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云水】脚步轻轻走来(赏析)

精品 【云水】脚步轻轻走来(赏析) ——读白帆的诗集《旧居里的木槿》


作者:陈亚珍 举人,4903.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32发表时间:2024-05-20 22:03:51
摘要:白帆的诗很空灵,语言是灵动的,意境是美妙的,像一把撑伞的少女顾盼爱怜,又像神秘的天外来客观察世界的表情,更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发现了其中秘密,然后他悄悄地告诉你,可不要声张哦。他是个有热血,有雄心,有志向的可爱青年,时间会让他不断有新发现,新成就。

打开白帆的诗集,一股年轻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飘逸——像云,像雨,又像雾的感觉。他的脚步很轻,仿佛是初涉尘门的探访者,也像是站在这块沾满鲜血的土地上的一次回响。他谓之“安心之地”。《飞歌太行》这套丛书对左权地域文化的诠释很丰满,一下子对这个边城充满爱与敬畏,诗人笔下的淳朴,诗人自身生命的淳朴,人美,地美,水也美。一代又一代的当地文人讴歌它的承载,让成千上万阵亡的勇士,灵魂获得永恒。他们写得很美很深情。白帆以新生代的目光,心灵的感知更特别。
   比如《旧居里的木槿》他是这样写的:“时常有人在左权旧居/游走或是停留/迎来送往的时日累积/茂盛着院里的两棵木槿/我站在树旁/嗅一瓣花的滋味/连同历史咀嚼入喉/仿佛遇见/将军踱步小院运筹帷幄/百里开外战火连天/旧居里的木槿/绽放了多年/老辈的憧憬/是富足当下的你我/是段真实的事像这木槿/在旧时光的土和现在的土里/融为一体且常开不败。”
   这首诗的写法与以往那些讴歌红色文化不同,崇高啦理想啦那些直接叫喊,老调一次次重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如一杯白开水。而年轻人的语汇注入了美感和诗意,且能让人泛起记忆,漫漫回响。像“嗅一瓣花的滋味,连同历史一同咀嚼入喉”,他找到了最好的语言表达畅想。似乎与将军在院里相遇,目光触碰,相视一笑,也许隔代人的心灵融在一起,汇成了一种力量,这都是诗意带来的感觉。于是他有了《安心之地》,他曾在麻田八路军总部工作,那几年总是早早起床,这里的一草一木,展厅里的一景一物都有无数的故事洗礼着他的灵魂。因而风也有了颜色,“起风了,我知道是春风/风听到之处均有百花丛生/红的部分虽有鲜血染就/但绿的部分,正展现出勃勃生机。”这种单纯的心灵是可爱的。就像春天刚刚探头看世界的春芽,他的脚步就这样轻轻走来,谁也不忍打扰他。他用现代人的心灵感悟这段历史是宁静中的喧嚣。《雪夜,在八路军总部驻地》是红色文化的绝响,具有宣言式的力量,《在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一个个悲壮的故事,让诗人激动,日军的暴行,军民一体的情感,让诗人的热血沸腾。看到种种过往的物件,他想静静地待一会儿,历史的悲壮和凄苦,催人奋进。我想这绝不仅仅是写一首诗,诗意是内心情感的发酵和蒸发。警示世人和平时也不要忘记战争的残酷。战争的眼睛随时在盯着我们。所以他说:“我站在总部驻地/把将抗日进行到底的誓言/再次呐喊,一遍又一遍/一直喊到夜色深处,又见黎明。”我想这里的“抗日”已是战争的符号,诗人呐喊的,是杜绝战争,永远和平的意愿。左权文化的存在,最大意义是对残酷战争的坚定控诉。停止狂徒们发起的战争,每一次战争无非争名夺利,显示武器的先进和残暴,让无数众生流血牺牲。而白帆这颗小心灵呼唤和平,是希望有足够的时间生息养心,让地球安全地承载着众生和平度日,所以他的呐喊是世界性的。
   我所感到他的年轻气息是,他还没有经历,用新鲜的心灵感悟世间冷暖,把日常的小情调,小情绪都能书写出来,抑或什么都没有,就是“空手道”,但这样写起来更难。这也是现代人的写作方式。
   比如《大树底下》“如此慌张的一天/黑夜驱散阳光/有晚风吹过小城/吹过我,吹过内心深处/暴热的夏天/烦恼也悄无声息/就像嘈杂忽起/在风中寻找宁静/这夜,拂过一阵凉风/吹绿万顷树木/打落无尽黄叶/多是衬着月光,沙沙明志/风雨迫近/正在滋养一场美梦。”
   白帆确像迎风的一片帆,生活中有风有雨,暴热嘈杂都在奔走,他也慌张,也有黑暗障目的时候,但他总能从听风看月中找到方向,人生本是一场梦,做个美梦就是美好的人生,他是可爱的。并非无聊者的唠叨,也非颓废者的絮语,他把风雨当做美梦的食资历练自己的心性,能从大自然中找到出口就是心智,就是摆渡生活是一种能力。再比如《翅膀与海啸》:
   “花开有花开的烦恼/落叶有落叶的自由/石头的宁静和生活的宁静/都没有停止不动/冥冥中一些徒劳无功的事令我困扰/忽的想,做一只蝴蝶/羽化、飞舞、追逐、交尾/在雨中和花丛,奋力扇动翅膀/为那片鲜红果腹/也为远方的那片海啸。”
   这个小朋友困扰了,是那些徒劳无功的事让他困惑,他一定发现自己是一架机器不是有头脑的人。是的,现在生活就是一种折磨,你不知道所做的事除了周而复始的形式运转,最终到底有何益处。他发现了花开的烦恼,落叶的自由。曾几何时人们不会是这种思维,应该花开是喜悦,落叶是苍凉。但白帆有了新的感悟,显然他奉献了自己的思想。为那片海啸,化蝶,飞舞,追逐。生死本无终止,石头和生活都不会静止,羽化是他灵魂的起舞,让沉重的肉体暂时养息。他又找到了扬升的可能性,这就是有梦的美好。那片海啸,只有梦者才懂得它的力量,至于它是什么内涵?免淡,人生各有各的梦,自悟!
   总之,白帆的诗很空灵,语言是灵动的,意境是美妙的,像一把撑伞的少女顾盼爱怜,又像神秘的天外来客观察世界的表情,更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发现了其中秘密,然后他悄悄地告诉你,可不要声张哦。他是个有热血,有雄心,有志向的可爱青年,时间会让他不断有新发现,新成就。以上是忘年人的一点点感受,也许不准确,因为年老的人不懂现代诗,但左权文友们的一套诗集绝非滥竽充数,给我的生命体验是新鲜的,他们都是超越现实的沉重与苦感写出生命的光华,包括90后的小朋友,心美如虹,活出了诗意的人生。祝贺哦!
   2024.5.20

共 21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彩的令人心动的诗歌赏析。好的赏析,能使诗歌增色,也能扩大读者的视角范围,让读者在品读诗之后,更深入准确把握作者以诗歌所表达的鲜活思想。所以赏析在升华和全解中给人以别样的新感受。陈老师的这篇赏析,整体上也印证了这种说法。令人欣喜的是陈老师对白帆老师的诗集,选取了多篇代表性诗作,以诗展开丰富的解读,其站位高,灵动性强,以抽丝剥茧,高屋建瓴的视角,赞美丛书《飞歌太行》讴歌抗日英烈。《旧居里的木槿》《雪夜在八路军总部驻地》《在辽县抗日纪念馆》,从视角和情感方面,看以展左权旧居,实则讴歌红色文化的传承力量。新视角,总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大树民下》《翅膀与海啸》更以无限释怀的角度,令读者品鉴了老师因赏析诗歌而产生的种种担忧和想象。其实,陈老师也是想通过品诗,令读者领悟得更加透彻和深邃。表达了陈老师的责任和担当。尤其在传统文化不断遭遇冷遇,人们对应传承和发扬的红色文化,有种叶公好龙之嫌时,陈老师的绝妙赏析帮助了读者的理解领会,其更具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也让读者由此和陈老师一样,对诗人白帆充满了无限期许和高度赞誉。当然,能读上原作,也会是我们的共同心声!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老师支持,向陈老师学习,遥祝夏安。【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4-05-20 22:08:54
  品读佳作,如读到了原著,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24-05-21 11:30:20
  谢谢华卫精彩推存!夏安!
2 楼        文友:华为        2024-05-20 22:13:08
  再品佳作,新感又多,在逐篇解读和赏析中,诗人的思想已不再属于个人,而应在传承中发扬广大。如脚步轻轻走来,远不止于不同凡响,而是非常有温度的力作!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2 楼        文友:陈亚珍        2024-05-21 11:34:57
  现代诗我不太懂,根据感觉脉络漫谈。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5-21 19:18:17
  陈老师对诗作有特殊的感知能力,能从诗句中品出新意和深刻的内涵,多角度,立体鲜明呈现出诗歌表达的画面感和独特理解和感悟,让读者深受感染和启发。文章赏析精准全面,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吸引着读者,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显示出陈老师厚重的文学素养和高远的情怀。好文章,让人久久回味。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初夏快乐,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陈亚珍        2024-05-22 09:15:45
  这一群左权诗人,有思想,有前途,值得鼓励。谢社长关注。
4 楼        文友:乡笛        2024-05-21 22:05:37
  品读佳作,如读到了原作。向老师学习致敬。好文章,拜读受益。祝老师浅夏快乐,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陈亚珍        2024-05-22 09:16:50
  谢谢来访!夏安!
5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5-22 09:11:51
  老师的赏析总能一语中的,很好的解读诗歌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感,分析透彻,令人受益匪浅。拜读欣赏了。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梦在何处
回复5 楼        文友:陈亚珍        2024-05-22 09:18:31
  共勉!继续努力。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5-23 11:30:39
  老师佳作总能找到新视角,立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深受启发。恭贺陈亚珍老师佳作收获鲜亮的红豆一枚!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