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阳光,“园”(散文)

精品 【东篱】阳光,“园”(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61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95发表时间:2024-04-21 06:35:42
摘要:美东的四月,春意虽萌,却尚未盎然。但就在这游春赏春似存憾意的日子,那天的太阳光,还有那一处非同一般的“园”景,却叫人思绪万千……


   又能见到太阳光了!女儿驾车正往那个距离纽约市,英文名字叫“teatownlake”的公园进发。大约有两小时的车程。
   那天的太阳,仿佛是一个淘了气,惹了祸的“小哪吒”,被神通广大的托塔天王用浓云围成藩篱,给关了禁闭,大半天都没露面。直到这会儿,都已经下午三点钟了,可能完成了面壁思过,才给放了出来。
   有阳光,就有生气,就有温暖。尤其是都已经四月初了,还是那种早春二月才有的冷意料峭的倒春寒日子,阳光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可她却并没有自恃清高,而是隔着前风挡玻璃,把光的手臂殷勤地伸了进来,亲切地抚慰着车内的人,让人瞬间就感觉到了融融暖意。
   本来就觉得出来晚了,担心弄不好刚到目的地就又得接着往回返。去途,彤云密布。回程,怕是连数星星看月亮的机会都不一定会有,心里憋着的只剩了郁闷。哪想到这会儿却叫人喜出望外了,大半天没见影儿的太阳,竟闪亮登场了!忽如一阵春风温婉地吹入心扉,把那些略觉沉重的东东,一股脑儿全给捣鼓走了,心情一下子变得比此刻的天空还要清爽。
   一点儿都没有屈枉老天爷,仰头细看就知道,太阳虽然露了脸,老天爷却还在漫天空布阵下夹子呢!扯着,拖着,抖着那银灰和银白交织的幕布,对太阳围追堵截地封杀。就是还想遮着,挡着,不让太阳整个啷儿地露出来。不过还是得相信那句老话,乌云怎么能遮住太阳的光辉呢?再看,苍穹天宇纵然气团相交融汇,云朵上下翻涌,彼此纠结撕扯,但百密总难免一疏。太阳那可是火眼金睛,目如烈炬,哪怕只要有一丝丝缝隙,就绝不放过机会,就能自信地把阳光撒向大地。
   坐在车的后排座位,我贪婪地,不眨眼睛地看着左右两侧的景色。可贵的阳光下,群山众岭,惟余莽莽,山林逶迤,绵延不断。可突然间却又生出了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哦——原来还是太阳,她是不是又在淘气啦!只见阳光曳动着身影,一忽而跳到了左边的车窗外朝你示意,一忽而又跑到了右侧车窗边,伸进来和我们招手。这也太顽皮,太活泼了,天上的神仙不都有“天条”管着,怪不得会被天庭关禁闭呢!
   可就在这时,我猛然觉得了耳膜的鼓动,就像飞机起落时的那种感觉,这才省过劲儿来,海拔高度肯定在不断上升,汽车显然是在发力爬山攀岭呢!探头伸颈,通过前风挡玻璃看到的是,原以为都已经遭遇山重路尽了,可旋即却又峰回路转,又上新途了。驶盘山公路,汽车自然是要螺旋式地,一圈儿一圈儿地往山上爬呀!噢——是山道蜿蜒,曲折盘旋,来回兜转,才使车子在不断地变换着方向,以致才有了这种眼花缭乱,叫人找不到北了的错觉。
   “哪个庙都有屈死的鬼”,是山路十八弯的毛病,哪有人家太阳一丁点儿的事儿啊!
  
   二
   汽车在这里真就成了游乐场的过山车。可能已经爬上了山顶,要下坡了。我又觉脑子忽悠了一下,耳膜弛动了一下,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比从大高层下电梯,一键下到底的刺激还要大。
   目的地终于到了。女儿把车开进了停车场,原来想,这个季节尽管已春归大地,可还并没有莺飞草长,绿意盎然。估计我们很有可能会独享这一园清瘦的春色。可没想到,这里已经有一台车先行一步,我们只能与其分享了。
   这就是公园吗?极目前方,我没有结舌,但却瞠目了,甚至有点儿被震撼了。这不就是一幅林与山依偎,水偕坡环绕,素面朝天,纯汁纯味的天然大风景吗?林作篱笆岭作墙,与常见的园林,和头脑中公园的定式概念大相径庭,完全不一样。
   远山密林此刻似被蒙上了一层褐色薄纱,朦朦胧胧地横亘在天穹之下。一泓碧水,可能是九天玄女遗留在人间的梳妆玉镜,这会儿正亲近着阳光,沐浴着熠熠金辉,抖动着波光潋滟。水边那去年秋天的旧日芦苇,身躯虽早已枯干成了一片土黄,可却依然擎着一个个略呈浅褐色的缨穗,像过了气的武士,仍在庄严列阵,顽强挺立,恪尽职守。与芦苇丛相伴的,是一座座跨越着不同水面曲曲弯弯的木桥,这让我想起了江南园林花圃里常能见到的山水盆景,那上面配置的,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陶制小桥,被放大了亿兆倍的比例。那种古朴沧桑之气,迎面扑来。
   停车场是在一片不大的山间平地上开辟的,周边还零零散散地居住着人家。而“公园”却是整个嵌在像是一个地理断裂带的崖下边。沿着几十级条石铺的离拉歪斜的曲径下到谷底。目之所见,又浮想联翩。如果季节能够翻转互换,季春变成晚秋,这里可能就是杜牧那脍炙人口的名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诗情画意的再现了。我急切地走上木桥上上下下仔细观察,不论是桥基、桥板,还是桥栏,尽管粗细尺寸规格不一样,但使用的却全都是只剥掉了树皮,而没有做过任何加工的原木。
   当是节气未到,春天的“桃花水”还没下来的缘故,一座座木桥之间,此时还只是一片黑黢黢的沼泽泥地。但桥边立着的那块导游牌,上面挂着的伏桥赏莲的华彩图片,分明已在昭示,这里的夏天该有多美。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应该在这里也会出现。站在木桥上手扶栏杆,遥思遐想,那品种不一,花色不同的睡莲,姹紫嫣红,绽放在一簇簇葱翠欲滴的荷叶之上,如锦被绿衾似的,覆盖着湖边的水面,夏邀蝴蝶,秋引蜻蜓。映朝日喷薄而盛颜开启,沐夕阳霞绮娇羞而闭合入梦。随微风吹皱湖水轻拂裙袂漫舞,戏抖金烁银涟漪圈圈嬉悦,那会不会就是传说中西王母的瑶琳胜境啊!
  
   三
   斜径通幽处,曲陌诱景深。循着山势,傍着湖水,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前面宛若飘带似的延伸着。路,“汉典”解释,就是能通过的道。眼前的小路,充其量也就是这种基本能满足人们通过的原始功能的道而已。长条木方,半卧于小路两侧,作了小路牙子。窄得只能满足两个人并行的路的宽度,却又让我窃想,美国胖人多,而且多是那种可以在杨玉环的肩膀上,再加一个“N”次方重量级标志的。万一与这样的巨人“狭路相逢”,可不能摆出那种“勇者胜”的架势!因为小路的一侧是陡峭的山石,另一边就是覆满落叶的湖边。别看那上面蓬松松,塇腾腾的像地毯,下面是不是足以要人命的沼泽深潭,也未尝可知。
   小路的中央,只铺了一层薄薄的碎石。可走着走着,路中间却平地而出,长出了一个个小圆锥、小三角形的石笋。老伴儿冒出来一句话,“多碍事啊!不注意还不得给绊一跟头,干嘛不把它们挪个地方?”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往事的钩沉,把它从久远的记忆深处,一下子就给提到了记忆的最上层。
   还是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去贵州出差。东道主贵州的同仁,领我们去贵阳附近的红枫湖游览。不意之间,我看到了一个带尖顶的石头,端不端正不正地竖在一块比较平整的农田土地当中,就问了一个和老伴儿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把它搬走?没想到东道主哈哈哈大笑起来,你以为它是随随便便被放在那儿的吗?那下面长着根呢!都说水有源,树有根,我们这儿的石头也有根,还是比树更深的根,深得连着地壳!他当时这一解释,我突然想起来,地理老师给我们正准备讲的“喀斯特地貌”,好像为了说明为什么祖国大西南会有那么多的石笋,石林,石溶洞,桂林的山,为什么在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笔下,就成了能插在地上的碧玉簪,老师还把一个模型搬到了讲台桌上,讲了喀斯特地貌与石灰岩山体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水滴石穿,似刀斧,如利钻,能像雕塑大师一般,整塑雕刻可溶性的石灰岩,那漫长地理进程中持之以恒的坚守。
   如今,在异国的北美大地,不期又看到了这样的地貌。窃想,莫非这个叫“teatownlake”的“公园”所在地区,也是中华大地喀斯特地貌的异洲姊妹吗?
   是否真的遭遇了“喀斯特”,我没有考证。但眼前又一种比较奇异的现象,却又叫人产生了联想。这里山坡上的树,长得都是徒有高度,却无胖度,似营养不良,瘦骨嶙峋。而且所有的树根都是匍匐在地面上横躺斜卧,恣意爬行,如同缺少脂肪的老人手背,那暴凛的青筋一样。这就起码可以说明,地表的土地厚度只有薄薄的一层。绿植们只能像人类向石山要耕地那样,艰难地盘根错节,从地表,从石缝,孜孜以求生命的营养。幸福不会从天降。看来东方的玉皇,西方的上帝,这一点上却是不谋而合。赋予大自然的,就是这么个道理,不论你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连做树为人,都得需要拼搏努力,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四
   “自古华山一条路”,可能这“teatownlake”也是仅此路一条。我们与停车场的那台先到的车主擦肩碰头了,三个白人二老一女,相互礼貌地打了招呼。其中那个金发飘逸的漂亮女孩儿,对我说了一句,好像太阳快要落了,需要回返了的话,还指了指远处那已欲亲吻湖山的太阳。
   老伴儿急了,天马上就要黑了,这荒山野岭的,没人不说,连个灯亮都没有,快往回走吧!
   太阳可能真是累了,下降的速度好像加快了。再仰目天空,怪了!张扬肆虐了一天的铁幕浓云,这会儿分明调整了战术,齐聚于西方的天际,又筑成了围墙似的云海,可战略却还是一如既往,就是要死死遮住太阳。不过太阳却是我自岿然,愈发淡定。将自己的夺目光焰,从云墙的边缘顽强地透溢出来,形成了闪亮的云环,既彰显了云霾的厚暗,更宣示着自己的坚毅。不过,不经意间却又制造了非同寻常的审美奇观。就像是一幅张大千狂泼浓墨重彩,挥挥洒洒洇染而成的水墨横轴,让机杼间正忙于织绣不停的织女羡慕不已,可能她觉得美的还有一点点缺憾,就又择线穿梭,特意给织缀上了一道金边儿,瞬间就给插上了灵动仙幻的翅膀。
   此时的湖,更是纤波不兴,恬然若晶,敞开广阔胸襟,将暮霭中朦胧的山林倒影尽收怀抱,像画一样地展示出来。蓦然间,一缕夕照,穿透出云海重围,斜射到湖边那一蓬蓬最先报春,正盎然怒放的连翘树花上。一树树黄花,瞬间被点染出粲然笑靥,仿佛能与云海边的金绣交相辉映,一比高下了。
   静寂且神秘的湖山晚景,突然被一种陌生的,像是被捏着嗓子发出来的禽鸟的啼鸣声打破了。
   是野鸭子?不是。是鹅?好像是。“啊,我知道了!是天鹅的叫声,你看——”老伴儿指着远处湖与林的交际线。
   我急忙打开手机的摄影镜头,把屏幕划大,向远方看去。真的是五只黑色的大天鹅在湖面上欢快地浮游嬉戏。有的把长脖利喙扎入水里,有的却是旋脖绕背,修理着自己的羽翅。“啊呀,又来了一只!”老伴儿又惊叫起来。
   这是一个仿佛是掉了队的家伙,它既不飞,也不游,而是伸着长脖子,扇着大翅膀,疾速拍打着水面,用两只强劲的鹅足红掌,耕水犁波。将划开的如快艇驶过的那道长长的浪谷,拖曳在身后,就是要急急地要加入这个群体。暮色中,湖面搅涌起的这道白浪,恰似一条被刚刚冲出云海的夕阳余晖,涂抹上了一层荧光的白练,更显得耀眼炫目,美轮美幻。
  
   五
   终于又顺原路回到了停车场的崖下。咦——怎么下来的时候没发现,在崖边与山路的结合部,还竖着一个铁丝网做的小篱笆门。门两侧都有大眼儿的铁丝网安装在树身上。而门的旁边,还悬挂着一个提示牌。女儿告诉我们,这是要求游客上来的时候,一定要随手把门锁上,要防止崖下山林里的鹿们上来,蹓跶到住户家的门口,啃吃花草。那是我还没来美国之前,有一次正与女儿通电话,她突然说,爸,你猜我现在看到了什么?是一个梅花鹿正在吃我邻居家的花呢。别看这帮小家伙长的那么可爱,好像挺通人性,实际上我们真的高估了它们的智商和情商。它们就是瞪着小眼儿故意祸害人的精灵。而且它们也一定知道政府给了它们护身符,没人敢跟它们过不去。不是吗?高速路旁,甚至是在海边树林外的车道边,常会看到那树立着的一个鹿的交通标志,提请人们注意避让。碰到它们,那可就是豆腐掉到了灰里,捶不得,打不得。惹不起,也只能躲得起了。细看这个门上的锁,里外都可以伸手插,随手开,拦阻这些比傻狍子精不了多少的鹿们完全没有问题,但前提是游客必须配合才行。
   看到了天鹅,又看到了别具一格的防鹿门锁,我不禁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悟。这个洋名叫“teatown lake”的所在,不仅是国家开辟供游人观赏休憩的公园,同时更是一个飞禽走兽放飞个性自由生活的乐园。人与动物和睦相处,和谐共享大自然的惠赐,在这里可悉见一斑。
   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里几乎会没有任何雕饰,朴素无华,素面朝天?窃以为,这应该反映出了一种理念,就是保护大自然原生态,追求天蓝水碧,树草葳蕤,禽鸟无忧,动物无虑,人类对于环境开发,所应遵循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这与国内的一些地方和景点儿,过度地开发经营管理,恰成鲜明对照。就因为人为地,凭主观上的孤陋寡闻,甚至就是仅凭长官意志拍板儿,而画蛇添足。把原本能凸显历史悠久的沧桑厚重感,散逸着明山秀水的天然质朴感,整饬得荡然无存,黯然失色。这种少见短视的行政行为,头些年几乎随处可见。那些随自然而生而秀的青山绿水,本就是“金山银山”一样的宝贵,也被弄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印象最深的,那一处一直都可以称雄北国的大瀑布,当权者可能考虑瀑面儿还不够平整如布吧,竟把瀑布飞流而跃的山体修平,致使那种原来的嶙峋粗犷嵯峨的纯天然本色,一下子就打了折扣。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太令人痛心了!
   女儿刚刚启动了回程车,蓦然间,住户门口的道牙子边上,一溜摆着四个大垃圾桶,又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如果是在寻常街路的市井人家,垃圾桶,当然是一个如空气一般的必备存在。然而这里的住户,侧窗就开在崖畔下公园的那一侧,无遮无拦。如果遇上国内小区并不鲜见,甚至屡现身影的高楼抛物的达人们,那他们是不是天天都可以天女散花,而高枕无忧呢?还有必要如此认真地按生活、塑钢、纸制品分类准备好垃圾桶吗?
   汽车告别了山岭,略过了树林。望着车窗外那已现绿意萌动的树枝,我在脑海里已经描绘出了接下来不久,可能至多就是十天半月之后的画面了。一片似喧闹闹的绿海世界,将充溢着勃勃生机和无穷的活力,还有那挡不住的魅力。
   “要是再晚半个月来就美啦!”老伴儿有点儿怅然若失,我却心情大好。赏景节气虽尚早,然此行收获却颇丰。因为这叫我在即景生情的对比中,又涌动生发出了那思绪绵绵的乡愁。
   想起不久前,一位伟人说过这样的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闪回着东土几乎每天都传输过来的,那愈来愈多的“金山银山”,都正在神州大地焕化出风华万千,我体悟到了家乡今天的变化。憧憬着那越来越美的未来……心,也觉得释然了。
  
   2024年4月于纽约
  

共 574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四月的一天,作者一家驾车前往距纽约两小时车程英文名字叫"teatown lake"的公园,一路上太阳像是个淘了气,惹了祸的“小哪吒",被神通广大的托塔天王用浓云围成藩篱,给关了禁闭,彤云密布,让人心生忐忑,还好,下午三点多终于闪亮登场,叫人喜出望外。有阳光,就有生气,就有温暖。作者贪婪地看着左右两侧的景色,太阳又跟老师玩起了捉迷藏,忽然明了,原是山路崎岖造成的眼花缭乱的假象,与太阳没有关系。一路上像是在坐过山车,终于到达目的地。一园清瘦的春色让作者瞠目震撼。与一般的公园不同,此处林与山依偎,水偕坡环绕,素面朝天,是纯汁纯味的天然大风景。茂密的森林,碧水如镜,芦苇丛生,曲曲弯弯的木桥,充满古朴气息。山间平地开辟而成的停车场,周边零散地居住着人家,“公园”整个嵌在崖下边,原生态的木桥,让人浮想联翩,春天山花烂漫、夏日瑶池仙境。循着山势,傍着湖水,走在曲曲弯弯的小路上,作者漫步其中,享受美景,山石随意生长,回忆起了曾经在贵州出差的经历。农田土地当中立着一个带尖顶的石头,不禁奇怪,为何不把它搬走,难道石头也有根?原是中华大地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作者又看到一奇异现象,做树为人,都得需要拼搏努力,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风景。天色将晚,观感奇特,太阳的夺目光焰,从云墙的边缘顽强地透溢出来,形成了闪亮的云环,镶了一道金边。此时的湖水,纤波不兴,恬然若晶,一树黄花与云海辉映。一只天鹅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路返回,发现一个小篱笆门,要求游客随手关门,防止山上的动物下来扰乱人们的生活。在“teatown lake"这个园子,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想起国内一些景点,过度开发,让人痛心。告别了山岭,略过了树林。望着车窗外那已现绿意萌动的树枝,作者对公园的夏日充满向往。即景生情,思乡情浓,祖国的“金山银山”,都正在神州大地焕化出风华万千,作者体悟到了家乡今天的变化。憧憬着那越来越美的未来……心,于是在那一刻释然。幽默风趣的语言,敏捷缜密的思维,精妙绝伦的想象,出神入化的描写,带我们领略了阳光下和夕阳西下公园的奇观,带给人视觉的冲击力和美好的享受,老师的文中无不流出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赞美,对祖国的热爱与怀念。好文拜读学习了,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遥握问好老师,春祺笔丰!【东篱编辑:欣然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50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4-21 06:45:59
  特别喜欢老师描写的落日余晖那段,生命力的蓬勃与顽强,让人感受深刻。特别佩服老师的思维,灵活转换,毫无违和感。特别感慨老师的文字,行云流水,信手捏来。文如其人,老师的乐观随心,欣然受教了。遥握问好痴叟老师,天天好心情!
随心而有趣的人
2 楼        文友:枫桦        2024-04-21 07:23:32
  文字生动而鲜活,有着非常唯美的画面感。那座湖的幽静是令人安逸的,黑色的大天鹅如精灵般的存在着!真的好美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吻合,这是大地永远长青的秘诀!拜读老师的好文!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21 08:19:25
  世界的存在,太阳的出落,人的行走,完全是为了审美,如果没有审美,这个世界可能就是太粗糙了。作者笔下的世界,太阳有情有意,山川动物,都是安分的,特别呈现出一种希望被阅览的样子。文章所思,很温情,道出了自然的和谐之趣。我也喜欢开车那种巡游的方式,仿佛眼睛总是捕捉那个期待。人生不论是一个只有目的地的旅程,还是一次出游的过程,都是圆满,如此才是我们的生活样子,担忧痴叟老师在西岸心情大好。怀才抱器拜读,问候痴叟老师春安!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4-21 08:52:26
  欣然花开老师,编这篇文字很辛苦,毕竟我写的不是国内的风景。老师的编按说的很精彩,非常喜欢那种无雕饰纯天然的自然景色。这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应该是弥足珍贵的了!老师在评语中过奖了,因为心里是带着压力去的,所以就用了些脑子,随见随想了。但还是觉得不如老师,以及其他东篱众家散文高手,写的那么灵动,还是觉得相形见绌。只能慢慢学习了。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4-21 09:03:08
  怀才老师,完全赞同你的观点,这个世界原本就应该是完美的,太阳有情有义,人与风景动物和谐共处,都特别希望能够呈现出一种被欣赏的审美渴望。正是老师你点中的这个出发点,也才有了这篇想写的更好,但囿于笔力而还写不好的文字。这一点,够我向东篱各位学一阵子,甚至余年都赶不上了。谢谢老师的点评。
6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4-21 09:12:39
  枫桦老师,你关注了文章的结尾,说到了收尾的落脚点,非常佩服。文中的那句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习总书记视察海南时说的。觉得,这对于目前国内还存在,当然已有了明显改善的维护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的自然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深远。国与国之间虽各有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共识的,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开发,是不能乱来的。谢谢枫桦老师的透评,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4-21 10:34:32
  老师的文,不是简单的游记,而是将乡愁融汇其中,眼前的美景,引发老师故乡的思念之情。虽没有奋笔疾呼,但在娓娓道来中,流露出“我的祖国”。语言诙谐幽默,思想积极向上,一篇上好的佳作,拜读学习了,祝他乡生活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8 楼        文友:周丽纯        2024-04-21 11:47:05
  老师这篇游记洋洋洒洒,又娓娓道来,讲述了公园里的景致,都是自然之景,而每一处景致,都能联想到祖国的园林景色,上下贯穿,有思乡之美感,虽身在美国,却时刻想念祖国的一山一水。拜读老师佳作赏学了。
秋之枫叶如霞火红。
9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4-21 20:22:08
  韩格老师的评点,非常中肯,精到。如光写景,美国的山水,就人文景观,肯定难以匹及国内。但若讲尊重自然,似又有其独到之处。看景思乡,见景生情,自然会更著乡愁。只是散文毕竟是文学的一种载体,也就只能藏头匿尾地点到为止了。谢谢老师留评。
10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4-21 20:57:39
  不得不服,央视的编导设立了乡愁这样一个栏目,实在是高。这俩字真是牵动了千千万万海外华人的心。周丽纯老师,你如果在国外待一阵子,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一如你去海南过冬,最多半年也会想念哈尔滨一样。你的话说到我心里了。想祖国念家乡,一辈子也解不开,放不下了。谢谢周丽纯老师。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