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一树梅花分外香(散文)

精品 【东篱】一树梅花分外香(散文)


作者:南沙潮 布衣,20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91发表时间:2024-06-18 08:20:40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
   轻拂的柳枝里,绚烂的花丛中,长发飘飘,步履轻盈,身穿鹅黄、深紫套装的刘梅芳迎着和风款款而来,边走边挥手致意,一对酒窝盛满了甜甜的笑。
   对岸早早守望的几位老人,喜笑颜开地大声叫道:“囡囡来了,囡囡来了!”
   “囡囡啊,想死我了!”
   “唷,囡囡真漂亮,标标准准的七仙女下凡!”
   路过的村姑尖声叫道:“她不是电影演员刘晓庆吗?”
   她极像刘晓庆,而且和刘晓庆是好朋友。
   刘梅芳见状,一个冲刺,如燕子般张开双臂和老人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张家姆妈,侬儿子怎样了?”刘梅芳关切地问。
   “囡囡啊,我是要告诉侬。自从侬做了工作,伊就来看我了。呶,我身上的羊绒衫就是伊买的。”
   张家姆妈一脸灿烂,全然没了往日的愁容。
   “杨伯伯,身体好些了吗?”
   “好了,好了,彻彻底底地好了。吃了侬给的进口药,我的病没了,硬朗得很呢,可以上山打虎了。侬看——”
   杨伯伯敛起笑容,挺直腰板,迈开弓步,“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腾挪,落地瞬间伴随着“呀”的一声大吼打出右拳,疾如旋风,稳似磐石。刚健灵活像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逗得刘梅芳咯咯直笑。
   边上的王家姆妈迫不及待地凑近她的耳朵:“告诉侬个好消息,再过几个月,我要抱孙子啦!”
   “是吗?恭喜恭喜!”
   “多亏了侬。要不是侬东奔西跑带着我媳妇治疗,我还不晓得有没有这个福气哪。”
   “……”
   这些温馨的画面,常常出现在浦东临港新区养护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梅芳和养护院的情缘由来已久。
   多年前,她就把这里作为慈善事业的一个点。不仅捐款捐物,还和老人们打成一片,嘘寒问暖,唠唠家常,设法排解他们的寂寞和烦忧,尽力帮他们处理各种各样的难题。她把老人们当成自己的长辈,老人们把她当成自己的闺女。瞧——
   天气晴好,她推着轮椅上的老人四处转悠,柔声说:“阿婆,晒晒日头补补钙。我拿来的酸奶,也是补钙的,侬记得吃哦,对骨质疏松有好处的。走路要当心,防止摔倒……”
   大腿骨折的阿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微笑着连连点头:“我晓得了,晓得了,听侬的,听侬的。”
   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献唱民歌小调,戏曲选段,东西南北,五彩纷呈。
   盛夏的一天,庭院浓荫下,刘梅芳声情并茂地引吭高歌:“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曲又一曲,一遍又一遍。四周围坐的老人们如痴如醉,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老人们一边欣赏高水准的表演,一边感受体贴入微的呵护,心头暖暖的。他们拉住她的手,舍不得她离开:“囡囡啊,侬要多来来,多来来。”
   这是分别时,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老人们对她的依恋,从养护院陈列展览区的爱心人士和企业照片与事迹介绍里,刘梅芳所占篇幅之多中可见一斑。
  
   二
   善待健在的老人,是为美德。完成已逝老人的未竟之事,更是可贵的付出。
   赵老先生走了,他的《游遍上海》一书是在这里创作的。临终遗言:“若逢烛油燃尽,我会含笑进天堂,我将献出一份令人羡慕和满意的人生试卷”。
   为使赵老先生的人生试卷早日面世,了却他的最后一个心愿,刘梅芳偕同友人,不辞辛劳,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发布信息,四处联络,组织并主持一场颇具规模的义卖活动。终于,《游遍上海》送到了读者们的手中。
   一向以阳光示人的她,此刻有些多愁善感。她动情地说:“今天我们举办本次活动是对他最好的告慰。虽然老先生仙逝了,但他‘为他人服务、为他人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这是她的肺腑之言,也是她的为人处世之道。追本溯源,她自小就有一颗善心。
   刘梅芳出生于浦西虹口区,童年时随母亲来到落后的农村地区——南汇。父亲是某家企业的厂长,家境较好。
   在学校,她发现,有的同学常因贫困而挨饿,心里非常难过。于是,每天早上出门前,她都要往书包里塞些糖果、饼干之类的零食,以便及时提供给他们。
   又该吃午饭了,还是这几个同学没有回去。
   “阿萍、明官、水仙……娜过来、过来,”她笑吟吟地招呼着,从书包里掏出零食,一一分给他们,“饿了吗?吃吧、吃吧!”
   “梅芳,侬真好。”
   “老是吃侬的东西,真不好意思。”
   “谢谢、谢谢。”
   “……”
   “客气的啥?伲是同学呀,应该的。”她恳切地说。
   吃罢午饭,同学们围着她,嘻嘻哈哈,非要她来个节目不可。
   这能理解。活泼美丽、天资聪颖的她能歌善舞,是学校文艺表演的顶梁柱。又因为大气善良,同学们都很喜欢她。而大气和善良,往往意味着承担额外的义务。
   少女时代的她可能没想到,人在世上,会遇到很多事情。有的如过眼烟云,不留一点痕迹。有的像楔子嵌进灵魂,足以影响你的人生轨迹。
   刘梅芳撞上的,恰恰是嵌入灵魂的楔子。
   刘梅芳的一户邻居,除了母亲,其他人都得了痨病。这种病,在那时是很难治愈的,一大家子靠政府救济金勉强度日。刘梅芳很同情他们,隔三差五送些自家腌制的黄瓜、咸干菜什么的。
   有一次,那位母亲不小心把当月的救济金弄丢了,发疯似地满屋翻找,沿路搜寻,结果徒劳。羸弱不堪的她坐在地上,边嚎啕大哭,边撕扯自己的头发:“没钱怎么过,没钱怎么过?我该死,我该死!”
   这一惨象,刻骨铭心,至今挥之不去。极度震撼的刘梅芳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尽己所能,帮助穷人,把扶危济困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这起,她变了,少了一份天真,多了几分成熟。她告诫自己,勿忘誓言,践行誓言的必要条件是掌握知识掌握本领,让自己强大起来。
   目标明确了,刘梅芳更加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尤其是作文,常常成为班里的范文,贴在墙上。
  
   三
   机遇总是青睐勤奋而有准备的人。高中毕业后,刘梅芳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录用。
   当时,该公司人员属于国家干部编制,待遇优厚。学生能够进入这样的公司,在乡村学校是十分罕见的。
   踏上工作岗位的她,扬鞭策马,鼓足干劲,业绩可圈可点,连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又在业务发展开拓杯竞赛中,获得特授优秀展业能手称号。之后,一路披荆斩棘,获奖级别提升到北京总公司。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刘梅芳突然辞职。
   她觉得,该开启圆梦之旅——践行誓言了。自此,她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与慈善事业并行不悖的,她还致力于文学创作。本来,写作是她的强项。她要把施爱的过程和心得,记录下来,加以总结,为日后提供借鉴,以便更好地施爱于人。
   很快,刘梅芳进入收获期。散文、诗歌频频见诸报端,歌唱大赛屡屡出现她的靓影,获奖层次水涨船高。
   不久,她的诗词集《梅花芬芳》出版了。几乎同时,《刘梅芳演唱专辑》发行。几年后,长篇小说《天堂相见》闪亮登场。可谓成果颇丰。
   刘梅芳的作品有一个特点——聚焦于社会底层。
   她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为小人物发声,与他们同沉共浮。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爱。如《天堂相见》里的男主人公冯雷和女主人公艾丽,演绎了一段跨越世俗、跨越年龄的生死之恋。作者把他们的爱情故事诠释得那么奇绝,那么凄婉,那么感天动地,岂是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所能涵盖。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笔调,揭示了人性的两个对立面——假恶丑与真善美,发人深省。
   当然,直面现实,关注弱势群体,做他们的贴心人,给他们的生活增加爱的温度,那才是最重要的。
   她专为盲人撰写的《感受了温暖的阳光》的歌词,就是熊熊燃烧的爱的火把。她高擎火把,尽可能点亮被阴影笼罩的那部分同胞。
   她激情昂扬地在台上领唱:“虽然大地上苍,没给我们光亮,但我们却很坚强。经过彷徨,走出迷茫,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实现了梦想……”
   盲人们唱着唱着,不禁想起刘梅芳的种种好处:买衣服,送水果,带他们郊游,如家人般倾心畅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眼泪,和着歌声流淌。
   在慈善事业的实践中,刘梅芳认识到,与出钱出力、文学作品一样,唱歌也是传播人间大爱的好形式。为此,她发起和成立了上海南汇歌友联谊会。
   多年来,她带领歌友们坚持公益演出。农村、工厂、部队,到处留下她的足迹,飘荡着她的歌声。
   与之相辉映的,是老少毕集,锦旗夺目。人们欢迎她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走穴扒分的影视明星。
  
   四
   刘梅芳,人如其名,不管在哪里,关不住的清芬四溢。
   然而,有谁知道,看上去精力充沛、乐观豁达的刘梅芳,竟是一位癌症病人。
   十年前,她失去了左侧乳房。遭此浩劫,她不但没有消沉、退缩,反而强化了那股不服输的倔劲。她要把有限的生命之火,烧得更旺更旺。这,便是她圆梦之旅的支点。
   刘梅芳的善举,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好评。
   知名演员秦怡、梁波萝、马莉莉等,都与联谊会有着紧密联系,或予以指导,或参与演出。在《天堂相见》一书首发式上,马莉莉称赞她多才多艺,充分肯定了她的奉献精神。刘梅芳谦逊地说:“我的偶像是德蕾莎修女,只要能发一点光和热,今生无憾了。”
   她所说的德蕾莎修女,把一生献给了慈善事业。
   1979年,德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身穿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领奖台。
   并非刻意,在其他场合,无论是和总统会面还是服侍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她没有别的衣服。领奖台上的她从容而坚定。台下,坐着珠光宝气、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她视而不见,她的眼中只有穷人。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向她致以崇敬的目光。
   这个镜头,深深定格在刘梅芳的脑海里。
   对照偶像,她感到差距还很大,要奋力追赶。她反复叮嘱自己,牢记初衷,践行誓言,心里永远装着需要帮助的人,像德蕾莎修女。此刻,她又想起了小时候贫困的同学和邻居家那个悲天跄地的母亲……她暗暗发问,普天之下,还有多少这样的人期盼爱的甘霖?我要他们一点毛毛雨也好。
   施爱和感恩互为表里,懂得施爱,必然懂得感恩。
   上海群众艺术馆声乐指导老师陆廉,待学生像妈妈一样慈祥,尽心尽责。是她,把刘梅芳和她的女儿相继送上舞台。
   令她伤感的是,在学生们美妙的歌声里,陆老师渐渐老去,满头青丝已然霜打雪染。
   重情重义的刘梅芳心生怜悯,常常和女儿带着亲手制作的点心去探望她。陆老师很感动,老是说:“刘梅芳是最有良心的学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这里得到了诠释。盈满其中的,是弥足珍贵的爱。
   她认为,唯有舍得爱的人,才是大写的人。她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五
   仰天俯地,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间走一遭,只因为爱活着。欣慰之余,她加快脚步继续前行。
   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她的不入俗流,具有德蕾莎修女般的傲骨和取得的诸多成就,招致一些非议、嫉妒乃至诋毁。比如,说她的《天堂相见》是别人代笔的,云云。
   刘梅芳很生气。转而一想,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的路照常走下去,必须走下去。我可以更优秀,做更多的善事,任何人无法阻拦。
   事实证明,她的爱之途在不断延伸。
   她说,出钱出力是真爱,勿以善小而不为。两相比较,出力容易出钱难。出钱,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原先,她的先生开一家公司,生意尚可。自从疫情爆发以来,生意一落千丈,连员工的工资都难以发放,日常开销也成了问题,出钱做善事眼看无以为继。怎么办?她想,这样下去不行,我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能中断行善,那可是我的毕生事业啊。
   她扔下一切,不顾病体,重披战袍,回到保险公司奔忙。那里,是她的一根“救命”稻草。她紧抓不放,只为挣钱行善。行善,在进行中。
   疫情期间,她每天都要捐款,无论多少,用打工挣来的钱。受捐单位遍及全国,如海南省医疗救助基金会、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
   她叮咛自己:病毒肆虐,疫情凶险,国人深受其害。我要尽绵薄之力,与大家共度难关,不枉中华儿女之一分子。
   打工挣钱太艰辛,分分厘厘皆是情。每当捐出一笔钱,她笑了,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候。开心之余,她没忘记还有一件大事在等着她。
   冬日,雪花飞舞,滴水成冰。
   星期天一大早,刘梅芳要去浦东临港新区养护院给老人们送温暖。临出门的瞬间,她忽然想起了什么,马上摸出手机:“喂,小沈吗?我为你联系了成法公司,要三千只肉馒头。你好好准备一下,他们明天上午来取货。”
   这个小沈,是安徽来沪做馒头生意的,为人本分,从不掺假使坏,刘梅芳很欣赏他。因为刚入行,不谙经营之道,生意清淡,眼看撑不下去了。更糟糕的是,老婆嫌他没用,和他闹离婚。
   刘梅芳很着急,三番五次登门调解,教他如何经营,还给他介绍客户。
   打完电话,刘梅芳如释重负,迎着呼啸的寒风,疾步走向车站。
   雪,越下越大。迷蒙中,一树梅花分外香。
  

共 516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轻拂的柳枝里,绚烂的花丛中,我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刘梅芳。她长发飘飘,步履轻盈,身穿鹅黄、深紫套装,每一步都显得如此优雅从容。她迎着和风款款而来,边走边挥手致意,一对酒窝盛满了甜甜的笑,那笑容里充满了对世界的热爱与关怀。 刘梅芳,一个出生于浦西虹口区的女子,童年的她随母亲来到了南汇这片土地。尽管她的家境曾一度优渥,但她并未因此而忘记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在事业的巅峰时期,她毅然选择辞职,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她的善举并未止步于此。除了出钱出力,她还致力于文学创作,用文字传递爱与温暖。她的散文、诗歌频频见诸报端,她的诗词集和演唱专辑也广受好评。她的长篇小说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她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度理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精力充沛、乐观豁达的女子,却是一位癌症病人。她失去了左侧乳房,但她却没有因此而消沉、退缩。相反,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用有限的生命之火,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疫情期间,刘梅芳的善举更是让人感动。在生意一落千丈,连员工的工资都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每天捐款,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的善举遍及全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 刘梅芳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愿意付出多少。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出钱出力是真爱,勿以善小而不为”。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更多像刘梅芳这样的人,用他们的善举去温暖这个世界。南沙潮老师文字风趣,写的很真实。值得推荐大家品读,感谢投稿东篱,祝你创作丰收,在东篱收获快乐!【东篱编辑 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8 08:24:53
  刘梅芳的故事令人动容,她的人生充满了坚韧和爱心。从童年的变迁到事业的起步,再到后来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尤其是在面对癌症的打击时,她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强,用有限的生命燃烧出无限的光和热。更难能可贵的是,刘梅芳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他人,更在精神上给予人们力量和希望。她的诗词、歌曲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刘梅芳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爱心,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到她的感染,一起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祝南沙潮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8 16:33:08
  谢谢滴老师的精心美按和润色,你辛苦了。刘梅芳的事迹确实感人,所以要写出来。再次谢谢!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8 08:37:49
  多么美的名字,刘梅芳,读文,我一直把她和梅兰芳弄混,也许也应该是一样有着艺德的人,看他的创作,也不易,给自己的人生一份文学奖赏。南沙潮老师的这篇作品,是记人的典范,文笔洒脱,干脆,不拖泥带水,富有诗意的境界。一个社会,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献出大爱,让人感到温暖。南沙潮老师掌握和观察的这个人物,具有人性的深度美,值得歌颂。文章使用了一些章法,过渡自然,表达无痕,一贯而下,完成了对一个人物的塑造。文藻精美,读感良好。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8 09:40:17
  慈善和善良是没有领域的,南沙老师的文笔如一场飞舞的雪花,在梅枝上跳跃,摘下了她的芳香。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8 16:34:36
  谢谢怀才老师的鼓励。写人,要写好,不易,我会继续努力的。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18 10:15:02
  刘梅芳,一个美丽优雅的女人,一个有爱的女人,她把爱献给了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事业顶峰之际居然辞职,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用行动践行自己爱的诺言。除了出钱出力,还致力于文学创作,用文字将爱传递,身患癌症,没有消沉,依然为爱奔波,令人动容。文字温暖,情节感人。作者也是爱的传人,用优雅的文字,传递着爱的真谛。好文章,拜读学习!遥握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8 16:36:10
  谢谢吴老师高评。你的文字功力深厚,值得我学习。
5 楼        文友:枫桦        2024-06-18 10:25:41
  坚强与自信,在造就一个人的坚韧!刘梅芳的故事让人赞叹!她就像一根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已,烛照别人!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8 16:37:48
  谢谢老师的肯定,我将多写这方面的题材。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8 14:02:53
  读了老师的文,很为刘梅芳这样道德高尚的人感动。老师的文,情节有小说的起伏,叙述有散文的温度,构思奇巧,格局宏大,正能量满满。拜读学习,顺祝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8 16:39:18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韩老师的文章,是我的榜样。
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8 17:32:02
  刘梅芳,像梅一样香远益清,芳香四溢,善良美好,感叹命运的不公,也为女子的顽强而点赞,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不禁一番寒侧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很有读感的文,南沙老师的文字,绵柔细腻,风趣幽默,欣然学习了。问好老师,创编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7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9 09:23:20
  谢谢老师美评。你的文章很有特色,向你学习。
8 楼        文友:砍脑壳的        2024-06-18 23:25:26
  梅花香,故事感人,塑造美,文字深。唯有崇拜!
我自尽力而为,与世无争。
回复8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9 09:24:23
  谢谢老师高评。自感笔力不足,还需努力。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20 07:21:47
  好文章!语言活泼,文笔真诚,文字细腻,在一个个故事中传递了人间极致的温暖!文章是温暖的,也是力量的!大赞!祝贺摘精!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9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20 08:26:08
  多谢老师美评。你的文章,多有佳作,佩服。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