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杀年猪,难忘的乡愁(散文)

精品 【云水】杀年猪,难忘的乡愁(散文)


作者:乡笛 秀才,297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54发表时间:2024-06-13 09:37:06


   从古至今,在我居住的息烽老家,传承着一个年节前要杀猪,请吃“刨锅肉”的传统习俗。自懂事起,那些往事就留在了我心中,珍藏在记忆里,成了挥之不去的一缕缕乡愁。
   我八岁时腊月的一天早上,正在家里吃早饭,突然听到上寨一户人家的猪声嘶力竭地叫唤,便知道寨里人家开始杀年猪了,心里痒痒的,想跑去看热闹,与此同时,更多的是想吃肉。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立马对我说:儿子,赶快吃饭,过几天我家也要杀年猪了,到时就有肉吃了。父亲看我嘟着嘴,满不高兴的样儿,放下碗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笑着对我说,你平时不是爱听故事吗,去把烟杆拿过来,我抽几口烟,给你摆一摆杀年猪,吃“刨锅肉”的传统习俗吧。听父亲这样一说,我立马笑了起来,跑到门背后给父亲把烟杆拿来。父亲一边吸烟,一边给我慢慢叙摆起来。
   传说很久以前,鸡和猪是一对好朋友。当时地上土地极少,天庭上土地很多。一天,天庭上的苍天大王要挑选地上勤劳吃苦的动物为其劳动,采用的方式是开大会评选,大家一致认为猪最勤劳,紧随其后的是鸡。第二天猪和鸡便开始为苍天大王干活,猪很实在,是真正的勤劳,勤勤恳恳劳动了一天。鸡很狡猾,贪耍好玩,一会扑蝴蝶、一会捉蜻蜓,一点正事没干。鸡玩了一天害怕大王责怪,一抬头就想出一个高招,它先围着土地走一圈,踩上许多脚印,然后抢先跑去天堂报告大王,说那些活计全是它做的。苍天大王去地里查看,果真到处是鸡脚印,就认定功劳全是鸡的。便当即宣布:“今后猪只准吃糖吃草,年底还要供人宰杀过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人民祭祀祖先所用的祭品,包括马、牛、羊、鸡、犬、猪这六畜。但由于马要载物,牛需耕田,体积较大的猪和羊就成为主要选择。最先是满族人饲养猪并用猪来祭祀他们的祖先。每当遇到丰收庆典、或治病还愿,都要杀一头或几头猪,并召集亲朋邻里席地而坐,用猪肉做成方子肉、片子肉、猪肉血肠等菜,让大伙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甚至过路人也应邀入座,以全部吃光为快。后来,这一古俗传到了各族,之后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少说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接下来,父亲告诉我一些杀年猪的习俗规定。杀年猪的时间通常在腊月进行,具体哪天还要根据家里主要人的生肖属相来测算。一般初一、十五不杀猪,腊月二十五停止,腊月二十六为“封刀日”。杀年猪讲究“一刀清”,认为一刀杀死为吉利。如一刀不死,再补刀就预示来年不顺。还有杀年猪的血定主家吉凶祸福、财运年成。杀猪时,若是猪血喷射且成火焰状,预示主人来年运气很差,要是猪血色彩鲜艳,预示来年家庭兴旺。除此之外,杀猪后,要先将猪头供在堂屋香火前,敬过祖先之后方可拿进厨房,表示不忘祖先的功德。
   随后,父亲又对我说,在我们这地方,杀年猪还表示庆贺粮食丰收。你看我家今年粮食获得了好收成,喂的年猪又大又肥,一家人可高兴了。要知道,农村人家就应该要养猪,要是没养猪,就不算是一户正经人家,会被人们看不起,会认为这家人又懒又穷。所以年猪是丰收与勤劳的标志,杀大年猪就意味着大丰收。另外,我们寨里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杀年猪,要请吃团圆杀猪饭,就是所谓的吃“刨锅肉”。前几天,我和你母亲都商量好了,因平时亲朋好友很少相聚,今年杀猪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增加一下感情。对了,到时你把你那些玩得好的小伙伴一并请来哈。
   听到父亲这番话后,立马高兴得跳了起来。当天晚上还做了一个美梦,梦见家里杀了一头又大又肥的年猪,我和寨里的小伙伴们一桌,津津有味吃着一块一块的肉,那味道香极了,一边吃,一边高兴地说:太香了,太香了!母亲被我的梦话吵醒了,问我梦见啥了?我说梦见吃肉了。母亲听后对我说,儿子,你真是梦中聚餐——嘴馋。明天是星期天,和你父亲上街赶场去,买点食盐、香料、烟、酒,还有杀年猪祭祀用的香蜡纸烛。想吃,就早点把准备工作做好。
  
   二
   左等右盼,终于等来了家里的杀猪吉日。那天,天气寒冷,雪花纷飞。一大早,父亲就请了家族中的毛毛哥、发发哥等几个力气大的来帮忙。不一会,杀猪匠和他徒弟来后,说是今天寨里还有几家人等着他们,就 急忙把杀凳安放在猪圈门前的平坝上,吩咐父亲打开圈门,把猪赶出来。可那猪像是知道自己死期到了一样,死活不愿出来。这时,年富力强的毛毛哥哥走进圈里,抓住猪尾巴向上提起,一下子把猪的后脚拉离地面,杀猪匠和他徒弟立马上前,一人拉一只耳朵,大家一起用力,又拉又推,来了一个霸王硬上弓,最终把猪拉到杀凳上,然后把加有少许盐的盆放在猪颈部的正下方。随后,杀猪匠一手抱着猪嘴,一手找准猪的颈部,将刀用力插入猪的心窝部位,用力旋转刀柄,瞬间,猪血喷出。瞬间,猪叫的声音由大到小,最后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这时,杀猪匠伸起腰,高兴地对父亲说,你看这盆里猪血色彩鲜艳,预示你家来年的财运会很好。你们可能不知道,这要有道行或有经验的屠夫才能看出,要是宰杀的年猪血喷射远且成火焰状,则预示着主户家来年的财运差或有劫难。父亲听后,满脸高兴,边笑边点燃一支蜡烛和三支香,在离猪不远的地面上,用一叠纸钱在猪的伤口处沾一点血,点燃放在插香烛处焚烧,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按老家杀年猪的习俗,家庭主妇不能到现场观看,要是看了,第二年养猪就不会成功。于是,母亲自然就没去现场。说实话,母亲一天一天喂养,有感情了,也不忍心看着自己喂大的猪被宰杀。我家猪圈要从隔壁堂哥家房子后面经过,有一百多米远。怕母亲担忧,猪杀死后,我立马端着猪血盆回家,高兴地告诉母亲,杀猪很顺利,杀猪匠还说这猪血好,来年运气好呢。母亲听后,好比怀里的石头落地——放心。从我手里接过盆子,和嫂子她们一道,忙着煮饭做菜。
   接下来,我见杀猪匠用刀在猪的一条后腿上切一个口子,然后手持一根长长的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将猪身的有关部位捅遍。接下来,用嘴巴对准刀口,使劲地往里吹气。待那头猪全身鼓胀得梆梆硬时,用一截麻绳把猪腿上的刀口紧紧捆住,再将猪放进盛满滚烫开水的大木桶内烫过后,开始刮猪毛。刮毛时猪头、猪尾均要留一撮猪毛,意为“有头有尾”。 接着用两根木捧横在木桶中间,将刮过毛的猪挪到木捧上摆稳后,用刀子慢慢切开猪的肚子,边切边将猪的内脏小心翼翼地取出,放在干净的桌子上,由帮忙的负责清洗。随后,割下猪头,再用大砍刀将猪肉一分为二,之后用铁钩把它挂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架上,接下来又将其分割成条状,便于熏制成腊肉。
   不一会儿,回锅肉、炒猪肝、猪心,用猪骨炖萝卜等杀猪菜,被母亲和嫂子们做好后,成串的端了出来,摆到桌上,家族中的长辈,还有不少的亲戚、寨邻们围桌而坐,一边吃喝,一边聊家常。我们几个小伙伴一桌,也吃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一直以来,父母古道热肠,心地善良。他们见到寨里王大叔家人多地少,家里十分贫穷。年初,母亲知道他家买不起猪仔来喂,就把家里省吃俭用的一点钱借给他家,可屋漏又遭连夜雨,快到冬天时,他家喂的那头猪突然生病死了,眼看快过年了,家里一点肉也没有,父母就叫我给她家提一块肉去。当我提着肉去时,王大叔家两个小孩儿一下子跑了过来,眼睛紧紧盯着我手里的肉。王大叔夫妇含着泪对我说,你爸妈给我家买猪的钱都没还上,现在又给我家送肉来,他们真是难得的好人啊。
  
   三
   实话实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按国家“购五留五” 的政策规定,农户杀猪要杀一头,上交一头或自己留一半,要上交一半,留下的一半要节俭着吃一年。那些年,家里虽然每年杀一头猪,但除去上交部分和请人吃“刨锅肉”之后,就所剩无几了。家里吃肉要遇节日或有客人来才吃得上。农忙时遇着父亲打田插秧,母亲为让父亲有力气干活,会开“小灶”,弄点肉给父亲吃。
   记得有一天,我上坡扛柴回来,看见灶头上碗里剩下一点萝卜丝和一小点肉,垂涎欲滴。母亲见我一副馋猫的样儿,就对我说,你父亲昨晚趁下大雨,抢水打田,不吃点肉没力气,他吃完饭又打田去了,那田要打几道才能坐水。边说边用有剩菜的碗盛了饭,用筷子拌一下,递给我。我吃着油拌饭,感到好香啊!
   后来,大哥参加工作,每到过节,都会买点肉带回家来,那年头吃肉很不容易,称之为“打牙祭”。有一年,为了扩建住房,家里的肉给修房师傅吃完了。过端午节时,一家人眼巴巴等着大哥买肉回来。那时没手机,无法联系,从早到晚一直没等到。后来才知道大哥端午节值班,抽不开身。就这样,一家人是半天云里扭身歌——空欢喜。过节都没吃上肉。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要求挺严格,让我们要多做善事,不能做亏心事,更不能占别人便宜。记得1984年12月,我在息烽县原王家坪乡农村信用社工作,下乡去收贷款,一户人家实在没钱还贷,就从家里拿一块腊肉卖给我,心想换钱还贷。我看到他家庭困难,为人诚实,就拿自己本月的工资借给他,帮他还了贷款,叫他把肉留着吃。几天后,他为了感谢我,又将那块腊肉提到单位送我,被我婉言谢绝了。单位的同事知道这事后,都竖起大拇指,为我点赞。
   最难忘的是1994年元月,我在息烽养龙司工作时,下乡到边远的荆江村,了解村民年节前的生活情况。我来到村民陶洪明家一看,上有年愈古稀的父母,下有到大不小的三个小孩,猪圈里没有喂猪。目睹此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没肉吃的那些往事,立马把身上仅有的八十元钱掏了出来,叫他去买点肉过年,一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我回到乡里,要求乡村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保证让贫困户过年能吃上肉。
   时间来到去年腊月的一天早上,退休后在老家居住的大哥打电话给我,说明天杀年猪,叫我回去吃“刨锅肉”。我好生高兴,立马答应了。第二天一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和妻子一道,驱车回到老家。到家一看,哇,家里来了不少的亲戚寨邻。大哥告诉我,杀猪匠正在给上寨一家人杀年猪,马上就来我家。我一看猪圈里,饲养着两头大肥猪。大哥说,今天杀一头,快过年时再杀一头,到时你们回来就有新鲜肉吃了。大哥又说,现今,寨里人家都富了,杀两头猪的人家多着呢。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只有过年过节才吃得上肉的穷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老家人们不仅能天天吃上猪、鸡、羊肉,而且还能吃上鱼、虾及螃蟹等海味。可那年节前杀猪,请吃“刨锅肉”的习俗仍未改变,仍在不断传承……
  

共 41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杀年猪的精彩散文。过年杀年猪,吃“刨锅肉”,这是流传已久的习俗。“我”八岁时,村里杀年猪,父亲给我讲起吃“刨锅肉”的故事,故事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着“我”,终于知道了过年为什么要杀猪,吃“刨锅肉”,后来作为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杀年猪时还有诸多禁忌,因此,杀年猪时要多加注意,以免遭来厄运。杀年猪的场景令人惊心,还有许多讲究。因此,杀年猪也有很多的学问。年猪杀得好了,生活就会平安幸福。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户杀猪还要上交国家一半,自己留一半,人们吃一点猪肉很不容易。“我”参加工作后,一户贫苦人家没钱还贷款,竟然用腊肉还贷。同情心的驱使,“我”不但没收农户的腊肉,还帮他还了贷款,受到农户的感恩。“我”在息烽养龙司工作时,下乡到边远的荆江村,看到村民陶洪家境贫寒,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困难,吃不起肉,“我”掏出身上仅有的捌拾元钱,让他买肉吃,一家人感激万分。去年腊月,村里杀年猪,“我”也赶回村里,看到村民们都富裕了,心里是无比的开心。文章质朴感人,述说了小时候到现在杀年猪的不同场景,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贫困到富裕的可喜变化,也表现出作者心怀大爱,时刻牵挂着人们的生活。字里行间也含有浓浓的的乡愁,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情感饱满,书写流畅,情景交融,画面感强,主题明确,富有感染力。感谢乡笛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3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13 09:40:33
  作者以杀年猪为线索,记叙了人们杀年猪的不同场景,字里行间含有浓浓的乡愁。表达出作者对而是生活的回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13 09:42:08
  文章情感饱满,质朴感人,通过杀年猪,也可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忆苦思甜,富有感染力。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乡笛        2024-06-13 11:18:44
  诚谢梦在何处老师的精心编辑,精写按语并留评。祝老师六月快乐,创作愉快,佳作不断。敬茶!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13 17:04:40
  作者小时候最盼杀年猪,可以大口吃肉。杀年猪也有讲究,村里有人来帮忙,场景热闹有趣。最开心的就是吃杀猪菜,画面让人难以忘怀。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作者参加工作后,体恤农民的疾苦,有时,自掏腰包,帮助贫困群众度过生活难关。文章构思精巧,情真意浓,笔触沉稳,歌颂新时代农村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感同身受。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分享佳作祝老师六月好心情,写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乡笛        2024-06-13 17:15:05
  感谢社长精心留言,鼓励我不断努力。祝六月快乐,万事如意。也祝社团成效显著,更上一层楼。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13 20:59:43
  乡愁气息浓郁,情真意浓的好文章,再次欣赏学习了。恭喜乡笛老师佳作喜摘鲜亮的红豆一枚!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7 楼        文友:乡笛        2024-06-13 23:47:07
  谢谢社长鼓励,我将不断努力,多读多写多进步!
8 楼        文友:阿巧        2024-06-15 22:30:23
  杀年猪,这是那些年过年时,小孩子们特别高兴的事情,因为可以吃上心心念念的猪肉了。感谢乡笛老师带来的精彩散文,特别有画面感,让人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的岁月。祝愿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9 楼        文友:醉江南        2024-07-04 13:25:59
  拜读佳作,文字里间如流云行水。情感真挚自然流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热爱生涯,热爱文学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