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一果桃,一树花(散文)

精品 【云水】一果桃,一树花(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60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33发表时间:2024-05-09 11:51:38
摘要:儿时馋桃怀梦远,老来种桃终梦圆。尝到了一果桃的甜,更体悟到了一树桃花那润心入腹的阳光般温暖……


   喜欢桃花,先是从喜欢桃子开始的。
   脑子里至今仍留着这样一幅画,还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书中的那篇课文:“夏天过去了,清早打开窗户一望,田野一片绿,天空一片蓝……”多美的意境啊!可当时让我这个刚满十岁的小家伙儿更感兴趣的,却是课文旁边配的那幅彩色插图。
   一个大大的桃子,从中一剖两半的截图。薄薄一圈儿的紫红色果皮,包裹着白里透着浅绿色的果肉,果肉中间就像百岁老人的脸,布满了一道道皱纹的赭石色桃核。而桃核与果肉之间,那丝丝缕缕,如同人体毛细血管儿似的筋脉,清晰可见。多诱人的大桃子啊,简直叫人馋涎欲滴。
   看了《宝葫芦的秘密》那部电影,就想,我为什么做不了那样的梦,要是梦中这个大桃子也能一下子鼓起来变成真的,哪怕尝上一口也好啊。看得发呆了,我忍不住把书本贴在脸上,对准那个大桃子“吧唧”亲了一下,招来了同桌那个女生“嘿儿嘿儿”的不那么善意的耻笑。
   人过中年,去河北抚宁出差,哦,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桃园经验”提到的那两溜儿,我一下汽车就奔了那儿的桃园。虽是深秋,可那里的晚桃,却仍然叫人爽得不能再爽。没有了夏桃咬一口就顺着嘴角淌汁儿的蜜罐水儿,却多了甜糯糯、绵软柔细的好嚼头。既没有苹果那么脆,却也没有杏子和南国梨那么面。身边没有果刀,我就用手一掰、竟然掰成了两半儿。一口下去,那感觉真就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享的神仙体验。
   就那一瞬间,我就觉得桃子才应是众果园中,稳坐第一把金交椅的神仙果。这可不是我自己忽悠的,要不《西游记里》的王母娘娘,干嘛要请天上的神仙们到瑶池开蟠桃大会,专品仙桃,而不是请各路神仙来品尝别的什么果呢!
  
   二
   从那个小学二年级的课本儿插图开始,对桃子的情有独钟,就一直伴随了自己几十年。前年三月,在国内叫新冠疫情闹得有组织隔离,美国也强调个人自控,眼看着只能在空负大好春光的嗟叹中度日。无奈之下,我戴上口罩,拉着购物车,百无聊赖地去了离女儿家不远的一个老外开的大苗圃,一眼就盯上了那一株已是满树蓓蕾,含苞欲放的大盆桃。
   哎呀,这要是把它买回去,搁在女儿家的后院里,该有多棒啊!桃花开,桃花落,再坐上果,吸一春一夏的日精月华,像课文里讲的,夏天一过,我不就能吃上亲手种的桃子了吗!
   五十美元,划算!细看树干离盆土不到三英寸,有一斜着的疤痕,这显然是园丁已经嫁接好留下的痕迹。再说,已经给养得比大拇指略粗一些,起码也得有三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能卖钱”,这是我在瞅着课本上的大桃子,流哈喇子的时候就知道的。那还是隔壁王大妈告诉我的,她说她娘家的院子里就种有桃树。我把这个用特大花盆栽的桃树,一猛劲儿搬上了购物车,美滋滋地拉了回来。
   “你可算有营生干了!”看着我天天一早起来就往后院跑,围着桃树转,老伴儿就揶揄我,“穷汉得了狗头金啦!”我没理她,心说,等结桃子的时候,一定得好好馋馋她。
   真应了“诗圣”杜甫的诗,好像是阳历三月末,知时节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我这棵独苗桃,可不敢跟锦官城攀,充其量连九牛一微毛都不够,可这知时节的春雨却从不嫌贫爱富,经它这一滋润,一树的桃花全都开了。那个心情就跟“三言二拍”的作者,明末小说大家冯梦龙笔下晚逢仙女的灌园叟秋翁,看到满园的牡丹姹紫嫣红,竞相绽放,乐得都颠馅儿了。
   我戴上老花镜,贴近了小桃树细细观察,哇,真是太美啦!
   初开的桃花瓣儿,就像雕刻大师用羊脂玉精雕而成,但又不像玉雕那么张扬地显示着自己的光彩,刻意炫耀着自己的华贵。轻风徐来,那微微曳动的样子,让我的脑海中翻出了又一幅画图。多像是一群垂髫女孩儿,穿着短短的,蓬松着的薄如蝉翼的纱裙儿,在跳着“四小天鹅”的芭蕾舞,若是头顶再戴上状如花蕊的桂冠,那就更加惟妙惟肖了。
   不都说,红花还得绿叶扶吗?可大部分早春绽放的迎春唱春的花,从来都是独自灿然枝头,一无旁顾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而此时的桃花,却叫我看到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致。每一个托着花朵的花萼旁边,都同时萌生着羊角尖儿似的绿芽,尽管芽尖上似还顶着一抹淡褐色的羞涩,但都已经在跃跃欲试了。就如同小小卫兵,要分开腰肢,昂首挺胸,蓄势待发了。这才应该是红花还需绿叶扶最好的诠释,是花与叶的和谐统一。不妒叶,不争宠,不霸春,由此亦彰显出了桃花大气大度的大胸怀。我突然觉得,小小的花朵,真可能就是超凡脱俗,蕴含着灵性的桃花仙子。她智慧睿达,深谙欲久驻枝头,最终孕育出硕果,没有绿叶的扶持,是完全做不到的道理。
   反观周围那些庸庸碌碌,急着争春闹春,忙着抢占一园春色的其它花朵,曾几何时,也不过只是闹腾了比昙花一现多不了些许的光阴,就零落成泥碾作尘,成了潇湘妃子花锄之下的残花败蕾了。只有这时,才无可奈何地仰视那一树葱笼蓊郁了。世界上的事,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庸脂俗粉,若也能想到这样的结局,鸭子是不是也能上架了!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桃花是勤奋的,这勤奋来源于她的志向。她并没有像毛公吟咏的梅花那样,在完成报春知的使命之后,只是面对众芳竞妍,静如处子,安于“丛中笑”了。而是继续与绿叶相依相偎,共存共荣。持续不懈,齐心合力地践行着传宗接代,为世间捧献出仙珍佳品的神圣使命。
   小小的桃花,大大的格局,不仅秀外,更为慧中,这样的美,才美得脱离了低级趣味,才美出了花的境界,美出了独特的品味。
  
   三
   宋代杨万里有诗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桃花刚开,就引来了蜜蜂,有小精灵们授粉,座果结桃,就应该多了几分可能,我期盼着。
   几天后发现,首开的二十几朵桃花,有五六个的花蒂开始膨胀了。啊,这是不是就要座果了!我欣喜若狂。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我的心悬了起来。不是说“春雨贵如油”吗?可那年春天,天上的油坊打折促销,免费赠送了,春雨下得没完没了。才不多日子,那已经长得有樱桃那么大的幼桃,一个接一个脱离了枝头,早早流产了。原本的好心情成了满腹失落的怅然。不过,谢天谢地,总算还有一个结结实实地挂着,不管风吹雨打,它自岿然不动,与枝丫结成了生死之交。这让我在不忍目睹全军覆灭的颓然之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夏日炎炎的暑伏中,秋的脚步不知什么时候悄然而至了。我的那个“一果桃”长大了,跟初入豆蔻芳年的少女,爱美了,向着太阳披上了泛着紫色的红妆。可我的心却仍在悬着,每天都提溜着落不了地。伏天的雨,那可是孩子的脸,说来就来呀,还有那来自大西洋,能吹跑牛的风,万一,这个“独生子女”再有个三长两短……我不敢再想下去了。都说一朝分娩,呱呱坠地,可那是坠入母亲的怀抱,我这个小家伙可不能让她呱呱坠地,摔得粉身碎骨啊!有了!超市购物袋,脑子里有了神来之思。我也学着给这个小家伙鼓捣了一个大网兜,系在上面粗一些的枝叉上。一但遭遇风吹草动,她就能平安无事啦!
   那天清晨,我咋也睡不着了,好像有了一种预感,到日子了吧,小家伙是不是应该自断脐带果熟蒂落了?披衣来到后院,啊呀,她真的住进了那个网兜的襁褓之中了!
   “我的狗头金淘出来了,想不想尝尝啊?”我端着盘子,那上面放着这一个红红的、嫩嫩的,还覆着一层淡淡绒毛的大桃子,故意在老伴儿面前炫耀着。
   美味谁不近而趋之,可粥少僧多啊。老伴儿选了把最快的刀,小心翼翼地把它剖成两半。看着眼前这个白色的果肉,赭石色的果核,我一下子又想起了小学课本上的那个大桃子。它终于鼓起来了,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可能是万般宠爱集于一身,千种精华蓄于一体,大桃子真就酿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蜜糖罐儿。一家人分享时,都不约而同地说出——真甜!
   尽管这一天来得有点晚,但她却真应了一个哲人所说的箴言,有梦想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期盼,才会有生活的丰富多彩,才会有品尝成功硕果的那一份甜蜜和喜悦。我调动着脑细胞,二十八个字的七言绝句,几乎脱口而出: “儿时梦想老来酬,知义怀恩乐未休。天道不欺痴老叟,一果桃暖漾心头。”
  
   四
   路是要天天走的,践行梦想的旅途,总会与诸多的坎坷和烦恼相伴。去年,荼毒肆虐于人世间的新冠疫情,发够了淫威。多少人都在阳而复阳的痛苦中挣扎。我虽然侥幸未阳,可我的这棵小桃树却“阳”了。
   不是吗?整个春天,她只生出了一树绿叶,只现出了一个蓓蕾,只开了一朵孤孤零零的小花,而且还没隔三四天,就香消玉殒随风飘落了。我的心像缀上了铅坨子,她一定罹患新冠病毒了!想着她肯定以自身那曾为孕育果实而储备的精华,与新冠病毒作了殊死搏斗,我没有半点儿嗔怪。更不能无视,那一个冬天,大苹果城纽约鲜见的凛冽寒风,也助纣为虐,与冠霾紧紧呼应。天冷得出奇,连后院那株粗壮的盆栽玉兰也给冻伤了。而这棵只比拇指略粗些许,那么赢弱的小桃树,却扛住了风刀霜剑严相逼,居然还顽强地生发出一树绿叶,已实属难能可贵了。就冲这一点,也应该对她勇敢坚韧旺盛的生命力,点一个大大的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冠肺炎的雾霾,在我们这个星球肆虐了一阵子之后,终于烟消云散。天遂人愿,花谙人意,龙年的今春,小桃树长粗了,长壮了。粗略地数了一下,一树的蓓蕾,起码也有三四百朵。放大了看,就像是一柄柄紫檀色木托儿,擎着的古典立式袖珍小宫灯,大部分还紧闭着灯罩似的苞蕾,缄默不语。而有一些却已经急着亲近春光,按捺不住了。像莲花那样,张开了粉盈盈的花瓣儿,露出了顶着紫红色小帽子的一丛鹅黄色的嫩蕊,在翘首以盼,期待着蜜蜂的到来。
   啊!人世间的春天来了,桃花也迎来了昂扬怒放,尽情绽放美丽容颜的高光时刻。想起唐代诗人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里,美人俊,桃花靓,人如花,花似人,相映相笑,让我们看到了人面桃花,春光烂漫充满希望的美好,但诗的结尾,却并未遂人心愿,“人面不知何处去”,只留桃花笑春风了。这不能不叫人即景生情,生发一种对世事无常,良辰苦短,总难留住的感慨与惆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较这首唐诗还早了一千多年的古籍《诗经•桃夭》,格调昂扬,充满阳光,更能引发我们对美好的憧憬和对未来生活的殷殷希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盛开,繁花似锦。那灼灼灿然的桃花,像极了少女美丽而娇艳的笑颜,像极了步出闺中的女子,走入郎情妾意,琴瑟相谐的美好生活,也预示着她与心上人幸福美满,百年好合。
   我忽然明白了,这才应该是我为什么会如此喜欢“一果桃”,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一树花,这与人面桃花相映红如出一辙,心有所系,思有所归,情有所属……
   (2024年4月于纽约)
  

共 43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饱含深情,激情洋溢的有关桃树的精彩散文。作者从小学二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那副桃子图片就对桃子情有独钟,也吃过不同季节的桃子。只是到了美国,尤其是三年疫情期间,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呆在家里,看不到桃花,也吃不到桃子,真让人郁闷。那年春天,作者无意中转到到离女儿家不远的苗圃里,看到一株大盆栽的接好的桃树,于是花了50美元赶紧买了下来,搬回家中。可由于一场春雨,刚结的幼桃纷纷落下。好在还有一个结结实实挂着,给人安慰,但作者也是提心吊胆,对它百般呵护,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精心,还给这个宝贝儿似的“一果桃”套上了购物兜,唯恐它掉到地上摔坏了。好在天随人愿,这个一果桃很争气,终于果熟蒂落,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圆满句号。它是万般宠爱,满树精华集于一身,果实大,味道香甜,让人回味无穷。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寓意深刻,情感饱满,笔触灵动幽默,优美感人,中心明确,主题昂扬。作者体验栽桃树的过程,看见一个桃子长大,有喜悦有担忧,见证生命一路成长的不易,体味多多,感悟深刻,让人不胜感慨。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心态,溢于言表。首尾呼应,结尾给人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灌园痴叟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老师再次支持云水社团,祝老师五月安好,佳作不断!【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09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5-10 03:26:37
  淡淡的云彩老师,拙作这么快就或精评,感动之余,就觉爱意满满。老叟当不负老师的关注,会更加努力笔耕投稿。“不用扬鞭自奋蹄”,其实老年人作者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渴望自尊,与精心写作,写好自己的文章,尽量不要产出次品自勉自励的心情是一样的。这一个没有想到的精品,已使我触到了云水禅心,菩提佛道的脉搏。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的理解。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