嗡嗡声,看着蝴蝶的飞舞,美哉,快哉,乐哉,已忘乎所以。
原先,门源也叫金色门源,是北方小油菜种植基地,每年七月,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它的中部有“金盆地”之称,想想都美。小油菜作为农作物,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使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如今,每年夏季,油菜花成为了观赏物,吸引了众多的游人,门源也成了我国最美的油菜花花海,著名的油菜花观赏地。
我喜欢油菜花,对它情有独钟,每年初春,都在为观赏油菜花而奔走,这些年来,也见过不少的油菜花,婺源的,汉中的,建德的,甘南的,等等,可从未见过这么壮观,这么美丽的油菜花花海。
不到大西北,不知道祖国的辽阔与苍茫,不到祁连山,想象不到高原草原那摄人心魄的美。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