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月】守望田野 (散文)

精品 【柳岸·月】守望田野 (散文)


作者:朱俊平 秀才,124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27发表时间:2024-06-20 21:22:37

一场雨过后,苹果已被劳动者的大手穿上了外套。难得雨天最惬意的时候,女人们变得融懒起来。平常四五点起床,现在十点多了也迟迟不想。醒了,伸伸懒腰,拿过手机,翻看这几天从没有看过的内容。“懒虫,起床该做饭了!”对男人的喊叫置若罔闻。
   天晴了,能下地了。还没有套完袋的人约了几个姐妹们抓紧时间把剩下的几棵苹果树套完,时令不等人啊。套完袋的人,也停不下手来,玉米苗漫过腿肚,抓紧时间除草、间苗、施肥,年老者去大田劳作有点吃力,就打理房舍屋后那点儿菜地。因苗儿喝了雨水的缘故,变得生机勃勃。主人喜悦,它也笑得开了花。黄瓜黄花、辣子白花、西红柿花儿小小地绽放着媚笑,小葱穿过晒干的外衣,不经意间已冒出尺把高。
   “边黄快边割”这种杜鹃鸟的叫声令农人心里急惶惶的,更是焦躁不安。心性急爽的人又一次进入黄灿灿的麦田,望着一望无际的麦浪,深深地吸了口气,眼里放光,捋了几个麦穗,搓了搓,吹去麦壳,数了数麦粒,最后一把填入口里,咀嚼起来,暗自叹声,真香!
   这是一群守护田地里的人,确切地说是留守老人,六七十岁的人居多。年轻人成双成对地进入了城市里打拼,成气候者寥寥无几,时不时还要年老者接济,更多地把包袱甩给了父母,在城里暂住的,或守护农村的年老者重拾起养育孙子们的责任。年轻人没有更多的经济支撑,父母只能在田地里劳作靠那点微利的收入支撑家庭日常。
   玉米苗讨好主人似的在疯狂生长,绿油油的一日一种景象。年前玉米价是一块四五,年后一天天往下掉,人们从迟疑中缓过神来的时候想卖也来不及了,价格一下子就跌成了一块多钱,小麦也一样。库存的苹果更跌破了谷底,从三块成了一块多,许多人欲哭无泪。晶莹而闪着亮光的红宝石般的樱桃更是凑热闹般的价格成了三四块钱,一块钱的也不奇怪,所卖的钱不够采摘樱桃人的工钱,有人索性不摘了,无可奈何地让坏在树上。养牛的、养羊的、养猪的、养鸡的也惨不忍睹,叫声一片,因为价格比先前缩了少半。就连刚上市的西瓜,也是五毛钱一斤,现在的西瓜之所以上市这么早,因为不是传统的种植方法,新的农业投资和成本是很大的,去年赔了钱,今年仍然赔钱已成定局。这些是否与俄乌战争、以巴战争、中东战火、大国竞争有关,这是普通百姓说不清楚的,但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很差这是真实的,是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还是国内经济疲软、国民收入降低所导制的,也难以说清……
   明月如刀悬挂天空,静静地把柔和的光洒在美丽的新农村的水泥路与农家二层楼房上,安详而充满诗意,乘凉的老人没有散去,有人感慨地说:“我们这伙人去了,地就没人种了!”有点年轻的人说:“甭愁,农村就成了农庄,公司种植,全是大型机械化,现代农业!”
   也许是失望,也许是希冀!散场了,个个人都有怅然若失的感觉。
   朋友圈有人发了链接,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2023年度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炉:农、林、牧、渔业平均年工资44465元。有个“花甲聊天群”炸了锅,说农村每位老人年收入5000元的都不多,何来近4.5万。有人说,包括你娃和你们整个家庭的平均数。但大家都持否定态度。说老实话,一个农村两代人的5口之家,年收入能有22万那真正是土豪了,也许和高、中产阶级平均的话,数字也许是真实的,但大多数普通人的收入太低了,尤其是农村人。
   在偏远的小山村,一个还算完整的院子里,柴屋的一角,一个破笼里铺垫着麦草,一个白色羽毛的老母鸡卧在里边正哺暖着鸡娃,不久,将有新生命的诞生,小鸡会冲破鸡壳,一点点长大,最后成为芦花鸡或大母鸡。这是传统的繁衍后代的老办法,新的繁衍养鸡可厉害的多了,工厂化,机械化,这是让老一辈人不可想象的事情。
   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养鸡一样,先进的,科学的将会代替传统的,守旧的。乡愁和思念是过往中一个最美的情结,那是你成长中留下最难忘的经历。乡村振兴、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这是一个重大的令人费解的话题,何去何从?都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加剧,留守的空巢老人也必然日渐增多。由于男女比例的失调,结婚成家的费用日益增加,年轻人纷纷外出淘金。劳动力的流失,使家庭责任田也亟待流转整合。面对这些新课题,改革,进步,需要阵痛、需要时间、需要牺牲、需要劳动。未来就像养鸡成为现代化那样先进的科学化,现代农业化,这种状况将冲破传统农业的阻碍,向好的方向发展,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乡村振兴就在眼前,人们会轻松地去劳动、去工作,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享受未来的美好。那时候我们农民不再是田野重体力劳动的奴隶,而是参观者、欣赏者、乡村旅游者……
   守望,守望,守着美好,期盼着未来;期盼需要耐心,守望需要毅力,让我们守望田野,守着天空,迎接未知,憧憬未来吧!

共 19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守望田野》是一篇因改革而引发的对当下耕田者皆为留守老人等现象的沉痛思考。本文由“一场雨过后,苹果已被劳动者的大手穿上了外套”的景象着笔,由此联想到了当下守护田地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留守老人,可是长势喜人的玉米却因国内国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价格一跌再跌,作者通过列举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和普通农民实际收入比对,揭示出当下“大多数普通人的收入太低了,尤其是农村人”的客观现实。由此发出喟叹和希冀:“乡村振兴,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这是一个重大的令人费解的话题,何去何从?都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加剧,留守的空巢老人也必然日渐增多。由于男女比例的失调,结婚成家的费用日益增加,年轻人纷纷外出淘金。劳动力的流失,使家庭责任田也亟待流转整合。面对这些新课题,改革,进步,需要阵痛,需要时间,需要牺牲,需要劳动。未来就像养鸡成为现代化那样先进的科学化,现代农业化,这种状况将冲破传统农业的阻碍,向好的方向发展,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乡村振兴就在眼前,人们会轻松地去劳动、去工作,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享受未来的美好。那时候我们农民不再是田野重体力劳动的奴隶,而是参观者、欣赏者、乡村旅游者……”文章紧密关注农民的生存现状,在揭示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后,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美好的生活,富有积极意义!美中不足的是:除了个别句子有语病外,最大的不足就是错别字较多,尤其是动词前必须用“地”,不可用“的”(以上失误已逐一修正)),如能仔细阅读修改,定会效果翻倍,使文章锦上添花!推荐阅读!【编辑:纪昀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06-20 21:31:10
  面对这些新课题,改革,进步,需要阵痛,需要时间,需要牺牲,需要劳动。未来就像养鸡成为现代化那样先进的科学化,现代农业化,这种状况将冲破传统农业的阻碍,向好的方向发展,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乡村振兴就在眼前,人们会轻松地去劳动、去工作,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享受未来的美好。那时候我们农民不再是田野重体力劳动的奴隶,而是参观者、欣赏者、乡村旅游者……”多么美好的希冀,愿天下普罗大众都能成为参观者、欣赏者、旅游者……有党的好政策,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所有梦想皆可实现,因为幸福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6-20 22:24:11
  作者文中提出农村许多人生活的现状,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父母,这是乡村振兴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同时希望农业能向好发展,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作者有思想,有见解,关注民生,为底层百姓代言,为您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朱俊平        2024-06-21 09:23:24
  谢谢老师点评!祝好!
3 楼        文友:白璞        2024-06-21 08:30:32
  有时,我们满怀希望地守望,然而守望正如作者所言月亮如刀,我们守望的不是希望不是美好,而是一次的失败。不可否认现代的进步,但伴随进步的更多失败是思想的颓败,盲目的大宗投资带来社会的败象。哎。
回复3 楼        文友:朱俊平        2024-06-21 09:25:17
  清者自清。守望,盼望田野未来更美好。谢谢白老师点评!
4 楼        文友:老百        2024-06-21 08:40:15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朱俊平        2024-06-21 09:26:27
  谢谢老百。遥祝你永远年轻!
5 楼        文友:朱俊平        2024-06-21 09:22:23
  感谢柳岸,感谢纪昀清老师的美编和点评。由于手写的缘故错别字改了又改,还是消灭不了,写到顺手处,爱用“的”,今后会认真的对待。谢谢老师指出我写作的毛病。
丘隅桑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