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春】月光下的村庄(散文)
对于月亮,我始终怀着崇敬神秘的心结。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盯着看它银盘似的圆脸,向往月宫里的玉兔嫦娥。从老奶奶的故事里,知道了嫦娥奔月传说。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盯着月亮,想象着美丽的嫦娥,怀里抱着玉兔,在等待心爱的后羿。
但是,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另一种版本是,一个老奶奶在一棵大松树底下纺棉花。这个故事,被编成了儿歌,成为奶奶们哄孩子们睡觉的催眠曲:“小小子儿,睡觉觉,猫来了,吓不着。大松树,高高的,月亮奶奶坐在树下纺棉花。”在奶奶不停地絮叨重复中,我的眼睛里看到,月亮里的老奶奶,手摇着纺车,嗡嗡嗡。我的眼皮开始沉重,不久进入了梦乡。
古老的村庄,朴实的村民,经历着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再坚实的房子,也经不住岁月的摧残,年久失修,或者在一场暴雨里,它们就会坍塌。但只要有人,就会重新建立起房子,有了房子,村庄就会继续存在。人也是,一个个老人,最终会走向死亡,一个个长满了野草的坟包,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但,村庄还会继续,因为会出生新的生命,来接替老去的人。
月光似水,洒满了大地,村庄。照亮了本该漆黑的夜,让寒冷的村庄,有了温暖。让夏天在大街上乘凉的人们,不用摸黑聊天。看着天空的月亮,老奶奶的脸上,是那么的慈祥。村庄也不再静寂,充满了一片祥和的气氛。
刘奶奶是一位孤寡的老人,她慈祥的脸上,总会带着微笑。她总是拿一个玉米皮编制的蒲团,白天放在炕上,坐在上边,一手摇着纺车,一手捏着棉条,嗡嗡地抽出洁白的棉线,一圈一圈绕到线穗上。我经常跟随奶奶去刘奶奶家里串门。奶奶纳着鞋底儿,和刘奶奶聊家常。晚上,刘奶奶在大街上,和那些老太太们一起,坐在蒲团上,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听刘奶奶讲的故事,因为她是个有文化的人,不像别的老人,只会讲鬼啊神的事。
听我奶奶说,刘奶奶原来是城里的姑娘,在解放战争时期,喜欢上了当时的解放军战士,也就是我们村的石头爷爷。那时候是父母和媒人之约,还没有婚姻自由。刘奶奶的娘家人,是很封建的,死活不答应他们的婚事。可刘奶奶非常倔强,偷偷和石头爷爷私定了终身。商河县城解放后,石头爷爷要跟随部队继续出征。刘奶奶打算和石头爷爷先把婚结了。她去找到了连长,说明了情况。连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非常赞同他们的婚姻,就给石头爷爷和刘奶奶主持了一次结婚仪式。“那是咱们村从来没有过的结婚场面,没有吹鼓手,没有拜堂仪式,就是人多,全村的人,都来看村里第一次新式结婚仪式!”奶奶说。
结婚后第三天,石头爷爷就随部队出发了。刘奶奶住在了万家坊,一个人照顾公公婆婆,喂鸡喂猪,侍弄庄稼,辛辛苦苦,从未抱怨。全国解放后,石头爷爷回来探亲。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一家人美满幸福,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好景不长,朝鲜战争爆发,部队又急招已经转业地方的复员军人归队。石头爷爷二话不说,收拾行囊,到县武装部报到。刘奶奶拉着石头爷爷的手,满眼泪水。好日子真的还没有过够,就要分别。
石头爷爷叮嘱刘奶奶,好好照顾老人看好孩子,等打跑了美国侵略者,就回来过太平日子。然后毅然决然地走了,留下寒风中的刘奶奶,望着那个远去的背影,泪流满面。她恨可恶的美国鬼子,把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拆散。她盼着快点赶走美国人,丈夫早点回来。
以后的日子,刘奶奶整天生活在惊恐里。她每天都去村支书家里听广播,好消息不断传来,咱们志愿军战士,趴冰卧雪,在极寒的天气下,把美国鬼子围歼在长清湖。可是,我们的战士没有冬装,没有粮食,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用钢铁意志,战胜了敌人。往后的日子,刘奶奶响应号召,日夜纺线,做鞋子,还带头在村里做炒面。想想自己的丈夫,就会想到那些同样可爱的志愿军战士。多做一双鞋,战士们的脚就会温暖,多炒一斤炒面,战士们就不会挨饿。
石头爷爷的牺牲通知书,是在抗美援朝一年后才送来的。石头爷爷在铁源狙击战中,被敌人包围,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没有遗物,没有遗言,只有那震荡山河的浩气长存。他和千千万万的志愿军英雄一样,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刘奶奶悲痛欲绝,抱着石头爷爷的遗像,哭成了泪人。村里的男女老少,跟随村支书,在东南坡里的老坟旁,埋葬了石头爷爷的生前衣物,竖起一块墓碑。石头爷爷是村里第一个英雄。他和后来又在朝鲜战场陆续牺牲的几个战士,都是万家坊的英雄。万家坊的后人不能忘记,祖国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抗击外敌,献出宝贵的生命。
刘奶奶还是一如既往地纺线,做鞋子,做炒面,只是她的脸上没有了笑容,话语也很少,每天没日没夜地干。烈士家属,受到了政府的照顾,每年会多分一些粮食作为补贴。可每次都被刘奶奶捐献出去。“国家还很难,战士们还在流血牺牲,我们在家温暖安全,必须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刘奶奶的话,被人武部的同志,登载了报纸上。刘奶奶的事迹,被人们传颂。
后来刘奶奶的儿子长大后,也去当了兵,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但在他一次站岗的时候,仓库不知道什么原因起火,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他被追责,开除回到原籍。被遣返后,受到了当地政府不公平的待遇。谈的对象也离她而去。他心理压力巨大,从此就精神失常,疯疯癫癫的到处乱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他掉下了悬崖。刘奶奶看着儿子的尸体,欲哭无泪:“孩子,你是何苦呢?做不做英雄,都要活着啊!”
刘奶奶是军属,也是孤寡老人,村里人都挺尊敬她,也给予很多帮助。刘奶奶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谁家遇到难事,都要请教于她,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乡亲们。刘奶奶识文断字,又有宽广的胸怀,说出的话都非常有哲理,时间长了,人们都愿意和她聊天拉心事。就是村里最不说理的几个娘们儿,只要刘奶奶去了,说她们一顿,准会风平浪静。
再壮实的人,也会有老的一天。刘奶奶老了,岁月的侵蚀,在刘奶奶的脸上留下了刻度,一道道的皱纹,白白的头发,还有那逐渐弯曲的身体,预示着一个人的衰老。没有人能逃过衰老的魔咒。刘奶奶的耳朵有些聋,只有我们小孩子大声喊叫,她才能听清。可是总会被大人们阻止,他们觉得我们这样高声,是对老人的不敬。
我们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喜欢刘奶奶的故事,喜欢看她掉了牙齿的笑。都围在她身边,听她那些久远的故事。我仰着头,看那天上游走在云朵里的月亮。脑子里就会出现故事中的情节。
记忆总是停留在童年的那些夜晚,幽幽的村庄,在月光的照影里,深邃静寂。月亮下面的大街上,人们在扇着蒲扇,或坐或躺,聊着年景。刘奶奶又开始讲述她那迷人的故事,一群小孩子围着她,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惊诧。那画面定格在童年的脑海里,却在岁月中不断出现。
作品里面的故事读来回肠荡气,动人心弦。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朴实无华,主题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