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我谈诗词创作(随笔)
诗词创作为大众所酷爱,在特定的情景中人人都想吟诵几句,这是唐诗宋词的魅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基因情愫。触景生情、了然于胸,情感抒发,彰显对美的感受,彰显家乡情怀,彰显对生活的领悟和人性社会的浓缩,彰显出对真理、正义的崇尚和膜拜。
严格说来,诗词创作要有一定的诗词功底,写景抒情、以境寓意、以物借喻、今古比心、借古喻今、以事用典。诗词创作源于生活,民间多高人,典范《诗三百》。诗词创作又高于生活,此情此景,揭示人性的内在本质,抒发生活胸臆,借古讽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难的是立意和取象。
诗词就是要把具体事物进行形象思维,达到通俗流畅、生动形象、情感思辨,思人未所思、言人未所言、发人未所发,做到创新观点、创造独到意境和思考。诗的要旨是立意,好的立意借助具体事例、形象化的情景和艺术化的语言,进行“意象化”过程,以独特、新颖的观点和真挚、动人的情感为“内核”,那就是好作品。姑且把这一过程分解为“立意”和“取象”两个方面。
予试从个人实践和体会介绍几种诗词创作的立意和取象,不一定十分科学,仅为举凡示例和便于说明而已。
此情此景,孕意觅象,就是要找一种最好能够容易“感知”、可以直接“观瞻”,最好是人们大多都熟知的,积淀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的,来寄托自己思想、观点、情感的“对象”。比如“用典”,“孺子牛”、“万户侯”、“嫦娥”等;可以是“抽象”、“虚拟”,代表全诗总体、多个、局部,可以是美好的、丑恶的,或者介于美和丑之间能够表达自己复杂思想情感的“中间物”。如《苍松》“苍郁排山立,昂然自有神。怒涛惩腐恶,砭弊万枚针”就是“孕意觅象”的“先有意而后有象”的创作方法。
诗词创作结合此情此景,因见景象、事物而起思发意,孕育一定的思想或观点或独到的思考和情感,触景生情、借象达意、托物抒怀,有了创作的兴致和冲动,运用诗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如《文竹》“弱小志无颓,亭亭立翠微。书房凭点缀,生气四时来”就是日常所见,见象托意。此情此景,许多山水诗、赠友诗,大多“事先未见物景人事,更未孕意蓄思的即兴之作”。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无法断定作者是先有象后有意,还是见象起兴而托意,其临行惜别,即兴“桃花潭水”比拟友谊,此情此景,意象互生、一触即发的即兴吟就。
诗词创作多是意象互生的立意,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平时所说的捕捉创作“灵感”,只有作者知道是先孕意后觅象、还是先见象后托意,意象互生。《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通过“具象”--石灰,寄托性格志趣、人生理想和人格秉性的价值取向。
很多诗词作品似是见其“景”不见其“思”、见其“物”未见其“情”,《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放在营造的“意境”之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意”富有想象空间,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李白“营造意境”,含蓄、空灵和富有一种朦胧的美。
诗词创作立意原则就是有思想、观点、内涵。很少有人在没有成熟思考和思想“火花”的冲击下,或者说完全没有“诗兴”和“灵感”的情况下“硬凑”。有时我们也会“硬写”,写着写着来了“灵感”、来了“诗兴”。有明确的立意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不太多受古贤圣人的拘束创作诗词。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的诗词创作,最高水平当数伟大领袖毛主席。《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还有《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昆仑》等,都是信手拈来。
创作有了明确立意,自己要营造一种合适的景象来表达即可。
至于现代人按照古人的诗词格律,包括句式、格式、押韵、平仄进行创作,什么律诗绝句、五言七律、五言七绝,句式对仗,什么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句尾押韵,什么“两联句,上、下句主、谓、宾、介词等的词性、位置、字数等一一相同或一一相反”……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挟电奔雷一箭斜,吁风吐焰向天涯。跻身强国千年梦,涉足蟾宫万里槎。吴子早储家酿酒,青娥待看广寒花。添妆催药迎遐客,从此殷勤惜岁华。”前联“跻身”与“涉足”、“强国”与“蟾宫”、“千年梦”与 “万里槎”的位置、字数、词性一一“对仗”,后联“吴子”对“青娥”、“早储”对“待看”、“家酿酒”对“广寒花”,可以推崇,不可膜拜。现代与古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人钻进古人的笼子里,行不行?我看不行,社会要发展,生活要创新,人类才会不断进步。
诗词平仄交替,抑扬顿挫,这是诗词追求的“音乐美”。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渐次放宽、不断简化,古韵《佩文诗韵》、民国《诗韵新编》、文革后《江南新韵》和后来《中华诗韵》普遍趋向认同“渐次放宽”,利用“新韵”这一种形式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新天地,但仍然受平仄禁锢,不利于现代人放开手脚畅想胸臆。有道是“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分明怨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忆秦娥、满江红这些词,非押入声韵不可。时代变迁和语言演变,创作诗词,现代人解决平仄难点是解决入声字的辨别。入声字消失在普通话中,查检韵书、方言辨别、普通话结合辨别、背查古诗检验法等,都不如江浙一带吴语系方言口音的“入”声字十分明确,这就是“江南多才子”的原因。
“新韵”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普通话第一、二声多是古四声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古四声的上声和去声,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在现代诗词创作中,也极大地限制了创作者的用词,以致于难以实现创作者的立意取象。如《七律·缅怀粟裕将军》“魑魅魍魉辱中华,百战神州祭国殇。力挽狂澜共产党,民族大义慨而慷。苍山剑指烽烟处,战场纵横卷巨狂。淡泊名分担国事,民族解放颂良将。”“战神”、“淡泊名利”的平仄很难入对。
古诗词是用来配乐歌咏的文字,后来慢慢脱离音乐成为独立的“无声孔雀”、“哑巴凤凰”式的文学创作。诗词创作强调吟诵作用,吟唱似读非读、似唱非唱,既有一种节奏、却无专谱定调的吟唱,南腔北调、五花八门,存在共同的基本规则:“平长仄短,抑扬顿挫,吐词清晰,声情并茂”。所以,汉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边写边吟,唯吟诵出境界,唯吟诵出佳作。平起式吟诵,韵脚字长吟,其余在二四四二字处长吟。如《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仄起式吟诵,韵脚字长吟,其余在四二二四字长吟。如《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掌握诗词“平长短仄”,吟唱是一种享受,正如现在歌词一样,音乐才是它们凌空起飞与翱翔万里的“翅膀”。
诗词是语言思维艺术,用形象、语言传达出来的创作意境,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敏锐的“因事而作”和“为时而歌”的立场和意图。改革开放前,张文廉《山村竹枝词》描写与表现的生活,生动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
山径崎岖日易斜,刺槐花发压篱笆。故园莫道春回早,杏雨无声落万家。
冰解河床柳泛青,涧流几道绕村中。盈盈石上浣衣女,疑是山桃映水红。
堵路批资竟若何?十年幽谷雁声多。山农致富凭锤錾,又听云峰采石歌。
歌舞荧屏伴笑频,家家围看《喜盈门》。东风化雨三千里,岂止山隅一角春?!
樱桃红透压枝斜,小院风回荡枣花。绕舍菜畦春水绿,门楼深掩冒尖家。
车马如龙卷路尘,鞭花笑语过前村。争夸包产方针好,笆斗难量爱国心。
舒乙先生认为,丢掉古声古韵,现代人在诗和文学方面,难以达到古文学的艺术境界。再套用古诗词,刻板使用韵律平仄格式,没有实际意义。有人倡导中庸用词,古今结合得体,或半文半白、半古半今、有古有今,或古中蕴新、新中蕴古、古今掺杂,或以古喻今、古意翻新、新中透古,写出来的作品接近当代又不失民族传统,作为“当代诗词”的标准,作为学究派尚可理解,常人没必要讲究。
诗词创作抒发生活感触,无需死板硬套韵律节奏。愚作《集中村岩屋冲家访》与大家共享:
莫道山行槎,崎岖日易斜;涧流绕几道,幽谷飞鸟哗。
路途喘气喳,笑指过山垭;碧野深林洼,新蝉蜕衣挂。
又踏峰丛话,歇脚坐枝杈;蝉鸣蝈蛄语,斜阳照人家。
门前菊稚桠,屋头菜园架;篱笆牵牛花,棚搭竹引瓜。
叟耕湿白纱,停锄笑问答;掬衣邀家访,把坐话桑麻。
少年成长事,三岁到十八;家校齐携扶,纠纠犹可佳。
勤能补拙嗟,懒惰摇蒹葭;儿孙尽忠孝,家国方兴华。
诗词创作出于“世事”感发和对生活的体察,不要被各种俗套所束缚,先把偶发的意境表现出来,有时间再去考虑韵律节奏。《红楼梦》诗词百多首,“一曲葬花吟,多少伤心泪,唱断多少文学梦”,很多为我们创作提供无限想象空间。《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予以为追求立意取象才是诗词创作的发展方向。
总之,诗词创作把握白描手法,立意取象,注意引用那些鲜活有力、特色意味、浓郁的时代气息等口语入诗,做到新鲜、典雅,有点古色清香的意味,读起来上口,就是“好诗词”。
最后呈奉作于壬寅秋的《沁园春·老人留守》请指教:
山村日月,斜阳草木,秋收画图。独留翁媪守,蹒跚携扶。粮车悠悠,踟躇坡前。肩披手牵,佝偻匍匐,待到华灯上夜幕。忆往昔,修路桥筑渠,谁人不服?
交亲零落云如,又岂料儿大爷不由。慕繁华都市,发展机会。车贷房奴,累赘父母。高价彩礼,大量剩女,金钱至上论富足。吾何恨,都当家做主,孤独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