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承】视角(随笔)

精品 【宁静·承】视角(随笔)


作者:实至名归 秀才,16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9发表时间:2024-05-28 14:40:13

自去年退休后,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度过自己的晚年?
   年少时,城乡差别很大,我在农村生活,家里很穷。我见那些六十来岁的退休人员,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很是羡慕。心中就这样盘算:我若过上退休人员这种生活,该是多大的一桩幸事啊!不过,我虽这样想,却认为没可能,并为此而唉声叹气。
   不承想,一九七七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同时也调整了包括初中、高中在内的升学制度,将群众推荐改为了统考选拔。那时我正上初中,在即将毕业的这一年,我退了班。到了十二月份,大哥幸运地考进了中专学校(这是我国唯一一次冬日选拔考试),成为恢复高考制度后,我们村第一个考上中专的人。大哥的幸运极大地鼓舞了我。次年七月,我也考进了中专学校。从此,我也“跳出了农门”,赢得了将来可以退休的资格。工作四十多年后,我于去年六月退休。
   退休后,我过上了曾经向往的休闲生活,并产生了刻意去享受的想法。在退休前,我就喜欢上了文学,时常写一点自圆其说的心里话。退休后,我延续了这一习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没了年少对退休生活的那种激情。虽然物质生活无忧,却总感觉自己成了老人,是在过晚年生活。既是晚年,就有人生即将终止的担忧,似乎是进入了死亡倒计时时期,且感觉没了任何的希望,有终归于一死的悲伤之感。在别人的眼光里也有所改变,在职者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突变,这是我的身份转变后的必然变化。我隐隐约约地想到了“等死”这个恐怖词,又进而想到了死亡的难受,想到了阴曹地府等阴森森的去处。于是,便想到自己要到达人生的最终归宿了,即将开始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了。但在同时,我还想象着阴间的那些“美好”——可以喝到迷魂汤,忘记曾经的一切;可以见到阴间的最高统治者阎王爷;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在天上自由地飞翔;可以在阴间见到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已故的父母;可以穿越任何物体而不受损伤。我甚至还想到了如何去应对阎王爷的审判、如何捉弄黑白无常、如何在阴间找到孙悟空等等。一想到此,我便有了视死如归的激情,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可我的想法是有两面性的,对死亡的压力感终究胜过了对死后的“美好”感,对死的担忧终究占据了上风,对“赶死队”式的生活终究产生了恐惧。于是,我把这种休闲的退休生活视为“熬时间”,自己也类似于低级生物而存在,连自己最喜爱的写作也看成了“等死”的一种方式——“找乐子”,情绪变得极度低落,年少时对退休生活的那种羡慕早已不复存在。
   可是有一天,我和骑友从太谷县城出发,漫无目的地向南骑行。在骑行途中,我的情绪竟出现了蝶变。那天,我们一边骑行,一边闲聊,一边远望着南山脚下一字排开的凤山(又叫三佛山)、大佛山以及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甚至看不到的二佛山,心情顿时开阔了许多,但心里依旧氤氲着那阴森森的死亡归宿。快到凤山脚下时,我们转向东面,沿着山体的边缘骑行。骑了一会儿,突然看到大佛山的山腰处,有一白亮白亮的方块区域。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建有蔬菜大棚,这种农业设施在我们太原盆地是最常见的一种。但我们从没听说过大佛山上有这种设施,对眼前的区域十分怀疑。于是,就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可在我们的骑行中,渐渐看清了蔬菜大棚位置,它并没建在大佛山山腰处,而是位于大佛山西面的另一座山顶上。我们这时醍醐灌顶,竟有了《西游记》中“千里眼”的自豪感,进而又想到了《愚公移山》中的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等移山的传说,并且想到了“视角”这个词。我们为这次骑行而感到自豪,就那么一骑,把那座有蔬菜大棚的山,就从大佛山的山腰处“移”了下来,这是多么神奇的“神通”啊!但我们知道,这都是骑行带来的视角转变。视角既然有这样神奇的效果,我们为何不给自己的退休生活也创造一个神奇的视角呢?
   退休是国家的一种工作制度,是对工作者的一种生活保障。从国家的管理角度看,是对工作者的一种认可,是希望退休者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退休后,国家希望退休人员健康地生活,希望延年益寿,希望过好晚年生活,并不为退休人员安排工作任务,并不施加工作压力,只希望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这是站在国家角度的希望和祝愿。从我们退休人员的角度来看,退休生活应该在人生上着眼,得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上去考虑。我们应相信科学,不必把退休生活的归宿定格到阴曹地府。我知道,按科学上的解释,人一死便没有下文了,死后的事是不必像傻子一样考虑的。我们应把退休生活的视角拉到对社会贡献的角度,这才是最科学、最正确的视角。这样一想,我便来了信心,对退休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文学写作更是充满了期待。因为,我已把退休生活的目标放到了对社会的贡献上,已不再从个人私利的角度去看待退休生活了。若大家都从这个视角去看待退休生活,就等于从个人主义走向了大公无私,是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是摆脱个人主义束缚的群体性行动,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我要站在这样的视角,以全新的角度安排好自己的退休生活。说再具体一点就是,我要结合自己的优势、爱好以及各种社会需求、外部条件,不断总结曾经的工作生活经验,写出对社会有用、对人有开导意义的作品来,做一个社会进步的真正推动者。这样做是最明智的选择,是对自己退休生活的一种解放,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摆脱“熬时间”的痛苦,才会有幸福感,才会过好晚年生活,才会有社会意义。想想社会上那些“熬时间”的退休老人,由于他们都怀着个人主义小目标,思想极度狭隘,对生活的目的仅仅放于经济带来的兴趣上,对最终归宿依旧是极具恐怖的。即便从服务后代的视角去考虑,他们仍然是那种小小的喜悦,但一想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就会有“死亡倒计时”的那种担忧。他们对生活已没了任何信心,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目标,也没有乐趣,虽然表面上为得到退休金而高兴,但其内心世界里却有社会废物的想法,其任何行动都是在等待死亡,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煎熬。说白了,持这种态度过退休生活的人,已成了精神生活上的植物人,这种思想负担已成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总有被视为累赘和废物之感,这个阴影正在折磨着他们的灵魂。他们怎能不痛苦呢?而且这样也不会长寿。
   由此看来,选好退休生活的视角至关重要。但愿所有的退休者不能再过那种“赶死”式生活,把退休生活的视角选在正确的位置,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独特贡献。只有这样,才会赋予退休生活积极的意义,才会因选择视角的明智而长寿。
  

共 25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首先羡慕老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思维。您是怎么想的?年少时就想着退休的那些事儿?作者在年少时看见那些退休人员每日悠闲的样子,内心充满了羡慕,认为自己将来若成了退休人员,也像他们一样该是一桩多么大的幸事呀!在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作者考上了一所中专院校,也就算是拿到了一块儿敲响退休大门的敲门砖。四十多年的工作结束了,作者从最初的理想少年变成了退休人员,心中不免对自己的人生有些悲观。直至一次骑行途中看到一处蔬菜大棚,作者顿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认为人生不应该就这样碌碌无为地走下去,要给自己退休的生活找一个合适的视角,以此展示生命的光。在我看来,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要正视自己,不能太过悲观,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参照物”才好。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潇洒地活出“不白活一回”的样子。感谢来搞宁静,期待精彩继续。【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0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感悟人生        2024-05-28 19:36:40
  步步高·退休乐
   退休时光,心未老、余晖亦灿。仍积极、发挥余热,激情无限。不做消极等死辈,愿把精力重新焕。享生活、笑意总常含,身康健。
  
   寻爱好,心不倦;展才能,情何限。看风采依然,岁月温暖。纵使霜染发间满,精神矍铄光如电。乐逍遥、潇洒度余年,春常伴。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9 10:31:11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9 10:32:21
  感谢实至名归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