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云水】昆曲,水袖丹衣声声柔柔醉煞人(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云水】昆曲,水袖丹衣声声柔柔醉煞人(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394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4发表时间:2024-06-21 15:10:16


   走进家中的小院子,小小庭院井然有序的。花儿静悄悄地在盛开,树木在风里轻轻摇曳,几只鸟儿在石榴树和柿子树间跳跃着,欢鸣着。花猫蜷在屋顶,眯着眼睛享受阳光带给它的明媚,犬儿趴在树荫里,几粒杏子黄莹莹的,落在树下,我是捡起来,喊了几声母亲,屋里,传出来的,中只有“哒哒”的缝纫声很有节奏声响。
   这大热的天,母亲有在忙什么呢?连我回来了,都顾不上呢。每次回来,我还没进门,母亲就早早迎出来,来牵我手,来问我累不累呀口渴不口渴呀,说着问着,赶紧把给我留着的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拿出来呢。
   今儿是咋了?我疑惑着,推门一看,窗上映着树木筛下来的花影与树叶,明暗交错的光线里,母亲正全神贯注趴在缝纫机上,她在忙着针线。随着“哒哒”的机器声,从缝纫机上垂下来一抹鲜艳的色彩,真是令我当场就是一惊:“哦,谁的衣服呀?这么漂亮。”赶紧上前来细看,那一眼,真是惊艳,雪白的水秀,水粉色的一件,上面绣着鲜艳的花卉,原来呀,是一件戏服。却见那华美纹理,寸寸华丽,寸寸美艳,如同一幅入微的画卷,一种传统工艺彰显出来,真是美极了。立时,被这水袖丹衣,惊呆了,当即大声呼出:“哇,难怪这么漂亮,原来是戏服呀。”
   此刻,母亲刚好缝完最后几个针脚,抬起头来,冲我微笑着,轻轻的,将戏服与机器上相连的丝线用牙咬断,微笑着一抖那戏服,递给了我,微笑着说:“玉儿,你来试一试,看看如何?”那戏服临风飘逸起,如一片云霞落在我眼前,真好似一抹水流,在半空里浮动,一抹烟霞,一抹流云,一阵风,一溪清流……
   我来不及问清楚,母亲从哪里来的这一件戏服,而是,赶紧应着:“是呀,亲爱的母亲大人,你在干嘛呀,这是?”母亲很是忙碌,递给我,又赶紧从一只箱子里取出一件,再拿出一只小本本,用尺子粉笔,比比量量,划线裁剪着。我才顿悟,母亲是在改制戏服呢。
   母亲边忙碌着边说:“咱们村子里要参加县里活动呢,参加戏曲演出,这不是买了几件旧戏服,让我按照尺寸样式在改制一下呢。我和你姑姥姥还有村子里几位老人家,就承揽下来,真是不做不知道呢,一做才吓一跳……”
   母亲的话没说完,外出回来的父亲说:“可不是咋地,改制戏服,并不那么简单,戏服不是西服,细密活,也是技术活,巧人才做得来嘞,一般人做不了呢。”
  
   二
   此刻,我已接过戏服来,父亲一直喜欢戏曲,我知道村子里参赛准少不得父亲的。我这一穿上戏服,父亲那里就拉开架势要开唱,母亲看着我和父亲,幸福的脸儿笑成了一朵花儿。父亲也微微笑着,屋子小,还真是舞动不开呢,我连忙拉起父亲去了庭院里,边倒退边故意拉长了细长的声音,来了缓慢的念白:“哎呀,母亲大人呐,这戏服可真是好呀——”
   话音未落,姑姥姥捧着一件戏服走了进来,她也是刚刚忙完,给戏服上的花呀草呀绣绣补补的,她一见穿着西服的我,就说:“哎呀,这玉儿穿上戏服更加有模有样了,太美了呀,不知道的,还以为明星嘞。”
   我脸一红说:“姑姥姥就是会说话呢,明星咱们可比不上呢。”
   此刻,又来了村子里的几位老人,两位是和母亲一起改制戏服的吴家婶子和刘家婶子,我叫她们吴婶儿刘婶儿,还有一位就是原来在县里曲艺团里工作的许伯伯,他已退休了,就回了村庄,也因此就把村里的文艺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起来。
   为了节约开支,许伯伯去买回来了一些旧戏服,让村子里会裁剪的母亲和几位会绣花会针线活的老人家来帮着改制戏服。其实,我早已知道,这一次参赛的可是我最喜欢的昆曲呢。因为我要参加高中考试,忙着中考,母亲说上学期间,不许参加任何的文艺活动,好好把功课学好,其余的以后再说。就是母亲没有允许我参加,不然,也能跟着在村文艺队里,忙前忙后的,多开心呀。
   虽然没有参加到戏曲参赛剧组里,但是,唱段也还是会唱呢。因为从小喜欢听戏也喜欢唱,当然,是父亲的缘故了,父亲可是文艺骨干呢,这次参赛,父亲就在其中。
   来到庭院里,姑姥姥非得要我来一段,徐伯伯也就此和父亲用嘴儿来敲起了鼓点。树荫里,徐伯伯和父亲也就说起了昆曲,我呢,先来了一句念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接着就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一声念白,招引来了村子里许多的人,都围来听戏呢。姑姥姥说我的念白真是好呢,听得清亮亮的,吐字清楚,音色甜美。父亲很认真的说:“昆曲呀,本身就是从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念白呢,有入声的中州韵,一些丑角的念白,常常会使用翘舌音的苏白呢。”
   徐伯伯和父亲坐在树荫里,母亲赶紧给他们泡了茶,他们和村子里的许多爱好戏曲的人们聊起戏曲来。我们一些孩子更是人来疯,一个个都能唱上几段,母亲担心把戏服弄脏弄坏,赶紧让我换下来,扯几个围巾窗帘和大人们的衣服给我们几个孩子,一个个接过来,兴致未见丝毫,依然唱呀扭呀舞呀,继续唱着昆曲里的唱段。
   徐伯伯边看着我们一群孩子唱着戏曲,边来指导,一招一式还真是很严谨呢,徐伯伯和父亲商量起乐器来,因为乐器是借用的,担心给弄坏了,因此很是珍贵的,徐伯伯说:“要说这昆曲呢,本身乐器就很是严格的,一般是以鼓、板控制演唱的节奏,再以曲笛、三弦来伴奏的。“
   父亲说:“是呀,乐器很关键,再加上,昆曲本身唱腔就很柔美的,昆曲的唱念语音为‘中州韵’的缘故吧,因此味道总是吴侬软语的。因此要先学会其中的味道,莺语燕声,轻声细语的。”
   姑姥姥和吴婶在院子里的杏树下正在拆开戏服的线,听到父亲说话,接着茬说:“像我们这种粗喉咙大嗓门唱不得昆曲呢。哈哈。”
   人们听了笑着,忙着。
   当时,我还真是并不太了解昆曲呢,以后因为喜欢昆曲,慢慢懂得了昆曲,对昆曲有了更多的了解。才知道,这昆曲唱腔称为“水磨腔”,行腔很是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而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把控,音律的美与柔,且一种软柔和期间,真是乔娇百媚的花儿一样糅合在里面,令人想不沉醉,又怎么能够呢?再加上那样的节奏速度,顿挫疾徐,快慢收放,还有咬字吐音都很是讲究的。
   白先勇先生曾说过,“昆曲无它,唯一美字。”真是一语道出昆曲的真谛来。毫无疑问的,昆曲无疑是美的,它美于它的情真真,它美于它的意切切,它美于它的词句的绮丽,美于曲的婉转,真是妙不可言呢。再就是它美于它的妆的华美,粉脸白面桃花一样,那舞姿呢,更是娇柔,宛如游龙,翩若惊鸿,美得好似云烟,好似一场场梦。梦还可以醒来,而昆曲,让人宁愿沦陷在这梦里,一次次,不愿醒,不愿走出那梦境。
   每次,看一场昆曲,都是一次如梦之感,总是觉得一出昆曲,是一场隔世的幻梦。无论是《牡丹亭》《断桥》还是《长生殿》《风筝误》我都看得醉醉的,痴醉不起。
  
   三
   说来,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一般来说,昆曲,它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来呢,是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的,在这期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呀甚至还参合进一些武术。再就是,它的唱词,曲调,可以说是词曲相当典雅,尤其是行腔确实很婉转,表演更是细腻因此被誉为“百戏之祖”呢。
   昆曲,美柔著称,令人魂梦萦绕,亦真亦幻,难解难分。单单那水秀,轻轻扬起,舞步翩翩,身段袅娜,足足的看不够,赏不足呢。再听听里面的词曲吧,一一声韵,娇呖呖的莺声传入耳鼓:“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是《牡丹亭》里的。“暮春时节,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这是《西厢记》的;“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这呢,又是那《桃花扇》里的。再去听一听那些昆曲里的故事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那么,又会深几许呢?
   回味一下《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貌美如花,年纪也只是方二八如花一般,只因见院中春色如许,动了春念,便在梦中邂逅书生,结一段旖旎情缘。哪里想到,为这春梦,丽娘肌容尽损,形容也消了,最后甚至香消玉殒,化作牡丹亭下一缕芳魂。丹青拾得的柳梦梅,更是痴情万种,他把魂叫断,引丽娘相见,丽娘方为情复生。果真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再有《长生殿》里的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和寻找其灵魂的历程,也是声声叫断魂归来。那么《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呢,有美好的遇见,到夫妻和美,再到离分,起起伏伏,恩恩爱爱,幽幽怨怨,爱恨交织、幽怨无比的白娘子,俨然如现如今千千万万被爱情折磨的现代女性。而昆曲呢,唯有昆曲,才如此缠绵悱恻,也才如此更好的,把一个令世世代代的人们感同身受的缠绵爱情打造得至善、至美、又至情,充满着美的艺术享受。
   如汤显祖所说,“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或许,真如人们感觉那样,入得昆曲,如入了一场梦,现实生活中难被成全的生生死死难在回转的情情爱爱,在昆曲中多成其圆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为别的,都只为一个“情”字。或许,正因如此,昆曲也因这情深而愈发动人越发值得一看,一听,一细细考究。又何况,昆曲又是何样的美哟,明代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说昆曲“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是的,娇柔的水磨调流丽悠远,绵长,韵味悠长,就似江南水波上的摇橹,船儿花开水纹,悠悠缓缓。有人持着檀板慢拍间,总是一唱三叹,草木凋谢复又葳蕤、花儿鲜艳复转飘零,闺阁离愁、家国兴亡,尽娓娓道来。就如品一杯茶吧,回甘,香气袅袅,久又余甘。不要以为茶你就品不醉,那醉,更加的长久,一醉就是六百年呢。
   一定是,你已等急了,想知道我们村子里的参赛结果,那是到底怎样了呢?偏偏不告诉你呢,那么,还是猜猜看吧。
  

共 39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昆曲的精彩散文。大热天的,作者的母亲趴在缝纫机上忙活着,原来是改制戏服。由于村里要参加县里活动,参加戏曲演出,要将几件旧戏服改制一下。改制戏服,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做不了,只有巧手的人才能做得来。作者的父亲也喜欢唱戏,也参加了村里的戏曲演出。作者也穿上了母亲改制的戏服,用姑姥姥的话说,就像明星。由于作者临近毕业考试,没有参加演出比赛。但父亲却参与其中,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徐伯伯、姑姥姥、父亲,聚集在一起,声情并茂,唱着昆曲,引来村里好多人围观。经父亲和徐伯伯讲着关于演奏昆曲的唱腔、唱词,还有演奏昆曲的乐器,也让人耳目一新。昆曲的起源、发展及传承,还有哪些有关昆曲的精彩选段及故事,都让人沉醉其中。昆曲流传已久,很受人们欢迎。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父亲的熏陶下,作者也喜欢唱昆曲,昆曲作为文化遗产,将会永远地传承下去。文章情感饱满,构思独特,情景交融,引人入胜。文笔清新活泼,构思独特,结构严谨,主题明确,富有感染力。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精彩继续!【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2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21 15:13:28
  昆曲,源于苏州昆山,唱腔优美,缠绵婉转,柔曼悠远,很受当地人喜欢。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21 15:16:36
  通过作者精彩笔墨的描写,让人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曲种,昆曲,令人耳目一新。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1 19:08:16
  由母亲给村里人唱戏改戏服,“我”穿戏服,父亲和徐伯伯说起昆曲,我不由得摔起水袖,唱起了几句昆曲,从而自然而然引入昆曲的发源地是苏州昆山,唱腔特点以柔美著称,以及它的发展和代表曲目。文章构思精巧严谨,笔触优美灵动,细腻传神,过渡自然,感染力强,让人身临其境。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的分享,祝老师清凉一夏,开心不断。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乡笛        2024-06-21 19:57:28
  文章立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生动感入,引人入胜。好文章,拜读了。
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6-21 21:15:46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编审,辛苦老师了。葳蕤问好老师,祝老师编审愉快,敬茶!
春草葳蕤
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6-21 21:16:11
  感谢云彩老师留评,葳蕤问好老师,敬茶!
春草葳蕤
7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6-21 21:16:33
  感谢乡笛老师留评,葳蕤问好老师,敬茶!
春草葳蕤
8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1 21:46:14
  纠正三楼留言:甩起水袖。不好意思了。
淡淡的云彩
9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22 10:14:17
  恭喜春草老葳蕤师佳作喜摘鲜亮的红豆一枚!感谢老师支持,向老师学习,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
淡淡的云彩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