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菊韵】戏迷父子(小说)

精品 【菊韵】戏迷父子(小说)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49发表时间:2022-03-11 13:31:09

【菊韵】戏迷父子(小说)
   刘全福与王二虎“珠联璧合”,闲时就凑在一起,拉拉唱唱,先后学了《斩马谡》《失街亭》《四郎探母》等唱段。小建国六七岁了,那会也没有幼儿园,平时在家跟着爷爷奶奶,晚上就跟在全福屁股后面,颠颠撒欢。看到二虎叫伯伯。二虎就拿出自己孩子的连环画让小建国看。小建国看书好像不太上心,眼睛盯着画册,耳朵支楞着听爹唱。似乎是有遗传基因,忽然扔了小人书,跟着爹的节奏,小嘴里也能随着京胡唱几句,腔调拿捏,恰到好处,韵味十足。
   把二虎惊得瞪大眼睛连连夸赞:“小小年纪,就能唱成这样,难得难得。说不定能有所成就。”
   全福嘿嘿一乐:“他?小屁孩,能有嘛成就?”
   二虎瞥了全福一眼:“你这就不对了。我也不是相面算卦的,就看这孩子和戏曲有缘。谁也没教他,随口唱几句就有模有样了。以后准比你还强。”
   小建国看着爹说:“我也要唱戏,演杨宗保。”
   “吆喝?说你咳嗽还喘上了。”
   全福笑着说:“说说为嘛唱杨宗保?”
   小建国认真地说:“杨宗保有本事,比武招亲,找了个媳妇穆桂英,两口子并肩打仗。”二虎全福还没听完就笑得岔气。
   二虎指着小建国说:“你这个小建国。脑袋里装的嘛玩意?是你爹教得不?”
   小建国说:“不是,小人书里说的。”
   二虎看了全福一眼说:“你认字了,认多少字了?谁教的呀?”
   小建国说:“跟着娘学的,反正能看小人书。”
   二虎指着全福“啧啧”着嘴巴说:“你看你看,多聪明。没上学就认这么多字了,比你强。”
   全福腰一挺脸一板得意地说:“那是,得看是谁的儿子!”
   二虎又问:“还会什么戏?”
   小建国张口就说:“还会唱巧儿我。”
   二虎哈哈一笑:“巧儿我怎么啦?”
   “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童声稚气,嗓子稚嫩,有板有眼。
   二虎眼一瞪说:“这是跟谁学的?”
   “听翠改婶唱会的,回家听爹唱,就更会了。”
   “嘛时候学的?怎么我不知道?”
   “就是你们拍戏的时候。翠改婶还亲我来着。”二虎哈哈一笑:
   “亲你?亲哪儿?”
   小建国小手摸着脸蛋:“这儿,就这儿……”
   全福啪!在建国后脑勺捎了一个后秋:“以后不准让她亲……”
   小建国委屈着说“不许亲我,亲你呀?”二虎把持不住,弯着腰,捂着肚子,笑不出声,跪在地上,头顶地,眼泪哗哗如黄河之水顺着脸流下,打湿一片土。全福哭笑不得,有些气急败坏,顿时恼羞成怒,揪着小建国的耳朵,回家。自此,全福有意避开郄翠改,实行三不政策:不接触,不照面,实在没办法,就不说话。当然,领导安排二人一起演戏,台上台词对白不能避免。但下台来就形同路人。
   农民嘛,过日子就是下地干活,回家吃饭。小建国跟爷爷奶奶一起睡,奶奶睡得晚,纺线子。这两年,电通了,屋里点着一支十五瓦灯泡,可比煤油灯亮多了。全福先去爹娘屋里问安,看着小建国钻了被窝,才回屋。
   晚饭吃得晚,俱乐部快散伙了,又不会玩牌,心里觉得没劲。有心去找二虎唱几段,可心里憋屈,支书说了好几次,上级说不让唱了,就不要唱那个老戏了。要唱就唱新戏。新戏有嘛呀?巧儿都唱腻了,朝阳沟是豫剧,咱不会,别的现代戏听过没学过。嗨,没事,睡觉。
   “哎,早点睡,你又有了,别累着。”
   雪梅说:“都仨月了,累不着,你先睡吧,我把这只鞋底纳好就睡。建国的鞋都磨透底了。”说着,用力拉动绳子,使劲紧了紧,把针在额头头发上蹭了蹭,又纳了起来。
   全福睡不着,躺在被窝里,嘴里哼哼《铡美案》老旦唱一段。
   雪梅说:“我说,你没听见广播喇叭里说,老戏不好,不让唱了。”就是啊,报纸广播批判老戏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说没有工农兵。
   俱乐部自己编演一些快板对口词三句半,水平一般,人们不待见。演的没劲,看得也没劲,慢慢地,俱乐部人越来越少。随着自然灾害的到来,食堂清汤寡水,下地干活也是出工不出力,人们吃饭都吃不饱,俱乐部自然而然解散了。
   俱乐部不演,挡不住戏迷全福迷呀。一没事儿就与二虎一起偷着唱一回。
   二虎说:“今儿个唱点嘛?老旦你唱的不少,没听你唱过《打龙袍》,会不?来一段?”
   “会,就是唱不好,那要见功力的。我试试,凑合唱。拣难唱的试试,就唱龙车凤辇进皇城吧。”
   二虎说:“要说老旦,还真是李多奎唱得好。人家这句唱的,哎呀,一听就浑身上下发紧,起鸡皮疙瘩。怎么说呢,人家的声音就像传到了天上,那嗓子真不是一般人能唱出来的。”
   全福口中说“试试”便拉开架势,酝酿情绪,把唱词回忆一遍,“好啦,开始。——龙车凤辇进皇城,御街上来了我讨饭的人……”
   就算压低嗓子,爱热闹的村民还是来凑热闹。唱了《打龙袍》,又唱《四郎探母》:“一见娇儿泪满肠,点点珠泪洒下来……”
   全福唱得上劲,二虎拉得更带劲,俩人额头满是汗珠子,也顾不上擦。有人抱着夹看热闹说:“唱得真带劲,吃的嘛饭?这么大嗓?”
   全福眯着眼回了一句:“饱吹饿唱,知道不?越饿唱得越有劲,就忘记饿了。”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呀你。饿着肚子还能唱饱不成?”
   “不信你试试。唱几句,一会儿就不饿了……”一拉长腔,忘乎所以。有人学他,开口就唱,奇怪,一收肚子,肚子还真的不闹饥荒了。
   转眼到了四清运动,村干部挨个过筛子,查四清四不清问题,有枣没枣打三杆,有丁点问题也要反复交代检查斗争。两年运动,村民对发生了什么事,有点不清不楚,光知道有干部多吃多占,存在四不清问题。工作组每天都组织学习,大喇叭震天价响。上工前半晌休息都要学习报纸。
   工作组人才济济,文武双全,能说会画,不但账目清理清楚,账单全部公布,还刷白墙壁,画《收租院》,一排墙画了一百多个人物,吸引大人孩子每天都来观赏。
   村干部人心惶惶,村民政治觉悟倒是提高很快,都开始关心国家公社和村里的事情。搞什么活动都很热情。村建立民兵连,民兵分组背着枪,每天巡逻。这一搞两年多。
   过了年就到三月,还没脱棉衣,三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发生地震,村里乱了套。有部分家里土坯房后山倒塌,幸亏本地盖房是四梁八柱,墙倒架子不倒,虽然弄得灰头土脸,但没有死人,但有砸着碰着的。
   刘全福是在梦中惊醒,听得房架子吱吱作响,还夹杂咚咚声响,以为有贼上房,大喊了几句,就没有动静了。叫醒雪梅,雪梅赶快穿好,用被子包住两岁的女儿,下炕出门,来到爹娘门口:“爹,娘,起来没有?”
   爹说:“地动(地震)了。没事,起来了。多少年没闹过了。”开门,爹和娘开门,拽着小建国出来,站在院子里。
   小建国打着哈欠,迷迷糊糊说:“奶奶,冷。”
   奶奶说:“全福,去,跑屋里把被子拿出来,裹住。”
   刘全福立刻钻进屋子,迅速扯出几床被子,交给父母,又跑到街上,抱回几捆秫秸,放到大槐树下,几个人铺上被子,用被子裹住身体坐在秫秸上。
   就听到街上有人喊:“民兵连集合!能出气的出来救人啊。”
   刘全福也是民兵一员,还是一个排长。忙对爹说:“爹,我去集合了。”就跑到街上,见影影绰绰好多人在街上站着。
   村干部都在,也有工作组的人,就听老支书分工:“民兵分组,亮子,你带一排去一二小队,查看损失,赶快救人。”
   亮子带着几个人走了。“全福,你来正好。你带二排去三四小队查看灾情,抓紧救人。”全福答应一声,带着几个人就走。
   有人说:“他可是戏傻子,他能行?”老支书回看一眼那人说:“谁说他傻?他比你精多了。”一阵嗤笑中,老支书又把剩下的三排和预备队做了分工,查看余下小队的灾情。
   刘全福带着人来到西头(西街),黑乎乎的看不清。全福也分成三组,每组三人,先迅速查清灾情和伤亡情况。地震造成电路中断,有几户点上了罩子灯(马灯),正在从屋里往外拾掇东西。
   刘全福吆喝着:“路叔,要帮忙不?”
   “不用啦,人没事,就是猪圈塌了,砸断猪腿。你们快去别人家看看去。”
   转了几家,没大事。忽然听到小孩哭声,几人忙过去,原来是寡妇郄翠改家。连个亮光也没有,刘全福跨过倒塌的墙头,进入院子,见奶奶揽着两个孩子,哥哥瞪着大眼睛不说话,小女儿好像受点伤,哭泣着。翠改正从屋里扯被子。屋子的后山墙秃噜了一大块,幸亏墙坯往外倒塌在街上,人没事。
   全福不说话不行了:“婶子,人没事吧?”
   郄翠改婆婆说:“人没大事,吓死人了。小妮擦破点皮,不要紧。黑灯瞎火的,这去哪待着?”
   刘全福说:“婶子,没事,这不我们都来了,你们先歇着。我们来。”吩咐大家从屋里把吃的喝的穿的盖的先抱出来,又从街上抱来秫秸,铺到院子中间,说:“先凑合着,天亮了再说。”
   翠改小声说:“谢谢你们。”郄翠改、刘全福又要进屋子拿东西,忽然又有余震,大地摇晃,人站不住。
   全福忙喊道:“坐下,坐下。”大家忙不迭坐在地上。只十几秒功夫,四处传来忽喇喇墙倒屋塌和人们惊叫的声音。两个孩子抱着奶奶一声不吭,连疼痛都忘记了。正在拾掇东西的郄翠改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亏被旁边的刘全福揽了一下,用力过大,正巧贴在怀中。郄翠改脸发烧,感激地瞥了一眼,忙挣脱开。幸而天黑又是一刹那的事,没人看见。脸红不红就无所谓了。
   刘全福若无其事说:“先待在院里,千万不要进屋。天亮后村里会有安排。那,我们去看看其他家。”说着走了。郄翠改摸着发烫的脸,回味着刚才那一拥,一颗心怦怦直跳。
   天慢慢亮了。却是阴得厉害,看样子要变天了。虽然已是春天,却是冬的末尾。雨雪常有的事。地震再遇到下雨雪,这人住哪儿才好啊?上级下达指示让各村自救。老支书本已经犯了四不清错误,但职务所在,仍然指挥抗震救灾。按着晚上分工,去各家各户落实指示,一是不许进屋睡觉;二是搭建窝棚。凡是看到进屋的,一律轰出来,有能力的自己搭建窝棚,没能力的,让民兵帮助搭建。
   全福率领民兵,对负责的小队一户一户检查。对五保户、军烈属还有孤儿寡母的,重点帮助。
   到了翠改家,见翠改正扶着根木头发愣。刘全福吩咐道:“小青留下,其他人去帮助剩下的几家困难户,帮忙搭搭架子,把窝棚弄好。婶子和孩子们呢?”
   “家里没有糁子了,婆婆领着去推碾子了。”刘全福上前接过木头,看好地势,远离房屋,靠近树木,与小青一起,几根木头支起来,搭成马架,捆绑结实,竹竿木棍斜靠绑好,抱来秫秸,挡在外边三面。
   里面铺上麦秸,再铺上一领草苫,可以挤下三四人。拍拍手说:“好了。有没有塑料布?”
   郄翠改摇头。“那苫布总有吧?”
   “有一块,让老鼠咬了好几个洞。”
   “不要紧,苫布要苫在外面,挡风遮雨。破洞可以补一补。在哪?”郄翠改领着刘全福和小青去柴草房搬来苫布,展开,两人用力,把苫布遮在窝棚上面。“这一面可以用门帘挂上,总算是个窝啦。”
   翠改感激地说:“忙了半天,连口水都没喝,我去烧水。”忙去水瓮里舀水,一掀开瓮盖,只剩一个底,还有泥。
   翠改尴尬了说:“我去挑水。”
   全福说:“算啦,我去挑水,小青你去看看他们弄好没有?如果好啦就回家。”说着挑起水桶走了。不一会儿,挑回清亮亮两桶水,翠改已经刷了瓮。见全福挑水进家,一恍惚,心里有奇怪念头:这要是丈夫多好……忙迎上去,欲接过来,刘全福绕过,直接到水瓮边,不放扁担,左手提着水筲担在瓮沿上,倾倒,水哗哗进入瓮内;右手提一水筲担在水瓮沿上,又一倾哗哗倒入。担不离肩,扭身就走。
   又一会儿,刘全福又担来两桶水,走到水瓮旁,放下,将扁担竖起欲靠在墙上,一只手接过小声说:“我来,你累坏了吧?休息一下。”
   刘全福怔了一下说:“不累,我把水倒了。”说着要提水筲。谁知,放下扁担的郄翠改又抢先去提水筲,俩人的头抵在一起。刹那时间停止了,抬头互望,那么近,呼吸声都可闻。
   郄翠改眼睛含爱水,刘全福眼睛有慌意,忙躲开郄翠改目光说:“我,我该走了。”
   “我,我喜欢你,真的,别走,我真得好苦,待会儿说会话。”说着靠上去,抱住刘全福的腰。全福懵了,醉了,双手也不自觉地搂住翠改的腰肢,口中竟喃喃说“巧儿你……”“柱子哥……”郄翠改踮脚去亲全福,刘全福躲了一下,脸被亲着了。俩人搂抱着,麻雀也不忍打扰,扑棱一声全飞走了。
   就这扑棱一声,刘全福惊醒,涨红着脸松开手说:“不行,不能这样,我走了。”说着扭头就走,还不忘擦擦被郄翠改亲过的脸。郄翠改含着泪水,痛楚于心,张口不知道说什么,眼睁睁看着全福飞走。
  
   刘全福强压下乱蹦的心,用力搓搓发烧的脸,看看四周,幸而没人。走到大街上,见人们忙着搭建窝棚,抱柴草,扛木头,忙得不可开交。就到老支书那里汇报了一下,然后回家。家里窝棚也被帮助搭建好了,雪梅已经把搭好的窝棚拾掇利落。刘全福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犯罪的感觉。不敢吭声。窝棚外面盖上塑料布,里边铺了麦秸,还铺上一领草苫,并铺上铺炕被子。

共 46516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10
转到
【编者按】刘春大师的传奇小说《戏迷父子》几易其稿,反复修改后今天又再次发表,写作的认真精神感天动地,我细读后感到特别喜欢。京剧说国粹,世界人民都喜欢,国人更是痴迷,连我这个乡下人都爱哼哼。小说给了我们一个痴迷京剧的两代人物,对热爱京剧的人是一个莫大的激励。选材出新,表达出新,情节出新,就是刘春大师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小说细腻生动的记叙了刘家远枝的一个大爷刘全福和儿子刘建国两代人热爱京剧,传承京剧的感人事迹,人物个性鲜明,思想、言行富有个性,同是痴迷京剧,但是父子各有所长,各有特色,读到动情之处,可令人拍案惊奇!“戏傻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酷爱京剧的成长过程。小说分为上下篇,不仅真实的记录了人物,和刻画了时代的巨变,记载了人民生活的变化,对文化看法的变化,看戏,爱戏、学戏、唱戏,演戏都没有单独的表现,总是和时代和社会紧密相连。戏迷父子两代人,就是时代的巨大对应。父亲唱历代好剧,儿子唱现代京剧,各有建树。真是奇人奇艺。从人物的进程带出时代的演变,世道社会的变迁,使得小说加深主题。小说的刘春看来也是受家族影响,也是一个京剧戏迷,小说的那些唱腔,板式,唱词都写得很纯熟,而写唱词也很经典完美,只有熟悉生活,才能写得如此传神。为此我也要为刘春老师点赞。因为京剧虽然是国粹,但是懂得的喜欢的并不算多,而刘春老师竟然这样纯熟,也非一般功夫。小说里其他几个次要人物也刻画很好,很生动的。如唱旦角的的寡妇郄翠改、媳妇雪梅、支书村长、王二虎, 方怡然、反面人物刘怀水等这几个人物也很鲜活,穿插的爱情故事也很优美多趣。这里不多解说。戏剧是生活,生活也是戏剧,父子戏迷,何尝不是父子的特别生活。刘建国爱唱京剧,成了小小戏迷,班里的文艺委员每天戏匣子里的唱,唱样板戏张口就来,还练成武功,可以演唱高难度的西皮导板,扮演英雄形象,亦见人物之精神。刘建国进入戏校,从迷戏到进入科班,得到了人生的成功!圆了他爹刘全福的一个梦,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大团圆的美好结局,父子戏迷有了新的高度!时代创造打磨出人物!我也是喜欢京剧的,当兵时也演过样板戏,只是学艺未果,后来一直自己哼唱京剧作为休闲。今天读完刘春老师大作,我的京剧瘾又被引发了。好小说感动感染了我,发文我就要去唱京剧去了。感谢刘春老师送来我的精神之气神!鼎力推荐。【编辑:黄金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31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3-11 13:32:02
  读完刘春老师大作,我的京剧瘾又被引发了。好小说感动感染了我,发文我就要去唱京剧去了。感谢刘春老师送来我的精神之气神!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刘春        2022-03-11 16:26:42
  感谢黄老师的按评。比我写的小说还精彩,竟让我感到羞愧:没有做到啊。此外,我非大师,一个无名不入协会的草根而已。上初中时喜欢京剧,对现代剧厚爱有加,太鼓舞人了。握手!
老兵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3-11 16:32:00
  作家撰写长文小说一定不易,看完吃透精准编按,也是很吃功夫的。致敬刘先生和黄社长的辛苦劳作!
回复3 楼        文友:刘春        2022-03-11 16:40:54
  感谢先生读字。握手!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3-11 18:37:42
  刘春老师这部小说我真的爱看,把人物写活了,没有矫揉造作。情节也不是虚设,丝丝如扣,细节也富有生活!大赏再次!
活到老学到老
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03-21 20:10:37
  我持续看了三天,今天可算是看完了,这是我在江山看的最长的一篇,非常过瘾,人物,性格,情节,时代背景,交代清楚,明白,顺带学习了戏曲知识,拜读,祝文丰笔健。7页倒数11行应该是笔误,怂恿是不是应该是簇拥?
回复5 楼        文友:刘春        2022-03-22 08:51:34
  谢谢读字。确实是笔误,应该是打字拼音时候选择错误。谢谢,祝春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