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韵·相遇】唐代石壕村上的那朵云(微小说)
夕阳的余晖洒满了黄河的边际,杜甫步履蹒跚地行进在河畔。夜幕即将降临,他心中却充满了迷茫与不安。今晚,他又能在哪里找到一片栖息之地,一碗暖心的热汤呢?
在这乱世之中,人的命运似乎比牲畜还要悲惨。他向西望去,只见一朵峥嵘的云朵下,潼关那巍峨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愈发清晰。然而,要达到那里,又需要多少艰辛与磨难?
黄河之水翻腾着,巨浪拍打着两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两岸的黄土被卷入水中,裹挟着向下游冲去。杜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愤,他想起曾经吟诵李白前辈的“黄河之水天上来”,那时的他心中充满了对大唐江山的自豪与激动。然而如今,大唐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满目疮痍。
杜甫回想起安禄山的叛乱,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大唐瞬间崩塌。半壁江山被叛军占领,都城长安也陷入了战火之中。唐明皇带着宠妃杨贵妃逃往西蜀,却在半路上遭遇了军队的叛乱,杨贵妃最终惨死。新皇上在甘肃宣布登基,然而朝廷已经无兵无钱无粮,老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杜甫一路行来,所见之处皆是饿殍遍野、千村尽毁的惨状。他心中充满了对叛军的痛恨与对大唐命运的无奈。他流泪吟诵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却深知这些诗句在叛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痛恨黄河为何不发一次大洪水将那些叛军阻挡在河北甚至淹死在其怀里,但他更清楚的是,这一切的苦难都源自于人间的贪婪与罪恶。
黄昏的余晖如破碎的琉璃,斑驳地洒在杜甫的脚下。他的脚步一瘸一拐,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命运抗争。又一颗水泡在脚上悄然冒起,尖锐的疼痛如针一般刺入他的心头,他痛苦地低吼:“这如何是好,叫我如何继续前行!”
夕阳已经彻底沉沦在地平线之下,夜幕如黑色的绸缎,缓缓铺展开来。四周一片寂静,唯有风在低声呜咽,裹挟着黄土的颗粒,无情地拍打着他的脸颊,苦涩的土味充斥着口腔。他环顾四周,荒原之上,不见村落,不见炊烟,只有孤寂的自己,和背上那个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的包袱。
夜色愈浓,天空如泼墨般沉重。突然,一阵急促的吆喝声打破了这沉寂:“站住!哪里跑!”在这乱世之中,即便是微弱的声响也足以让人心惊胆战。杜甫心中一紧,难道是来抓壮丁的?前线战事的失利,使得朝廷四处征召兵员,连他这样的文人也不能幸免。然而,他心中庆幸,自己因母亲的身份得以免除兵役,只待官兵到来,便可说明缘由。
又是一声怒吼:“站住!再跑,我就放箭!”杜甫不敢再动,只见两名官兵从他身边疾驰而过,追逐着前方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那人虽然行走艰难,但在恐惧的驱使下却跑得飞快,眨眼间便跃过了一道沟坎,消失在前方那幢漆黑的房屋中。
杜甫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无辜的百姓被官兵欺压。他紧咬牙关,忍受着脚上的疼痛,紧跟其后。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保护这些可怜的大唐子民,绝不能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官兵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远处那扇破旧的木门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突然,一阵急促而粗暴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仿佛两头野兽正在疯狂地撕咬着脆弱的木门。“开门!快开门!再不开门老子就放火了!”随着这声咆哮,木门被猛烈地撞击着,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木屑的纷飞和尘埃的飘散。
这时,一个身影匆匆赶来,是杜甫。他蓬头垢面,却透出一股不屈的气质。他作了个揖,问道:“官爷,发生了何事?”两个官兵回头一看,见是杜甫,脸上闪过一丝贪婪之色。其中一个咧开大嘴,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像是饿狼见到了猎物:“正好,我们正好拿这一个回去交差!”
杜甫心中一惊,问道:“交什么差?”那官兵狞笑道:“公差。送你去一个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前线!”杜甫这才明白,他们是在征兵。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息心中的怒火:“我是朝廷任命的‘工部员外郎’,有免役之权。”
两个官兵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露出凶神恶煞的面孔。他们声色俱厉地威胁道:“杜大人,你就别插手了!我们也是为了朝廷着想。你还是赶你的前程吧,这个人我们必须带走!”杜甫心中一阵悲凉,想起了屈原的那句诗:“哀民生之多艰!”
这时,老妇人手里攥着什么东西跑了出来。她脸色惨白,泪痕满面,显然已经哭过无数次。她陪着笑脸说:“官爷,我在后屋给三个月大的小孙子换尿布,没听见。”官兵们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你家男人呢?”老妇人凄惨地笑了一下,扬了扬手中的一封信:“都在这里。”
官兵们接过信,却皱眉道:“这有什么用?能抵一个兵?何况我们不识字!”另一个官兵说:“让杜大人给我们读读信吧,看看这信上究竟说了些什么?”杜甫心中好奇,接过信读了起来。
信中是大儿子吴喜旺的遗书,他描述了二弟和三弟在前线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经过,以及自己身受重伤、生死未卜的境况。读完信后,杜甫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他抬头看向两个官兵,沉声道:“老人家说的在理!还望两位官爷高抬贵手!”
官兵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带走老妇人。他们恶狠狠地踢了老妇人一脚,骂道:“还不快走!老不死的!”老妇人的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茫茫的原野里。
夜色愈发浓稠,伸手不见五指。杜甫站在墙角,半睡半醒间似乎听见了一丝儿夜风送来的哭泣声。那声音如此真切又如此遥远,断断续续、幽幽咽咽,像是被无尽的痛楚压抑着。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和愤怒,望着这漆黑如墨的夜色,他忍不住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这大唐啊,究竟怎么了?难道就这样沉沦了吗?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写下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今这景象与诗句何其相似!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要用自己的笔和智慧为这个时代留下些什么。
于是,他提起笔来,将今晚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化作了文字。他要让后人知道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那些英勇无畏的士兵、那些悲惨无助的百姓、还有那些贪婪无耻的官员……他要用自己的笔为这个时代写下最真实的记录。
是那个昏庸腐朽的老皇帝害了这个国家,是那一帮嗜财如命的贪官污吏害了这个国家,是那个风骚妖冶的女人害了这个国家。
杜甫看着远方。
一双雪亮的眼睛穿透了历史的黑暗,看见了漂浮石壕村上空的那朵祥云。
2024年5月1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