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捉鱼轶事(散文)

精品 【文韵】捉鱼轶事(散文)


作者:远方的呼唤 布衣,28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1发表时间:2024-06-13 13:32:19

我生活在豫西的大山深处,一个被碧水环绕的宁静小村庄。村庄三面环水,仿佛是自然母亲的怀抱。一条宛如碧玉带般的小河,静静地环绕着村庄流淌。这条小河虽不壮阔,但她的水流却终年不息,如同村庄的灵魂,生生不息。
   对于我们这些在河边长大的男孩子们来说,下河捉鱼成了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河水清澈见底,阳光穿透水面,洒下斑斓的光影。我们赤足踏在河岸的鹅卵石上,感受那凉凉的触感,心中的喜悦如同河水般涌动。虽然我们这里只是山村河流,并非那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但小河里却蕴藏着丰富的生命。各色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它们是我们童年最好的玩伴,也是我们心中最纯真的梦想。
   每当夏日炎炎,我们都会相约来到河边,脱下鞋子,卷起裤腿,迫不及待地跳入河中。我们用手中的工具,还有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捕捉着水中的精灵。每一次捉到鱼,我们都会欢呼雀跃,那份喜悦和成就感仿佛能溢满整个小河。
  
   ◎甩鱼
   夏天到了,小河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清晨的朝阳冉冉地升起来,小河上洒满了万道金光,明净的水面上倒影着下河的鹅鸭。一阵微风拂过,鹅鸭缓游的水晕荡漾着微波,一圈圈涟漪像徐徐展开的画卷,在太阳的照耀下跳动着金光。
   早饭过后八、九点,空闲在家的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渔具下河,沉寂了一夜的小河就开始热闹起来。
   他们挽起裤脚,手持自制鱼条(带木把儿粗铁丝)摔鱼(鱼条往水里的鱼身上甩)。鱼条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使用起来顺手灵便,就自然成了农村沿河边成长的孩子们捉鱼的首选。
   他们瞪大眼睛,凌厉的目光搜索着水域,生怕一条大鱼漏网。目之所及,哪里有大鱼,他们就向着猎物蹚水直奔而去。在水里奔跑不比陆地,身后甩起的水花打湿了衣背,跑丢了鞋子,然而等到了目的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鱼儿摇着尾巴、机灵地躲到了水深处,他们只能望鱼兴叹,疯狂无助地用鱼条摔打着水面,发泄心里的失落与不满……
   用鱼条捉鱼有局限性。甩鱼只适用于水浅之处,水深处它发挥不了作用;如果用力过大,打到的鱼会段成两截。甩鱼收效也不是很大,半天功夫,如果运气不错,至多也就能逮一斤多。不过,用鱼条能甩住的都是大鱼。有时候,一时兴起,甩鱼的孩子辛苦半天甩到的一串鱼就换了在河边溜达、小伙伴无意中捡拾的两个鸭蛋。
   遗憾的是,当年我没有鱼条,家里找不出像样的粗铁丝,父母哥姐忙里忙外,也无暇为我制作鱼条。我无奈只好拿木棍当鱼条,在河里甩鱼,除了“啪”的一声溅起四溢的水花外,什么也捞不到。原因是木棍太轻,根本入不了水,更别说打着鱼了。
   我大多时候,就是光着脊梁,顶着烈日,蹚着河水屁颠屁颠地跟在大孩子身后,提着一串并不出眼儿的鱼顺河乱跑,不过这都是一厢情愿的无偿劳动。拿父母亲的话说,我这是何苦哩?一天跑到晚,谁承我的情?人家吃鱼,到头来我连一根鱼骨头都见不着!白忙活,傻不傻?小时候,我就是那样傻!只要一看到大孩子下河捉鱼、或者朝我吆喝一声,我就忙不迭地随他们而去,父母的话早已忘诸脑后,抛到了九霄云外。
  
   ◎围鱼
   为了能捉到小河里活蹦乱跳的鱼,村庄里的孩子煞费苦心,绞尽了脑汁。
   寻找一片鱼多的开阔水域,锁定一个浅水区,他们事先用河石垒砌成一个圆圈,圆圈的缝隙都用带着水草的泥巴糊住,免得鱼儿通过石头缝逃之夭夭。对着水流的方向留一个口,方便请鱼入圈,等到正午或午饭后(太阳高、日光毒的时候,鱼儿爱到浅滩游玩),拿上渔具,到围鱼口快速堵上口子,然后来个“瓮中捉鱼”。鱼儿走投无路,孩子们一番手忙脚乱之后,往往收获满满,靠这种办法抓捕,已经进圈的,很少有漏网之鱼。
   我那时也学着大孩子的模样比葫芦画瓢,在四周长满水草的小河浅水处泥池塘里逮鱼、捉鱼,由于我反应不够敏捷,往往捉不住惊慌失措、疲于逃命的鱼,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鱼儿在我的手下溜之大吉。我失望之余,直起身来,望着浑浊的河水发一会儿呆,暗骂自己不争气,笨手笨脚!抬头望望头顶的蓝天,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这样的经历,就像一部永无结局的电视连续剧、单一的剧情连续不停地重复上演,我就是剧情中那个懵懵懂懂、傻里傻气、执着捉鱼不知疲倦的少年!
  
   ◎钓鱼
   夏季,一场大雨过后,洪水暴涨的小河是村庄孩子们钓鱼的好地方。
   小时候,小孩们们没有现代的钓具,即使有卖,也买不起。他们就把缝衣针放在煤油灯火焰上烧红、然后用拔针钳小心翼翼地捏弯、把针尖部分捏成钩子,这样一个简易的鱼钩就做成了。
   捏鱼钩也是一项技术活儿,烧针的火候、捏针尖成钩的力度要适中,力量小了捏不弯、力量大了针断了。虽说用针做鱼钩操作简单,但做成功一个鱼钩也煞费时间和经历,急性子的人是做不好鱼钩的。
   在针鼻的小孔穿上结实的细线,距离鱼钩一尺多远的地方、绑上一寸左右的干高粱杆子,做成鱼漂子,可以通过调整鱼漂子的高度来调节鱼钩的吃水深度。这样一根细竹竿顶端、牢牢拴紧用一丈多长做成的鱼线,一根简易的钓竿就做成了。
   我小时候,小河里的鱼特别多。
   你可别小瞧这根钓竿!河水暴涨的时候,带上这样的钓竿,钓技高的,一晌功夫,也能钓上二三斤鱼、并且钓到的都是小河中生长的二、三寸长的大鱼!
   我没有钓竿,只能跟在钓鱼的大人、大孩子们的身后看热闹。帮他们掀开河石找河虫、在陆地上搬开石块捉蚯蚓当鱼饵,帮他们捡拾钓到岸上的鱼,帮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浮子,鱼浮一动就慌忙提醒。他们钓到大鱼,我也欢呼跳跃着替他们激动……
   有一年,我终于也有了梦寐以求的钓竿!一场暴雨过后,我兴高采烈地拿着钓竿一路小跑、迫不及待地到涨着洪水地小河里大显身手。到了河边,只见泥黄色的河水波涛汹涌、滔滔奔流,我选择一段水势平缓的河面、在一块大石后放下鱼钩。
   我是第一次钓鱼,先前也没有什么经验,不折不扣的菜鸟一个。由于我反应迟缓,等鱼浮完全沉下时往外甩鱼线,不是鱼刚漏出水面在河中间脱钩,就是在河岸边蹦蹦跳跳重新落水,亲眼看着出水的鱼儿又掉到河里,心疼得无法呼吸!
   痛定思痛,我一边钓一边总结经验,破天荒地,我就在这一个地方,不到三个钟头,竟钓到了一长串鱼。白条儿、红瓷板儿、麦麦穗儿、一、二尺长的黄刺公、鲫鱼、鲈鱼、沙轱辘、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稀奇古怪、各色的鱼应用尽有,我第一次收获到成就感。
  
   ◎逮鱼
   儿时的夏天似乎总是那么漫长。在这漫长的夏天里,村庄里的人们最期待、最兴奋的时刻就是有人在小河里“闹鱼”。(使用鱼塘精等无毒化学品毒鱼)
   烈日当空的午后是“闹鱼”的绝佳时刻。一是因为水温高,鱼塘精的药效更易发挥;二是因为人们午休,减少了争夺资源的人数。多数情况下,正在午休的人们一听到“有人闹鱼了”的呼喊,便匆匆忙忙地起床,胡乱穿好衣服,提起篮子、拿起捞鱼兜或笊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河边。
   小河里,大人、小孩挤得满满当当,黑压压一片,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随着逮鱼的人不断加入,捞鱼的队伍越发庞大。
   一旦人们开始捞鱼,便忘却了时间,也忘了上午尚未追完肥料的农田。
   由于家里缺少捞鱼的网兜,我也没有笊篱,只好赤手空拳去捉鱼。有时看到一条大鱼,我刚伸手,还没抓到,就已被别人的网兜收入囊中。也有为逮同一条鱼发生争执的,熙熙攘攘的人群顺着河水从上游走到下游,来回穿梭的“鱼客”目光紧盯着水面,搜寻着晕头转向的大鱼。逮鱼人为争鱼发生摩擦在所难免,吵吵闹闹已是常态。
   夕阳西下时,村庄里的大人、小孩一字排开坐在河边,饶有兴致地宰着自家的鱼,比较着谁逮的鱼大、谁逮的鱼多。欢声笑语飘荡在小河上空,响彻小河两岸。
   最高兴的要数小孩子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肉是多么难得的事情。晚上有鱼吃,无疑可以解解馋,打打牙祭,过一把吃肉的瘾!这可是期盼已久的好事。
   上小学的时候,夏日午后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们经常遇到人们“闹鱼”。于是孩子们索性下河逮鱼,顾不得上学了。日落西山时,拎着一串鱼回到家中。孩子们已经做好思想准备,即使老师第二天因为无故逃学而批评、罚站,也心甘情愿。
   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快乐着,也在这样的快乐中等待着!
  
   ◎崩鱼
   在农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成年人习惯用墨水瓶大小的瓶子装满炸药,瓶口插上雷管,点燃后扔到水深处或深潭里,靠它在水里爆炸的威力把鱼震死。人们把这种逮鱼的方式叫作崩鱼或者轰鱼。在水深的地方通常不容易逮到鱼,但这种方式捕鱼很有效,并且能捞到大鱼。
   我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富裕,甚至在春节的时候,没钱买肉。记得有一年,父亲就靠崩鱼来代替买肉。
   那年冬天,父亲领着我,背着顶端带着捞鱼兜的长竹竿,沿河寻找大潭。在鱼多的深潭里,瞅准位置扔下爆破瓶。只听“轰隆”一声,溅起几米高的水柱。等水面平息之后,往潭底望去,只见白花花的一片。
   父亲站在岸边,探着腰、用顶端带着捞鱼兜的长竹竿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捞起潭里的鱼……
   那一年,父亲做了几个爆破瓶,也捞到了不少鱼。
   春节到了,小伙伴到我家玩,父亲拿不出更好的东西招待他们,就端出了盛在盘子里、油炸得金黄发亮、泛着油光的鱼。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用手抹着油乎乎的嘴巴。倚在木门上的父亲望着狼吞虎咽的小伙伴,憨厚地笑了,年少的我也笑了……
   此时此刻,我过新年没吃到肉的失落感,在小伙伴们开心的欢笑声中顿时烟消云散。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岁月匆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年富力强、脊梁挺直的父亲如今已是一个脊背佝偻、白发苍苍的八十多岁的老人,我也不是那个曾经水中捞月、地上追风、懵懂无知的少年。岁月沧桑,过去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如今小河依旧,不知疲倦地缓缓东流。曾经群鱼在水中嬉闹的场面已难得一见。由于人们过度的毒鱼、电鱼、下鱼笼网鱼,河里的鱼越来越少。河水里没有鱼,就好似漂亮的房子没有窗户,犹如空旷的田野没有绿色的植株,我心中有种莫名的酸楚和悲哀。
   所幸的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的限渔、禁渔法令已辐射到偏远的农村,山区河流的环境和生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遗憾的是,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使小河失去了往昔的容颜,小河已回不到从前。
   如今,童年捉鱼已成往事。时间把岁月拉长,记忆封存了过往。梦中,我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徜徉在清澈见底、荡起绿波的小河里,清清的河水流淌着淡淡的喜、淡淡的忧,还有一丝浓浓的乡愁在心头……

共 42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老师生活在豫西的大山深处,村庄被碧水环绕。就是这条河,引出作者老师用文字记录了孩童时光,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外的河水中几种捉鱼的轶事,其中的《甩鱼》《围鱼》《崩鱼》《钓鱼》《逮鱼》,这些小标题各具特点。这种种抓鱼方法,抓鱼的过程是一种享受,让人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抓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味蕾,更是一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回忆抓鱼的过程中,这种体验让人们更加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更加珍惜与自然的每一次亲密接触。文章语言表达干净利落,情感细腻真挚,描绘的抓鱼场景引人注目。感谢老师赐稿文韵,推荐赏读。期待精彩继续。【文韵编辑:宇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3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宇蓝        2024-06-13 13:35:25
  抓鱼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需要耐心、技巧和运气。看老师抓鱼的文也是一种享受,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拜读佳作,点赞学习。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6-13 13:40:32
  散文充满了纯真与童趣,散文最后提到了由于人们过度的毒鱼、电鱼等行为导致河流中的鱼越来越少,以及有关部门出台的限渔、禁渔法令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这体现了作者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呼吁人们要珍惜和保护环境。使得主题更加深刻。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6-13 13:42:13
  散文场面生动,情感真挚、文笔优美、寓意深刻。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快乐时光,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环保问题的思考。好作品,欣赏老师佳作!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4 楼        文友:竹石秀女        2024-06-13 14:07:28
  小时候,我下河摸过鱼。都是鲫鱼瓜子,摸到手里时,五指要往下抠鱼身体,如若不然,鱼身体粘滑,手握不住,鱼就从手里脱离出去了。
   这篇散文写了物质匮乏时间,大人和孩子因为捕鱼带来了生活乐趣,那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