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杨树花(散文外三篇)
◎杨树花
家乡的杨树花是一种很不引人注目的花朵,每逢仲春时节,杨树枝条上垂挂着一条条紫红色的花朵,花朵随绽随落,来去匆匆,杨树花像是孤寂落寞的花朵。
杨树花在家乡有个不雅的名号“杨树狗子”。家乡的老一代人对没有名字的花朵都是以象形命名,譬如:白头翁家乡人管它叫“耗子花”,因为它花朵上的绒毛与老鼠皮相似。莠草也是一样,毛茸茸的草穗像土狗尾巴,顾名思义就叫“狗尾巴草”了。杨树花也是如此,紫红色的花穗也类似土狗尾巴,起名杨树狗子似乎也不算过分。
说实话看见落地的杨树花有时也动有恻隐之心,毕竟它是家乡“原住居民”。每逢北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它也能衬托北春的景色。
家乡的杨树开满了杨树花,同时也意味着北国的春天即将拉开序幕。几天工夫柳冠上染上了青绿,外来品种的观赏植物陆续绽放,此时的杨树花与这些观赏植被相比逊色了几分。
粗枝大叶的杨树在北方的春天里很受关注,枝冠上早已支起青黄色的花蕾。杨树的花蕾很特别,先在树枝上隆起一个苞蕾,然后再把苞蕾从枝干上翘起继续生长,待到苞蕾破皮而出的时候,树上挂起紫红色的杨树狗子,杨树狗子落地时花色变褐紫,最后干枯随风飘动。杨树狗子花期虽然很短暂,但也是杨树一年中最辉煌的季节。花朵形状虽大红大紫,但外形的特征极像狗尾巴草,故有不俗不雅的称号杨树狗子。杨树努力地绽放着新的花朵,一片片地谢落一层层地绽开。落下的杨树花香消玉殒,失去养分的花朵很快舞成尘埃。枝头上的杨树花凌傲在倒春寒中,冷暖不定的天气杨树不娇作地绽放它春天的凄美。
凝望着飘落的杨树花不忍心再踏上一脚,让凄美的杨树花过早夭折。我绕开这片杨树林,远远地注目飘零的花朵,不禁地让我想起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观赏着杨树花的飘零的确“此情无计可消除”,因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在一处低洼处发现一堆飘落后的杨树花,此情此景,我不会像林黛玉那样借物葬情,也没有更多的闲情留在人间。葬花是对花的亵渎,对年华的另一种消极。曹雪芹在《红楼梦》的《葬花吟》中写道:“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何必呢,生不逢时,怨恨改变不了命运,葬花改变不了人生。
我小心翼翼拾起一朵杨树花,仔细地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花朵,青筋连接着花蕊,青与紫相间那么完美。手里轻轻捧着那朵杨树花,杨树花微微地泛起清香,残余在手中,存留在心中。
◎松
松的外表很坚韧,常以高风亮节的词汇来比喻松的挺拔,却很少有人观察到松温存脆弱的样子。
北春的来临,松显得很不习惯,懒洋洋的伸出枝节慢慢地泛起新绿。稚嫩的枝节刚一呈现出来,就惹来北春寒无情的妒忌。阵阵春风袭过,松很无奈地抖落厚厚的尘土,等待着春雨的洗礼。
柔柔的细雨如期而至,微寒细柔的春雨洗去了松伤楚的泪痕。松无言地伫立在风雨中任凭春的洗礼,泪水始终没能从松挺拔的枝干流淌下来,仅是慢慢地伸出枝节,孕育出新的生命。
花儿惊愕了!它们不再敢含沙射影地评论着松,松沉默了。春风为松的绽放感到伤感,轻拂着松的脸颊,抹去松淡淡的春愁。
夏的到来松快乐了许多,几场风雨的洗礼松恢复了坚韧挺拔的身姿。松因为有了风在雨中的承诺,松不再自卑,坚挺地面对世俗的偏见,完美地在这极短的北春中绽放了自己的光芒。
酷热的阳光,平日里争奇斗艳的花儿一个个都躲进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唯有松坚信地站在阳光下沐浴着新的希望,花儿沮丧地低下了头。
北方的秋季像一首没有休止符的歌,立秋之后的节气有些清傲,一些植被开始收拾着行囊,秋风开始排练着离殇。狗尾巴草臃肿着草穗,一场离别的序幕即将来临。
风依然吹起那凉爽的歌,松静静地欣赏着风优美的乐曲,回忆着往日的温存。经过几场秋雨的洗礼,深绿的枝叶,灰白粗糙的树皮,让松老成了许多。松经历了一场风雨磨砺之后,松树下落下长短不一的松针。
寒霜过后,秋风梳理着植被的叶子。松也不例外,枝头叶茂的姿容渐渐衰退,松的密度降低了!松翠黄的枝叶有些深沉,有些脆弱,因为松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而是在生存中掩饰虚伪的本能。松失去往日的姿色,依然轻柔的扭动身躯,在瑟瑟的秋风中变得干烈枯燥。休眠后的植被各自诉离愁,只有松依然傲立在风中。
孤傲的松,在落叶的季节喜欢人们的赞美,赞美它的性格。天空中凝结了深灰色的云层,风告诉松一场秋雨即将来临。阴沉的天空淅沥着下起秋雨,飘零的秋雨仿佛渗透着整个空间。松没有为雨的到来而高兴,相反很沮丧,因为秋雨毕竟和松只是萍水相逢,所以松知道,秋雨过后天会变得更加凄凉。
平日里喜欢赞美松的阳光也开始躲躲闪闪,有时甚至逃到云层里不出来,让松再也感觉不到往日的温存。无奈的松,坚韧挺拔的身躯开始摇曳,松任凭着秋的凌辱,遐想着秋曾经为自己许下的诺言。
一场大雪过后,松飘逸地进入了冬季。雪把松妆点得绿白相间,就像童话里的白雪公主,楚楚动人,美丽高雅。隆冬的大雪,松换上了新妆。墨绿无光泽的枝叶,和洁白无瑕的大雪显得格外精神。
大雪过后,无助的阳光没有给万物带来温暖,松有些疲惫,它不想再用刚毅来掩饰温存的性格,松也需要爱,因为它懂得用温存可以善解人意。每每时冬腊月,松用最有生机的绿来告诉人们春天没有走远,春天很快就会回来的。松坚信地等侯着春天,因为春天与松许下了誓言,那是松早春的爱。
◎北国之春
闲暇时踏上了滨海大道,几日的工夫路旁的干草地里竟然冒出了绿叶。欣喜之余,觉得改变路线从龙岗公园然后下道至茨山河,寻觅那久别的北国之春。
春风漫延在空旷的草地,草地里隐藏着春意。一阵沙拉拉的响声,几片干枯的叶子被春风吹到公路上,春风戏弄叶子来回推搡,摩擦的节奏恰似弹奏的音符。白头翁花落了,白头翁在家乡我们给它起个不俗不雅的名字“耗子花”,每年北方早春时节,最先绽放的花朵就是它,它也算是北国春的使者。
北春的柳很羞涩,明明被春风柔韧了柳枝,还不愿吐叶纳新,矜持的柳枝纤柔地梳理着碧丝。青黄色的柳冠,呲起树牙的杨树,似乎都不愿意争春。我喜欢路旁苦荬菜的性格,虽说家乡给它起个不知褒贬的名字“苦麻子”,但它还是自傲地绽放出类似菊花样的小花朵。在北国的春天里,自负不一定是差事,相反还可以收到早春的宠爱呢!
沿着龙岗公园旁的下道口,步行约二十分钟来到茨山河湿地公园。刚走进河畔旁就发现这里的春意这么浓。柳丝柔韧地垂挂在河旁,一些不知名的植被早已披上绿装,似乎在等待游春的人到来。河水里十多只戏水的野鸭,河石上伫立的候鸟,北春在这里悄悄地展开……
绿色的河水,乳黄色的河石,不禁让我想起陆务观那首《沈园二首》:“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处虽没有沈园的《钗头凤》,也没有桥下绿水春波中的唐琬,但此时的北国之春绝不亚于沈园的春色。
沿着河道继续前行,在一水洞旁的水泥台上见到了“老甲”。这里的甲鱼都是野生的,平时在这里游玩的时候经常遇见,在北春时节还是第一次见到。甲鱼警觉性非常高,只要人一靠近它就一翻身滚到水中。我放慢脚步静静地观察,待甲鱼晒足了热能后快速进入水中。
茨山河行走到龙港新区八大局住宅小区处,河边的观赏道变得崎岖不平。我选择从桥头的辅路登上主路结束这场游春。茨山河前面河段是龙湾公园,又是一处春意盎然的胜景。踏上主路恰逢十一路公交车,于是踏上公交车结束了北国之春的游览。
◎踏春行
北方的春忽冷忽暖,就像孩儿脸一样说变就变。惊蛰过后总不甘心守着残冬,我盼着春天,于是准备户外踏春之行。
北方三月的天气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也是春冬交替时节。这次踏春行准备分别去三一三海边栈道和北港笊篱头海边,然后从地藏寺的月亮湖步行到海辰路,最后选择乘坐二十三路公交车从军需供应站重点返程,结束这次踏春之行。
春寒后几日的暖阳栈道旁花灌木隆起了花蕾,那含苞待放的花蕾像情窦初开的少女,含羞地掩饰着少女的怀春。远处的柳冠微微泛起了青黄,阵阵春风拂过柳柔韧地随风飘舞,那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身姿,令默默无闻的杨树陡增几分妒嫉。
路旁隐落在避风向阳处的植被开始泛绿,立春之后,零星分散的绿植显象不出春的气息。不远处山坡上有几株开着灰蓝色毛茸茸的花朵映入眼帘,这是北方春天真正的使者,学名“白头翁”,因花朵绒毛、颜色像老鼠皮毛,故有一个俗气的称号“耗子花”。耗子花之称不知流传多少辈,孩儿们一代又一代这样称呼它,直到它的学名是白头翁人们才如梦方醒,原来家乡的耗子花就是中药的白头翁。
这个季节地头上看到苦荬菜也算得上春天的气息了,苦荬菜土名叫苦麻子,一般都在三月下旬出现,今年出现这么早与天气不稳定有关。忽暖忽冷的天气实在令人捉摸不定,一日间出现三种不同温度的气候也是比较少见。温度变暖已经是常态化的气候,此时的节气真印证了古人云“二八月乱穿衣”之说。
家乡虽处于海滨城市,但同样的海有着不同的温度。由于这些年家乡填海造地改变了海洋洋流,不一片海域出现不同的天气。三一三海滨温度略高,其次是望海寺海滨,最冷的海岸线应该属于笊篱头子海岸线。笊篱头子海岸线浮冰随处可见,岸上滩涂堆积着潮涨潮落的寒冰,潮汐涨落与其它海域有所不同。填海造地改变了生态环境,环境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规律。
地藏寺的月亮湖真可谓大煞风景,本来都是人工合成的景区,因此出芦苇繁密又在湖里修建了景观,也算得上是一出风景。月亮湖这些年种植了大面积荷花,赏荷成为月亮湖一大特色景观。这次月亮湖之行遗憾的事儿很多,本想用相机拍一些残荷和芦苇荡,但事不由心愿,月亮湖里被烧割得一片狼藉,没有可雅俗共赏的景观。
沿月亮湖走向海辰路是一片团南植树林,这片植树林也是摄影爱好者经常拍摄的地点。沿着海辰路继续前行可以见到人工修建过的地方,这里的树冠开始泛起了青黄,柳的青黄在这里特别耀眼。这里还有一片芦苇荡,面积比月亮湖大出几倍。停滞下脚步欣赏着风景,不知不觉风声响起。风夹带着寒意,忽然感觉这里不是春天。
从海辰路十字路口向前行走不远处就是二十三路终点站,踏上公交踏上春的寒意,大脑构思着这篇《踏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