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心乡(散文)

精品 【流年】心乡(散文)


作者:思绪飞扬淡墨痕 举人,312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74发表时间:2018-02-17 07:07:17
摘要:在这个凡尘俗世,在他们最无奈的时候,或许,他们真的有幸获得了某种神谕,并藉着这一神谕所释放的光与热,活出他们平和的一生、坦荡的一生。


   大年三十,深夜时分,小城华灯璀璨,却已沉沉堕入梦乡。偶有微风拂过,不觉寒冷,像是酣眠的小城打鼾时长长舒出的一口气。远远望去,在高挑的大红灯笼与一串串节日彩灯映照下,中学大门敞开着,如同一个张开双臂的温暖怀抱,正静静等候莘莘学子的到来。三三两两,不间断有学生家长带着自家孩子进出校门,他们脚步轻柔,表情严肃,丝毫不敢大声言语,仿佛是怕惊扰小城的美梦,或者亵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明。
   校区西面,几座老式建筑青砖绿瓦,斗拱飞檐,穿插排列得错落有致。与东校区现代化的办公楼、教学楼和实验楼相比,这些老建筑就像一个个饱经岁月沧桑的老者,曾一次次见证小城里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十年寒窗,终成大器,衣锦还乡。而这种新与旧有机融合的建筑布局,又让我恍然觉得正身处历史与现代交汇之处,不知是该凝眸回望传统,还是该更多地面向未来。
   文庙,居于这组老建筑的最北端。一方天井小院,东西方向,植有几株老槐,腰身粗壮,估摸着几个人方可环抱,想来,最少也有四五百岁了吧。冬日时节,老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唯剩旁逸斜出的枝枝桠桠直直伸向半空,上面,满挂随风飘拂的红色丝带。院子中央,一座汉白玉砌成的小桥,由南向北横跨于一个圆形池塘之上,名为“状元桥”。轻轻慢慢穿桥而过,面南背北,即是高大巍峨的大成殿。五彩琉璃屋顶与门楣之间,一块长方形蓝底牌匾,上书“斯文在兹”四个大字。门外,四根大红圆柱顶天立地,其间,对称的八扇旧式木质镂空门窗业已向内打开,站在不远处,即可望到殿堂里居中而立的孔圣塑像。塑像高约三米,身披黄袍,神态端肃而慈祥,又双手抱拳,微微向前,呈拱手状。在孔圣人背后,以及两侧的墙壁上,绘制着一百多幅反映他生平大事的壁画,色彩明丽,形态逼真。
   伫立于这座神圣的殿堂里,眼望妻儿与来来往往的人们心怀敬畏,焚香跪拜,我并未感觉到一丝一毫所谓的封建迷信气息,反而,在脑袋里兀然幻化出这么一幅画面: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出得校门,回望灯火掩映的大成殿,似乎,它的重檐屋脊上、琉璃鸱吻间,一道道祥瑞之气正与袅袅升腾的香火交相缠绕,缓缓升至半空,又融进新春佳节的崭新希望,渐渐氤氲开来,预备给小城里行将大考的孩子们带来不尽的智慧与福祉。
   即便如此,孩子他妈依然不敢放松警惕,又从大佛山天宁寺住持那里求得一卷《金刚经》,每日夜里净心焚香,洗手研墨,以娟秀的小楷字体,端端正正誊写经卷。一写,就是大半年时间。
   炎炎夏日,高考结果尘埃落地,一纸“985”重点大学的烫金录取通知书,如鸿雁一般,自千里之外飞抵儿子手中。是孩子实力使然,还是源于文圣人的一力庇佑,实在不得而知。但我们依然抚住胸口长舒一口气,终归未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耽误儿子的前程。
   经过这件事,我越来越坚信,对造物主始终心存敬畏,当幸运如天使般降临,我们的心中自会平白滋生出几分感念之意;即便遭遇不幸,也能于天地之间觅到一个灵魂寄托之所,以致让那不幸所带来的苦痛减损三分。
   四
   早些年,三姐不幸罹患恶疾,虽做过一次切除手术,但并不理想,长期的放化疗有如一把锋利的镰刀,已将她的满头青丝收割殆尽,连人也虚弱了很多。
   今年年初,病患再次发作,癌细胞转移到了胸骨到骶骨间。这种恶疾疼起来简直要命,只要稍稍有点动作,便如钢刀剔骨般透入骨髓地疼痛,漫说做什么事情,即便平素里吃饭喝水这样的生活起居也难以自理。
   到医院看望她的时候,洁白的墙壁,雪白的床单,将她的脸映衬得愈发如同一张白纸。见我进门,正平躺着输液的她,浮肿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试图强撑着病体欠身与我打招呼,但显然,剧烈的疼痛生生阻住了她的行动,她咬牙咧嘴,“嘶嘶”倒吸着凉气,挣扎了好几次,始终也未能将头抬起来。
   我不想让她心里太难过,故意装出一副轻松的模样,笑着劝慰她,鼓励她,不要被病魔吓倒,还要勇敢地与它抗争。但我知道,这样的话语既虚伪又苍白,丝毫不可能减轻她所遭受的苦痛。事实上,无情的病魔不仅一口一口地噬咬着她的躯体,还在一步步摧垮她的意志,尽管她如我一般,也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营造着轻松的假象,让我不要过多的为她担忧。
   窗外寒风凛冽,狂躁的西北风肆虐地抓起地面上一大把、一大把尘埃与落叶,嘶吼着,将它们掳掠到半空,而后,又狠狠摔打到四处。病房里,我陪她坐了好长一段时间,却越来越词穷,甚至,我开始深深怀疑自己,这二十多年的语文老师到底是怎么当的。沉默,长久的沉默,似乎,整个病房,空气渐行凝滞,转而化为一张细密的丝网,紧紧包裹住我的身体,而且,愈勒愈紧,让人喘不过气来。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沉闷的气氛,放下随身携带的物品,还有一些钱,匆匆与她道别,逃也似的离开了病房……
   在一家人所建的微信群里,兄弟姐妹们都很关心她的病情。二哥四处打问,给她找了很多抵抗癌魔的偏方,又常常转发欢快的歌曲让她听,希望能藉此消解她的一些苦痛。她的几个姐妹,也不怕晚辈们笑话,哪怕跑调跑得没影儿,依旧每天坚持为她唱歌或唱戏,极力想哄她开心一点。虽然,她也经常笑着跟我们说话,但我们都知道,她不过是在极力摆出一种姿态,倒过来安慰我们罢了,谁又能深切地体察她内心深处极度的悲苦与恐惧!
   后来,听她说,在朋友帮助下,她已皈依基督。每每病痛发作,只要翻开《圣经》,唱一首赞美诗,或者念一段马太福音,就如同主始终与她同在,以悲悯的眼光温情地望着她,为她带来福音,为她消弭苦痛。
   再去看望她的时候,在她家里,一个暖意融融的午后。
   虽然仍是数九寒天,但打春后的天地已显露出春的迹象,一股无人能够阻挡的蓬勃气息,正从人们脚下汩汩冒出。
   这一日,天气出奇的好。碧空如洗,蓝得澄净而透彻,没有一丝云彩。那轮每日驾着龙车出游的太阳,无私地将一束束光暖暖投向村落,投向小院,也投射到了每一个人身上。这一束暖,仿佛也有情有意,不愿打扰她难得的清静,蹑足潜踪,穿透窗玻璃,静静爬到她床上,柔柔地抚摸着她的面庞。隔着窗玻璃,我看到,正手捧《圣经》侧身斜躺的她,脸上反射着柔和的光泽,宁静,平和,坦然,根本不像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也许,她在书页间真的看到了耶和华,抑或,灵魂得到上帝的眷顾与抚慰,由此已忘记病痛,忘却了死神那张狰狞的面孔。
   我推门走进卧室,屋内很静,暖气也好,空气中,隐隐地,还漾着一丝淡淡的花香。窗台下,墙角里,一丛丛剑兰长势喜人,绿意葱茏的花茎,高举着一串串漏斗状的花朵,或红或黄或紫,炫出一个个明媚灿烂的笑脸。
   我点头示意,阻止她翻动身体,搬一把小凳子,静静坐到了她对面,又担心身体挡住她的阳光,侧身挪了挪凳子。她说,最近一段时间精神好多了,身上的疼痛也减轻了不少,甚至,天气好的时候,由她姑娘搀扶着,还能在家里走走步、溜溜弯。
   或许她说的是真的,在与我说话的时候,她的语调愉悦而轻松,脸上的笑意也显然由衷地发自于内心。一个人,当她的灵魂终可以找到栖息之地,甚而,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她所崇奉的信仰的时候,也便获得了一种勇气与力量,一种可以超越恐惧、超越生死的勇气与力量……
   此心安处是吾乡。归家路上,我忽然想到福根老汉,想到妻,想到二孬家老婆,想到了村子里的所有人。也许,人们的心灵也如同一只张开的空手,总应该牢牢抓住点什么,或者是对良善的执着,或者是对鬼神的信服与敬畏,让他们终能在每一个暗黑的夜,心灵充实着,饱满着,也隐隐透着一缕微光。在这个凡尘俗世,在他们最无助、最无奈的时候,或许,他们真的有幸获得了某种神谕,并藉着这一道神谕所释放的光与热,活出了他们平和的一生、坦荡的一生。

共 810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信仰是约束人不良行为的准则。人一旦没有了信仰,内心就会变得浮躁与荒芜,有时,也会失去做人的准则,甚至是人性。于是,世界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亦如道教、佛教、天主教等等。但无论哪种宗教,都是让人向善,教人学好。然而,除过这些著名的宗教外,各地还根据自己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各地的一些宗教习俗。这些宗教习俗,带着明显的地域色彩,带着一种神性,保护着那方土地上的人们平安、幸福、人丁兴旺。保佑着那方土地风调雨顺,收获累累。也使那方人们心灵有了栖息地,精神有了依托。这便是人们心中的故乡,也是当地的一种传统文化。所以,无论人走到何处,都会按照故乡的习俗做人做事,祈祷神灵保佑家人平安,一切顺心如意。此篇美文,用灵动的笔触,详尽地描述了故乡的一些宗教信仰。文章立意厚重,构思严谨,主题丰沛,语句优美凝练,情景交融,挖掘了故乡的信仰习俗,继承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218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02-17 07:10:53
  一篇令人深思的美文,读罢,让人受益匪浅!
   欣赏美文,感谢墨痕的分享!
   问候墨痕,祝福新年快乐!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8-02-17 08:16:52
  谢谢玫瑰姐大过年的辛勤编辑这么长的拙文,辛苦了,问好!新春愉快!
思绪飞扬淡墨痕
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3-05 10:42:22
  写出了人心灵深处的一种局托,一种心灵皈依,一种象征的意义。
   正如那个先生所说,心善的人,葬在哪儿都是风水宝地,这就是这篇文字的高度!
   文笔厚实,底蕴丰盈,语言富有特色,堪称佳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