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春】剥虾动我情(散文)
前几天,妹妹在抖音转发了一个视频给我。她告诉我说想吃小龙虾了,叫我带她去吃,我不假思索地应了下来,但没和她确定时间,毕竟这几天有点其他事情要办。
三号那天,从昭通坐上回家的车,到街上已经下午五点多了,我便联系了妹妹、哥和妹夫,一是让他们来吃小龙虾,二则顺带捎我回去,也好省下这一段坐车的车费。
他们说还在干活,让我自己先找个地方坐会儿。等到差不多八点,妹妹才带着外甥过来。我们在夜宵市场转了转,妹妹说哥说要去生意好的店,人少的那种一看就不好吃,最终去了一家名为“爬海小龙虾”的店铺。
点好之后,又打电话催了下哥和妹夫,哥说有事情不来了,妹夫带了另外两个外甥过来。他们到了之后,我、妹妹、妹夫便开始剥虾,先给三个外甥吃好,我们再吃,可我们剥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他们吃的速度,只好让他们吃慢点。三个小家伙吃得差不多之后,我们也开始大块朵颐,可才吃了不大一会,便发现虾已经没了。我说再来一份吧,他们说不用了,这东西就是吃个味道,吃饱的话也太不划算了,我说那行吧。
快回去的时候,我问妹妹,要不给爸妈带点回去吧?妹妹说,你可以打个电话给妈问一下,说不定他们已经休息了。我看了下时间,说这会才九点多,等他做出来带回去也就十点左右,他们看电视应该还没休息,而且一打电话的妈妈肯定会嫌贵说不用带了。
转过身,我告诉服务员,再做一份打包。我们坐着等了会,便拿着小龙虾回家了。到妹妹家之后,我自己骑着妹妹的踏板摩托车回去,他们带着外甥回屋休息。
到家发现爸妈刚躺下,我只好将他们叫了起来。他们说不起来了,我说带了吃的回来,他们说明天再吃,我说得趁热吃,他们拗不过来,过了一会才起来。我慢慢打开盒子,还冒着热气,爸爸说虾啊,我不吃了,你们吃吧,我说我给你剥,那有手套呢。
他犹豫了会,还是说不吃了,我将剥好的虾送到他嘴边,说我剥给你吃。转过身,发现妈妈正在那剥虾,但是第一个都还没剥好。我又从盒子里拿出一个虾,给她演示了一下怎么剥,同时将剥好的虾肉喂给了她。
然后,我又继续给爸爸剥,连着剥了几个,才发现妈妈还没剥好手里的虾,而且已经把虾尾扔了,拿着虾头在那不知道怎么剥。要是以往,我估计会觉得妈妈好笨,怎么连虾也不会剥呢,可现在这样,我觉得还是我做得不够好,他们连虾都没吃过,又怎么会知道如何剥虾呢?
收起心思,我又从盒里拿起一只,再次给妈妈演示,然后又快速地将虾肉剥好,递给她,她说叫我也吃点,我说我吃过了。妈妈说,你们刚才剥给那三个小家伙吃,估计没吃到啥,再吃点吧。我说,我已经吃了很多了,您吃。
就这样,我一边剥,妈妈一边学,过了好一会才学会剥虾。我将剥好的虾递给爸爸,他吃了之后说吃好了,我又继续剥给妈妈吃。吃了一会,妈妈说不吃了,吃了很多了,叫我也再吃点,我说我经常吃着的,你们都没咋吃过,多吃点。
其实盒子里一共也没多少虾,还不到两斤,怎么可能吃很多了呢,妈妈说不想吃了,只是想把好吃的都让给我们,她还是像从前那样,不管好不好吃,都觉得自己尝尝味道就行了,好吃的得留给孩子吃。
其实我也好想再吃点虾的,但是看着他们吃,我总感觉比我自己吃更开心,他们吃虾我吃蒜,味道不错哩!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些事情来。
妈妈说,当年还在实行公社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很难吃上肉。有一年过年,外婆去公社领过节肉,其实也没几块,装在罐子里,回来路上太黑罐子打翻了,肉啥的都找不着了,摸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外婆回到家,哭着对她和舅舅说,是妈对不起你们,把肉都洒了,没让你们吃上肉……
还有就是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妈妈上街或是出门干活啥的,总会给我们带些好吃的回来,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串葡萄啥的。不懂事的我们,三姊妹自顾自地吃着,丝毫不去考虑妈妈吃过了没有。现在想来,她哪是吃过,是根本就没吃,都把好吃的给我们留着呢。
一直到我毕业参加工作,家里条件才不那么困难,妈妈他们也才没有那么累。不过要是想让他们多去吃点好吃的,或者说买一身好点的衣服,怎么说她都不愿意,她宁愿去市场和人讲价半天,也不愿意和我去大点的店铺看上一眼,除非是去给我们买。
爸妈说她的衣服太多了,我们不用给他们买。可回家一看,那些衣服早就是洗了又洗,有的甚至还是记忆中小时候见他们穿过的了,便只好先斩后奏,给他们买了直接拿回去。这样反反复复,他们的衣服才开始多了起来。
其实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便很少在家,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有时候虽然会给上他们一些钱,但是他们都不舍得用,总会偷偷攒起来,说我儿子还没娶媳妇呢,等我和哥哥都像妹妹那样成家了,他们也就放心了。
可明白人都知道,他们嘴上是这么说着,可等我们结婚了,他们又开始操心孙子读书的事情了,又哪有时间关注自己和放松一下呢?
回过神,才发现爸妈已经回屋睡觉去了。还好,朦胧的双眼没让他们看见,不然又该被他们嘲笑了,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哭鼻子呢。
我小心翼翼地起身,慢步将灯关好从堂屋走了出去,门也关好。卧室的呼噜声,也在我关上门后响了起来。微风吹过,抬头,星光闪耀着,似乎它笑了,我也笑了。夜色是那么的宁静安逸,世界仿佛都进入了梦乡。
相比于给父母再多的物质条件,他们还是希望子女能经常陪伴在自己身边,享受儿孙绕膝的欢乐,同时,多陪伴父母也是对我们的子女言传身教。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主题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