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观楹联赛展 享书法盛宴(随笔)
2024年4月6日下午,我有幸跟着市作家协会一行成员来到美丽的淇河之滨,在会展中心美术馆参观了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大赛作品展。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第十届中国鹤壁樱花季刚刚开始启动,大街上赏花的人群鱼贯而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室外暖意融融,展览大厅内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与外面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厅内清凉无比,鸦雀无声,很多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静静地站立在每一帧精致的楹联书法作品前,认真观赏,细细品味,不时用手书空临摹,完全沉浸在奇妙的书法世界里。
作协成员们三点准时来到了美术馆外,大家合影之后,开始进入展厅参观。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四根红色的巨大圆柱,中间两根柱子上题写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办好全国楹联书法大展”,这也是本次大赛的创办宗旨;其次就是一幅幅精美的楹联书法作品,被悬挂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展室内,无论你走到哪里,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各种字体各种风格的楹联书法作品。沉浸在这些优美的书法作品里,墨香萦鼻,顿时感觉到赏心悦目,所有的世俗琐事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的眼里,你的心里,只有那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如龙飞凤舞,似江河奔流,让你徜徉其间,无法自拔。
我于书法上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是却喜欢欣赏。人们常说美的东西总会引起很多人的喜爱,我就是纯属“外行看热闹”。我跟着讲解老师欣赏了几幅作品,听着老师那专业的讲解,对于自己的浅薄无知难以理解而感到有些汗颜。无奈,我决定还是独自去慢慢欣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享受书法之美。我一边欣赏一边用手机拍下自己喜爱的书法作品,这一幅幅书法作品,好像无声的音乐,流动的山水画,让人目不暇接,深深沉醉!
参展的二百多幅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在国外生活的精通书法的华人,也寄来了参展作品。今天在展厅值班的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成员李风枝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她为我们讲述了这次楹联书法大赛从筹备到展出的过程。大赛从2022年开始,历时三年,共收到参赛作品18962件。尽管作品数量众多,大赛组委会却没有降低参赛标准,他们从众多的书法作品中精挑细选,共评出了263幅优秀作品,几乎是百里挑一,组委会各成员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李风枝老师上师范时迷恋上了书法,书法渐渐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书法,李老师还喜欢写作,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漂亮,曾出版了个人作品集《康乃馨的香》,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李风枝老师谈吐优雅,气质如华,是个秀外慧中的知性美女,浑身散发着优雅的书卷气,这完全得益于她数十年如一日对书法艺术的爱好和坚持,是书法和书香浸润滋养了她处事不惊,犹如闲云野鹤般的品性,从她的身上,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书法艺术对一个人的熏陶和影响。
李风枝老师精通隶书,她最擅长的是隶书中的曹全碑,经过多年的练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鹤壁书法圈里也是小有名气。几个书法爱好者问她练好书法的经验,李老师说:“我只要一拿起笔,马上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我家就在爱之城旁边,这儿是鹤壁市最热闹的地方,窗外的喧闹声可谓是声声入耳。可是只要我一开始练字,所有的声音就都听不见了,我的眼前,心里就全是毛笔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我两忘”吧?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作为一名门外汉,我对李风枝老师很钦佩,并对于自己在书法上的无知而感觉有点妄自菲薄。李老师说:“其实你喜欢欣赏书法也是一种学习。书法不仅是简单的毛笔字,它和文学,美术甚至音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你喜欢艺术,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美术音乐,你就都有可能喜欢书法。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会让你感受到这些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你会喜欢欣赏书法,在欣赏的时候感到身心愉悦,就像你听一首歌,看一幅画一样,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通过跟李风枝老师的交流,我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懂书法却深深地喜欢着书法,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远古时期,人类发明了文字之后,书法艺术就开始如影随形融进了人们的生活。从一开始的象形字甲骨文,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几种字体的发展变化,书写工具也由石刻,刀刻,毛笔(软笔)发展到现在的钢笔,铅笔,中性笔等硬笔。中华文字的每一个阶段都诞生了很多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们那些经过岁月洗礼留存下来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让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通过这次全国楹联书法大赛展览,不仅让我市所有的书法爱好者享受了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无形中还培养了人们对书法的热爱。展厅内随处可见的孩子们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书法传统艺术后继有人,而且在这次参赛作品中也有很多年轻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书法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次全国楹联书法作品展一定会让所有喜欢书法的朋友大饱眼福,受益匪浅。
最后祝愿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大赛作品在我市巡展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