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光阴故事(散文)

精品 【云水】光阴故事(散文)


作者:风萧萧易水寒 秀才,180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7发表时间:2024-06-12 10:42:13
摘要:我想,我是属于村庄的。


   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三,母亲都会蒸上一锅粘豆包。灶膛里的柴禾在风箱的鼓动下,不时窜出红色火苗,映红了母亲略显疲惫的脸。堂屋升腾起白色雾气,一股甜香的气息慢慢弥漫开来,让守在一旁的我不时咽口水。
   天早已黑透,窗玻璃上流动着水珠,用不了多久,水珠将会凝成好看的冰花。早上醒来,我和妹妹喜欢趴在窗台上,嘴里哈出热气,将玻璃上的冰花一点点融化,瞪大眼睛朝外看。我们期盼一场雪的到来,纷纷扬扬落满整个村庄。那时,我们唤上邻居家的小伙伴,奔跑在街道上,堆雪人,打雪仗,这个冬天就有了生气和快乐。
   母亲息了灶膛的火,转身忙其他事情去了。趁母亲不注意,我轻轻地掀开锅盖,在一片白色的蒸汽里,试探着拿起三个粘豆包,飞快地放进摆在锅台上的碗里。重新盖好锅盖,偷偷溜出门,朝村西那排房子奔去。
   村西的这排房子,住着村里的孤寡老人。房子简陋,院子狭长,在黑漆漆的夜里,看不到一点灯光。房子的最东面,住着冯奶奶,一道篱笆做了围墙。我扒开篱笆,几步走到窗前,重重地拍打着窗户,叫着冯奶奶来开门,可屋里静的没一点声音。碗里的粘豆包已经没了热气,手电筒握在手里,冰凉的,差点掉在地上。我又急又泄气,刚想离开,屋里忽然亮起微弱的灯光,传出一声沙哑的带着惊讶的问话声。我回答着问话,将碗放在窗台上,转身朝家里跑去。出来久了,会被母亲发现,受一顿责备。物质匮乏年代,粘豆包是稀罕物,我希望冯奶奶能吃上。
   冯奶奶是小脚女人,脑后梳着小小的圆发髻,蓝布的偏襟大褂,更显得她身材瘦小。平日里,我喜欢去冯奶奶家,听她讲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嫦娥奔月,是我童年里最早听到的故事,让我十分着迷,虽然对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并不懂得。冯奶奶有时会讲些从前城里的事。小城的中心有座电影院,电影院旁边有家面馆,里面飘出阵阵香气,让路过的人忍不住停住脚步,朝里面望上一眼,肚子咕咕叫个不停。您进过电影院吗?我好奇的问。没有。村里没几个人进过电影院。冯奶奶的回答让我有些得意。她已好多年没去过城里,哪知道城里如今的样子,而我,每年都会去城里外婆家住上些日子。等我以后上班了,带你去城里逛逛。年少的我,许下了诺言。
  
   二
   二十岁那年,我离开村庄,去城里一家纺织厂上班。在村里人眼里,我已是半个城里人;在城里人眼里,我是乡下人。
   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在菜园浇菜。正是黄瓜上架时,浇透水的黄瓜,一夜之间能长大许多,趁着清晨的露水,摘下最嫩的黄瓜,送给厂里的师傅,求得师傅照顾。初进工厂,我的日子不好过,处处遭人歧视,她们喊我“乡下人”,这几个字如麦芒,刺痛了我单纯脆弱的心。可是,我依然对城市充满憧憬。这源于我的母亲是知青。母亲希望她的孩子们走出村庄,做个城里人。
   院里走进来一个人,喊着我的名字,我将目光从瓜架上移开,当看清来人后,迅速将身体藏到瓜架后。来人径直朝屋里走去,没看到躲在菜园里的我。我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慢慢蹲下身体,将自己藏得更加隐蔽。几分钟后,来人颠着小脚,走出了我家院子。我慢慢站起来,长长地舒口气,从瓜架后走出来,回到屋里。
   屋里的地上摆着十几个没有完全成熟的西红柿,青白色,只是顶部微微泛红。西红柿是冯奶奶送来的,自从进城里上班,再没去看过她。我在与村庄里的一切做着割舍,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像城里人。
  
   三
   十几年后,我终于在城里扎下根,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可爱的女儿。房子不大,简朴而温馨。每日里上下班,守着一份微博的工资,过着平凡的生活。如果生活如此延续下去,我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临近春节,工厂给员工发放了年货,比往年少了些,大家议论纷纷。关于工厂亏损严重,要进行裁员的消息,像一股寒流使人们心里阵阵紧缩发凉。裁员名单很快公布出来,我和几十名同事成了下岗人员。该怎样描述当时的心情呢?失落、无助、茫然,急切地想找到新工作,生活的压力容不得你有太多想法。
   晚饭后,我站在窗台前,呆呆地望着外面漆黑的夜。听风打着哨音,一阵一阵由远及近,匆忙而去,好像要将路灯昏黄的灯影一去掳走。窗玻璃上有冰花在慢慢凝结,明天一早,将结出美丽的冰花图案。童年的时光里,我和妹妹喜欢趴在窗台上,嘴里哈出热气来使冰花融化,看着外面的天空,盼着一场雪的降临。堆雪人,打雪仗,无忧无虑的童年啊,早已远去。想念起村庄里的父母,这样的冬日里,炉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暖融融的。父母坐在炕上,一边剥花生,一边说着话,念叨着孩子们多久没回家了,在外面过得好不好。
   这些年,我回村庄的次数越来越少,身上的乡土气息和手上的老茧一样,在慢慢褪去。终于使自己成为了城里人,却在人生遭遇挫折时,想起了村庄,想起了亲人,想念起从前的乡村生活。生活本不富裕,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这个春节,我不准备回老家过年,没有比找新工作更让我急迫和忧虑的事。我迟迟没有回家,让父母很是担心,打电话来问起原因。城里的日子不好过,回家来,家里有土地,只要勤劳,日子就能过下去。父亲的话使我百感交集。可我不想回去,十几年的努力,才使我在城里扎下根。在我的身上,有着父辈吃苦耐劳,坚强隐忍的精神,如果有一天回到村庄,一定要风风光光。
   父亲匆匆忙忙赶来看我。那么远的路,骑一辆自行车,驮了一筐年货,顶着寒风,棉帽沿上结了一层白霜。父亲不善言辞,重复着那句话,城里日子不好过,就回村里,有土地饿不着。
   我开始摆地摊,卖一些价格低廉的衣服。每天天一亮就要出发,骑上自行车去城市周边的集市,因为没有固定摊位,少不得被人欺负,撵来撵去占不到好位置。好在,每个集市都能卖出几件衣服,收入不比厂里工资低,所受委屈算不得什么了。
   曾在集市遇到过一个人,让我心里生出许多感慨。我的摊位上是些男士衬衫,样子虽过时,质量还不错,二十五元的价格对顾客很有吸引力,一上午的忙碌,陆陆续续卖出七八件衣服,收入还不错。虽说累得口干舌燥,浑身酸痛,心里还是欣慰的。
   中午十分,集市上的人稀少起来,我也准备收摊回家。有一个面色沉郁,穿着朴素的男人,推一辆旧自行车,在我的摊位前来回走过几次,引起我的注意。他的目光在衣服上匆匆撇上一眼,脚下有些迟疑,我刚要开口说话,他收回目光,慢慢朝前面走去。练摊的经验告诉我,他看中了摊儿上的衣服,他在犹豫什么?有着怎样的经历?我的下岗经历使我深知生活中的艰辛和无奈,更具有同情心。如果他买衣服,我以进货价格卖给他,我这样想着,等男人站到我面前讨价还价。可男人没有回头,一直朝前走去,渐渐消失在人群里。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走向了哪里?城市还是村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可会回到村庄?
  
   四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每每读到这句话,心中总是涌起悲伤情绪,不由湿了眼睛。在悲痛与思念中,你会突然感觉人生已过大半,故乡是你最好的归途。
   清明时节,回村庄祭拜父母。车子驶出喧闹的城市街道,奔向我熟悉又陌生的村庄。我的心情有些沉闷,摇下车窗透气。和暖的微风里,带着淡淡的泥土气息,路旁垂柳依依,田野里麦苗青青,田埂上开着不知名字的小野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四周是安静的,又是充满勃勃生命力的。我的心情有些激动,不由发出感叹,只有在乡村,你才能感知春天的美好。生活在城市里,每天为生计奔波,总想要生活再好一些,无暇去看风景,只在柳絮漫天飞舞时,感叹又一年远去。
   村里的老房子以沉默的姿态站在那里,等我归来。二十几年前,村庄进行拆迁,父亲和村里争取来五间宅基地,盖起了美观坚固的五间大瓦房。从分到宅基地,到房子的建成,半年多的时间里,父亲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劳累。城里的日子不好过,就回家来。父亲的话给了我底气和退路,然而,直到父亲去世,我还是选择留在城里打拼。而今,我回来了,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再无父母可唤,再听不到他们的应答,无限的感伤与失落,不知如何安放。年少时,村庄是我拼命想逃离的地方,人到中年,经历了人生风雨坎坷,再次回答村庄,千般滋味涌上心头。
   我在院里站了许久,想了许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想。只是让阳光慢慢地将自己包围,感知它的温暖和热烈,沐浴在阳光里,身心慢慢舒展开来。弯腰拔起地上的一棵小草,摘一朵刚刚盛开的黄色小花,回想着它们的名字,每颗草,每朵花,在我的记忆里都是有名字的。这里,曾种着菠菜和韭菜,那边是黄瓜和豆角,墙角是丝瓜和冬瓜。父母再时,将整个院子种满蔬菜,连墙角都不放过。我们总能吃到最新鲜的蔬菜,却忽略着父母的辛苦。
  
   五
   沉寂了几年的老院子有些荒芜,我想在院子里种上蔬菜,让它重新焕发出生机。存放在厢房里的农具生满铁锈,一件件找出来,让它们物尽其用。拔草,翻土,平整出七八个菜畦,用去了好几天的时间,手上重又磨出老茧。看着宽窄不一,高低不平的菜畦,心中不免犯愁,这个季节,该撒哪些种子?能不能成功种出蔬菜?我的心里充满着期待。
   邻居婶子送来了菜籽,热心教我如何播种,多久能发芽,临了,不忘问上一句,是要回来住吗?回来吧,住在一起热闹些。在我的记忆里,村庄里的人们是辛苦忙碌的,春种秋收,很少有闲暇时间,它又是热闹的喧腾的,最有烟火气。傍晚,村庄的上空炊烟袅袅,街道上飘满饭香,孩子们在街道上奔跑玩耍,忘了时间,母亲们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能传遍几条街巷。田里干活回来的人们,陆续走进自家院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坐在房檐下吃饭。这样的情景曾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怀念起从前的乡村生活。
   而今,村庄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在村里的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曾经热闹的村庄变得冷清。如今的年轻人,又是怀着怎样的梦想,离开村庄,奔向了城市?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重新回到村庄,耕耘土地,过平凡的烟火日子。我想,这是父辈们的所期望的。
   在我的期待中,种子破土而出,慢慢长出嫩芽,随之生长的,还有我心中的喜悦和成就感。每隔几天,我会从城里回到村庄,不辞辛苦地侍弄我的菜园。四周如此安静,阳光如此温暖,我坐在房檐下,欣赏着我的菜园,心里从未有过的平静和安然。我想,在不久的某一天,我会回到这里,守着老屋,在院里种菜,在房檐下吃饭。清晨,看朝霞满天;傍晚,看落日余晖。落叶归根,我想,我是属于村庄的。
  

共 41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人肺腑的的精彩散文。小时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即便如此,作者还心怀善念,将母亲蒸的粘豆包送给孤苦伶仃的冯奶奶,还承诺以后要带着冯奶奶去城里逛逛。二十岁那年,作者离开村庄,去城里工作,却遭到厂里人的排挤。作者想方设法摆脱农村,想融入城市生活,却处处心不得愿。十几年后,作者终于在城里扎下了根,有工作,有了房子和可爱的女儿,过上了幸福满足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作者所在工厂亏损,需要裁员,作者却在裁员名单里,不幸下岗,遭受了精神上的打击。作者又想念起村庄,想念家乡的父母。身心受到打击,作者不愿回村,然而父亲却骑自行车来城里看她,还叮嘱她,城里不好过,就回村里。作者并没有被压垮,而是摆起了地摊,重新生活,虽然苦点累点,但生活充实。清明时节,作者回村庄祭拜父母,看到曾经生活过的村庄,看到老房子,看到荒芜的院落,百感交集,决定重新收拾院落,种上蔬菜,使小院重获生机。热心的邻居婶子还送来菜籽,教她如何种菜,作者又感到了久违的温暖。无论身在何处,故乡的村庄永远是你最牵挂的地方,也是最温馨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你的根,是你曾经拥有快乐的地方。文章情感饱满,真挚感人;语言质朴,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村庄、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条理清晰,主题明确,富有感染力。感谢风萧萧老师的精彩分享。真情散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6-15 22:36:21
  时光匆匆,我们在光阴里品味生活,理解生活。小时候,我们那么向往远方,向往城市,想离开农村,离开故乡,摆脱穷困。可是,人到中年,品味了生活的甘甜苦辣以后,才发现,最令人怀念的是故乡,是童年,是有亲情陪伴的日子。于是,我们回忆,我们向往,我们又想回归村庄的怀抱。可是,物是人非,回归了也不再是记忆里的故乡。在失去亲人的土地上,我们只是时光逆旅的匆匆过客。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12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6-16 08:21:28
  易水寒小妹的文字,总能引起我的共鸣。引起我对故乡、对亲情的回忆,在回忆里伤感,在伤感中受到启发与鼓励,于是豁然开朗,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有悲有喜,在悲苦喜乐中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少年的我们,想离开,想摆脱,后来发现故乡是一生的印记,根深蒂固,于是在历经沧桑之后,我们又归来。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13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4-06-17 19:33:09
  每次看到阿巧老师的精彩留评,心中总会涌起感动之情。老师对我的每篇文章都做精心的品读,做最好的留评,给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在这,真心的说声谢谢!敬茶!祝好。
14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4-06-17 19:42:46
  问好绿池朱华姐姐。姐姐给了文章最好的解读,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感动,姐姐的懂得与共鸣,最是难得,相隔虽远,心却相知。谢谢姐姐鼓励与支持。祝愿姐姐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