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2024,我的回乡偶书(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2024,我的回乡偶书(散文)


作者:冷春明 白丁,8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42发表时间:2024-04-01 19:44:53
摘要:回到家乡,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相聚的自己的感受。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沉浸在刘家昌的这首怀旧歌曲当中,我用手机翻拍着一张一张翻开的老照片,然后把春节时候拍的照片收藏进新建的文件夹,在老照片和新照片之间我不断的切换着我的内心感受,泛黄的老照片就像一部电影缓缓的拉开序幕,旧日时光在眼前一帧一帧的展现,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看到了稚嫩的面孔和清澈的目光,看到了曾经自以为是的青春,以及年轻时候的爱和哀愁。
   新照片更像是岁月的一首挽歌,所有的都将成为过往,并且在岁月的流淌中消失得无形无踪,当我们回望的时候,它就象那首远去的老歌,歌声中诉说着我们对过往深情的追思。
   一
   离开重庆多年,每一次回去都有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常在和我有点关系或者关系密切的每一个人的变化中,感叹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匆匆,2024年的春节更是让这样的情绪得到升华。尽管在2023年期间也曾多次回去过,但如果回去是和春节有关系,那么这样的回去仍旧让人迫切期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也越来越浓,当很早就决定2024年的春节回去后,忽然生出一种这个春节和以前所有春节都不一样的感觉。
   望着窗外皑皑的白雪,看着手机里高铁停开和高速路拥堵不堪的消息,我庆幸我选择了当年离开重庆时坐的绿皮车,同时,也让我的回家之路从一开始就浸润在昨日重现之中,我的心情也在火车一路向着西南行驶的呼啸声中,变得跌宕起伏,我想象着将要见到的家人,以及青葱岁月中成为同学的故人,尽管晚点了几个小时到达,但似乎觉得晚点的时间好像还太短暂,让我的想象力还没有发挥到极致。
   能在这个时候接到电话多数都是和回去有关的消息,所以,当同学张伟接到我的电话后就自然也不列外,寒暄几句后,第一反应当然就是确定相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相聚是春节永远的主题,在亲情或者友情的氛围中,缅怀过去,解读当下,祝福未来。于是,当我在重庆的冬日难得有一点的余辉中踏上久违的故土,驿动的心就再也没有平息。
   二
   看着两鬓斑白的母亲,走路蹒跚的父亲因为我的回去而洋溢出的开心的笑容,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回去似乎太少,生命曾被他们精心的呵护,而我感觉我的反哺总是少得可怜,尽管父母一点也不会在乎,但对于常年在外的我,内心对他们总有一份无法弥补的亏欠,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就是回去的方向和路标。当油腻发福的兄弟,意气风发的侄儿,以及风尘仆仆的我在父母身边旋绕,听着父母的唠叨,吃着母亲烧的可口饭菜,温馨和幸福便油然而生。
   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恍惚就像很小时候躺在他们的怀抱,可以任性,随意,甚至放点肆,纵然生活带给我们一丝遗憾和难以逃避的无奈,但此时此刻统统都淹没在父母苍老的怀抱,以及油然升起的温馨和幸福当中。
   玉泉湖畔,陪着父母一路游览,在冬日阳光的普照下,那一抹抹偷偷露头的绿意,让我们的心情非常盎然,绿水青山间,父母留下的会心微笑,像是悦尽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宝顶山下,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禅释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人生有苦难,有因果,也一定会有轮回,第一次和父母带着虔诚的心来此祈福,在庄严肃穆的佛像面前,用我们平静的心宁许下衷心的祝愿,在清香袅袅中,默默祈祷着平安顺遂,幸福安康,然后在巍峨的宝顶山下,留下与父母的合影,让我多年以后的回忆,不会孤独。
   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这一刻什么都不重要,能和父母在一起享受亲情的抚慰,感觉这一年就值了。
   三
   腊月二十七,这是和张伟约好的时间,老同学的相聚延申了回来的意义,在人性最纯粹的时候结下的同学情谊,才是最纯洁和高尚的情感,尽管很少相见,但并不影响我们面对它时的那颗初心。在张伟的家里,我们几个曾经形影相随的同学,褪去了青春的朝气和自负,留下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用平缓的语气聊着我们的过往,抚今追昔,除了感叹,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这种情怀。当同学吴可兴惊诧于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张伟说通宵也没有关系,这不就是我们很多年以前的情景再现吗,必须承认,我们的心回到了过去,但身体却回不去了,当同学潘彬的内人打来她担心的电话,不让这场聚会进入尾声,似乎有点不好意思面对家里还在等着你的人,身体和不止你一个人,决定了我们再也不能像很多年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夜不归宿。
   凌晨的重庆,烘托节日气氛的霓虹灯在斑斓的闪烁,坐在潘彬送我回去的车上,在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城市道路中穿梭,这座城市早已不是我当年离开时的模样,在时代的变迁中,他变得现代和包容,繁华而又不失底蕴,并顺应潮流,用蓦然而生的各个网红打卡点,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追随的脚步,在我通过车窗凝望它的目光中,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忽然变得如此亲切,我曾从这里出发,在生命的轮回中,这应该也是我的终点,并且当人们象朝圣者一样涌入这座城市,我似乎更没有理由拒绝它对我无声的召唤。闪烁的霓虹灯,释放着节日的喜气和城市的温情,伴着浓郁的夜色,我沉醉入眠,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梦幻,让我仿佛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在这个生我养我并看着我远行的地方,惊喜有时就会发生在转身的瞬间,正月初二,陪父母游览公园的时候和同学李冰不期而遇,惊喜之余,他非常热情的邀请我参加晚上的同学聚会,这是一个让人心情澎湃的时刻,欣然答应之后,我的情绪就开始不受控制的自我酝酿。
   一张张沧桑的面孔在会场激动的出现,这一群知天命的兄弟姐妹们,当年也曾是细皮嫩白的小鲜肉,娇翠欲滴的小仙女,如今大多数都已经被生活摧残得变了模样,在依稀的记忆中,我们努力的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并把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都付在了我们举起的酒杯和笑谈之中。
   许先水从天津回来,我们曾在杭州见过一面,掐指一算居然足足过去了十年,中间未曾谋面。李永德和我虽然同在杭州,也是如咫尺天涯,离最近一次的小聚也已过了两三个春秋。谭朝阳是高中时同宿舍的同学,毕业后就一直没见过,其间因为父亲在他们医院动白内障手术给当医生的他打个电话,得益于他的关照,心存着一丝感激,我告诉他我一直保存着我们当年宿舍的合影,他居然没有印象,叫我一定把这张照片发给他,看看当年的我们是如何的青涩。其他同学大多数也是毕业后首次见面,有些略显生疏,但一说到过去便立即产生共鸣,然后为悠悠的往事热烈的干杯。从北上广深回来的同学,也并没有因为他们所处一线之城而生出另眼相看的目光,当然啦,留在重庆的同学也是占尽地主之谊,并和大重庆一样有着兼蓄并包的胸怀,然而不管怎样,正因为我们是同学,曾无忧无虑的共同度过了那段没有功利熏心的岁月,并在洁白无暇的芳华年代结下纯朴的同学之情,才值得我们愿意用一生的时光去缅怀。
   正月初三,另一个高中毕业后就未见面的同学张代江打来电话,说晚上和几个同学一起小聚,毕业的时候,我和他去照相馆合了一张影,从此后我们的人生就深陷江湖,身不由已,再见面时,已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我们的手穿过三十多年的岁月握在一起,在用力的摇动中,并用另外一只手拍着对方的肩膀,此时此刻,什么语言都显得苍白,光阴把我们的人生变得厚重,但当我们归来的时候,仍旧还是那个鲜衣怒马的翩翩少年。
   龙年的日历走到正月初四,当年一起去杭州的哥们柏宏斌又打来电话,无论如何要一起喝个茶,他在杭州呆了两年就回到重庆,积累了一些资源后,虽然年过半百,但宝刀未老,操起了创业的行当,准备在机械自动化领域大展手脚。根据“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原则,我们自然就成为臭味相投的同类人,幽幽的茶香熏陶着两个老男人朴素的胸怀,我们用淡定的语气分享着我们的创业故事,以及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娓娓谈笑间,一个下午就过去。
   回来的路上,在我还沉浸在两个老男人的对话当中,相继接到了同学任强,薛元高打来的电话,约好第二天正月初五一起再相聚,因为前面的聚会让他们意犹未尽。
   任强在体制内从事文旅委的工作,这次聚会由他主持,主持的特色自然就有着体制的烙印,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收获到欢声和笑语。同学当中,有下手快准狠而成为恩爱的夫妻,还有在欲说还休的故事中无疾而终,不同的追求和人生际遇造就不同的生活,你在生活中失去也一定会在生活中得到,因为在生活中曾经沧海的经历,我们学会了爱和珍惜;因为生活的磨砺和死缠烂打,让我们拥有了淡然和内心的平静,才能在欢聚一堂的时候,从容的笑谈风云。
   这次聚会的话题离不开孩子,因为在座的同学中有几位是学霸的家长,其中有两位同学的孩子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在哈佛和麻省留学,还有一位同学的孩子在悉尼大学留学,当年薛元高和他挺着大肚子的老婆从宁波回重庆的时候,在杭州我们见了一面,如今,那肚子里的孩子已是莫斯科大学的博士。再想想自己那桀骜不驯的读高中的儿子还在狗日的小日本的动漫中迷恋,让老家的祖坟冒出缕缕黑烟,实在是有愧于天上的列祖列宗,向你们说一声对不起,害得你们被熏惨了。
   春节的每一次聚会,我们举起酒杯都不再那么豪气的一饮而尽,也不再使用各种劝酒令,我们已经过了不需要用豪饮来表达的年龄,经过岁月的沉淀,在多少随意中细品我们的苦乐人生。
   四
   相聚的日子都不会太长,从什么地方来还得回到什么地方去,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还得继续我们选择的生活,生活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轨迹和行动路径,尽管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被生活推着在前进。正月初七,我又回到了还必须在此地继续耕耘的杭州,但那来自西南一隅的无声的召唤,常常会在越来越苍老的岁月中乱了我的心房。
   这是龙年工作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温暖的阳光下,我翻看着手机里拍的照片,想起了答应同学谭朝阳发给他照片的事情,于是打开尘封已久的相册,在我用手机翻拍的时候,手机居然自动播放起了那首《往事只能回味》的老歌,我非常奇怪,手机里没有下载过这首歌呀,于是百度了一下,大概是说我刷视频的时候听过这首歌,大数据记住了,在我拍老照片的时候,AI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在怀旧,所以为了配合我的情绪为我播放了这首歌,大数据,AI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回忆都打上了科技的烙印。我翻拍了所有的老照片,乘着歌声的翅膀,把照片发给了与照片有关的同学,对于和父母有关的所有照片,更是把它作为一生的珍藏,刻在了心底。
   社会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发生着变换,在动荡不安中,我们小心翼翼的维护着片刻的安宁,然而,无论世界是如何的变化莫测,无论我们的人生在家乡起舞还是在远方彷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存在着最柔弱的那部分,那是用所有的情和爱凝结而成的人性,当我们在同学,朋友,亲人中释放,它一定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共 42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深情的文字,回到久别的家乡重庆过年,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相聚,浓浓的故乡情怀,更有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洋溢。文中生动详实地叙述回到故乡过年的情景,引出真情的感悟,感叹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匆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也越来越浓。深情感人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期待更多精彩!【家园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4-04-01 19:46:39
  生动的叙述,深情的文字,回到久别的家乡重庆过年,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相聚,浓浓的故乡情怀,更有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洋溢。
   感谢参加江山征文活动,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4-04-01 21:08:45
  该作品不符合此次【江山•根与魂】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江山编辑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