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界碑山记忆

精品 界碑山记忆


作者:南山石 秀才,1208.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9发表时间:2016-08-01 16:25:31


   ……
   群众见王耕田这样坚决,知道再说下去也是白费口舌,就谩骂着愤愤离去。
   王耕田倒头便睡了,妻子问他,他说这顿饭太硬,吃得他心口疼。
  
   十二
   鬼石沟外出打工的人已走得不多了,大林还去他的采石场,走的那天晚上,他到牛娃家坐了半夜。他把几件洗过的半旧衣服交给牛娃妻子补,补了干活穿。灯下,她一针一线均均匀匀地走,低着头,不说话。牛娃和村委会的几个人在界碑山上转了一天,规划全村荒山绿化,搬到个枕头躺着和大林瞎谝。他同情大林,光棍汉可怜,又是一起长大的,这个家就允许大林出出进进走,懒得做饭了就来搭伙。大林也实诚,至于说他和牛娃媳妇脚长腿短的事,他不回避也不承认,笑笑就完了。
   “我那三亩地麦子还得你照看,这是买化肥的钱,到你撒接苗肥的时候给我也撒了,”大林把钱给了牛娃。
   “放心去吧,锄地的事有你嫂子呢!”牛娃拿了钱说。妻瞅了大林一眼,笑笑。
   “收割的时候我就回来了,”大林说,“如果真的要退耕还林,我那块就全退了,我还当居民了呢!”
   “你那块陡,可能得退,我给你照看着,”牛娃说。
   “不能退。国家管几年后不管了,你靠啥吃饭?还要找媳妇生娃娃呢,媳妇娃娃吃啥?”牛娃妻子停住了手中的活说,“地可是庄稼人的本啊!”
   “想那么多,你不累呀!”大林说,“这是政策,你懂吗,一时和一时不一样。”
   “我是说,你别退完,”牛娃妻子说。
   “我不留,山坡地留它干啥!”大林果决,牛娃也赞成,就再没说话,谝出门在外的事。
   牛娃已睡意朦胧,此时要有三分钟的宁静,他就能酣然熟睡的。大林没再说话,只有线随针走的丝丝柔响在灯光中回环。大林看她,她瞟了大林一眼,就显出惆怅的神情。大林的眼睛就那么肆无忌惮地勾着她的魂魄,使她心旌摇曳。她懂大林今晚来的意思,要出远门了,它需要女人的温存,她也想。但一想身边躺着的牛娃,就又萎缩了。这两个男人谁轻谁重,她能分清。他眨眨眼睛媚情似水溶了大林。大林这就够了,就这么坐着,透过灯光看着她针针线线地为自己补衣裳,这是家的感觉,是幸福。他努力将眼前这幅画嵌进心里,带出家门后慢慢再品尝。
   第二天黎明,一辆三轮车在广远转了一圈后,去采石场的人就全走了。实话说,这些年的农业靠副业养活着,一个人出门在外就身负了一家的希望,至于小两口出门挣钱,老人看家的农户比比皆是。
   王耕田趁着村里还有精壮劳力,他一面鼓励年轻人出门打工,一面抓紧搞退耕还林工程。按技术要求先要修整水平带、鱼鳞坑,然后才能载上树苗。他就和杨小平、杜天保以及个自然村组长们商议对策,杨小平建议把群众不能接受这一政策的事实上交乡上,看乡上怎么办,免得村上得罪人。大家也就都默许了,王耕田不,他说:“咱不能有矛盾就上交。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明天先从我那五亩半山坡地开始,党员干部带头,修整水平带。”
   第二天清早,随着爬上山头的太阳,村上的大喇叭唱了一段《走进新时代》,就是王书记喊上工的声音,三言两语一完,就关了广播和妻子拿了镢头铁锨上地了。一面红旗插在山腰的地埂边,夫妻俩歇了好一阵子还不见有谁来,就开始干活了。妻子犹虑,说:“咱这块地虽陡,可也长庄稼呢,要是你说的定补粮放不下来,咱的生活就有困难了。”
   “咱是靠共产党翻的身,难道你不相信党!”他对妻子说,“党和政府是想方设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退耕还林是为人民群众亩谋利的事,不能怀疑,”她瞥了妻子一眼,很生气的。
   “我就这么说说嘛,咱家里啥事还都不是由你呀!”妻子怕他生气,和言悦色地说。
   到中午的时候,村主任、文书才扛着工具来到工地,也带来了水和干粮。杜天保神情颓丧,说:“我在马场喊了半天,就是没人来上工。”
   杨小平也垂头丧气,说:“我也是。”
   “咱们先干吧,干着看!”王耕田却笑声朗朗。
   这块地有三分之二的闲着,是王耕田留着春耕种胡麻的,那三分之一是小麦,麦苗已显出绿色。依杜天保和杨小平,先把闲地整带,小麦就留着,收了这一茬再说。王耕田说:“大家的地都按了庄稼,都留着,退耕还林就成空话了,我就带个头吧。”大家拿他没办法,太阳落山时,一米宽的五条水平带就像五线谱,书写在绿色的田野上,奏响了广远村退耕还林的交响曲。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第二天,王耕田照样放开大喇叭喊上工,然后就和妻子扛着工具走向山坡,身后多了秦三夫妇。他很高兴,总算有人来上工了。陆陆续续的,村邻们也都来了,大家见王耕田产了自家的麦子,就想这政策是抗不过去了,才来上工。
   牛娃在鬼石沟带了个头,他按大林说的,带领全村劳力先整了大林的三亩地,然后再整了自己的。
   万事开头难,何况还是被视为命根子的土地!这一开头,就哗哗哗几天工夫超额完成了任务。那些说过风凉话,骂过娘的人家也全都退了规划之内的山坡地。
   脱去了棉衣的王耕田觉得轻松了许多,心情极为舒畅,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他步行到“四礼”公路,等了辆汽车去乡政府,它是主动去汇报工作的。
   乡政府大院里很清静,干部们都下到各村去了,门卫老王还是那么忠于职守的坐在门房里看电视。王耕田走进去,他就让座、沏茶,说:“王书记,今天能不能喝几盅?”
   “你说能喝吗?”他反问老王。
   “书记和乡长去县城了,你等着,咱俩喝几盅吧,”老王说。
   “领导不在家,你就酒瘾发了?”他嘲弄说。
   “不是我,是你!我知道你非得等谢书记,”他拿出酒瓶,“这等人的事,怪闷的,不如喝酒!”
   “你说领导啥时候能回来,说了咱就喝!”
   “拉树苗去了,要早就早,要迟就迟。”
   “好啊,我说呢,咱喝,等树苗!”王耕田乐了。
   老王啪的拧开瓶盖,拿盖当杯,斟满了。
   “喝!”
   “喝!”
   “这回退耕你又夺了第一,”老王说,“有些村闹得凶哩!头都打破了,派出所都上去了。”
   “夺第一?我没想,我一辈子爱栽树。你来过我家,房前屋后全是树,我觉着舒服,”王耕田说。
   “你是个实干家啦,能舍小家顾大家!”老王深有感触地说。
   “别给我戴高帽了,我的王哥!”
   “不说了,换个话题,”老王说,“我问你,广远有没有能说成的亲事?”
   “男娃还是女娃呀?”
   “当然是女娃了。”
   “给谁说的?”
   “我一个侄子,都二十五六了。”
   “男孩多的是,女娃是缺物呀!”
   “缺就不对外了?告诉你,缩小婚姻圈对后代不利!”
   “女娃不对外。广远的光棍汉也排成队了,恨不得到外边去抢亲!”
   “喝酒,喝酒!……”老王面带失望之色,斟满、饮干、亮杯。
   王耕田笑笑,陪着同样的动作姿势喝干了一杯酒。
   中午时分,拉树苗的汽车在大院门口按喇叭,老王去开门,王耕田也跟着出去了。
   “啥树苗,谢书记?”王耕田搬着车厢乐呵呵问。
   “你不抓紧时间整带,瞎溜达啥呀!”谢书记说。
   “基本完成了任务,我等树苗了。”他答。
   “你又夺红旗了!多少亩?”谢书记的脸上溢满了笑。
   “平均每人一亩。”
   “好啊,王耕田,你行!这树苗就先满足广远村。”谢书记跳下车,给王耕田友爱的一拳,把手一挥,对司机说:“调头,去广远!”
   满载着树苗的汽车再没进乡政府大院,就调头向广远驶去。驾驶室里,王耕田与谢书记的欢声笑语比杨家河的清流还要清凌。
  

共 33028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
转到
【编者按】广远村有三个自然村:马场、直沟、鬼石沟,不但这三个自然村的村名让人浮想联翩毛骨倏然,还发生过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原因只有一个字:穷。因为穷,买肥料娶媳妇需要贷款,因为穷,盖房子管不起饭;因为穷孩子们没有钱交书费,因为穷精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穷则思变。村干部王耕田为了让家乡旧貌换新颜,脱贫致富操碎了心。小说从王耕田为村民保媒开始,通过他鼓励力扶持村民养猪致富、为学生的书费借钱、借年关外出打工人员回乡之际带领村民里开山修路等事例,成功塑造了一位心存大爱,为乡亲谋福利的人民公仆形象,同时也彰显了山里人淳朴善良的民风。作品语言娴熟凝练,故事曲折动人,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浩然大气。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海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03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淼        2016-08-01 16:28:48
  拜读南山石文友乡土气息浓厚,充满浩然大气的优秀佳作,祝创作愉快,事事顺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回复1 楼        文友:南山石        2016-08-05 10:13:49
  感谢您!敬茶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