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品雁荡毛峰(散文)

精品 【东篱】品雁荡毛峰(散文)


作者:婉清扬兮 白丁,9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0发表时间:2024-05-29 20:19:20
摘要:本文写了采“能仁茶” 即雁荡毛峰的乐趣和神圣,并写了品“能仁茶”的独特感受:仿佛进入了禅的境界......

一直很神往雁荡山,尤其是得品真正的雁荡毛峰,心存美好期待。在我的想法里,品茗,必须先品出产茶茗的山,要有为之所赋的诗词佐饮,那才够味道。
  
   一
   2024年3月23日,北雁荡山不会下小雨吧?温大99名老师已经在心里祈祷了N遍了。因为那天校工会要组织我们去采雁荡毛峰。没想到天气还真给力,居然晴空万里,惠风和畅。
   一大清早,大家像儿时出游一样兴奋,坐着大巴从温州大学东大门出发。
   导游是北雁荡山当地人,他在车里便骄傲地为我们普及雁荡毛峰的基本知识:雁荡毛峰相传在晋代由高僧诺讵那传来,乐清市种植雁荡毛峰的历史悠久,已有1600多年茶史,有着500多年的宫廷贡茶历史。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几次考察雁荡,雁荡毛峰茶名传四方。明代,雁荡毛峰茶被列为贡品。清代光绪年间雁荡毛峰名声更盛……
   听听说说笑笑中,我们来到乐清北雁荡山“能仁茶场”。
   “雁山峰顶露芽鲜,合与龙湫水共煎。相国当年饶雅兴,愿从此处种茶田。”雁荡山有“海上仙山”之称,在雁山内,能仁村安静地居于一隅。能仁,意为释伽牟尼,茶本有佛性,能仁村的能仁茶,更与佛有深厚的因缘。能仁茶,即雁荡毛峰,又称“雁荡云雾”,古称“雁茗”,雅称“露芽”。能仁茶源于高山多雾地带,无纤尘之染,有灵秀之气,沐浴佛号声中自然生长,兼有茶农朴素善愿倾心植采,故为世人所称道。
   近年来“茶旅融合”的游玩模式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不少茶园都有体验式的游玩项目。“能仁茶场”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二三人一组,腰间别着小茶篓一起走进茶园体验采茶的神圣和乐趣。
   采茶师傅告诉我们“能仁茶”只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部分,去掉蒂头。叶芽伸展,叶开展如旗,芽尖细如枪,茸毛轻舒,嫩绿透亮,俗称“一旗一枪”。不愧是高校教师,我们一点就通,小心翼翼地采起茶来,还真像那么回事。茶园溢出的清香沁人心脾。有的老师是“采茶能手”,一个小时就采了六两呢。
  
   二
   采茶结束后,茶场的小姑娘端来一大玻璃杯已经泡好的能仁茶请我们品尝。只见玻璃杯里汤色浅绿明亮,芽叶朵朵相连,茶香浓郁,滋味醇爽,带给人异香满口的美妙体验……
   《瓯江逸志》载:“瓯地茶,雁山为第一,怯腥腻,除烦恼,却昏散,清积食。”果然,一天的劳累便在茶香中云消雾散,甚至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不禁想起以前读过的两首饮茶的诗歌。一首是唐·卢仝的《饮茶歌》——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另一首是唐·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以前总觉得这两首诗写得夸张,今天才体会到它们的妙处。
   茶场老板说,他们会把我们采的茶炒好,到时候寄给我们,期待中……
   茶场老板果然没有食言,过了几天,校工会便发了一条信息:能仁茶寄过来了,不过茶叶不多,想要品茶的到工会办公室品尝。
   听到这个消息,我便抽了个空去工会办公室品茶去了。去时已经有好多同事在办公室里了。
   我看了一下加工后的茶叶,已经变成了墨绿色的半根针那么长那么细的样子,总共只有三小罐,低头闻下,一股茶香沁人心脾。
   茶场老板真是个有心人,还用一张白纸写着品能仁茶的方法,并复印了99份,人手一份。
  
   三
   冲泡能仁茶,宜选用玻璃杯或白瓷茶杯。但是当时工会办公室条件简陋,人又多,大家只能用一次性水杯喝。为了不辜负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为了不辜负茶场老板的一番美意,我们还是基本上按照步骤把能仁茶冲泡起来。冲泡前,先用热水将一次性水杯温洗一遍,使杯壁温热,有助于激发茶叶的香气。再用90度的开水倒至水杯七分满,上投一小撮能仁茶。茶叶缓慢下沉,恢复成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样子,大约20分钟,茶叶才完全沉入杯底。能仁茶有它独特的茶韵: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滋味头泡浓郁,二泡醇爽,三泡仍有绕舌清苦。
   因为茶具不对,效果不是很好。但我们还是品出了能仁茶的真谛:闹哄哄的场面,一喝上茶,马上安静下来,工会办公室仿佛成了清寂古朴的禅堂;大家似乎把所有一切都放下了,什么职称、工资待遇、家庭琐事都抛到九霄云外,大家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喝到最后,茶略带苦涩,苦是佛教“四谛”首。略带苦涩的茶,饮之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人生,很少有人的一生顺顺利利,总是有甜又有苦,那就平静地接受吧……
   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也许不是一次最成功的品茶,但绝对是一次难忘的品茶经历!
  
   2024年5月30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20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春风的轻拂,作者似乎能够嗅到空气中弥漫的那一缕清新的茶香。2024年3月23日,温大的99名老师怀揣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茶文化的热爱,踏上了北雁荡山的采茶之旅。 北雁荡山,这座被誉为“海上仙山”的圣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所在。能仁茶场,更是这片仙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能仁茶,不仅仅是一种茶叶,它更承载着深厚的佛文化底蕴和千年的茶史传承。当老师们置身于这片绿意盎然的茶园中,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茶叶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在导游的讲解下,老师们不仅了解了雁荡毛峰的基本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亲自采摘茶叶的过程,更是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在茶香四溢的茶场里,老师们的心灵仿佛得到了洗涤,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回到学校后,工会寄来的能仁茶更是让老师们回味无穷。虽然由于条件所限,大家只能用一次性水杯品尝,但这丝毫不影响茶本身的魅力。那一口下去,仿佛能够感受到茶叶在口中的舞动,体验到茶汁在舌尖上的绽放。 这次品茶经历,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或是一次品茗活动,它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老师们在这过程中,不仅放松了身心,更深刻体会到了茶文化的魅力和生命的真谛。 让作者为这次难忘的品茶经历点赞,也为温大老师们对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喝彩!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和谐。文字流畅,非常好的散文。感谢婉清扬兮老师投稿东篱,祝老师创作丰收,在东篱收获快乐!【东篱编辑 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0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9 20:20:55
  这篇文章让我仿佛置身北雁荡山的清新空气中,感受到品茶带来的心灵洗礼。作者对茶文化的了解深入,用诗词点缀,让文字更具诗意。能仁茶的禅意深深触动了我,虽然茶具简陋,但品茶的意境却达到了极致,是一次难忘的体验。祝婉清扬兮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2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5-29 21:38:41
  新人,请多指教!谢谢温暖的评价!
3 楼        文友:烟水一袖        2024-05-29 21:42:14
  文章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了采茶和品茶活动,娓娓道来,能仁茶“一枪一旗”的样貌,沏茶时的“温杯”“用90度的水”“七分满”“投一小撮”的过程跃然纸上,足见作者写作功力深厚。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5-30 05:37:12
  新朋友好!文章语言灵动活泼,铺陈有序,文采斐然。通过阅读,不仅了解了雁荡毛峰的基本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好文拜读学习,问好新朋友,遥握夏祺!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5-30 07:14:03
  昨天从内蒙古的西哲里木回来,去时茶带的不多,在内蒙古的超市看到毛峰,就买了一包。品之,味道不错。以前,我是不大品这个茶的,或许是一种巧合吧,婉清老师写了这篇品茶的文章,让我对毛峰有了更多的了解,且知道任何泡这种茶的方法,受益了,尽管品不到能仁的毛峰,不过应该带着哪里的云雾,我慢慢体会吧。相聚品茶,没有正式的场合,不过婉清老师笔下的品茶,一点也不少茶韵茶香,读来感觉清新,茶香满溢。遥握,问候夏祺,希望婉清老师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
怀才抱器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5-30 11:39:54
  很漂亮的文章,一下子把我带入一片寂空之境,纯美之境。是呀,人生如品茶,有甜有苦,但依然深爱!为好文点赞!遥握问侯老师,谨祝精彩纷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