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峡谷茶韵 我和霄坑茶的不解情缘(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峡谷茶韵 我和霄坑茶的不解情缘(散文)


作者:千言千言 白丁,3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5发表时间:2024-06-24 15:41:55
摘要:观光品茶何处有?众人皆指霄坑村。你若来池州,问去哪里观光品茶最好,那必定是众口一词、异口同声:霄坑!

观光品茶何处有?众人皆指霄坑村。你若来池州,问去哪里观光品茶最好,那必定是众口一词、异口同声:霄坑!
   霄坑与我,亦有不解之缘。
   有一年,在池州工作的一位桐城老乡送我一斤霄坑茶,我欣喜若狂。虽然早闻霄坑茶大名,但一直无缘细品。今日终于可以喝到正宗的霄坑茶,岂不乐哉?
   回家急不可耐地打开茶盒,拣上几片,放在手心,只见其外形紧结壮实,色泽翠绿,油润显毫,似龙须;拿起来一闻,有很浓郁的栗香,非常纯正;泡上一杯,但见雾气环绕,汤色清澈绿亮,叶底嫩绿完整,很有“春满晶宫、绿满杯底”之美妙;迫不及待地品上一口,感觉滋味鲜醇,爽口回甘。霄坑茶,果然名不虚传,可谓是茶中极品。
   从那以后,我每年都要托那老乡买两斤正宗的霄坑绿茶。每当我下班回家或疲惫之时,泡上一杯霄坑茶,看着那舒展开来的茶叶如生命般重新焕发生机,似乎所有的烦恼都随之消散;轻轻捧起茶杯,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像是林中清泉旁湿润泥土的味道,又似清晨花朵上露珠的气息;浅尝一口,唇齿之间顿时弥漫开一种淡淡的苦涩,但这苦涩转瞬即逝,留下的却是一种甘甜的回味。这种先苦后甜的经历,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品味着生活的深远意味。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很累,一点都不想动弹,靠在沙发上闭眼休息,便吩咐夫人:“请给我泡一杯霄坑茶。”夫人随即把茶泡好端到我的手上。我眼都没睁,就喝上一小口,突然感觉不对。睁开眼一看,茶型和汤色都不像霄坑茶。忙问妻子怎么回事,妻答:“不好意思啊,拿错茶叶了,你就将就一回吧。”妻子还戏谑道:“看来你此生要和霄坑茶结缘了,真的是一喝而不可收啊!”
   霄坑茶如此好喝,让我百喝不厌,那出产此茶的霄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为何有如此魔力?真想一探究竟。今年春末朋友的一次邀约,终于让我梦想成真。
   车子从城里出发,到霄坑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这位朋友是个“霄坑通”,沿途他滔滔地向我讲述着大峡谷和霄坑村。
   霄坑村位于皖南山区,九华山脉,地处高山峡谷之中。这里自然植被保存完好,空气清新,绿意浸染,山色如黛。境内有霄坑大峡谷、龙池瀑布、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等景观。霄坑村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14项国字号荣誉称号。
   霄坑大峡谷长约25公里,两边群山巍峨,森林茂密。良好的原始自然生态,让在此野营者体验到在原始秘境中探险、寻幽的乐趣;众多的瀑布资源,更成了慕名而来游客们乐此不疲的嬉戏天堂。其长、其雄、其曲、其险、其秀,冠绝华东,故有“华东第一大峡谷”之誉。
   车过梅村就进入霄坑地界,公路边植被越来越茂密,两边的山也越来越高大陡峭,真有点峡谷的味道了。其中,峡谷绵长,水流潺潺,鲜花盛开,茶园连绵,竹海无边,松涛阵阵。山上云雾缭绕,山峰一层一层向周遍漫开,直到混沌不清。谷内空气新鲜怡人,富含负离子,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进入霄坑村,仿佛进入了一幅泼墨山水画中。青石小径两旁,草木葳蕤,花香四溢。不时传来几声鸟鸣,更显得这里的生机勃勃。老人们坐在门前晒太阳,闲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奔跑嬉戏,无忧无虑的笑声回荡在巷弄之间。这种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让人心生向往;这种田园牧歌歌式的情调,给人一种误入“世外桃源”之感,让人动容。
   来到茶山,梯田般的茶园层次分明,一排排嫩绿的茶树舒展着娇弱的新叶,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微风徐来,带来了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远望天边,云雾缭绕,如梦似幻,让这片人间仙境更增添了几分诗意。茶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茶树之间。他们腰挎竹篓,指尖轻弹,熟练地将片片新芽收入囊中,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在一茶农家,我们稍作休息。主人给我们泡上一杯地道的霄坑茶,并热情地聊起“茶经”:
   霄坑茶叶种植源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列入《贵池县志》记载的十三种地方特产之一。
   霄坑的茶树一直保持着原始生长状态,村民在日常农耕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
   霄坑茶具有味浓、劲大、耐泡、汤色持久稳定、茶杯无茶垢、耐贮藏等特性。著名茶叶专家、中国茶圣陈椽教授曾亲临写下“花香花味”的品鉴。1998年,霄坑绿茶在安徽省率先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00年,获得国际名茶金奖。
   每年谷雨前后,霄坑的采茶季便拉开帷幕。一季忙下来,盆满钵满。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渗透每一个霄坑人的血液。
   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村干部告诉我们:着眼未来,霄坑人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立足资源禀赋,利用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以质量兴农、优化茶产业,推进茶旅融合,壮大茶旅经济,擦亮“霄坑绿茶”品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从村干部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霄坑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次霄坑之行,无论是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还是享誉全国的茶叶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真是一个没来很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更想来的地方。
   返程的路上,我在心里默念着:我还会再来的,霄坑!

共 20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娴熟的文笔,写出了霄坑茶,并把霄坑茶展现的淋漓尽致。叙述的栩栩如生,写出了茶的美,让读者回味无穷,更写出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回家急不可耐地打开茶盒,拣上几片,放在手心,只见其外形紧结壮实,色泽翠绿,油润显毫,似龙须;拿起来一闻,有很浓郁的栗香,非常纯正;泡上一杯,但见雾气环绕,汤色清澈绿亮,叶底嫩绿完整,很有“春满晶宫、绿满杯底”之美妙;迫不及待地品上一口,感觉滋味鲜醇,爽口回甘。霄坑茶,果然名不虚传,可谓是茶中极品。”写的多么的就好啊,不由得我也想品尝一口霄坑茶,作者写意深刻,叙述清晰。“来到茶山,梯田般的茶园层次分明,一排排嫩绿的茶树舒展着娇弱的新叶,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微风徐来,带来了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远望天边,云雾缭绕,如梦似幻,让这片人间仙境更增添了几分诗意。茶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茶树之间。他们腰挎竹篓,指尖轻弹,熟练地将片片新芽收入囊中,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写出的茶的情与景,展现了茶山的美丽,一幅幅扣人心弦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人间的美茶,品尝不尽的好茶。“返程的路上,我在心里默念着:我还会再来的,霄坑!”读茶、品茶、闻茶,感人肺腑,全文紧扣主题,语言朴实,画面感强,写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段引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6-24 15:45:55
  作者的这篇“峡谷茶韵,我和霄坑的不解情缘”写的真好,写意深刻,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无不打动读者的心,写出了茶的美,更写出了茶的情。“霄坑茶叶种植源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列入《贵池县志》记载的十三种地方特产之一。”
2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6-24 15:47:46
  “霄坑茶具有味浓、劲大、耐泡、汤色持久稳定、茶杯无茶垢、耐贮藏等特性。著名茶叶专家、中国茶圣陈椽教授曾亲临写下“花香花味”的品鉴。1998年,霄坑绿茶在安徽省率先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00年,获得国际名茶金奖。”霄坑茶真是好茶,我也想品尝一下霄坑茶的香味。
3 楼        文友:闰土        2024-06-24 17:49:25
  作者写出了霄坑茶的味道,写出了真情实感,语言朴实,文字功夫好,描述的生动形象。
4 楼        文友:闰土        2024-06-24 17:52:27
  作者叙述清晰,画面感很强,特别是对品茶写的格外深刻,读后回味无穷,也真想品尝一下霄坑茶。
5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6-24 18:05:46
  霄坑茶以其味浓劲大耐泡,汤色稳定持久,无茶垢,耐贮藏等特性,获得国际名茶金奖。中国人民总是以他们超强的智慧和毅力,把本来极其稀缺匮乏的珍品,普及成普通大众都能享用的常品。
6 楼        文友:快乐的兔子        2024-06-24 18:21:45
  喝上了霄坑茶,再品普通茶,便没了茶味。高品质的农产品,便是霄坑人追求的,也是乡村振兴所赋予的奋斗目标。流恋忘返于霄坑的优美风景,身临其境,又令人向往,来此一游,一品香茗,乃人生一大幸事,深受启发,灵感来自茶香。
快乐的兔子与江山文学结缘,便有了快乐的文学。
7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4-06-24 22:27:48
  峡谷有茶入坑寻,
   见园即思杯中云。
   一千多年唐代事,
   香味至今轮复轮。
8 楼        文友:吴雪儿        2024-06-25 10:20:21
  品茶品的是人文环境,好文拜读学习了
9 楼        文友:江南雨竹        2024-06-27 22:31:03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吃过黄山的猴坑茶,皖南的霄坑茶第一次听说,安徽多山,也孕育了茶文化和很多美食。作者以茶为线索,展开全文,文字朴实。
永远的绿色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