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承】春节习俗(散文)

精品 【宁静·承】春节习俗(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730.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14发表时间:2024-06-12 10:53:37

每逢春节,国人心中涌起莫名的激动。那火红的对联、闪烁的灯笼,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都让我们的心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鞭炮声声,犹如一首首欢快的序曲,宣告新一年的到来;团圆饭上,亲朋好友的齐聚,更是温暖人心。春节,是岁月给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每一项习俗都让人心怀感激,满心期待。
  
   一
   春节,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象征着岁月的更新与时光的流转。这个喜庆的时刻,每家每户都会进行一场盛大的扫尘仪式,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清扫,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是对过去的告别,是对未来的展望。
   雪花飘飞的冬日,家人围坐在一起,商量着大扫除的计划。从屋檐下的蜘蛛网到地板下的尘埃,从墙角的蛛丝到窗台的尘垢,无一不在打扫范围之内。我们手持扫帚、拖布和抹布,从屋内到屋外,从楼上到楼下,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每一寸空间都要洁净如新。这是一次彻底的家庭大扫除,每一次挥动扫帚,都仿佛在挥去一年的晦气,每一次擦拭,都似乎在抹去年月的沧桑。
   除了家庭的内部,我们还将目光投向庭院。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角落,那些被四季更替所忽视的枝叶,都在努力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修剪树枝,清理落叶,整理花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春节的渴望。
   这样的日子,孩子们也不是旁观者。他们或拿着小扫帚,模仿着大人的样子,认真地扫地;或拿着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家具。虽然动作还不够熟练,但那份认真和投入,让人忍不住为他们点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他们的眼睛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个家庭的盛会,感受着春节的喜悦与温馨。
   扫尘过程中,我们不仅清理家中的污垢,更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家人之间的情感。每一次的传递扫帚,每一次的分工合作,都让每一个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谈笑风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规划着新一年的美好未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仅仅是在清扫房屋,更是在凝聚家庭的力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当一切打扫干净,我们站在门前,回望这个洁净如新的家,心中涌动的那份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难以言表的。
   春节扫尘,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让我们在喜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更是在为新年的到来做着最美好的准备。
  
   二
   一岁将尽,寒风中夹带着一丝不曾冰封的热情,家家户户的门前热闹起来。这样一个预示着新岁即将到来的时刻,杀年猪成了村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更是一种驱邪迎祥的仪式,寓意着祈求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夜的寒意,准备工作就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了。院子里,几口大锅早已被清洗干净,里面的水沸腾着,“扑扑”直跳,底下的火烧得正旺,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主角。四邻八舍的壮年劳力都捋起袖子,准备尽一份力。
   打开猪栏门,那头年猪肥肥壮壮,或许意识到了即将发生的一切,不再温顺地站在原地,不停地躲来躲去,屠夫瞅准角度,猛一用力,尖钩勾起年猪喉咙。年猪嘶吼着,眼睛里透出无限的恐惧,四蹄后刨,尽力挣脱。村民们共同携手,有的拽尾巴,有的拉猪脚,有的托猪身,齐心协心将年猪架到杀猪架上。屠夫富有经验,迅速而果断,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以最快的速度减少猪的痛苦。这一刻,虽然有些悲壮,但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随着年猪的妥善处理,接下来的活动更像是一场庆典。猪肉被分成几部分,一部分用于现场烹饪,制成美味的菜肴供大家享用;一部分则会被腌制、烟熏,成为春节期间待客的佳肴;还有一部分则会分赠给亲朋好友,分享这份难得的快乐与满足。
   烹煮时,空气中弥漫着肉香,这是一种最朴实无华而又最能触动人心的味道。孩子们围在一旁,好奇地观看着每一个环节,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过年的期待和对美食的向往。而大人们则围坐一起,谈天说地,分享过去一年里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随后的宴席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桌上摆满了用新鲜猪肉做出的各种佳肴,从小炒肉到粉蒸肉,再到猪肉炖粉条,每一道菜都是对这一年辛勤劳作的褒奖,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岁的期盼。村民们大快朵颐,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美味,脸上满是幸福和满足。
  
   三
   春节到了,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忙碌于生计的打工者,都尽可能地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
   家中的长辈们通常会提前几天开始筹备,精心挑选食材,计划菜单,希望能为家人呈现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年轻的一代负责打扫卫生、布置环境,让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中国传统文化中,团圆饭象征着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是家人团聚的象征。夜笼罩大地,家庭成员围坐在餐桌旁。此刻,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被抛之脑后,人们只是吃着,喝着,乐着,谈着。孩子们的笑声、长辈们的交谈声、鞭炮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温馨而又热闹的画面。
   团圆饭上的每一道菜都有着特殊的意义:鱼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因为“鱼”与“余”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饺子则因其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这些食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享用团圆饭的过程中,人们举杯祝福,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对新年的期待。长辈们向晚辈们传授生活的智慧和家族的传统,晚辈们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激。
   尽管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庭成员之间的聚会也越来越少,但春节团圆饭的传统却依然被坚持着。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家的人们,也要通过电话或视频的方式,与家人共同分享这份特殊的时刻。虽然他们身处异地,但心与心的距离却被拉得更近。
  
   四
   传统佳节里,鞭炮声声,必不可少,不仅宣告着岁月的更迭,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放鞭炮被认为是驱邪避凶、迎福纳祥的重要方式。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无论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还是乡村的小道幽径,都难以避免地沉浸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这种由内而外的热闹非凡,既是对过去一年所有不幸的告别,也是对新一年吉祥如意的期盼。
   晚餐后,家家户户的长辈们带领着孩子们,手持鞭炮,走到户外。冬日的夜空中,寒风凛冽,但人们的心中却充满暖意。他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准备着放鞭炮的每一个细节。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在成人的看护下,跃跃欲试。
   随着鞭炮声响起,夜空被瞬间点亮。那些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鞭炮与烟花,如同一颗颗绚烂的流星,划破黑暗,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啪啪”的声音,仿佛是新春的钟声,每一次响起,都深深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弦。在这烟火交织的光辉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所有的不安与忧愁似乎都在这一刻消散殆尽。
   鞭炮的爆炸声,象征着力量与勇气,它告诉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要有勇气面对,有力量克服。那些升腾而起的烟火,则像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与希望,它们向着星空升起,似乎在向宇宙宣告着人们的心愿与期待。
   每每此时,长辈们会向孩子们讲述关于春节的传统与意义,讲述为什么要放鞭炮,这些故事和寓意在火光的映照下,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不仅学会了如何庆祝春节,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敬畏自然、尊重传统、珍惜家人。
  
   五
   万家灯火通明的夜晚,守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家族记忆与个人情感的一座桥梁。它不仅仅是对时间的守候,更是对亲情的守望,对传统的尊重。
   黑色来临,家家户户的窗户都透出温馨的光芒,它们像是点点繁星,镶嵌在这片神秘的夜空之中。屋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家庭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共享这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孩子们的嬉闹声、长辈们的交谈声、电视里春晚节目的欢快音乐声交织在一起,是动人的音符。
   守岁,除了欢笑和交流,更有一种特别的宁静和温馨。人们会在这个时刻反思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分享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也会为新的一年制定目标和计划。
   新年的钟声敲响,村庄里沸腾起来。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天空点缀得五彩斑斓;爆竹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人们在烟花和爆竹的映衬下,欢呼雀跃,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家庭内部,长辈们会向孩子们发放压岁钱,或多或少,并不在乎,主要寓意着驱除邪祟,祈求平安。
   守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对于孩子们来说,守岁是欢乐和期待的代名词;对于长辈们来说,守岁是对家庭和睦和子孙幸福的祈福;对于游子来说,守岁则是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六
   春节,走亲戚不仅是一种礼节上的互动,更是维系家族关系、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平时忙碌,与亲人久未见面,此时卸下工作,可以有机会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
   往往在初二之后,人们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穿上新衣,携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踏上走亲戚的旅程。路上,车水马龙,人们都带着愉悦的心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贴着对联,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走上或短或长的路,我们敲开亲戚家的门时,迎面而来的是热情的拥抱和亲切的问候。室内的温度似乎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升高了几度。我们被领进客厅,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手中捧着热腾腾的茶水,心中充满温暖和满足。亲戚间的对话充满关心和问候,把气氛推到极点。
   餐桌上,主人家会准备丰盛的餐食,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主人的心意和对客人的尊重。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品尝美食,更是在享受一种亲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餐后,我们一起散步,或者进行一些传统的游戏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
   走亲戚的过程中,不仅是大人们交流的时刻,孩子们也有着他们的欢乐。他们可以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小小友谊。
   访问结束,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亲戚送到村口,一程又一程,拉着手相约下次相见。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走亲戚,却能让我们暂时忘却日常的烦恼,回归到最简单、最纯粹的亲情之中。
   春节,无数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回想春节,回想春节的习俗,我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家人团聚,共度佳节,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鞭炮声中,迎接新春的到来,满怀对未来的期待。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但那份对春节的怀念却永远不会改变。它让我们懂得团圆的可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个时刻。

共 4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虽然,刚刚过完端午节,神州大地大多在火热的夏季,作者就喜气洋洋地给我们呈现一幅迎春图——热热闹闹过大年。开篇一句“春节,是岁月给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一下子就把作者带入从小到大无数个过年的喜庆氛围中,仿佛春节刚刚过完,又好像春节马上来临。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情真意切的文笔,或回忆或憧憬关于春节的林林总总。节前大扫除自然是辛苦的,但它已经成为春节的重要仪式,宛如一组乐章的“序曲”,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是对过去的告别,是对未来的展望。接下来就是热闹的、令人垂涎的杀年猪,一种驱邪迎祥的仪式,寓意着祈求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不过,小编记得作者老师是江西人,也会有猪肉炖粉条这道东北菜,看来在饮食方面总有相似的地方。然后,就是游子归来,举家团圆,吃团圆饭,这是最传统的习俗,至于放鞭炮是过年最喜庆的时刻,礼花绽放,鞭炮齐鸣,奏响了过年乐章的高潮部分,既是对过去一年所有不幸的告别,也是对新一年吉祥如意的期盼。接下来,就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守岁,享受一段宁静和温馨的时光,最后走亲戚拜年。如今这走亲戚已经很少见了,都是微信拜年了,只剩下追忆了。纵观整篇散文以过年习俗为主题,以时间为线索,全景式地叙说和描写了过年习俗,呈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作者非常善于在叙事中有机结合心中的感慨,在描写中抒发对过年的情感,浑然天成,情感真挚。散文文风质朴,语言生动精准,情景交融,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力荐文友阅读品鉴,在这个夏季里,一起随着作者的文笔,回想春节,回想春节的习俗。【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2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6-12 10:56:11
  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字里行间透着对春节的热爱,感慨“春节,是岁月给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在这个夏季里,一起随着作者的文笔,回想春节,回想春节的习俗。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6-12 10:58:10
  感谢单培文老师赐稿宁静社团,为宁静社团增添光彩,期待精彩继续。小编在云南行旅中,匆匆编按,有不到的地方还请老师见谅。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单培文        2024-06-12 10:59:57
  谢谢,已经很好了,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