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文璞】文明迁徙(小说)

编辑推荐 【文璞】文明迁徙(小说)


作者:益水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2发表时间:2024-04-18 15:55:50
摘要:经过科学家连续十五年的科考测量证实,地球上所有的山峰都在向着地心方向塌缩,所有陆地的海拔都在逐年降低;与之相反,所有海沟、海盆等深海区域的海床都在抬升,固态的地壳正渐渐像蛋壳一样均匀地包裹在地幔之外。根据数字模型测算,大约再过五百年左右,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都将淹没在海平面以下……留给地球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驯化过程是极其残酷的,从某种角度讲,驯化远甚于杀戮。地球人把捕获的“袋人”,按性别分为两组,先由人示范教给他们某种劳动技能,然后就是反复训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最后被派到那些急需的劳动场所进行无休止的劳动。每个“袋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出来的,除了两个小时的休息和半小时的吃饭时间,是不允许停歇的。这种极限劳动是用残酷的惩罚做保障的,电击、鞭打、火烫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很多“袋人”被折磨致死。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袋人”奋起反抗,以死相搏。
   与驯化同时开工的还有对“袋人”的基因改造计划。但这个计划周期长,再加上“袋人”繁殖能力弱,很难在短期内解决燃眉之急。
   “新袋人计划”实施了一段时间后,B01机器人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一是驯化效率太低,而且时常遇到反抗;二是基因改造计划进展缓慢,远不能满足生产对人力的需求。它灵机一动想起了人类初踏“新家园(NEWHOME)”时那种繁育模式。于是,它命令生物科研小组对成年“袋人”采精采卵,按照人类的要求进行基因编辑,重新启用曾经在“新家园(NEWHOME)”孕育了人类的那600套育婴设备。
   只可惜这些充满地球人智慧、让人类异域重生的功勋设备,如今却成了人类野蛮犯罪的温床。如果那些永远淹没在地球海水中的人在天有灵,他们情何以堪?!
  
   十三无奈的抗争
   卡内尔每天在虚拟的空间里跟随地球人团队无休止地残酷虐杀“袋人”,他总感觉自己是在助纣为虐,甚至自己的手上也沾满了“袋人”们的鲜血,即使下班后摘掉VR眼镜离开工作场景,那些残忍血腥的场面还若隐若现地在他眼前闪现。他不敢闭上眼睛,因为没有了现实世界对视觉的冲击,他仿佛又回到了血腥的虐杀现场。已经快半个月了,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神情恍惚,但他还是咬着牙日复一日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除了入围的科学家和高层决策者之外,对其他人是严格保密的。工作人员都签过严格的保密协议,他们平时都在单位统一食宿,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也要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卡内尔也不例外,半年的时间他只请假见过一次母亲,那是在一个月之前。
   一连几天的阴霾终于过去,迎来了久违的晴天,阳光分外刺眼。中午下班后卡内尔走出实验室的电梯,迎面来了一位身穿灰色卫衣的人,卫衣的前胸是一个动物卡通状的大口袋。“这不是刚才打死的那个‘袋人\\\\\\\'吗?怎么又活过来了?”他晃了晃脑袋,心中很是纳闷。“不好,他是来复仇的!”来不及多想,卡内尔转身拿起旁边的消防铁锹大喊一声“杀呀!”就朝着这个人冲了过去……
   他疯了!
   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他被禁闭在一个四周墙壁都做了软包的小房间内,两个彪形大汉手提警棍站在门口。没过多久,他被带到了摆满各种医疗设备的医务室,一通检查后,他又被带回了那个小房间。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即使睡觉,两个大汉也形影不离。到了第四天,卡内尔终于憋不住了,提出要上班,大汉说他们要等上级的命令。卡内尔央求道,“那好吧,给我拿一些纸笔总可以吧?”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卡内尔密密麻麻地写下了十几页的猎杀“袋人”方案,有许多是当年猎杀印第安人档案的翻版。他兴高采烈地地交给了那几个大汉,希望能得到上级的采纳和赞赏。
   但事与愿违……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卡内尔的母亲艾伦·玛西拉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全息影像电话的立体声响起的同时,眼前的投影文字在一个健壮的警察旁边闪烁。“我们是丹佛警察局,您的儿子卡内尔出了交通事故,希望您能尽快来一趟。”
   她一下子懵了,脑子一片空白,冷静了片刻,自己心中宽慰道:“也许只是受了点伤吧,我的儿子不会有事的。”然而,事与愿违,迎接善良母亲的是儿子冰冷的尸体。艾伦·玛西拉一下子瘫软在儿子的停尸床旁,失声痛哭,两个警察赶紧将老人扶了起来。中午时分,老人才恍恍惚惚从巨大的悲痛中舒缓过来,一位警察递给她一份事故报告,报告十分简短,就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交通事故,肇事车辆也没有明显的故意情节,反倒是儿子横穿马路需要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两家保险公司拿出了各自的赔付方案,金额相当诱人,无懈可击。
   万分悲痛的艾伦·玛西拉流着泪用颤抖的手在几份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回到家里,首先想到的是必须给儿子的亲生父亲周竹君打电话,希望他能来参加儿子的葬礼。三天后,头发花白的周竹君搀扶着曾经的妻子艾伦·玛西拉来到了儿子的葬礼现场。几天的时间,两人明显苍老了许多,他们手捧鲜花,身着黑衣,步履蹒跚,颤颤巍巍。墓地礼堂摆放着儿子的遗像、遗物以及生平介绍。前来追思的有儿子的身前好友,也有母亲这边的几个近亲,还有儿子所在单位的代表。短暂的追思会结束后,在牧师低沉的祷告声中,卡内尔(周立德)的骨灰缓缓下葬,一束束鲜花随之洒进墓葬,一位为人类文明迁徙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告别了他挚爱的事业,告别了危机日益迫近的人类。
   葬礼结束后,周竹君搀扶着走路颤巍巍的艾伦·玛西拉离开了儿子的墓地。“我送你回家吧。”他用沙哑的嗓子低声道。
   她没有回答,只是木讷地点点了头表示默认。
   这是一个他从未踏入的家,这是大儿子周立德和母亲艾伦·玛西拉一起居住了十几年的家。一进门,艾伦就一言不发地瘫软在沙发上,这让周竹君实在没法留下孤独的艾伦转身离开,他尴尬地围着艾伦乱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不知现在该如何定位自己和眼前这个女人的关系。是夫妻吗?以前是,现在不是;是普通朋友吗?也不能说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儿子,有过曾经的美好。自从二十几年前分手后,两人都一直单着,也许是知识分子固有的那种矜持、孤傲、严谨以及追求完美的性格所致,也许是激情澎湃的年龄过后,内心更想追求一种理想中的恬静,也或许二者兼有,两人都没有再找到合适的意中人。周竹君觉得自己这把年纪、这种时候,应该放下所有纠结的思想包袱,从良知和本能出发,尽力照顾一下处于巨大悲痛之中而又孤独无助的她,尽管自己的内心也无比悲痛。悲痛有时也是一种粘合剂,它暂时弥合了横亘在二人之间多少年来无法跨越的鸿沟,两个人就像荒原中同时受伤的两只野狼,悲凉之中互相舔舐着滴血的伤口。
   闭眼在沙发上躺了约半个小时后,艾伦强打精神坐了起来,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站起身来踉踉跄跄地打开了儿子的房间。“过来看看。”她有气无力地说,目光看也没看周竹君一眼。但周竹君心领神会。
   这间房子很大,是书房也是卧室。屋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散发着儿子生活的气息,两位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儿子的身边。
   “一个月前卡内尔还在这里住了一夜,现在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冥冥之中感觉到孩子的交通事故出得有些蹊跷,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艾伦的语调拉得很长,显然她也觉得自己的猜测毫无根据。
   “那我们试着找找,看看孩子有没有留下点什么。”周竹君应和道。
   两个人开始整理儿子的遗物,一张张一件件都带着儿子的体温,带着儿子气息,都那么亲切。他们仔细地整理着,想从中找出一些与儿子死亡有点瓜葛的蛛丝马迹。几页散乱在抽屉里用红笔书写的稿纸吸引了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地凑在一起仔细阅读起来:
   真正的文明也许只有面临死亡时才能显现出来,剥去虚伪的外衣,去掉粉饰的残渣,剩下最本真的善良和仁爱,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明。
   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从小被灌输的人权思想,到头来只是虚伪的外衣,对自己有用时被奉为圭臬,对自己不利时弃之如敝履,做的和说的彻底是两张皮。把自己的利益至于他人的利益之上,自私自利的霸权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本真的价值观,原来我们一直被蒙在鼓里。多少年来心中构建起的金碧辉煌的道德灯塔,顷刻间轰然崩塌,人类还有会未来吗?我该何去何从?
   茫茫宇宙中的文明之花绝不会孤独地绽放,一定还有很多很多,没发现不等于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我相信更多的文明形态会走入人类的视野。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的程度有高低之差,而不应有贵贱之分,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更不应适用于不同的文明之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宇宙文明亦是如此。
   如果两种文明的碰撞就是为了消灭对方,就是为了互相残杀,就是你死我活,强者通吃,那还能称得上是文明吗?那与禽兽何异?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地球文明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现在我们找到了文明的伴侣,却要无情地消灭他们,这是何等残酷的事情。假如有一天宇宙中一种更强大的文明找到我们,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悲惨的结局?中国古语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而我们呢?却是恃强凌弱!我们拥有强大的科技,竟然不如两千多年前东方古人的智慧。一种文明的生存是以另一种文明的灭绝为代价,那这种文明的赓续还有什么意义?
   每天血淋淋的杀戮和残忍的驯化让我心力憔悴,经常夜不能寐,这些虚拟的场景短短几百年后终究会变为现实,我却每天进行着助纣为虐的预演。我的良心一天天被掏空,只剩下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人性的躯壳。我怎么对得起那个遥远的文明呢?这个打着科学幌子的“数字孪生仿真系统B”计划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虐待和杀戮的计划。不,我不能继续被恶魔绑架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离开这杀人的屠场!
   幸好还有一个基于东方古老文明思想之上的A计划。只有秉持万物共存的思想,人类文明才有未来。我的弟弟是多么幸运,真心祝福他们!
   两位老人读完大儿子这些潦潦草草的红色笔迹,不禁四目相对,儿子死亡背后的密码豁然解开了。儿子是在与B计划的决策者抗争中死去的,他是不屈的斗士,不愿同流合污,最后惨遭毒手,他是现代的谭嗣同!在父母的心目中儿子的形象永远是美好的。
   怎么办?这些滴血的文字是儿子心灵的呼唤,是儿子绝望中最后的吼声。我们不能这样沉默下去,我们要接过儿子抗争的旗帜,揭露这个恶毒的阴谋,阻止这场残酷的杀戮,斩断伸向人类良知的幕后黑手。这对曾经的夫妻为了儿子和他那坚定而高尚的良知很快达成了共识,走到了同一个战壕。
  
   十四带血的脚印
   位于美国西部的波特兰市联合国总部,是在纽约市被淹之前迁来的。曾经被誉为“玫瑰之城”的波特兰成了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海拔高。一个星期一的早晨,联合国管理和协调人类“文明迁徙”工程的最高权威机构办公室负责人罗伯特·彼得上班后照例用目光打开了工作电脑。电子邮箱里有好几封新邮件,其中一封标题没有文字,只有一连串问号和叹号的邮件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意念所致,这封邮件自动率先打开。邮件的前半部分是一段语气激昂的控诉和质问,后面是几页红色字体的彩色文字图片,结尾的署名是“文明的呼唤”。
   罗伯特·彼得看完邮件,顿感问题严重,难道是“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出问题了吗?这可是“文明迁徙”工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个系统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地球文明的火炬能否永续传递,是关系人类是否还有真正未来的大是大非。他不敢有半点迟疑,立即向“文明迁徙”工程委员会的最高决策小组这做了汇报。
   联合国“文明迁徙”工程委员会把两个承担着地球人六百年后在“新家园(NEWHOME)”生存发展演练任务的“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分为A和B,委托给科技最为发达的中美两个国家牵头,希望把这些在虚拟仿真场景中打磨成功的经验格式化、程序化,然后输入智能机器人的大脑,让它们接力传递给“新家园(NEWHOME)”出生的新人,从而实现地球文明的延续。然而,从这封邮件反映的内容看,显然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超级工程出现了问题。委员会决定启动中期核查机制,对“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A、B进行一次实地调研和听证调查。
   核查这是一个极其繁杂的过程,两组专家上百人耗时近一年,总算把A、B两个计划的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机理整理成了详实的报告。联合国“文明迁徙”工程最高委员会所有成员听取了报告之后,一连几天召开闭门会议,经反复讨论酝酿,最后执行委员会最高执委夏瑜升做出了一个大家都认为可行的行动方案。
   他分析道:“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看似由两组科学家在操作完成,实际却无可回避地渗透了两个团体成员对文明的认知与理解,特别是两个团体行政领导层的思想也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系统的走向,两种不同文明思想的介入,最终导致了A、B两个系统从最初的失之毫厘,到后来的差之千里。我们把“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建设委托给中美两个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牵头,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但怎样延续?他们就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因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探索,我们不可能事先就做出事无巨细的规定。但事到如今,我们有必要统一思想,对A、B两个系统进行必要的整合。技术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思想问题,这需要我们对B计划的决策者进行说服,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想,办法总还是有的……”

共 34506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想象力丰富、构思独特的科学幻想小说,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索。通过对珠穆朗玛峰的科学测量,得知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都将淹没在海平面以下。悲观绝望的人类现出原形:银行出现挤兑,消费场所人满为患,连“葛朗台”式的人物也顿悟般地加入了铺张浪费的大军,各种暴力犯罪案件激增,宗教场所里都挤满了虔诚祈祷的信徒,无恶不作的人突然立地成佛,平时和善的人开始为非作歹了。然后,科学界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距离地球4.4光年的一个恒星系中发现了一颗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被命名为“新家园(NEWHOME)”。不久,联合国启动了一个拯救人类的庞大工程——“文明迁徙(CM)”工程。工程在中国和美国分成两组,人类利用高速粒子加速器发射了由35颗智能粒子组成的全息调查系统,人类根据这些详实信息,开始利用超级计算机人工合成两套与真实环境完全一样的“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令人欣慰的是,二百多年前“知识传输”的创始人周智明的两个后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周立德和周立仁分别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到两套“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建设中。他们把人类的受精卵和一批集中了人类所有智慧的高智商机器人一起发射到那个遥远的星球,让受精卵发育成胎儿,最后在机器人的护佑下让这些婴儿在新环境中长大,并传授给他们人类的知识和技能。系统A 由于中国人刻苦耐劳,率先开始启动,他们只是过着原始生活的文明人与土著“袋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遇到冲突及时道歉化解,自己更生开发矿产,在这个距地球4.4光年外的星球上顽强生存下来,利用地球人上百万年聚集起来的智慧开疆拓土,在这个陌生的星球上建设美丽的家园,实现人类的异域复兴。但系统B采用了与系统A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社会达尔文思想主宰了系统的运作,人类利用自身优势驱逐虐杀“袋人”,地球人基地周围的“袋人”部落已被摧毁,人类抓捕现有的“袋人”进行极其残酷的驯化 ,本来充满地球人智慧、让人类异域重生的功勋设备,如今却成了人类野蛮犯罪的温床。这些令卡内尔(周立德) 感觉非常残忍,终于因为执着自己的观点被暗害。卡内尔离异的父母却因为共同的理念联合起来,促成向联合国在会议上通过播放人类历史上的历次占领与种族灭绝,反思两种不同文明思想的介入,最终导致了A、B两个系统工程的差之千里。人类的“文明迁徙”工程,仅仅只是为了简单的物种延续吗?当然不是,它必须是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认可的文明,而不是一区一域一个群体思想意识上的偏见。为此,再艰难的改变也必须进行。联合国“文明迁徙”工程委员会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人类不应该把自己经历的痛苦和那些野蛮的残渣跨越时空带给未来,宇宙文明不应该再有带血的脚印!”“宇宙真的是黑暗森林吗?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消灭?按照这样的逻辑,宇宙最终只能有一种文明孤独地存在。不!绝不会是这样!宇宙应该、也必须是各种文明共同的家园!万物共存才是文明存在的基石!”“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准备,用包容和合的心态接纳一切域外文明,让地球文明成为宇宙文明的典范和灯塔!只有这样我们的文明延续才有意义,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生!”这些观点使人产生了共鸣。人类又一次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良知克服了偏差,匡正了文明发展的方向。文章结尾寓意深刻,已过耄耋之年留守在地球的人们望着“文明方舟”号飞船载着人类的全部希望和千万年积累的全部智慧缓缓起飞,在人们头顶上空画了一个漂亮的圆圈作为最后的告别,飞向未来,实现了永生。文章很有深度,感谢作者分享。【文璞书苑编辑:寂寞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净        2024-04-18 21:44:49
  关爱地球,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文明才能永生。令人思考的一篇小说,寓意深刻。欣赏点赞!
2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4-04-18 23:11:36
  欣赏益水老师的小说,奇思妙想,思接浩瀚,妙哉!
3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4-04-20 09:30:29
  很好的一篇科幻小说,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启迪思考。洋洋三万多字,遨游九万里长空,老师创作辛苦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