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写在金寨路高架桥上(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写在金寨路高架桥上(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490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34发表时间:2024-04-04 17:37:53
摘要:合肥,古称庐州、庐阳,既古老又年轻。古城之外,还有东乡与西乡。

 
   合肥,古称庐州、庐阳,既古老又年轻。古城之外,还有东乡与西乡。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古城的东乡与西乡为基础,组建了肥东与肥西两个县级行政区域。肥东县的驻地店埠镇,距离古城稍远些,约30公里。肥西的县城上派镇,是古城的西南一隅,也有20公里的行程。
   半个多世纪以来,工农商各业的经济日益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近几十年,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更是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合肥的第一座南北高架桥——金寨路高架桥,直奔肥西而去。一夜之间,合肥市区与肥西县形成了无缝对接,不仅拉动了县域经济,让小县城变成了大都市的一部分,也标志着合肥进入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快车道。
   金寨路高架桥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差不多20年前,谋划并实施了一期工程。也就是沿合肥到安庆的这条主干线,建设屯溪路至环城高速南线约10公里的一段。这里处于合肥主城区与郊区的结合部,厂矿企业林立,机关事业单位密集,建设难度可想而知。那时,很多人还没有前瞻性的思维,观念保守,见解陈旧,对建设高架桥缺乏必要的认识,阻力相当大。然而,建成后没几年,眼看着其作用日益彰显,其优越程度之高,让人佩服并感叹:这么多的车,没有高架桥还真的不行呢!一转眼,倒发现问题了,因为距离短了,不能直通肥西,导致出行合肥西南,依旧拥堵不堪。
   “一桥飞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远景,已然成为合肥人民的希望与期待。
   前年,金寨路高架桥完成了二期工程,使得高架桥总长达到20公里,由城市中心的三孝口,经南七里站、姚公庙、二十埠、肥光等地,直达肥西县的上派镇。这一线走来,有蜀山区居民生活的欢乐地带,有政务新区的无限风光,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商业气息,有全国百强县——肥西县的勃勃生机。这里,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学校幽雅,医院宁静,春风秋雨应时而生,蓝天白云悠然而去,一派欣欣向荣,美不胜收。
   常常,我驾着车,或北或南,一脚油门下去,一个来回,挡风玻璃挡不住的是扑面而来的生机与力量,还有无法退却的美丽与㶷烂。一座座高楼大厦,直观地把线条与光亮闪现在车子的两侧。道路上的标线,如同飞箭似的,穿车而过。两边的路灯,闪烁蜿蜒,起伏如龙,好似亲密的伙伴,不忍远离。
   我的祖籍地,便是合肥政务区的这片区域。对金寨路沿线的点点段段,拐拐角角,应该是熟悉的。这一线上,主要的节点有三处,即:南七里站、明珠广场、桃花源。
   南七里站,顾名思义,是自合肥市区中心向西南七里的一站。早年间,是合肥郊区的一个乡,后为一个镇。现在呢?早已成为合肥主城区的一部分,属蜀山区管辖。街巷四通八达,小区簇拥连片,人口集中,居民生活精彩纷呈。
   明珠广场,原地名叫二十埠,是合肥市区与肥西县的结合部,城乡交接之地,城市氛围渐起,乡村底色深厚。如今,这里是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政务、商业、居民生活等多种元素,共生共享,璀璨一片。
   桃花源,原名肥光,一个古老的地名。桃花何在?见者不多,闻之甚少。倒是有一处房舍,几户人家,一个小村子而已。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在“合安路”的边上,盖了三间房子,开起一家小饭店,真的种植了一片桃园,还请人题写了名号:桃花源酒家。
   转眼间,桃花源一手连着合肥,一手接着肥西,声名鹊起。在大建设、大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不知不觉地建设成了合肥西南副中心的典范区域。几条干线穿插在高楼大厦之间,几大湖泊围绕在成片的生活区域左右,学校、银行、医院、超市等各种配套设施点缀安插。放眼望去,古朴的农业元素还在,新兴的产业、新兴的文化、新兴的生活已然成为风尚。
   风驰电掣之际,我的思绪却飞到车外去了。
   在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实际距离的遥远与闭塞,成为一种困厄,令人不可想象。
   四十年前的某一天,我与一位同事去市里办事。我们从上派的老车站,排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队,才拥上一辆大巴。车上人头攒动,伸手只能向上摸自己的头顶,想要转个身都很困难。车子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奔跑着,却像婴儿的摇篮,东倒西歪的,人根本站立不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到了车厢的后面,那一位挤在车厢的中间。售票员是个年轻小伙子,即便有一身力气,也只能在车门口声嘶力竭地叫道:“买票,买票。上车的,都要买票了!”
   我在后面,钱捏在手里,却买不了票。叫别人传过去,倒也可行,却又担心……好不容易往前挪了几个位置,依旧买不了票。我将钱交给我的那位同事,请他代买。因为,他离售票员的位置,于我近了许多,再挪两个位置,就可以买票了。
   好不容易,又到了一站,车停下了。我一看车外的建筑,是二十埠站,也就是如今的明珠广场附近。那时,这里没有多少房屋,农田傍路而生,行人不多,即便不荒凉,也谈不上繁华。但是,这里地名悠久,一个停靠站,也算得上是大站了。
   车一停稳,车门便打开了。售票员下了车,戴着红袖装的查票人员上车了。只听查票员叫道:“查票了,把票都拿出来!”
   我定定地站着,一动不动,仿佛这事根本与我无关。
   查到我时,我示意他查我的同事,并且说道:“他买了!”
   查票员也看向我的同事,我的同事却举起手心里的钱,满脸通红地,说:“没买上。”
   “啊!”我大声叫道:“你怎么不买呢?”
   “罚款!”查票员的眼睛斜睨着我,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逃票!交罚款吧!”
   “怎么是逃票呢?”我据理力争:“我买不上,请他代买,哪知道他也没买上?”
   查票员根本不听,坚持要罚款。我们俩在车上争吵着,谁都不服谁。最后,我被“请”下了车,与查票人员“交流”了好大一会儿,才解决了问题。但是,我没能赶上原来的那趟车,还由上午挪到了下午,才到达“合肥城”那个要去的地方。
   光阴荏苒,转瞬便是翻天覆地的变迁。我们老了,成了不需要打卡上班的苍苍一族。但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小区之外就是纵横的道路,高架桥也就架在家门口,想要出门,抬腿就走,来亦轻松,去也方便,再也不用担心被人“请”下车去作“交流”了。
                  
    2014年3月20日写于出行的动车上

共 24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实话,笑君先生这篇散文,开口很小,容量却很大。 他主要写了合肥的第一座南北高架桥一一金寨路高架桥。通过这一座连结肥西县的特大桥,可以看到合肥市以及中国其它地方的发展速度及发展的现状。毫无疑问,中国富了,美国人常来借钱,中国的城市及乡村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搞写作的人都知道,城市这个地方钢筋水泥混凝土多,山河花草树木少,生动直观的形象少,文章不好写。这个写作难题对于笑君先生而言不是难题,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在这一座发达的充满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地方,笑君先生发现了一座世外桃源一一桃花源。了不起的桃花源,它是广大中国人的梦想!历代人民群众,各行各业之人,他们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座无忧无虑、“不知有魏,无论东晋”的桃花源。而这一座美轮美奂、令人神往的桃花源就在金寨路高架桥旁,它与迅速发展的合肥大都市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肥发展、家乡巨变并没有破坏生态,可喜可贺。显然,这里是真正的桃花源!至于这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动感描绘以及历史生动画面的描述方面取得的出色成果,因囿于篇幅限制,在此我就不一一点评了。最后,我向笑君先生致敬,感谢您为读者奉献一顿视觉及思想盛宴,大家因为读了您的大作倍受鼓舞,心里很快乐。 原创始首发。 【金文编辑:梅发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发平        2024-04-04 17:46:00
  更正:应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宁区作家协会会员,首届今古传奇文学奖提名奖获得者,荣获首届、第二届“猴王杯”华语诗歌大奖赛新诗入围诗人表彰。
2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04-04 18:37:56
  梅老师精彩的评论,生动的语言,为我们送上了一盘视觉盛宴!祝福梅老师!期待笑君先生再创佳作!
3 楼        文友:笑君        2024-04-04 19:17:27
  梅先生好快呀。看编按,便能看得出,梅先生依旧严谨、认真,文字极富色彩。并且,提炼了中心,把我未写出来的意思都表达得非常完美。谢谢了!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4 楼        文友:笑君        2024-04-04 19:18:36
  谢谢东夷主编的关注。晚上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5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4-04 19:49:49
  感谢笑君老师赐稿,致敬老师的作品和人品,祝福老师佳作不断,快快乐乐每一天!
6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4-04 19:50:57
  笑君老师作品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文风优美。为老师点赞,加油!
7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4-04 19:53:18
  致敬梅发平老师,带病坚持无私奉献,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感谢老师,致敬老师!老师的爱心就像春天的阳光一般温暖平台,照耀四方!
8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4-04 19:54:46
  文章精彩无限,编者按言简意赅,两者交相辉映,完美结合。感谢作者老师和编辑老师!
9 楼        文友:若水如歌        2024-04-04 20:23:13
  老师大作好棒,人物对话生动有趣,故事情节紧凑感人,是一篇具有鲜明特色的好作品!
10 楼        文友:笑君        2024-04-09 18:13:29
  谢谢若水主编的鼓励!!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