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散文】母亲河

精品 【军警散文】母亲河


作者:绿叶草根 探花,1913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56发表时间:2012-06-10 22:33:42


   清朝后期刊印的《秀山县志》(老县志)有载(原文是文言,此处是译文):河的东岸陡峭的岩石如壁,称仙人岩,岩半腰有一方形洞穴,里面放一口红色小竹箱,内装书剑。石堤巡检郭良相从岩顶用绳索缒一人下到洞里,打开竹箱,看到了书、剑、人发和鸡毛。翻书看时,书乃蝌蚪文字,不可辨认,正要继续翻看时,空中突然雷鸣电闪,入洞的人急忙退出,不久即死。后又有人探视,发现洞中有宝剑存放。
   该江峡原叫“书箱峡谷”,改名“书箱宝剑峡”,可能都是以此类传说为据的。
   仙人洞,亦名柜子岩。清代诗人陈继川有《舟泊石堤观柜子岩》一诗,发抒思古之幽情。其诗云:
   古洞何年秘篆留?神仙踪迹总虚浮。
   山疑蓬岛真难到,地似桃源漫纵游。
   一片闲云沉绝壑,半江残照泊孤舟。
   登临未暇频搔首,红叶萧萧正晚秋。
   诗中所说“山疑蓬岛”绝非无据之说,因仙人洞上有泉水泻下,阳光一照,即显出“二龙抢宝”奇影奇象,所以疑是蓬莱仙岛,有龙则灵。可惜20世纪末叶此泉水改道,不再滴雾显“龙”,少了一道天然装饰,因此不得见此奇影奇象矣。
   因传说仙人洞内藏有天书,古代即有好事者攀岩而上。在郭良相之后,有人在洞中“箱子”内果然发现一本书,乃是蝌蚪文字,只有一个“死”字依稀可以辨认,结果好事者一命呜呼。后来,又有一人在“箱子”内觅得一部兵书,但因其人死守秘笈,藏而不宣,并未发挥任何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一说是1958年),一海洋人攀岩入洞,确证了洞内的棺材和尸骨,但出于无知,他竟然将洞内之物尽行扫入梅江河水,使古人骸骨受到水流之苦,但也为考察古代獽人、蜒人的悬棺崖葬之习俗提供了历史证据。仙人洞崖葬遗址,以“石堤悬棺崖葬”为正式名称,已于1984年列为秀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两个历史时期,土家族、苗族先民长期被历代统治者称作蛮夷,予以鄙视,甚至大动刀兵,逼迫土家族、苗族先民西迁南移,苗族所受的灾难尤其深重。土家族、苗族先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共同艰辛地开发了石堤。他们的辛勤劳动至今在石堤这片古老的热土上还留存着历史痕迹。他们的艰辛生活与开拓精神,于此可以想见。
   元初至正元二十年(1283),以石堤为中心的酉水流域,以土家族(彭、白、李、马、蔡、田、杨、向、冉、谭十姓)为首、苗族和其他民族参加的九溪十八洞蛮民起义爆发。
   九溪十八洞起义,旨在配合合川钓鱼城、南川龙崖城、彭水绍庆府等地的抗元斗争。这次起义声势浩大,涉及今渝鄂湘黔边区九溪十八洞范围(宋时九溪均属酉阳直录州),而参加者主要是土家族、苗族先民,古时他们被蔑称为“蛮民”,故史称此次起义为“九溪十八洞蛮民起义”。
   酉阳宣慰司所辖地中有九溪十八洞。“九溪”即清溪(今酉阳清泉、后兴、后坪、龚滩、治岩等地)、佑溪(今酉阳之酉酬、李溪、南腰界、南龙、天山等地)、庙溪(今酉阳庙溪、浪坪、南溪、双泉等地)、土溪(今秀山县地)、哨溪(今秀山县地)、叠溪(今湖南省花垣县地)、后溪(今酉阳之酉水河镇、新溪等北河沿岸地区)、溶溪(今秀山县地及酉阳苦竹乡地)、樵溪(今贵州省松桃县地)。“十八洞”即:酉酬洞(酉阳县酉酬区地)、息宁洞(今酉水、五福、老寨、沙滩、可大等地)、宋农洞(今秀山宋农)、晚森洞(今秀山县地)、鲁碧潭洞(又名鲁波洞,今湖南保靖县地)、打妖家洞(又名打绕寨,今酉阳沙田、新溪,秀山石堤、大溪等地)、巴息洞(又名八雪洞,今酉阳兴隆、土坪、泡木、车田、柏溪等地)、寅王洞(今酉阳渤海、石营、亮垭、白竹、龙东、龙潭、木桶等地)、溶坪洞(今秀山溶溪、玉屏等地)、上际洞(今酉阳大涵、黑水等地)、治西洞(今酉阳丁市、天馆、董河、宜居等地)、感坪洞(又名感坪妈洞,今酉阳李溪、蚂蟥、小河、铺子、小岗等地)、九江洞(今贵州省松桃县九江乡)、云罗洞(今贵州省松桃县地)、地隆阡洞(今秀山县地)、南溶洞(今秀山县地)、地寅洞(又名地灵洞,今秀山县地)。
   宋末,元军南下,灭亡了南宋以后,迅速征服了江东,复遣大军远征西南“诸夷”。
   为了抵抗元军南侵,石堤土家族十家土著大姓“联合起来,书立合同盟誓”,“同立洞府,留客为官”。同时,修内外罗城、隘门口,重修卷洞门9座,“设伏险要,以大弩竹尖”抗击元军。
   同时,在打妖寨(今打捞寨)和上下宋农“修花街、造衙署”,石堤取名石支洲,打捞寨取名湾支洲,上下宋农取名直支洲,“三支洲,六长官,十二旗长坐镇把水”,以石堤为起义指挥中心。
   起义爆发,土家族、苗族“蛮民”应者万人,迅速占领了川黔湘鄂四省边区大片土地,震惊元廷。
   元世祖(忽必烈)至正二十一年(1284),忽必烈命令四川行省参政奇尔济苏、宣慰李呼哩济率川军和湖南、湖北土司兵联合镇压了这次起义。义军坚持两年后失败。于是,元军大肆屠杀土家族、苗族人民,焚烧石支洲衙门,捣毁十字花街,拆掉石堤城墙,结果仅下码头一处城门、部分城垣未拆。此城门得以幸存的原因,在于十分坚固险要,拆之对下码头管理不利。
   事后,土家族人民把这次起义的史实编入祭祖的《梯玛神歌》,从此,神歌里就有“石花九洞门”,“石支洲、湾支洲、直支洲”的唱词,在每年的土家族祭祖日(即四月八)都要诵唱一遍,以表示纪念,使之一代代往下流传。
   后来,秀山人把石堤称为重庆直辖市的“钓鱼城之二”。钓鱼城是抗元名城,声誉在石堤之上。
   石堤文昌宫,解放后经县政府拨款重修(初步恢复)。
   石堤文昌宫和青石卷洞门遗址,是土家族、苗族人民反抗元军南侵的历史见证。该遗址即九溪十八洞起义遗址,于1984年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堤下码头青石卷洞门,是当年九溪十八洞起义农民修建石堤古城九门之一。石堤古城城高约5米,厚约5.5米,宽2.7米。该洞门上有门楼文昌宫,因三建三毁于兵灾、火灾,现在仅存的卷洞门,始建于宋元之间。
   石堤下码头卷洞城门,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表层石头已经风化,但原貌完好,是仅存下来的石堤古城遗址,是土家族苗族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即“九溪十八洞土家族苗族农民起义遗址”),并修复门楼文昌宫。
   你见识过酉水小三峡吗?
   酉水是秀山最大的过境河,在两江口以上的河段是它的上游,叫北河。酉水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境内,流经来凤县漫水司、八卯洞潜入地下。暗流至百户司流出地面后南流,经酉阳县境正面方向的红岩洞流入秀山县境。红岩洞是酉阳、秀山两县分界的地方之一。酉水从百户司流到红岩洞约150千米,沿岸是连绵的山峰和峡谷,每当涨水季节,河中的船只、木筏从百户司可以直接通往沅陵、常德等地。
   北河水从红岩洞流到打捞寨,一路峡谷,人称“酉水小三峡”。
   北河水从红岩洞南流1千米得乱洞水。《水经注》载:“酉水从靴底凹南流,西面为乱洞,洞内是层层岩石,黑暗深远,水从洞中散漫流出,所以取名乱洞。”
   水从乱洞南流1千米到牯牛岩,岩石浮露在水流中心,被水冲得左右摇动,像活的一样。
   清光绪年间刊印的《秀山县志》载称,水又南流5公里到上渔潭,潭水中有高低不等的几块石头,石头的上部都露出水面,上面长满青绿色的细草,到了寒冷的冬天,这些细草也不枯萎。涨水季节,河水泛滥,这几块石头也随水位提高而上升,所以石头上被水淹的痕迹仍在原处,同没有涨水前一样。人们只听说水涨船高,这里却有“水涨石高”,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
   向现代人问及此事,都说没有。上述记载,是把传说当成事实了。
   气象岩状如乌龟,较高,涨大水一般不易淹没。水从谢季湖向南流至打绕岩,又南折向西流,经过鸡公岩。鸡公岩上部高耸,下部倾斜,状如张开之鸡口。若从鸡口中吐出白气,散成缕缕烟雾,弥漫在鸡公滩河中沙洲上,山雨即来,千百年来都是如此。鸡公岩,实乃“气象岩”也。此景观名为“金鸡兆雨”,又名“金鸡包口”。
   无独有偶,上有气象岩,下有气象树。
   气象树,又称“星星点灯”、“树木知天”。两江口深潭之天然“坝堤”叫做石梁拦江。在石梁拦江南侧不远处酉水岸上,有一排气象树,一棵岩梁,数棵榆柳。其中岩梁树高约20米,它的树干呈“丫”字形。在酉水河涨水前后,这些树木的树枝上必有红色生物紧紧附着,显现出日光灯一般模样。因为树木能“知天”象气候,知水涨水落,当地农民和船工便从树枝上寄生物的变化安排农事生产和航运工作,甚为灵验。故旧时人们奉为神灵,常以刀头酒水为祭。
   可惜,而今岩梁树已倒,仅存榆柳一棵了。
   树木为何能预知天气?据考证,主要是树枝上长满了寄生物,天要下雨时,往往空气较为湿润,寄生物变为潮红色,故而树枝变红;雨越大,树枝潮红得越厉害,所以当地人特别是船工能从“气象树”的变化预知天气的变化情况和水流的大小。
   关于气象树,曾有过这样的传说:一天,酉水河上游一个老渔翁正在钓鱼,从上午一直钓到下午,鱼儿特别肯上钩。下午,在他越钓越高兴之时,河上漂来一只船,船上立着一个漂亮的绿衣女孩,不过十七、八岁,正对他大声说:“老伯,要涨洪水了,快走!”老渔翁正钓在兴头上,看到清静的水里还有很多鱼,头顶还有太阳照,心想这个女孩是哄他的,理也不理,自顾钓他的鱼。谁知过不了多时,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洪水汹涌地扑向老渔翁,吓得老渔翁钓竿都来不及拿,转身就跑。跑到岸上高处,看到自己刚才钓鱼处已被淹没,想到自己不听绿衣女孩的话而差点遇险,后悔莫及。
   后来又一天,老渔翁从酉阳后溪镇乘船赶石堤,船行一路,乘客都在为近一段时间遭到旱灾危害而相互诉苦,说这里没有水吃,那里没有水灌田等事。此时,只见那个漂亮的绿衣女孩却说:“三天后就要下大雨。”老渔翁说:“小妹妹,你说的话我信。”
   乘客们来了兴致,就来听老渔翁与绿衣女孩对话。老渔翁问绿衣女孩家住何方,姓甚名谁,女孩莞尔一笑,回答说:“我家住在石堤水坝,我姓岩。”
   船到两江口后,绿衣女孩下了船,老渔翁遍寻不见。三天过后,果然久旱甘霖,普降暴雨,老渔翁更为好奇,四处打听水坝姓岩的人家,十七八岁的绿衣姑娘,却始终打听不到。后来与常在岩梁树下泊船的一位老船工一起摆谈、猜想,才猜想这个姑娘一定是岩梁树变的。
   双鹿过江,又称双鹿望月,位于石堤水坝村、酉水南岸。两棵水檀木树相傍相依,如一对情侣,树枝似鹿角,果实为荚,荚中有种子;树根被洪水冲刷而裸露于地面,极象鹿脚。远远望去,两棵树如相依两鹿,深情地望着酉水,好似要涉江而过。
   双鹿过江有一段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土司王子带着侍卫打猎,忽然发现眼前有一对十分可爱的鹿子,就带着大队人马穷追不舍。王子追了一程又一程,最后追到石堤水坝。此时已经天黑,前面的路又被酉水拦住,双鹿已被人们团团围住,眼看就要被摛,万不得已,双鹿变成了两棵水檀木树,打算在天明前现身逃跑。谁知,王子的人马搜寻未果,当晚住在水坝,等二天一早又来搜寻。公鸡啼鸣,天亮后,双鹿无法变成原形,就成了双鹿过江景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双鹿过江往上走,又见一皂角树,如雄鹿望石梁,头颈身子俱甚为虬劲,头上鹿角分枝优美,鹿脚如缠百十道铁链,乃是被大水冲刷所露出之根也,亦如一条条虬龙,缠来绕去。整棵树,枝、干、根都颇为可观。
   水坝沿岸草坪,较为平坦,又是水坝码头,古来巨树翠竹掩映。民国时期,因国民党统治不得人心,军政人员过往水坝码头,常被当地村民伏击,于是,国民党秀山县政府下令将水坝码头附近河滩竹树尽行砍伐,只剩下几棵树,方留得此景点。
   你还可以租船去看看神马钻洞。神马钻洞,又称“马屁股”,位于石堤现代酒店下面北河之对岸一石洞中。石洞洞口可站数人。洞口往上,分成二洞,观左洞无景,观右洞则令人拍掌叫绝:一石酷似马臀(马屁股),圆鼓鼓、光溜溜的,笔直站立,镇定自若,不见其头腰,无尾。上内洞细观,才知神马转头夹尾,对酉水甚是眷恋。
   传说石堤半边街,有人在大川浩地方发现麦苗被牲口吃了,心痛异常,急忙查脚印,查出马蹄印,顺蹄印而追,追至上码头,马下河,游河面。那人从上码头经书箱宝剑峡追至两江口,看到神马又往北河逃遁,便继续追赶,眼看追上神马,一把抓住马尾,以为喜得神马,谁知马尾已经不见,神马亦不见,追至河岸石洞洞口,见神马已钻进上洞,站于石马厩中,只见其臀,不见全貌矣。
   清水江之美,在于边城“三不管”、拉拉渡,在于翠翠梦回初恋。
   渝湘黔锰业金三角金柱擎天,灰褐色的电解金属锰、白色的铅锌堆成的亦灰亦白的金山横空出世,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展翅蓝天,火爆爆的名声五洲传扬。世界的眼睛向这里聚焦,拼搏、奋斗、奉献的精神在这里闪光。挥汗积海,智慧汪洋,富甲天下,金银流淌。

共 1312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壮阔的散文。在我们面前展现的,除了壮丽的山河之外,还有历史的沉积和文化的底蕴,作者用他那丰富的知识,优美的词汇,满腔的热情,将一个美丽的地方,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写景描写十分细腻,即使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也仿佛种种美景历历在目。写文化历史的地方,又好像是一本教科书,把关于石刻等的知识,层层剖析,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如此文章,非有大气魄,大胸襟之人,恐怕难以驾驭,由此可见作者的文学素养,我竟然恍惚间,从文字中看见了徐霞客的影子,奇哉。推荐阅读。【军警编辑:施云南】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611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警文学        2012-06-11 04:12:16
  我代表军警社团向默默无闻尽职尽责的编辑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2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6-11 06:44:05
  我的文友又出山了——欣赏你的文章和学习了。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3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6-11 06:44:05
  我的文友又出山了——欣赏你的文章和学习了。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