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老张(散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鱼池乡玫瑰园遇到了已经好多年没见面的老张。只见老张腰间系着一个尼龙袋子,正忙着采摘玫瑰。老张见了我,也感到很意外,热情跟我打招呼,我也不停地和他寒暄着。老张老了许多,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他解开腰间的尼龙袋子,坐在地边的田坎上吸起了烟,我也就地坐在了他身边,跟他聊了起来。
我问老张,怎么在这儿干活?他说,儿子现在在城里买了房,住在城里,他跟老伴在城里住不惯,还是愿意住在乡下,有时在城里帮儿子带孩子。这几天他闲在家里憋得慌,出来采摘玫瑰找点活干。他说他每天天不亮,就骑着摩托来到这里,头戴照明灯,在玫瑰园里采摘玫瑰,要忙一个上午。我说:“你该好好享清福了。”他说:“我就是穷命,闲不住啊!”说着便呵呵地笑起来。
老张是兴化乡柳树村的一位普通农民,是我从事乡镇工作第一个打交道的农民,那时候兴化乡调整产业结构,正在发展烤烟种植。刚刚在乡镇工作不久的我,就被安排到老张家帮助种植烤烟。老张家在柳树村大山深处的山脚下,一个偏僻的独家独院,住着传统木制结构的土坯房。老张是第一次种植烤烟,只有他跟老伴两个劳力,既不懂技术也没经验,而种植烤烟工序多,技术要求高,老张两口子一天到晚不停在地里忙碌着,很辛苦。我每天奔波在老张的田地间,帮助老两口挖苗床、筛土、育苗、浇水、移栽等。在烤烟技术员的指导下,完成了烤烟育苗的各项工序,然后,再将苗床烤烟苗移栽到大田里,不断地浇水、施肥、杀虫等,不仅精心呵护烤烟苗,还要花费人力打叉、掐尖,直到烤烟叶长成。在烤烟烘烤阶段,不但要花费大量燃料,还要掌握好烘烤的火候,控制好温度,烘烤后的烤烟要分级挑选保管。种植烤烟不但辛苦劳累,还要认真细致,老张两口种了5亩烤烟,被县烟草公司分等级收购,收入6万元多。老张非常高兴,他说他做梦也没想到会卖这么钱。殊不知,他刚开始对种烤烟并没有信心,只是抱着不赔就行的态度罢了。
尽管帮助老张家种植烤烟,有时感到很累,但我心里却很高兴,一来二去跟老张熟悉了起来,成了老张家的常客,对老张的家里情况很了解。老张是外乡人,老伴是他岳父、岳母的养女。岳父去世早,家里没有劳力,老张由于家境贫困,落户到这里上门招了女婿。老张尽管没有多少文化,看上去黝黑消瘦,但吃苦耐劳,特别能干。在农闲时,他带着老伴开着农运车在工地上拉沙卸砖,在公路上拉土垫路,帮人运粮送货等,到处拉活干活。老张两口子只有一个儿子,从小就很懂事,懂得父母的辛苦,在城里读完了初高中。尽管一直在学校里住校,周末才能回到家,但他一有空就帮父母干农活。这孩子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如愿考上了大学。老张两口竭力供他读完了大学,毕业后,他考到了乡镇工作,也成为了一名乡镇干部。
老张平时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养土蜂,在他的房背后放着几箱圆木桶蜂箱。他在圆木桶里精心饲养着土蜂,只要一有空就到蜂箱旁边,轻轻揭开蜂箱盖看看蜂巢。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他把蜂箱搬到花繁叶茂、草木葱郁的开阔地或岩石边,任由土蜂漫天飞舞。他每天都要细心查看土蜂的情况,看土蜂在蜂巢里酿取蜂蜜。他把酿出的土蜂蜜不拿出去卖,而是一瓶瓶用玻璃瓶装起来,送给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尝尝。当他酿出的土蜂蜜得到别人的夸赞时,他心里很是高兴自豪。
我记得有一次早上去他们家,老张家院子里的苞谷架上堆满了金灿灿的苞谷,房梁柱子上也挂满了苞谷。老张正坐在院子里准备吃早饭,小方桌上放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馍馍和一个棕颜色的玻璃瓶,旁边还放着一个小碟子。老张看到我来了,热情地招呼我在小方桌前坐下,对我说“今天你来了,尝尝我刚酿的土蜂蜜。”说着就拿起棕色的玻璃瓶,往小碟子里倒出黄澄澄胶状土蜂蜜。“你看我的土蜂蜜成色怎么样,正宗吧?”老张抓起一个馍馍给我,让我趁热蘸土蜂蜜吃。我说我吃过早饭了,老张再三劝我吃。我执拗不过,就掰了一小块馍馍,蘸了蘸碟子里的土蜂蜜放进了嘴里。他问我怎么样,我说“好甜呀,这土蜂蜜好啊。”他高兴地笑了。后来,老张也掰了一块馍馍,蘸着碟子里的土蜂蜜,大口大口吃了起来,一边吃馍,还一边喝茶,感觉他吃的好香啊!酥软的馍馍,蘸着纯正的土蜂蜜,老张吃得很惬意。那天,我感到老张酿的土蜂蜜无论是颜色,还是口感都非常好。
如今离开兴化乡已经十几年了,我再没有见过老张,但老张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如今当再次见到他时,我感到了他的热情,感到了他的亲切,尽管岁月的沧桑改变了他的容颜,却没有改变他朴实无华、憨厚踏实的性格。尽管他平平淡淡地生活着,但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感到了他的幸福和满足。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