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珠海的有轨电车(散文)
有轨电车,曾经是一个城市的风景线,这条流动的风景,让一个城市沉醉在铿铿锵锵的韵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轨电车,在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它的使命,即将走进它的休息场了。在这个时刻,风景的蝶变,我们有了很多的思考。怀旧的,不舍的,让我不能不拿起笔,留下对珠海有轨电车的怀念。
一、珠海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曾经作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条婉曲儿流动的风景线,在我们的生活里,增添这城市的活力。前几天看新闻说要拆除了。珠海有轨电车一号线,2013年9月开建,总长8.9公里,总投资26亿,全线共14座车站,设1处车辆停靠维护基地,占地面积7.5公顷。有轨电车于2017年10月13日正式通车。这对于珠海这个城市,就是一个蝶变的符号,更是大事件,已经载入了城市的史册了。
在今年2月初的珠海市“两会”上,有代表和委员呼吁,有轨电车占了主干道原有的两条机动车道,且建成通车后使用率极低,建议尽快拆除轨道恢复汽车机动车道。曾承载着无数市民和游客记忆的有轨电车,如今即将拆除,让人不禁唏嘘不已。回想起那些曾经的时光,我心中也涌起无限感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第一次乘坐珠海有轨电车。电车的设计现代而简洁,车身的银白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宛如一条蜿蜒在城市中的银龙。车厢内宽敞明亮,座椅柔软舒适。坐在车上穿行,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城市的繁华与宁静在车轮的滚动中交替呈现。那时,我心中充满了对珠海这座城市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有轨电车的路线穿越了珠海的多个重要地标。记得每次经过香洲区的海滨驿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注视着那片碧海蓝天。海风轻拂,椰树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珠海的历史与变迁。电车轻轻地驶过,带着我仿佛穿越了时光,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与成长。
在珠海有轨电车运营期间,它不仅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游客体验市区风情的绝佳方式。每当有亲朋好友来珠海,我都会带他们乘坐有轨电车,一边欣赏沿途美景,一边讲述珠海的故事。无论是情侣们的浪漫约会,还是家庭的温馨出游,有轨电车都见证了无数的美好时刻。有时候想,人约黄昏后,花前月下的,这种情人恋人约会的方式和地点,带着古韵色彩,但少了流动的风情。我为有轨电车的出现而感到欣喜,希望看到更多的恋人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然而,时间飞逝,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有轨电车的运营成本高,路线覆盖有限,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城市管理者决定拆除有轨电车,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和优化交通网络,这一决定虽然在情理之中,但依然让许多人心生不舍,毕竟电车的拆除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尽管有人说,新的运行时代即将来临,我还是很怀旧的。
在这告别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曾经的美好瞬间吧!记得有一次,我在有轨电车上偶遇了一位老者,他满脸笑容地向我讲述他年轻时在珠海的生活。他说,那时候珠海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它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有轨电车的出现,更是让他感受到城市的变迁和进步。听着老者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珠海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化都市的全过程。有轨电车,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一条血脉,驱动这城市的发展。
还有一次,我在电车上认识了一位来自北方的朋友。他第一次来珠海,选择了乘坐有轨电车游览城市。我们在车上谈笑风生,他说珠海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美丽和宜居。他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喜欢这里的温暖阳光,更喜欢这里的人文风情。那一刻,我为身为珠海市民而感到自豪。
珠海有轨电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它连接了珠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见证了无数人的生活轨迹。如今,它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所留下的记忆却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随着有轨电车的拆除,珠海的城市交通将迎来新的变化。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看到珠海这座城市在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但无论未来如何变化,那些曾经乘坐有轨电车的时光,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在这告别的时刻,怀着感恩和不舍的心情,向珠海有轨电车致以最深切的敬意。感谢它曾经带给我们的便捷与欢乐,感谢它见证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虽然它已经成为过去,但它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二、有轨电车拆除的思考
有轨电车拆除意味着城市的演变和变革。它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曾经,它是城市的骄傲,见证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但现实却是,技术的更新换代让它逐渐失去了地位。当有轨电车拆除时,或许意味着城市已经迈入了新的时代,迎来了新的更具科技化的交通方式。但同时,也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和告别。或许在一些人心中,它永远是那个穿梭在熟悉街道上的温馨记忆;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它可能已经变成了时代的枷锁,束缚着城市的发展步伐。无论如何,有轨电车的拆除都意味着城市在不断变迁,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滚动。或许在某个瞬间,我们会怀念它的存在,但更多的是,我们期待着新的时代带来的更多可能性。梅华路中央,曾经热闹非凡的轻轨,如今却变成了城市发展的“伤疤”。这条轻轨的运营始于一年1.59万人次,票价仅为1元。然而,低廉的票价无法支撑高昂的运营成本,轻轨最终陷入了亏损的困境。三年前,轻轨被迫停运,自此再无人问津。
乘坐轻轨的价格,还不如乘坐一次公共汽车的价格,政府无休止地补贴,没有让轻轨跑得轻松自如,反而让它有了寿终正寝的结局,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在市场经济下,单靠行政行为,是无法保证正常运行的。
轻轨停运后的梅华路,两条铁轨斑驳不堪,杂草丛生,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曾经载满乘客的铁轨,如今只剩下孤独和荒芜。每每经过这里,珠海人心中都会泛起一丝痛楚,这条轻轨曾是城市发展的希望,如今却成了萧瑟的象征。怎样留住曾经美好的记忆,这是珠海人心中的一个问号,如果在不影响城市形象的前提下,保留它的部分旧貌,作为温馨的记忆一部分,不是没有好处。市民们真希望在新的轨道交通到来的时,还能够给曾经的轻轨一个怀念的地方。
尽管轻轨曾带来便捷的交通,但最终无奈的选择了停运和废弃。城市的发展不容停滞,轻轨的存在却成为了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为了城市更好的未来,政府最终决定拆除这条不再有用的轻轨,释放出新的发展空间。
拆除的决定或许无奈,但也是必须。梅华路上的铁轨将被清除,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新的道路、新的建筑,或者是新的希望。珠海人将用更智慧的规划,去迎接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尽管轻轨的故事已成往事,但它也为城市发展留下了一段值得反思的教训。
有轨电车,再见了!谢谢你曾经陪伴我们的时光,愿你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闪耀。未来的珠海,将在你的启示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待新的交通工具出现在珠海,我一定会去告别有轨电车,说一声“再见”。
2024月5月24号首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