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青青艾草又飘香(散文)

精品 【流年】青青艾草又飘香(散文)


作者:邢松 布衣,20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0发表时间:2024-06-09 21:56:57

早晨,在小区里散步,无意间发现从身旁姗姗而过的买菜人,不管是风姿绰约的年轻少妇,还是步态从容的中老年男女,臂挎的菜篮或手提的塑料袋里都多了一把露在外面平常很难见着的特殊东西一一艾蒲。每过之处,那一股悠悠的艾草香味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我这才意识到,再过两天,端午节就到了。
   提起端午节,不得不让人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行吟江畔、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一一屈原。千百年来,每到端午,人们总会通过吃粽子、民间组织划龙舟等各种特有的形式来缅怀他、祭祀他。在青苍的岁月里,人们从未忘记过他,相反,越来越景仰蕴藏在他那灵魂深处的华美乐章,更是被他那高贵的吟唱和决然地一跃所深深折服。
   端午时节,满街飘逸的尽是艾草的淡淡清香。虽然现在人们都住上了楼房,没有儿时的乡村草房有屋檐,便于艾草的扦插,但想必人们买回的艾草一定也会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家门口,任凭这股淡淡的清香在楼道里飘逸,在空气中散发,在这庄重典雅富有诗意的节日里弥漫。
   时光荏苒,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临近了。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区院内,嗅着从身旁飘逸的这股熟悉的淡淡清香,我的记忆深处,不知不觉的又泛起与艾草有关的温情岁月。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无论是老家的田间地头、沟河渠旁,还是房前屋后的杂树丛中,一簇簇,一丛丛,随处都能见到艾草的苍绿身影。艾草的生命力极强,割去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又会长出来,即便是秋后茎叶枯萎,到了来年的春天,它又会顽强地冒出一片新绿。
   那时,每过端午节,虽然正值仲夏的农忙时令,但庄稼人仍会从繁忙劳累的收种缝隙中寻求快乐,努力营造节日的欢乐氛围。现在想来,作为庄稼人,他们不必懂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逝去千年仍深受后人代代景仰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也不必苛求他们一定要理解这是一种连绵不绝的传统文化的延续,他们能够记得为了端午节这一天,年复一年,早早地就忙着去河塘采柴叶(芦苇叶)包粽子,到田间地头、沟河渠旁,或者门前屋后的树林中割回艾蒲插在屋檐下的这一习俗就已经够了。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到了端午的那一天,农村家家户户的门檐窗檐下定会插上青绿鲜嫩的艾蒲,它就跟春节要张贴春联一样,虽然没有红红的春联那么热烈奔放,但那散发出清香味的苍郁艾草,却把节日烘托得那么的古朴而神圣。小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插艾的真正喻意,但父辈们凭借着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习俗以及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却知道艾草是一种中草药,它能够驱虫祛毒。也许是适逢五月,万物复苏,蚊蝇猖獗,邪气也较旺盛的缘故,人们只是想通过艾草所具有的这一奇特功效来达到驱虫祛毒、辟邪扶正的意愿便插起了艾草吧。同时,艾草的艾与“爱”谐音,它又充满着神秘的隐喻,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表示挚爱之情。要不,端午节这一天,大人们怎么总会给孩童洗艾水澡?想一想,像我这般年纪的人,小时候又有哪一个没经过艾水的沐浴?当然,孩子们欢喜的还是洗过艾水澡穿上父母为他们刚添置的新衣服,以及在他们肉嘟嘟的小手脖小脚脖上扣上五彩斑斓的蚕丝绒。其实,这一切都是父母对孩子们的纳吉祈福,倾注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厚爱意,期望孩子们能够经得住百毒的侵扰,健康快乐地成长!相信,这一习俗将会世世代代一直延续下去的。
   散步回来,在楼下迎面相遇买菜回来的家人,我惊喜地发现她的菜篮里也装有一把青绿的艾蒲。她高兴地对我说,这是今天去超市买菜免费赠送的。听后,我真心地为这个商家点赞,称赞他们能够抓住节日的商机,通过赠送一把免费的艾蒲来招揽更多的顾客,不得不佩服他们真的会做生意。随后,我们便上楼回到家里,将扎有红色绒丝带的一把青绿的艾蒲放入一个小花盆里,然后欣然地再将这一花盆端放在大门的一侧。此刻,我似乎觉得整个楼道都弥漫着淡淡的青香,令人心旷神怡。
   淡碧艾叶,青翠婉约。不论你是在过去落泊于萋萋荒野之中像狗尾巴草一样被人采集,还是如今出没在塑料大棚里由人精心种植;也不论你是菜场任人争相购买的商品,还是商家为了招揽顾客把你免费赠给,你的价值都在,永远的会在,而且我坚信,每年临近端午,你都会被人记起。

共 1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临近端午,他人菜篮子里的一把艾蒲勾起了作者儿时的回忆。那时还在农村,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每逢端午都会挂上一把艾草,也会去河塘采来芦苇叶包粽子。或许忙忙碌碌的父母们并不清楚这个节日蕴含的意义,但他们不会忘记这些习俗,更不会忘了在困窘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添一些甜。那挂于屋檐下的艾草既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因为艾草可以驱虫祛毒,辟邪扶正。无论是艾水澡,还是系在孩子手脖脚脖上的蚕丝绒,都饱含着父母对子女和家人深深的爱。多年以后的今天,作者对端午这个节日的来历早已了然于心,对节日的这些习俗更添几多喜爱和尊重。望着家人篮子里的那一把艾蒲,他相信,这些习俗会代代相传。端午,一个刻进百姓骨子里的日子。散文质朴无华,自然流淌,流畅干净,佳作,流年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1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4-06-09 22:02:02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没有关于端午节的印象,大约因为我这里是北方的农村吧。近些年,每到五月,就开始有人卖粽子了。作者的文字平实,却易触动人的思绪。感谢分享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闲云落雪
回复1 楼        文友:邢松        2024-06-10 20:35:32
  感谢闲云老师辛苦编辑!祝您端午安康!阖家幸福!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6-17 09:19:2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