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江南烟雨·雪峰山(散文)

精品 【菊韵】江南烟雨·雪峰山(散文)


作者:闲云野马 白丁,6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98发表时间:2024-06-02 22:05:19
摘要:祖居南山群峰涧,不知山巅藏雪山;冬暖夏凉过日子,挪身方知雪峰山。什么是井底之蛙?什么是黔驴穷技?走出了大山才明白,家乡山美水美,是雪峰山下的八宝地。烟雨江南,最美雪峰山!

南国烟雨,最难将寻“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就是隆冬季节,站在群山之巅,放眼起伏的山峦,映眼的都是绿色的丛林;就是最能彰显秋意的枫香,也是斑斑点点,过了立冬还未曾褪尽那一抹红色,只有来一场风雨方显枝丫秃林、昂然耸立在江南的青野,做一些萧然的点缀。
   我是戚继光抗倭里出生和长大的外来人,看着朴实憨厚的山民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过着自然悠闲的日子,也造就了每一个人的闲情逸致,正如陶翁所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春种秋收冬围猎,四季循环年复年,山里人生老病死,都是很坦然的。摔伤了先问卦,再找草药“水师”;生病了先问卦,再找草药郎中。就是日常被蛇咬了、中暑了、吃野蘑菇中毒了、被滚落的山石树枝砸了……都是要经过“老先生”三问三卦再决定用药。每一次狩猎,都是寨子里的“老先生”上香烧纸问卦,三跪九拜,领得山神旨意再出行,宁可少猎绝不多取。二十多年前,我儿时的几个玩伴就是被“老先生”这么折腾,梦回故里,告别人生。
   家乡的雪峰山,打霜还是有的,每到冬天大清早的,远远望见连绵耸立的山头“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高天逐望低,霜露寒凄凄”,一年到头就是没见下几次雪。每年常见到树打死的、蛇咬死的、野蘑菇毒死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未曾缺断,很难见到雪峰的影子。小时候,我老是犯困,是不是古人喝醉了玉液琼浆、天旋地转?还是先人们被追杀晕头转向、迷糊了头?是不是前辈被驴踢坏了脑子、突发臆念?还是我们的祖先带有某种情感寄托?
   走出了大山,才知道。雪峰山,八百里绵延,纵观南北;三千峰叠峦,横断东西。季节变化,四时不同,南雪峰与北雪峰冬季差异比较大。南国春来芳菲尽,雪峰山上百花盛;衔云吐雨,春月糊隐群山顶。入夏时节,山花摇曳百鸟鸣,芭蕉分绿,梅子留酸,闲看儿童捉荧虫。携友攀登,谈笑风生,极目苍山,峰丛堆翠,“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夜来蟋蟀蛙鼓蝉鸣。秋高气爽,山峦起伏,红叶点缀,零零碎碎,沟谷岭壑错落交互,金色灿灿散落交错,野果飘香,山涧吆喝,打谷声声,挑担荷锄,来往人影,一幅梦幻般的秋收图景。登顶雪峰山,群山静逸,参差有致,峰峦绵延,丛丛叠叠,茫茫黄云,冬日缠绵,“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迷漫翻滚,暮雪纷飞,梅雪争妍,千里冰封,晶莹剔透,皑皑白雪,仍然饱含着绿意的温存,我似乎懂了先人们的精神。
   走出了大山,一次无意的蓝姓族谱修篡,我了解到了。无论是瑶族还是苗族,无论是蓝姓、雷姓还是杨姓,都是从遥远的北方中原迁徙到这南蛮之地。雪峰山,是南方的北方,也许是先人们留下一种更深层次的用意。
   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雪峰蜿蜒。不与昆仑争雄伟,不与江浙山地争富贵;比肩太行,不与燕云争繁华,不与云贵争陡峻,更不与五岳争名份。雪峰山,就这样,用她平凡的翠绿和自然的富有伴随着一代代的山民默默前行。
   雪峰山,纵观南北,横断东西,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北民南迁、接纳战争逃难的流民、接纳流浪掮客。我祖上就是民国时期“逃壮丁”来到雪峰深山老林,安居乐业。这里,渴了可以随意饮用山涧溪泉;置身这里,如入仙境。渴了,可以随意饮用山涧溪泉;饿了,能吃的野果漫山遍野;困了,可以在枯叶满地的原始次生林里与夏蝉共鸣;闲时,竹叶煮清茶、暖酒话桑麻;烦来林间漫步、静听山水之音、拂走凡尘纷扰。水里的鱼,山里的小动物,都是绝美的食物。瑶民雷蓝二姓的祖先从外地迁居到此,山里的老鼠就是当年度过寒冬的主要食物,过“老鼠年”的习俗就是这么来的。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周边县市城里的、农村的饥民都来雪峰山觅食,板栗、菌子、根果、野菜、山梅、野桃李、野草莓等成了救命的食物,连不涉红尘事的傲竹也动了侧隐之心,结了许多竹米,帮助人们度过“苦日子”。
   这里,山民朴实、憨厚,与世无争,不是说它没有血性。每当外敌入侵,雪峰山的子民同仇敌忾、奋勇牺牲,戚继光抗倭就有三百余人未曾回归故里。倭寇入侵,雪峰山抗战,无数山民自发组成运输队、救助队、战壕工程队支援和配合军队与日军正面交锋,猎户们组建了丛林突击队打击日本鬼子,铸成了一道道护国的屏障。风声,雨声,怒吼声,金戈铁马喊杀声,让日本鬼子命丧他乡,雪峰山敲响了侵略者魂断的丧音。
   江南烟雨南国情,雪峰山上铸忠魂!
   雪峰山脉是一座彪炳青史的英雄山。

共 17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雪峰山算不上名山,但景色很美。八百里绵延,纵观南北;三千峰叠峦,横断东西。随着季节变化,雪峰山的景色各不同,春来芳菲尽,百花盛开,夏天,山花摇曳百鸟鸣,芭蕉分绿,梅子留酸,闲看儿童捉荧虫。秋天景色最迷人,山峦起伏,红叶点缀,岭壑错落交互,金色灿灿散落交错,野果飘香。冬天,暮雪纷飞,梅雪争妍,千里冰封,晶莹剔透。雪峰山物产丰富,曾接纳北民南迁、接纳战争逃难的流民、接纳流浪掮客,作者的祖先曾逃难在此扎根,三年困难时期,周边县市居民在此度过了“苦日子”。戚继光抗倭时,雪峰山山民自发组成抗击队,为抗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文章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朴实而细致的描写突出雪峰山的非同寻常。堪称美文,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0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06-02 22:12:2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雪峰山,是一座彪炳青史的英雄山,也是作者祖先们耐以生存栖息地。
回复1 楼        文友:闲云野马        2024-06-03 04:50:15
  我又稍作了修改,能否换替?后面78自然段:
2 楼        文友:闲云野马        2024-06-03 07:57:35
  感谢【编辑:明月千里】夜深笔耕【编者按】,辛苦了。我又稍作了修改,能否换替?后面78自然段:雪峰山,纵观南北,横断东西,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北民南迁、接纳战争逃难的流民、接纳流浪掮客。我祖上就是民国时期“逃壮丁”来到雪峰深山老林,安居乐业。这里,渴了可以随意饮用山涧溪泉;置身这里,如入仙境。渴了,可以随意饮用山涧溪泉;饿了,能吃的野果漫山遍野;困了,可以在枯叶满地的原始次生林里与夏蝉共鸣;闲时,竹叶煮清茶、暖酒话桑麻;烦来林间漫步、静听山水之音、拂走凡尘纷扰。水里的鱼,山里的小动物,都是绝美的食物。瑶民雷蓝二姓的祖先从外地迁居到此,山里的老鼠就是当年度过寒冬的主要食物,过“老鼠年”的习俗就是这么来的。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周边县市城里的、农村的饥民都来雪峰山觅食,板栗、菌子、根果、野菜、山梅、野桃李、野草莓等成了救命的食物,连不涉红尘事的傲竹也动了侧隐之心,结了许多竹米,帮助人们度过“苦日子”。
   这里,山民朴实、憨厚,与世无争,不是说它没有血性。每当外敌入侵,雪峰山的子民同仇敌忾、奋勇牺牲,戚继光抗倭就有三百余人未曾回归故里。倭寇入侵,雪峰山抗战,无数山民自发组成运输队、救助队、战壕工程队支援和配合军队与日军正面交锋,猎户们组建了丛林突击队打击日本鬼子,铸成了一道道护国的屏障。风声,雨声,怒吼声,金戈铁马喊杀声,让日本鬼子命丧他乡,雪峰山敲响了侵略者魂断的丧音。
3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06-03 21:05:43
  已替换,感谢赐稿!
4 楼        文友:闲云野马        2024-06-05 06:21:25
  感谢!感谢!向你们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致敬!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