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云水】走近泾阳茯茶(散文)
一
我对茶知之甚少。汪曾祺在《寻常茶话》中说他对茶实在是个外行,汪老先生说这话,纯属自谦,低姿态,而我在这方面却是真正的外行。
记得小时候,一到炎热夏天,奶奶每天早上到后院采摘苹果叶子,冲洗干净,待锅里的水沸腾之后放进去,烧几滚,然后将茶水倒入大水壶。中午天热,父母从地里干活回来,坐在门口歇息,每人喝一碗苹果叶子茶,顿觉神清气爽,疲劳感也得到缓解。我玩累口渴跑回家,也抱起茶缸喝。刚开始喝,感觉微微有点苦涩,奶奶说,别看它不起眼,能清热解毒凉血,最适宜夏天喝,喝惯了就不苦了。奶奶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喝了几次后,不但不苦,似乎还带有一股淡淡的青苹果味。这是我记忆中最早喝的茶。
逢年过节,父亲去县城买东西,其中“猴王牌”茉莉花茶必不可少。金黄色包装很有吸引力,打开包装,一股清新淡雅的香扑面而来,屋里也弥漫着茉莉花的香味。每次看见新买的茉莉花茶,就央求母亲泡一壶。我静静看着玻璃杯中漂浮的绿莹莹的茶叶,感觉就像欣赏一幅春天的图画,整个世界好像变得明媚清新起来。再不喝,茶就凉了。母亲提醒道。我捧起杯子,茶水入口清香四溢,不像苹果叶子茶带有淡淡的苦涩。茉莉花茶从此住进我的心里,喝茉莉花茶成为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
有一年过中秋节,住在泾河北岸的表叔来看爷爷。作为外甥,他不仅给爷爷带来软糯香甜的月饼、陕西名酒西凤酒、三原特产蓼花糖,同时还有一个用白色的包装纸包裹着。起初我以为那是糕点。第二天,我让爷爷打开包装,原来是黑色像砖块一样的东西,爷爷说那是茶,不是好吃的。在我看来,茶应该就像茉莉花茶那样,不但包装精美,颜色好看,而且喝起来香气宜人。而表叔送给爷爷的黑色茶,让人看着很不舒服。爷爷却说,那可是好东西,别看貌不惊人,爷爷视它如宝贝。爷爷喜欢喝浓茶,在我看来,那茶汤就像中药,但爷爷喝得有滋有味,满脸通红,就像喝醉酒一般,有时喝到尽兴处,还要吼一段秦腔。
这是童年对茶仅存的一点记忆,长大成人后,偶尔喝点碧螺春,茶叶碧绿,形似螺,醒脑提神很有效。我喝得最多的是花茶,像茉莉花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尤其是参加工作后,经常用嗓,我把金银花和胖大海,或者菊花和金银花一起泡水喝,清热解毒消炎,缓解嗓子疼痛。
二
2017年初,有一次我和老公有事去西安,下午回家路过永兴坊,听车上人讲,这里曾经是唐朝宰相魏征的府邸,现已被打造成“非遗美食文化”街区,值得一看。我和老公随即下车,走进永兴坊。这里靠近西安城墙,红色为主色调,仿古建筑门窗和柱子清一色的朱红色,红灯笼随处可见,仿佛穿越时光,回到古代的长安。美食街,各种美食一家挨着一家,琳琅满目,香气扑鼻。我和老公每人买了一个肉夹馍,边走边吃边看。忽然一阵熟悉的华阴老腔从左边巷子里飘了出来,苍凉悲壮,铿锵有力。我和老公循着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从非遗文化街传出来的,里边有一个戏台,听旁边的人说,这里每天有免费的华阴老腔表演。
快看,这里还有卖“泾阳茯茶”的。顺着老公指的方向,果然,离戏台不远处有家泾阳茯茶店。“泾阳茯茶”四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匾额以黑色做底,将四个大字衬得格外醒目。走近一看,门框两边挂着一幅对联:“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也是木质黑底刻着明黄色的字,和头顶匾额风格浑然一体。门外走廊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硕大的铜制大茶壶,深深吸引了过往行人,使人不由得想起倒茶喝茶的情景。
在西安能看到“泾阳”二字,就像看到老家人一样亲切,因为我们老家以前隶属于泾阳县,在我们心目中,泾阳和老家离得很近,没有多大区别。老板,来一壶泾阳茯茶。老公有点激动,刚进店门,情不自禁喊了一嗓子。乡党,快请进。很快从店里走出了一个瘦高个的中年人,笑容满面,做出请的手势,并自报家门,说自己是店主。我和老公步入店中,绿油油的几盆高大绿植映入眼帘,店里摆放着朱红色的老式桌椅,古朴雅致。主墙上蓝底黄字的牌匾一一“天下第一砖”格外引人注目。木架子上陈列着各种年份的茯茶,2015年、2014年的等等,我忽然发现有一款似曾相识,它和表叔以前送给爷爷茶的包装很相似,爷爷原来喝的是茯茶。只是那时我还小,不懂茶。老公问旁边的服务员,茯茶怎么像酒一样还标有年份?服务员说,茯茶年代越久越好喝,越值钱,因为发酵时间长,产生的金花越多。我和老公一边看,一边听服务员热情介绍。她说茯茶属于六类茶中的黑茶,泾阳茯砖茶呈砖状,茶身紧致,有补充膳食营养、消食健胃、降血糖、降血压等保健功效。
老公拿起一小块茯茶样品,在放大镜下翻来倒去看。我问他:你看啥?这么仔细。看有没有金花。因为店门外的简介中说茯茶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金花。大家被老公的话逗乐了。店主走过来,笑着说,不用放大镜,肉眼可见。放大镜是我平时看字用的。
按照服务员的提示,老公用茶刀切下一小块茯茶,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在精致的玻璃茶壶里,加盖几分钟,然后倒入茶碗,汤色红亮,有点像熟普洱的茶汤。老公递给我一碗,我捧起茶碗,慢慢品尝。刚才吃肉夹馍口渴,这茶喝起来清香舒爽,真是僚咋咧!老公喝了两杯,竖起大拇指。
在这里,每人二十一壶茶,还带有一小碟瓜子,一碟花生,就像南方人喝早茶,感觉时光忽然放慢了脚步。
店主听老公说刚吃了肉夹馍,就赶紧讲茯砖茶有解油腻之功效,特别适合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主食牛肉、羊肉酪的游牧民族。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种茶就指的是泾阳茯茶。
原来,茶叶早在古“丝绸之路”时,就开始传往西方。为了便于运输,更多的茶叶被聪明有智慧的泾阳人压缩制成砖块形,由此诞生了泾阳茯砖茶。泾阳茯茶的驼队曾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路向西,远销我国西部边疆及中亚地区,被誉为“神秘之茶”“生命之茶”。泾阳茯茶在横跨亚欧大陆的“古丝绸之路”声名远播,被喻为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
将茶叶压缩成砖形是为了节省空间,方便运输,那么,为什么叫茯砖茶?我道出心中一个未解之谜。
因为它的功效类似土茯苓,有调节肠胃,增强消化功能,所以美其名曰“茯砖茶”。“茯砖茶”在字面上给人“砖头”暗示,制约了茯茶的研发创新,泾阳县政府和泾阳茶企经过慎重考虑后,将“泾阳茯砖茶”最终更名为“泾阳茯茶”。店主不愧是开茯茶店的,对茯茶了如指掌。店主嘿嘿一笑,说进店喝茶的人几乎都问过同样的问题。
茯茶为什么是黑色?我抛出最后一个疑问。店主说,茯茶属于二次发酵,而且是在炎热的夏季发酵,所以茶色就不是原来的绿色。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饮完一壶茯茶之后,也该踏上归途了。店主说免费续开水,尽管喝。老公站了起来,你家茯茶的确好喝,但时间不早了,我们还得赶路。临走时,我们挑选了两包茯茶,店主还送了茶刀和茶壶,说茯茶即可以泡着喝,也可以煮着喝,而且煮着喝别有一番风味。
三
从西安回来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那次无意中走近茯茶店,第一次喝茯茶,了解了茯茶的前世今生,也第一次见识那么多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的茯茶,让人大开眼界。“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茯砖茶。”泾阳县出产茯茶,历史悠久。可同时又觉得,自己曾经作为一名泾阳人,对茯茶竟一无所知,着实让人惭愧。老公解释道,永兴坊的茯茶店主不是说了嘛,茯茶大多销往牧区和高寒地带,咱们这里以前卖得少,你不了解也正常。这或许算了一种正当理由吧。
2017年国庆节前后,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火遍全网,剧情主要围绕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的人生故事展开,讲述了她跌宕起伏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丈夫生病早逝,她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商业才能将家族生意越做越大。尤其是周莹带领伙计们不断创新和改良泾阳茯茶制作方法,在当地传为佳话。
这部电视剧内容不但带动了泾阳县旅游业的发展,周家大院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游客爆满,而且也让茯茶名声大噪,销售量不断创下新高。茯茶店犹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泾阳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开茯茶店的。随后连续好几年过年,我们单位发福利,茯茶必不可少。
从西安永兴坊回来后,老公喝茯茶喝上了瘾,只要在家,每天早上都要熬茯茶,喝茯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时还变着花样,不是给里边加几颗红枣,就是加点蜂蜜枸杞,茯茶味道更加醇厚绵长。老公说喝茯茶,就像喝一壶老酒,越喝越有味。在老公的感染带动下,女儿也越来越喜欢喝茯茶,尤其冬季吃羊肉泡馍,膻味重,熬一壶茯茶,可以解腻除异味,帮助消化,让人神清气爽,全身暖和。
女儿放假,只要有空,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煮一壶茯茶,让全家人享用。女儿说,看着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喝她煮的茯茶,是一件快乐幸福,很有意义的事。这不,今天又是周末,厨房又传来咕嘟咕嘟的煮茶声,女儿已经起来熬茯茶了。
茯茶我以前不熟悉,前几年我才知道。我始终不明白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这种茶,或许是宣传不够。
再次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文丰笔健,预祝五一节快乐!
感谢陶桃老师认真细致地阅读,真诚留墨,祝老师文丰快乐,佳作不断。
你优美动人的文章是我学习的范例,喜欢看老师的美文,很治愈心灵。
再次感谢老师动人的留言,祝老师文丰笔健,五一节快乐。
茯茶属于二次加工,发酵时间长短决定它的品质和价格。老师征文数量多,值得学习点赞。期待老师更多精彩佳作。
再次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文丰笔健,预祝五一节快乐。

茯茶其实小时候见过,因为我的爷爷喜欢喝,当在茯茶店看见茯茶,感觉似曾相识,只是以前没有喝过。
再次感谢老师美评,老师文采飞扬,是我学习的榜样,祝老师生活开心,佳作不断。

泾阳茯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茶香绵厚,让人回味不断。云彩水平有限,文章也不尽如人意。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祝老师生活愉快,开心每一天。
茯茶很有特色,属于二次加工,压制而成。祝老师工作顺利,生活开心。
茯茶越熬越好喝,喝时间长了,容易上瘾。
祝老师文丰笔健,工作愉快,五一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