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酒家】注入文字的忧伤目光(说文)

精品 【酒家】注入文字的忧伤目光(说文)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6发表时间:2015-08-24 15:29:13
摘要:本文对郁达夫作品的悲剧风格进行分析,论述其作品的悲剧风格在作品思想、主人公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的体现,并且论述郁达夫独特悲剧风格形成的原因。


   郁达夫的小说大多描写了人物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奔波,但是这其中又无不夹杂着挣扎和彷徨,充满了颓废、沮丧的情绪,这些内容或多或少都是郁达夫个人真实生活经历的写照。不难看出,郁达夫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他的《沉沦》没有完整的情节,类似散文,反复描写的是主人公的病态心理,描写的是他在异国受到欺凌的场景,反映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描写的是“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通过反观内心的方式来描写主人公。
   郁达夫在旅日的期间除了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以外,屠格涅夫和歌德等外国作家也对郁达夫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沉沦》的悲剧结尾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郁达夫小说的悲剧风格使得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美,虽然他的小说写的大多数都是灰色的人生,是悲剧化的结局,时常以自杀作为主人公最后的归宿,带给人一种无法宣泄的内心苦闷和压抑的情感。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艺术感受,成就了郁达夫小说特有的美。感伤主义、私小说,中国古典文学,这些凝聚在一起,使得郁达夫的小说充满了浪漫和美。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告诉我们文学作品中的美不一定局限于美好的东西,丑陋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丑陋只是将美的因素发挥到极致而已。所以郁达夫对于人性丑恶面的暴露其实也正是美的。郁达夫追求一种特殊的唯美主义,他认为真实地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展现焦虑、悲苦的心情,甚至揭露私密的心理活动,这一切也都是美的。“自然的美,人体的美,人格的美,情感的美,或是抽象的悲壮的美,雄大的美,及其他一切美的情愫,便是艺术的主要成分。”在郁达夫的心中,美是和“真”联系在一起的,真实地反映人性,这就是美的。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郁达夫做了大胆的尝试,用唯美的语言将那些原本是病态、丑陋的东西也划入了美的范畴之中。例如《沉沦》中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对于性苦闷的描写都表现了郁达夫想要从中找到最真实的人性,而他认为这才是最美的。再加上郁达夫小说中常见的那种对于自然的描写,就更加衬托出他所说的“悲壮的美”。
  
   探索郁达夫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童年本身就充满了悲剧的气氛,郁达夫三岁的时候便丧父,家庭困窘,这使得他过早形成了抑郁脆弱和多愁善感的性格。母亲挑起了全家的重担,根本就无暇照顾他的生活,只有祖母念经的声音孤单地陪伴着他。可以说,童年的阴影对郁达夫小说悲剧风格的形成也有一定能够的影响。
   郁达夫在十七岁的时候跟随哥哥来到了日本,因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日本留学生活,这个过程对于郁达夫悲剧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在郁达夫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于黑暗、屈辱的时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郁达夫的心中深深出现了自卑感。而日本社会却由于明治维新而在经济上得到了飞速发展,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歧视越来越明显,这使得郁达夫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眼看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在这样的生活中,郁达夫渐渐地养成了神经质的心理,甚至发展到自我折磨的境地,身体太弱,似乎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便有了肺结核。从他的经历来看,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中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病患者,那个在异国受到歧视和迫害,因此内心逐渐变异,最终走向覆灭的青年,他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够看见郁达夫自己的影子。纵观郁达夫创作的小说,如《春风沉醉的晚上》、《青烟》、《血泪》等,都能够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
   我们甚至还可以从郁达夫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上看出他本人的影子,郁达夫在描写外貌的时候也常常使用一些能够烘托感伤气氛的语言,如“清瘦”、“锁了愁眉”、“同落水的猫狗一样”,这样的词语使得柔弱、敏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增添了小说的悲剧气氛。类似的人物形象在郁达夫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南迁》中郁达夫也同样描写了一个有着清瘦面貌和纤长身体的人。可以看到,郁达夫所描写的这些人物形象,和他本人其实是有着相似之处的,这说明郁达夫受到了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他所描写的主人公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内心的写照,郁达夫在潜意识之中将自己和多愁善感的主人公形象联系在了一起,同时通过挖掘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方式来描写人物。
   郁达夫小说悲剧风格的形成也和其自身的经历和受到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郁达夫终身穷困潦倒,一生不得志,这对他小说悲剧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南迁》、《夜茫茫》等并非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我们也能够从他的小说中看到郁达夫自己生活的影子,甚至让人很难分辨什么才是他真实的生活,什么是他的艺术加工。
   在郁达夫的小说中随处可见世纪末感伤颓废情绪,不过,他又不是简单地感伤,而是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受到了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响而产生的情感,他的忧郁和伤感来自于他对于祖国的爱,他希望祖国能够强大起来,所以说,郁达夫并非完全照搬私小说等的创作风格,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这才使得他笔下的主人公呈现出双重人格。
   这就是郁达夫,他自身命运多舛,这使得多愁善感的他更容易受到那些细腻而感伤的文学的影响,因此他才能酿成这一碗碗苦涩到了极点的悲伤之茶,美则美矣,却美得让人心痛。他敢酿,你敢喝吗?有忧伤的目光,透过杯底,穿透你的内心深处。

共 715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早年曾赴日本留学,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文章在熟读其著作的基础上,深入考究作家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重托,对其悲剧作品的主旨从写作手法、背景烘托、人物塑造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剖析。文章深入作者心内,在悲鸣和无助、呐喊和挣扎中通过文学作品来唤醒人们心底那份良知,穿透人的灵魂。推荐阅读!〔编辑:山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