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孙子的五一假期(随笔)
“五·一”长假,学生们确实该放松一下,但家长们就犯难了:手机游戏是祸害孩子们的最罪魁祸首,国家难以禁止,家长责任重大。
周二,学校开始放假。爷孙俩回到家,爷爷接到一个电话:4点到县民政局开个会,孙子要了他奶奶的手机。5点多,爷爷接到一条信息,孙子112班鼎尖联考(期中)考试过后,班主任余老师第一时间发来信息:原始分483、赋分515,班级第六、全校11。这在爷爷的意想之外也在预料之中,因为孙子这次期中考试后第一时间告诉了爷爷:“这次考得不好!”“没事!哪有长胜将军!骄必败,找原因,重整心态,不要气馁,爷爷永远相信你能行!”当晚,班主任查房,爷爷与余老师心有灵犀交流了许多,待成绩出来后再作具体应对。
爷爷回复班主任:“收到!谢谢!是坏事,也是好事!”
班主任回复:“的确如此,他的确放松了一些。不用过激批评他,如您所说,发生在高考前的现阶段,这是好事!回校后我来找他!”“谢谢余老师!”
爷爷从县城回来看到孙子手机还她奶奶了,自己在看电视,爷爷不做声(估计知道分数是他爸第一时间发她奶奶手机上,他知晓的),时刻都在关注孙子,从来不提这次考试成绩,并电话叮嘱孙子爸、妈理性对待。
周三早晨,爷爷在其书房贴了张红纸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勉郑甘宁/鼎尖考试后”字样。
孙子起床下楼,爷爷问道:“你进书房看到了什么?”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知道就好”。
偶尔听孙子奶奶说,这次孙子考试失利将无脸回学校见老师和同学,但嘴上是这样说的,心里还总时不时的惦记着奶奶篼篼的手机(这个时候,他也不好明目张胆地要爷爷的手机);爷爷没有明说孙子,但行为举止孙子更明白,孙子知道此比明说了还难受。
周四,孙子表叔结婚,这时奶奶的手机整天在孙子手里,害得奶奶整天六神无主像掉了魂似的。
周五,爷孙喝过谢媒酒同进县城,车上就有亲蜜的接触:“孙子!离奇不离奇,班上第一变第六,全校第一变十一(其实,孙子自初中进入高中,爷爷陪伴兼宿管整天心里总像吃了蜜似的——成绩一直都是在直线上升:初中中考681.5分全县排598名一跃而过太湖同卷150名、宿中同卷90名、程中两次同卷60—40名),那个第一取代你的同学是谁?”“□□□”“这说明你在松懈,他在叫劲、用功;你在想手机、他在暗中使劲,这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回学校真的有些尴尬!”
“知道尴尬就要找回面子,长期驼顺风旗会使你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有好果子吃吗?……”
周六,理性对待,才是明智之举。孩子的教育真的要动一翻脑子。他喜欢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明知对他有害,因为这东西对他有吸引力,他上瘾了,你就不能一刀切地禁止,这样只会失得其反,他会与你急眼。急眼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要放禁有度,放是为了禁。要使孩子心口臣服才是正确的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人道。记得孙子初三实验班,成绩由爷爷的理想保持班上14—5名内而掉到了20名,爷爷急了——手机惹的祸!与班主任沟通,与孙子口头“君子协定”。真的管用。这次不得不再次启用此妙方。
在勉孙子的红纸空白处,爷爷写上《君子协定》曰:胜败乃兵家之常、失败是成功之母。保持平常心态,哪里跌到哪里爬起来。三年勤奋学习,高考满意答卷,不负自己、不负父母、不负爷爷奶奶、不负全家所有人、不负班主任老师、不负学校校长领导!/成绩保持高一之初(班级1、全校1),偶尔可看手机;成绩再有下滑,决不能见手机之面。/保证人:孙子(签名)/承保人:爷爷(签名)/奶奶(签名)。今早,孙子起得早,一下楼,爷爷把红纸承诺与孙子看,要他重新读一遍。孙子读后爽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接着爷爷签名,再后奶奶签名。
可名字签是签了,但孙子总还留恋不舍那个手机游戏。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大人都如此,你能过分强制孩子吗?所以就是爷爷做恶人,奶奶做好人的一放一松,红脸黑脸对着唱。所以大人呀!永远都是孩子监管的第一责任人。
周日,孙子正式上学,愿孙子通过这次低谷的冲击,家长的引导、管教,班主任的谈话能蓦然回首。
假期后续
以上文字发校长和班主任了,用意全面了解情况,有的放矢教育。校长回:用心用情去教肓。
爷孙同车回校,孙子手机与原来一路畅通有所收敛。问到这次失利,可不可以总结一下失利的原因?孙子说哪有什么好总结的?上晚自习孙子回房,爷爷把“君子协定”贴在房里书桌壁上,目的时刻提醒。
爷爷值班回来发现“君子协定”取下了整齐折好放床顶上,一问为何?答曰:“又不是不晓得?”
问及班主任找谈话否?答曰:“谈了!”什么内容?“无非是学习放松了,这样也是好事,考后有个反思,还说了再玩手机不?”你怎么回答?“不玩了!”总之,孙子是不喜欢多提这档子的事。
为证实爷孙交谈的诚意,爷爷具体对班主任发了一条信息:“余老师:晚上好!/请具体说一下您找郑甘宁谈话的内容,看能否对得上号,谢谢!”班主任马上回复:“主要是说他放松了,包括几点:1、学习不够紧张,比如球打的过多。2、自主学习的时间没有把握好,比如上自习,晚读,过多的去讨论,没有充分利用好。3、考后的反思,不要再去想这次考试的成绩,这次就算是给自己敲了警钟,意识到这点,也算是好事。还有一点,就是手机的事,叫他在学校里一定不能碰。”回复:“好的!谢谢!/那个“君子协定”贴房里好好的,回房一看:他取下了整整齐齐放床顶上了,问他为何?他说又不是不晓得!/的确到现在为止,没有提手机之事,洗漱后上床看书。”
哎!孩子难管,这是许多做家长最头疼之事。爷爷此生一路走到现在,自身感觉良好。可你再好,没有培养出几个有出息的孙辈,爷爷再大的成功也是失败。所以,爷爷即使整天有做不完的事——公益事、剧本创作事、人情世故事等等等,但这培养孙辈大事,始终是第一头等要事。
我们这代人不是这样苦出来的吗?
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
问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