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一百七十二(随笔)
◎《黑人白话》
如果一人敢于对抗一国,那么国人皆为白鼠。我是说如果。
20240604
◎《黑人白话》
与友相劝:有人挑拨离间,有人轻信谗言,前者是坏蛋,后者是笨蛋,两者都应当滚蛋,特别在各个方面都在做减法的晚年,尽管距离真相大白并不远。
20240604
◎《黑人白话》
苏东坡的“东西南北”是杭州、眉州、儋州、定州。定州是苏东坡脚下的最北方。去年初冬,我们驱车来到定州,主要行程是参观定州博物馆中的东坡纪念馆;“偷窥”定州文庙中的东坡双槐;寻找武警医院中的东坡遗迹雪浪亭和雪浪石。虽说过程有些波折,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结果还是如愿以偿。
20240604
◎《黑人白话》
当朋友不再是朋友的时候,切莫惋惜和纠结曾经的感情——立刻转身,迅速止损。道理很简单,感情亏了生命不能再亏。这个道理黑人懂得较晚,所以更应该当机立断。
20240604
◎《黑人白话》
没有安史之乱,就没有李白杜甫;没有乌台诗案,就没有《东坡七集》;没有穷困潦倒,就没有《儒林外史》——国家不幸诗家幸,诗人不幸诗文幸。
20240605
◎《黑人白话》
自从参加合唱团的最大愿望,就是在曹丁老师的指挥下,引吭高歌《黄河大合唱》。
20240605
◎《黑人白话》
从《羊道》开始认识李娟,大概有二十年的时间,她的故事和文字,像大漠里的一股清泉,娟娟流淌在我们因欲火焚烧而干涸皲裂的心田。原来幸福就这么简简单单,或者降低物质生活的标准,随遇而安;或者走出水泥森林,回归自然。于是从忙到“闲”,从勤到“懒”,从争到让,从馋到禅……总之,李娟的作品,除了文学价值,更有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尤其是当我们因为追逐功利和贪图享乐而想不开、放不下、走不出来、乐不起来的时候,李娟的阿勒泰,牧民的夏牧场,便是无欲无求、无忧无虑的人间天堂和精神乐园。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生活为何不自在,只因未读阿勒泰。感谢《羊道》,感谢李娟。
20240606
◎《黑人白话》
有一种歌声,是跨着草原叫马,是隔着大山喊人,是一辈子只唱一个调,是永远把初恋装在心。
20240606
◎《黑人白话》
摄影之美主要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美妙结合。审美主体在于“抓”,审美客体在于“拍”。去年和泥儿同行山东,她的抓拍目光和手速了得,这需要平时的文化积累和技术修炼。黑人一直以为,所有摄影大师,都是文化第一,技术第二,设备第三。于是,同去赶摆,有人看到菜,有人看到菜农,有人看到不同服饰、姿态和神情的菜农。泥儿当然是后者。
20240606
◎《黑人白话》
记忆中的阆中是当年告别三峡游时拜谒张飞庙,茫茫夜色,匆匆而过。如今在泥儿的镜头中格外清晰的看到了阆中古城的全景和特写,更加认定摄影师大都是撷美者。然而,美在深远之地和细微之处,需要寻找,需要坚持,需要独到,需要顿悟……泥儿的阆中摄影就是在不懈的坚持寻找中,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20240606
◎《黑人白话》
今天是五月初一,六月六号,除了要祝“二哥”生日快乐,还要把祝福送到大洋彼岸,遥祝小苹果生日快乐,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三十年的友谊日久弥新,两万里的距离缩短于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爱无歧路,纯情似真金。
◎《黑马由缰》
时间过得真快,光脚坐在湛蓝湛蓝的纳不措湖边的鹅卵石上,极目眺望远方晶莹洁白的冰峰雪山,转眼间已经是十四年前的感动了。那一天身边还有雪白温良的牦牛和雪莲花一样美丽的东道主,乃至让黑人流连忘返,险些被丟在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十四年后,想念唐古拉,想念那不错,想念白牦牛,想念雪莲花……
20240606
◎《黑人白话》
落日如此美丽,死亡不再恐惧。
20240606
◎《黑马由缰》
纳木措湖,漂浮在五千米高空的湛蓝,名副其实的天湖,我们必须仰读。
20240606
◎《黑人白话》
那一年正在做期刊主编的黑人有些纠结和疲惫,去拉萨参会成为一个契机,特别是来到大美无语的纳不措湖边,洗天洗湖洗心。在清澈见底的湖边呆呆的坐了一个多小时,心里就融化过滤的再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从来没有过的静,还有净,还有敬。从西藏回来,朋友说我变了个人似的,自己也觉得变化不小——从希望快提拔变成盼望快退休。那一年,没有当上官,却做上了姥爷。
20240606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