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东篱】山歌好比春江水(散文)
一
要去游漓江了,想一想都让人兴奋。一早上便乘车前往磨盘山客运港,一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这段行程,让大家不觉兴趣高昂。即将开始的这段线路,是全程游览,长达四个小时,是漓江景区最美的地段,观景也是最全面的,可以说一下子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还没有进入港口,便听见了扩音器里传来刘三姐那甜美的歌声。氛围足够充实,也足够让人心动。这里是刘三姐的故乡,听不到她的歌声,反而会觉得奇怪。对于我们这些外乡人而言,这是最高的接待礼仪了,让人觉得那么的亲切。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她从小就能自编自唱,不失音律,而且,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故有“歌仙”的美誉。
我是从电影《刘三姐》里认识她的,电影拍摄于一九六零年,也因此被这歌声熏陶了几十年。面对着清亮的江水,这歌声的诱惑力是非同凡响的,仿佛那个人依旧在江中的竹筏上纵情歌唱着,歌声贴着水面飘去,荡起阵阵的涟漪。此时的春江水,多了许多的甜蜜,让人心中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天色阴沉,有些苍白的颜色映照到江水里,泛着白色的光晕。天空的苍白,让河流也接受着这个颜色,印象里的青山倒影,便荡然无存。坐在船舱里,贴近江水,才看清江水有些浑黄。
这里的气候变化快,雨水多,而且一场雨说来就来。看看天色,不免担心起来。导游却这么解释,下雨天,漓江的江面上会有一层薄雾,山峰和树木都会披上一层薄纱,朦朦胧胧的,那时候的景色会更加美妙,也是漓江上的另一种赏景方式。她把这颗安心丸给我们吃下去,大家便安静许多,也不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船开动了,目光一起聚焦的江面上。
这一段水路没有什么景色,尽管船上的女讲解员一再提醒着,可是通向舱顶平台的门一打开,还是都迫不及待地走了上去。
山峰还在远方伫立着,远远地看去,更像一根根超巨的竹笋,顶破了苍穹。它们联袂在一起,排成有序的队伍,在迎接我们的到来。人们在平台上,或有说有笑,或走来走去,有人还禁不住扭上一扭腰肢,甩一甩胳膊,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景做着热身。
近了近了,当那些山峰慢慢地来到身边时,那份壮美便一毫不差地迎进心怀之中。只见那山峰陡峭,像屏风一样立在眼前。山体相连,山顶所呈现出的山峰,高低不一。山势绝不尖耸,都呈圆满之态,各个不同,各个又是那么的可爱。临江的一处山体岩壁被江水冲击着,扼住了水流的走势,使其不得不改变了方向。江水似有忿恨,怒涛猛烈地撞击着石壁,然而石壁屹立依旧,不为所动。江水在这里翻滚着,扭曲个身形,只能被迫转去另一个方向。
这个地段的南岸山崖耸立,北岸还是平坦开阔的。偶有一两间房舍掩映在翠竹林中,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闲适。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目光一直在不停地搜寻着,心里似乎另有期待,这个期待是什么呢?我此时也说不清。
二
女讲解员的甜美声音一再响起,提醒着我们随着她的声音去看两岸的风景。山峰各自独立,怀藏峻秀,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这险峻的山岩,仿佛都挤排在河道两边,个个摆好了姿态让我们观瞧,那赞美与飘扬也更加激发了它们的壮美心智。
水乃至柔之物,能最灵动地顺势而动,一条江河如是发自自然的大智慧。从山界里出发到奔流入海,自如地规划前途的走向,自信满满地行走了千万年,未见任何的错误与瑕疵。水的顺势流动,也造就了两岸的绝美风景。山势与形态的端庄,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世间万物仿佛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应有的位置,此时的山形就具备的可塑性令人叹为观止。
船到画山,这座山横列在漓江的南岸,漓水自北面流来,在这里转向西流。画山受江水的冲击与侵蚀,半剖为削岩,石岩的质地秀丽,所呈现出的画面,让人浮想联翩,爱意浓浓。据说,这处石岩所显现出的画面,是九匹奔腾的骏马,所以又被称为“九马画山”。
这气势磅礴,声名显赫的石岩,高达四百多米,有诗曰:“自古山有画,而今画如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见九匹状元郎。”
这民间的歌谣所展现出的浪漫是很直接的。考你的眼力,考你的心智,考你的应变能力。眼是心灵之窗,由心而发的智慧,让人能应变瞬间到来的外间事物。善于应变是一个人急智能力的反应,是自身智慧的整体表现,拥有这样的智慧,不是状元郎又是什么?
据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就曾经来漓江游玩,当来到九马画山前,周总理很快便分辨出九匹马来,而陈毅元帅只是分辨出七匹。
受到女讲解员的鼓动,我们也积极地参与到找马的活动之中。石岩最顶端的是一匹大马,是谁都能一眼就看出来的。有人说,下面也有一匹马。我们按照所指的方向,还真的发现了。讲解员给我们提醒,大马的下面有一匹小马,果然如此。
慢慢地,我们理顺清晰了,原来这是一群在原野里肆意奔走的马群。看看那一匹,好像是儿马蛋子,跑出了群,突然被什么给吓到了,转回身,尥着蹶子往回跑,想跑回马队里来,还有,落到后面的那一匹,神情有些呆滞,不知道是不是跟随马群走,在那里兀自犹豫着……
江水悠然,说慢却快,把我们的活动适时终止了。就这么一段水路,时间也定格在几分几秒,完不成就完不成,紧急收卷。我们真的像慌慌张张的小学生,在忙着答卷,可是,时间还是到了。
大家都在相互询问,看见了几匹?大家都摇摇头,有些怅然若失。没有分辨出几匹马,这种纠结是很曼妙的。不完美的测试结果,也是让人心安的。我之所以是凡人,而不是状元郎,心底反而是澄澈的,是透明的。不为世事所累,不为世事所扰,心底所流露出的笑容,也是干净的。于江水而言,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它的流向,那是它的初衷,也是未来的走向。
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水润万物,此时的润心,让那一点点的沉重,消弭无踪。
三
“黄布倒影”也是漓江上的著名景观,这里的景致被印到二十元人民币背后的图案上,讲解员提醒我们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翻出早已准备好的二十元人民币,与现实的景观相对照,顿时觉得天地瞬间被点亮了,阴沉的天空打开了一条缝隙,阳光穿空而来。
太阳出来喜洋洋,人人的心里都流淌着无限的快乐。恰到好处的晴朗,让所有的人与阳光共舞。江面上不时有竹筏经过,筏上的男人不是在撑,而是在开动机器。时过境迁,年代的不同,竹筏已然不是那个竹筏,而筏上坐着的那个女人,还是刘三姐吗?我们向他们挥手示意,那竹筏上的女人笑语盈盈,脸上闪动的微笑像水波荡漾着。
有水的河岸总是开满花花绿绿的女人。那一丛丛的凤尾竹林,晃动的倩影与动人的歌声,始终在一起,许多年都清晰可感。
影影绰绰的那些女人的身影,在瞬间化为古老的歌,歌声在刹那间化为了一团团火焰。她们就是一朵朵花,在大地上行走的花朵。花花绿绿的衣服,都是粗布衣,细密脚。这样纯粹古朴的颜色却招惹人眼,点燃了心中的火。她们的歌声已经汇出了一条大河,携带着清丽的泥土芳香,流过我的心坎,直达心中的蛮荒。
刘三姐的歌声在这条河里流淌了多少年,只有这里是山川与河流才知道。我从那筏上女人的眼里,看到了最真挚的柔情,与所有生于广西并热爱这土地的人们一样,这份柔情是来自于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来自于这片土地最古老的爱;来自于永远都无法平静的灵魂。
猛然,耳边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我环顾四周,侧耳聆听,却又听不到了。我平复着心情,慢慢地归于平静之中。江水泛波,竹林微漾,已然化为永远的映像,印刻在山川河流之中。它与太阳融为一体,散发出幽远而热烈的光辉,这光辉也浸湿了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