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真】千年沧桑话书院(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真】千年沧桑话书院(随笔) ——身心教育实践者刘越岭


作者:石中元 白丁,7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32发表时间:2022-01-18 13:18:07
摘要:本文介绍了身心教育实践者刘越岭对古今书院的体会,内容包括四部分:一、石鼓书院——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二、四大书院——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三、北京地区书院——里坊书院杂相间,青砖碧瓦史悠长。四、延庆三座书院——兴新学而不弃儒释,论天道柔叙人常。

【宁静·真】千年沧桑话书院(随笔)
  
   三、北京地区书院——里坊书院杂相间,青砖碧瓦史悠长
   北京古代书院兴建较早,在五代时期的后梁,北京就有了第一所书院——窦氏书院。五代时期北京称幽州,虽战乱频仍,但是,士大夫们担当社会责任,在兴办官学的同时,创办书院。窦禹钧是北京书院序幕的开启者,他利用家里的积蓄,创办了书院,后人称之为“窦氏书院”。
   窦禹钧,范阳(今北京昌平)人,唐天佑(904-907)末年,为幽州掾。因为幽州地处燕山,窦禹钧又名窦燕山。后人熟知的《三字经》中所记载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正是他。窦氏书院位于今昌平区,宋代范仲淹、李昌龄等人对书院都有记载。根据记载得知,窦禹钧把书院建在自家住宅的南边,有房屋40余间,藏书非常多,还聘请饱学之士前来讲学。
   元朝统一全国后,北方书院得以恢复,北京书院的数量有所增加。元代时,北京的书院主要有太极书院、谏议书院、韩祥书院和文靖书院4座。
   明代是北京地区书院发展时期,书院有叠翠书院、通惠书院、杨行中书院、白檀书院、后卫书院、闻道书院、双鹤书院和首善书院八所书院,其中四所在通州:通惠书院、杨行中书院、闻道书院以及双鹤书院。
   叠翠书院与“居庸叠翠”有联系,坐落于居庸关。明代戍守九边的士兵可以带家属,为了给士兵的子弟提供一个读书的场所,嘉靖二十年(1541),巡按御史萧详曜,将旧的寺庙修缮一新后,以“居庸叠翠”美景为名,创办了叠翠书馆,实为授业读书的书院。
   通州的四所书院值得说一下。通州旧时没有书院,虽然创办了儒学,但校舍简陋,莘莘学子往往居住在寺庙、道观中。嘉靖二十七年(1548)九月,侍御史阮鹗到通州视察粮仓,首先到了儒学,拜谒先圣后,便升堂讲学,当他听说诸生没有学习地方,十分感慨,便在儒学右侧建立书院,因为此地在通惠河附近,故命名为“通惠书院”。
   杨行中书院,是由左副都御史杨行中私人创办于嘉靖末年,位于通州旧城内水月庵,今新华街道东海子居民区。万历年间,杨行中的孙子杨世扬把书院改作佛地,书院停办。值得一提的是,杨行中身为士大夫,不仅办书院,而且还注重官学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是倡建学宫。
   闻道书院创办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由直言敢谏获罪归里的御史马经纶私人创办。因其门人生徒,私谥他为“闻道先生”而得名闻道书院。书院位于马经纶的别墅,通州旧城东南文昌阁附近,今中仓街道莲花寺胡同东端南侧。
   双鹤书院位于通州张家湾内,万历三十九年(1611),巡抚李三才辞官回家后创办,因书院设在李三才自家双鹤轩内而得名。
   明代,在北京城内也有一所书院,那就是首善书院。首善书院是明朝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左副都御史冯从吾于天启二年(1622)在北京创办。
   白檀书院是明朝万历年间,密云兵备、按察使王见宾创办,他去密云视察时,发现当地近30年来读书人没有中过举人,为此他设立了书院,因为汉代在密云设置过白檀郡,遂给书院命名为“白檀书院”。
   清初,鉴于明末东林之祸,顺治八年(1651)发布了限制书院发展的诏令。后,康熙帝对书院给予支持,亲赐御书和匾额。乾隆帝即位后不久颁布谕旨,要求各省督抚仿朱熹白鹿洞书院之例,设立条规,慎选院长、生徒等,为书院制定条规。道光和光绪两朝,鼓励社会力量捐资,或修建书院,或作生童膏火,这一时期,书院发展最快。
   清代,北京的书院已经遍布城区和郊区,城区有金台书院,其余的分布在通州(潞河书院)、房山(云峰书院、义仓书院、卓秀书院)、平谷(近光书院)、顺义(蒙泉书院)、昌平(燕平书院,前身为明代谏议书院)、延庆(冠山书院、缙山书院)、怀柔(温阳书院)和密云(白檀书院,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书院达到37所之多。
  
   四、延庆三座书院——兴新学而不弃儒释,论天道柔叙人常
   延庆古、今有三座书院。古有两座,一座冠山书院,一座缙山书院。今有一座,妫川书院。
   冠山书院是延庆第一座书院,前身为明代洪熙元年(1425)始建于州城东南隅之“隆庆州学”,后经卫学、社学,至清朝雍正六年(1728)废“社学”衍为“义学”,乾隆二十年(1755)知州芮泰元(云南大理人)又废“义学”,于州城旧学宫之后,利用东西斋房建“冠山书院”,次年,将书院移至州城东北隅崇文街。1949年,原延庆县立城关完全小学在冠山书院原址成立。1964年,学校被确定为延庆县重点小学,直属教育局领导,下设十个分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改名延庆小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延庆县第一小学至今。
   缙山书院是延庆第二座书院。明正统元年(1436),知县张宣在县衙东侧(今永宁医院)创建“永宁庙学”,成化二年(1466)、嘉靖八年(1529)均有修缮。万历十三年(1538)知县王玉汝创修,十四年(1586)重修,十八年(1590)知县赵尔守移建原址之东。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李体严增修。到了清顺治十六年(1659)裁县学为卫学,康熙三十二年(1693)裁卫学并入州学。道光十二年(1832)永宁人胡先达捐资创立“义学”,道光十四年(1834)胡先达等又募资将义学改建为“缙山书院”。据载,缙山书院曾因经道光皇帝的御批,所以又被称为“御学”、“御批书院”。从庙学、卫学、州学、义学到缙阳书院总计经历近400年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扩大完善,原校址向北扩成两进院落,设南北两处分校,教学班达25个。学校1956年曾成立过中学班,一年后分离出去建为中学,两年后,学校改称永宁小学。迈入新世纪,在均衡教育发展理念的大环境下,2012年永宁小学与永宁中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永宁学校,而小学旧址又改建。为延庆农村地区第一所独立直属幼儿园——永宁幼儿园。
   延庆妫川书院是延庆第三座书院,是延庆的一所现代书院。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人才时。延庆冠山书院1755年创建,延庆缙山书院1834年创建,又过160年后的1994年,延庆师范学校毕业生刘越岭、朱记林、赵新忠、高德钢、王海斌、郑书林、王伟东7人于延庆区大榆树镇大榆树村创建塞北艺社,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培训,组织人员去琉璃厂荣宝斋参观书画展,开发长城纪念品等活动。
   2009年2月16日,刘越岭到北京八大处拜李有来先生为师,撰写“拜访书法家李有来先生”一文刊发于《延庆报》,并且多家网站进行转载。先生建议在延庆成立个书社,一起研究探讨诗、书、画、印艺术,2010年10月5日,刘越岭、高德钢、刘利明3人在刘越岭家(双路小区4号楼304)创建妫川书社,定期交流诗、书、画作品各一件。12月13日,高书国加入书社,全年共计4人。2011年5月11日,康彦峻加入书社,书社实行会员制,年费每人200元,资金统一管理,统一使用,聚餐采取光盘行动,禁止饮酒。9月11日,妫川书社落户明和堂三楼,招收第一名学员左所屯小学时奕璐,男,11岁。11月3日,付冬月加入书社,全年成员共计5人,分别为刘越岭、高德钢、高书国、康彦峻、付冬月。
   2012年3月25日,书社进行第一次慈善行为,减免父母离异学员一年学费600元。6月21日,黄秀娥加入书社。全年成员共计6人,分别为刘越岭、高德钢、高书国、康彦峻、付冬月、黄秀娥。
   2013年1月11日,在明和堂311室召开书社成立仪式,刘越岭任社长,名誉社长、副社长、理事分别为逄锡彦、高德钢、高书国、康彦峻、付冬月、黄秀娥、吕祥、闫捷等。1月18日,书社开办周末公益书友会,吕祥讲授《国学概况》,之后开讲《道德经》。3月15日,增设副社长、文学委员会主任郭强1人,4月12日,增设副社长、摄影委员会主任鲁书华1人。4月24日,书社书法实行免费培训。11月6日,书院迁入江山宏业总经理于亚非先生免费提供的房屋燕水佳园20-3,召开书院第一次工作会议,重新设置人员机构,聘任张世臣先生为妫川书院院长,自此结束院长兼职历史,张世臣院长无工资待遇,属志愿行为。
   2015年妫川书院迁入南菜园北二区26—11号,同年经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行政许可、延庆区民政局登记注册成为民办非营利性单位,是一家集文化“保护、宣传、交流、展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会员制、共享制”文化机构,是一家继承了古代书院“私学传统、文化主体”为特征的现代书院。
   学子恰似深山玉,书院犹如巧匠刀。妫川书院“理念、架构、任务、目标”为“六六二”工程,“六六”为“六个馆、六个会、六个业、六个队、六个课、六个式”,“二”为“两个核心目标”。
   六个馆:养生馆、演艺馆、博物馆、素食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个会:文化研究会、书画研究会、印社研究会、茶艺研究会、珠玉研究会、读书研究会。
   六个业:活动策划、展陈设计、节庆宣传、文艺创编、讲座培训、编辑印刷。
   六个队:会员队伍、讲师队伍、专家队伍、摹经队伍、志愿队伍、游学队伍。
   六个课:八关书法、六法绘画、珠饰文化、六事人生、妫川书院、觉悟之路。
   六个式:写字、画画、看书、收藏、游玩、聚会。
   “两个核心目标”即指对个人开展“人生教育”、对大众开展“社会教化”。通过“六六二”工程,解决人们“健康、快乐、财富、亲情、事业、学习”六件人生要事,为个人实现“健康人生、快乐人生、财富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圆满人生”搭建平台;为社会实现“和谐美好”贡献力量,打造“大众书院、养心书院、解压书院、娱乐书院、社交书院、教化书院”知名品牌!
   2019年5月迁入南菜园北二区西门,妫川书院前后七异其址,目前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
   妫川书院始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2010年减免父母离异学员当年学费690元。2015年4月为确诊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旧县小学学生闫嘉硕同学募集捐款34961元;其中书院捐款1000元。2015年10月,为大面积严重烧伤的闫庄村民闫盈军募集捐款3550元;其中书院捐款500元。2016年至今共开展公益图书换阅46次,流转图书近12000册;2016年4月弟子规募集捐款5000余元,书院出资5000元印刷《弟子规》500册。2017年7月向区作协捐款10000元。2017年底收集地方文献200余本。2018年6月为92岁老人祝寿赠送书法作品6幅。2018年7月-2019年9月公益书画展览进社区共42次。2019年10月向内蒙兴和县蔬菜村委会捐赠图书400册。2020年1月2日妫川书院爱心粥活动举办免费赠送腊八粥。2020年2月4日通过延庆佛教协会向武汉疫情区捐款500元。截至2019年底累计免费培训50岁以上老年学员120名共计640课时。
   妫川书院博物馆面向全体市民免费开放,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已经接待了各村镇的数十次点单参观任务。养生馆推出免费体验足穴指压手法及艾灸调理。演艺馆走进企业表演瑜伽、空竹、书法等。图书馆开展进社区图书换阅活动,并且在书院内部开设免费阅读区和长期换阅点。美术馆对成人免费开展书法培训4000余场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
   妫川书院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教、娱、养活动,恢复了古代书院的“心教”功能,在传统书院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赋予书院新时代新“身教”功能,建立现代书院“身心教育”新模式,开展“妫院学堂”品牌活动,实现“美育工程”任务目标,挖掘书院新文化,打造现代书院、大众书院、美育书院。目前妫川书院已经成为延庆区学习型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区级五A社会组织、北京市妇联合作机构,妫川学堂已成为市、区品牌活动,在当地发挥着弘扬文化、传播艺术、丰富生活、净化心灵的社会作用。发挥着新书院在新时代的新功能,为地区文化活动发挥着作用。
  
   注:
   此文作者刘越岭,妫川书院创始人,1974年2月出生于北京延庆,别署“悦莲堂”,亦作“阅莲堂”。师从李有来、刘景芳两位先生习字、问画、学诗、治印。喜书画,好收藏,钟情传统文化,酷爱圣贤教育,对《心经》《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论语》《茶经》即儒、释、道、易、医、茶文化用功颇勤,《心经》尤甚。长期致力于《中国书法基础入门》《中国书法结字训练》《中国书法认识观与方法论》《快乐人生》《自病自医》《财富密码》《唯爱永生》《相由心生》《心经智慧》撰写与传播,把“人生文化研究与实践”和解决人们“快乐、健康、财富、亲情、事业、学习”六个问题定为终生事业。曾任北京市延庆区文化馆、图书馆馆长,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妫川书院创始院长,北京市延庆区文化馆专职书画教师。

共 1011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介绍北京市域内名人、当代学人刘越岭大师国学力作——千年沧桑话书院,由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石中元先生作序,标题。大作正文内容四部分:一、石鼓书院——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二、四大书院——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三、北京地区书院——里坊书院杂相间,青砖碧瓦史悠长。四、延庆三座书院——兴新学而不弃儒释,论天道柔叙人常。身心教育实践者刘越岭君对古今书院的独到认知及其深切休会,对21世纪当代文化教育并我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文明继承与弘扬颇多启示。【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01-18 13:30:24
  感谢先生标题作文,希望读到更多学界学人学术著作,以有效提升文学文化品位格次。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2 楼        文友:石中元        2022-01-18 13:58:10
  郭先生不愧为编辑大家,此文经郭先生的小改,更精练了,谢永涤老师!
北京人文学者、环境保护作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