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凡人语录•穷人的恐惧(随笔)
凡人语录•穷人的恐惧(一)
穷人的恐惧是普遍存在的。现今的穷人也不是说连饭都吃不上、衣服没得穿、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的人。这是几十年前,或者说是解放前的穷人。
现今社会的穷人是指仅仅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所得收入能够应付日常最基本的开支,也可能略有一点点小积蓄的底层人。这样的人如果自身或家人只要不患重大疾病、不遭遇会导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天灾人祸,基本上还是能在平平淡淡无大悲大喜中过完一生的。
这样的穷人如果一旦自身的健康遭遇重大疾病的威胁,患的病会一下子掏光辛辛苦苦很多年才积累的一点点积蓄,甚至是还要背负不少的债务,那就恐惧缠身了,如果家里有一个这样的被重大疾病折磨的家人,那恐惧也是无时不在的。
所以穷人最怕的是自己或家人患上重病,健康是穷人唯一的资本,一旦没有了,就再也没有快乐可言了,因为那种恐惧感是无法消失的。这就是残酷的现实,那是对于重病治不起,却又有想要健康活着的本能所生出的极度矛盾与无奈。
所以说,作为穷人这个群体,照顾好自己尤为重要,不作死不妄为,爱惜自己的身体,是重中之重。
凡人语录(二)难得久处不厌
人与人之间其实是很难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久处不厌的。夫妻相处久了,可能也会相看生厌;情侣相处久了,可能也会心生嫌隙;朋友相处久了,可能不再如初见。乍见之欢容易,久处不厌很难的根本原因是人太复杂善变、存在很多问题的。刚开始在一起有好感,只是因为彼此被对方貌似可爱的表象所蒙蔽而已,一旦深入了解后发现不过尔尔,自然就会由失望到生厌了。
人与人之间,撇开各自的身份地位、财富、才华、颜值等这些外在因素不谈,就只谈人与人的脾性是否相合,也很难出现久处不厌。因为人是非常自我、自私的,是习惯于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看待他人的,这就是以己度人。总希望别人无条件顺从自己、对自己好,一旦别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对别人失去了耐心甚至是善意,于是人与人之间就产生矛盾了,即便是没有产生明面上的矛盾,也会因为话不投机而形同陌路。所以人与人之间,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彼此间相处久了,都不可能一如当初,到最后要么散了,要么淡了。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对任何人充满了期待。
凡人语录(三)看懂人性
人是有欲望和机心的高等动物,多数人是自私贪婪且虚伪的,所以多数人是不能近距离接触的,乍见之欢不等于久处不厌,人与人之间一旦生厌,有可能会开启互害模式,这时某一方就危险了。所以对于太多人其实是不必相信并轻易与之建立链接的。你不打别人的主意,你不利用别人,你就自然能避免一些是非纷争、潜在风险。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早点受益。
凡人语录(四)提防具有蛊惑性的小人
一个人欲望太重,必然对声色名利极其看重;一个人心机太重,必然惯于伪装、粉饰自己。所以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正直良善的人的。因为这样的人更注重得失,更为势利,也更狡诈。
文字是极具欺骗性的,那些嘴上说着各种大道理,热衷于宏大叙事,动辙把爱国、正义公平挂在嘴边,习惯于批判他人,甚至是诋毁、构陷他人不仁不义的人,丝毫也不妨碍他(她)把文字作为欺世盗名的工具,不妨碍他(她)借文字的欺骗性蛊惑人心,然后利用他人的愚昧盲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最后发自己的横财。这样的人,无论话说得多么好听、高大上,也改变不了只是一个小人的事实。对于这样的人,你多看一眼都算你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