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浪花】一七令•春(外三阙)

编辑推荐 【浪花】一七令•春(外三阙)


作者:墨香婉约 白丁,8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9发表时间:2024-04-06 09:39:38

◎一七令(宝塔词)(词林正韵)
   春
   烂漫,缤纷。
   红雨落,惠风熏。
   桃腮杏眼,碧草流云。
   莺啼溪岸柳,燕语旧家门。
   秀水客舟远黛,兰桥古巷黄昏。
   海棠依旧相思语,小陌如今寂寞人。
  
  
   ◎一七令(宝塔词)(词林正韵)
   春
   气暖,升温。
   莺驾到,燕回门。
   梨桃掩映,杏李缤纷。
   风裁梳碧柳,雨润洗纤尘。
   望帝啼鹃感叹,庄生梦蝶传闻。
   岁月时光如逝水,生涯足迹若浮云。
  
   (备注:啼出律,因望帝啼鹃是特殊词组可以出律。不记)
  
  
   ◎一七令(宝塔词)(词林正韵)
   师
   画墨,书池。
   心有愿,爱无期。
   通今博古,评史谈诗。
   桌前研教案,额上染银丝。
   岁序夏来冬去,年轮斗转星移。
   一支粉笔文当路,两袖清风果满枝。
  
  
   ◎一七令(宝塔词)(词林正韵)
  
   思
   柳畔,花枝。
   杯里酒,雨中诗。
   空庭圆月,孤枕清词。
   飞鸿传信纸,枫叶落秋池。
   遣倦厚情苦眼,缠绵绮梦愁眉。
   心如坚石心无悔,爱似鸳鸯爱有依。
  
  

共 5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宝塔诗,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宝塔诗最早的雏形始见于隋朝,从一言至七言的,又称为“一七体”诗,如是宝塔词则称《一七令》(词牌)。既立题又押韵,指物为题,以题为韵,一韵到底。诗人或状物赋形,或托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对。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题目,又是音韵,同时也规定了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复。其他六对,都是隔句押韵。这中“一七体”诗的特点是扣题紧凑,对仗工整,形成诗歌独有结构美。读后使人玩味不已,其趣无穷。本词牌是双宝塔诗,两塔对峙,是由单塔中的一七体,演化而来,左塔不用一韵到底,由右塔充之。本组令词,读完有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之感。第一首读完有种初春之感,春天由燕子出场,意味着真正的春天到来。第二次读有马致远《秋思》之感。梨花,杏花开放,寓意着深春,最绚烂多彩的时光登场,一场花事开启。这两首诗,第一首有作者的小愁绪,第二首愈展开。第三首,作者写得大气且有磅礴之意,想到的是朗朗读书的课堂,一位教书育人的形象油然而生,不知疲惫。第四首,爱情总是让人向往的,古有飞鸽传书,互赠信物等等美好且凄婉的传说。这两首,一个“师”一个“思”主旨明确。四首词令,显示出作者高深的文化底蕴,每首用词考究,和文字诉说着自己的情绪,时而如黄鹂婉转,时而如山巍峨。学习欣赏了。【浪花诗语编辑:叶诗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24-04-07 11:01:13
  这里的编辑老师了不起,每一篇文章按语都特别精彩,值得学习借鉴。加油吧,你会有所成就和提升的。祝福你波波!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12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04-07 20:31:01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古诗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传承千年后在现代仍旧大放异彩。除了我们熟悉的格律诗外,还有一些回文诗、谐音诗、藏头诗等其他体裁的诗。墨香婉约老师的新作《一七令·春》(外三阙)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诗体一七令,也叫宝塔诗,在结构上是一种异体诗,因为有格律,在创作时还需遵循格律诗要求,因而创作难度比其他格律诗更难一些,需要作者有着更高的古诗词文化底蕴和修为。在诗歌欣赏上除了遵循格律诗规律外,墨香婉约老师的新作还有其独特的美。以第一阙《一七令·春》为例,首先是结构上的美,随着字数的逐渐增加到结束,整个诗呈现宝塔状,有一种结构上的美;第二,韵律美,按照平仄规律,慢慢诵读此诗,能感觉到一种韵律上的美;第三,意境美。意境是一首诗的灵与魂,第一阙是一首闺怨诗,第一个字春,既是题目,又指出了诗中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第二句和第三句,则是描述春由烂漫到红雨落,也就是初春到暮春的一个过程作为铺垫,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件和情感,应用了兴的表现技巧。第四句,主人公一位桃腮杏眼的姑娘出场,黄莺恰恰啼,燕子呢哝语,人面桃花旧家门,春的灿烂反衬出闺中少女的春愁。第五句、第六句,用客舟、远黛(远处深色的山影)、兰桥、古巷、黄昏作为背景,犹如马致远在天净沙中用“西风、古道、瘦马”营造出凄凉的背景一样,烘托出怀春少女的相思之苦。第七句,海棠依旧,相思更苦,曾经想约的小陌只有寂寞人在,或许,少女在想:陌上花开,可以缓归矣。好诗观止,感谢投稿【浪花】,【浪花】有你更精彩!
回复12 楼        文友:墨香婉约        2024-04-18 06:22:32
  谢谢老师雅临,对我的拙作精彩神评!写的特别精彩,解析全面、细致、到位,真的是眼前一亮。老师的学识渊博!从中学到了很多!为以后创作积累更好的经验!感恩有您!谢谢老师!祝老师春安快乐!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