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回归】在高高的山岗上(散文)

编辑推荐 【回归】在高高的山岗上(散文)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99发表时间:2022-03-14 07:38:19

【回归】在高高的山岗上(散文)
   在思想混乱的时期,许多相关问题看似为了探究文明和科学,好像是严肃的学术争论。到最后发现,一些人并不是为了维护真理,而仅仅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别人的一切,不管是多么先进,多么科学,都要拒绝学习,都要尽可能的排斥掉,这就是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伯特兰·罗素: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是无知,但并不愚蠢,愚蠢是后来的教育造成的。
   人类在某个无法预料的瞬间,可能会制造重大的人间灾难,让全世界陷入对末世到来的忧虑。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人们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态度,或自暴自弃、自我克制;或逃避责任、自愿殉道;或迷恋过去、幻想未来……这种社会结构分裂的危机,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无法克服的挑战,但也会激起另一些具有远见卓识和精神勇气的杰出人物来积极应战。他们尽自己所能,全力参与到更伟大的创造活动当中,创立伟大的政治成果和制度设计,让旧文明解体,催新文明诞生。
   文明是人类精神的最后终结者。思考着人类的明天会怎样,就会让我们更爱身下的这片土地和生活在它上面的人们。如果一个社会想继续存在下去,它就不能摒弃人类生生不息的道德原则。在宇宙中,液态水孕育生命的过程会带来全新的意义,就是生命的存在,比如“黄河边”的你和我。
   ——让我回到那个时代,那时,我还在成长之中,那时,诗泉滚滚而来,日新月异地不断迸涌,那时,雾霭笼罩着世界,蓓蕾有可能蔚为奇观,那时,我去丛谷之间,把盛开的百花采来。我一无所有,却满足非常,因为我追求真理,爱好幻想。还我那种不羁的冲劲,深厚而充满痛苦的造化,憎恨的威力和爱的权柄,还我消逝的青春年华!——歌德《浮士德》
   黄河的这边是收完麦子的地,那边也是收完麦子的地。
   麦粒归仓,大梦难忘。
  
   尾声
   黄河是一条伟大的母亲河,然而,历史上她曾无数次肆意改道泛滥成灾,淹没了许多人类的文明和繁华的城镇。开封北十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柳园口,因黄河泥沙淤积,致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中国最高的“地上悬河”,历史上曾多次河堤决口。开封的地下就有被黄河淤泥覆盖的六个都城。这是人间的灾难。
   包公是北宋名臣,曾在开封府任职,是中国人“清官梦”的重要幻境。这个梦其实也像黄河水一样浑浊,并且一直都像地下开封一样被黄河淤泥层层掩埋着。祈盼个人的道德修养来维护合理的制度犹如赌博机制,只有靠合理的政治制度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靠谱。
   宇宙的创造和毁灭如影随形,地球也一样,黄河也一样。悬河可以是毁灭,同时也是创造。于我们人类的价值观念而言,黄河的象征意义或许是思想领域的致毁灭,于创造。
   那些被黄河淤泥压在地底下的事物并非是完全毁灭,它们以信息的方式不断溢出,警示着我们的未来……面对涛涛的黄河,我们应该有什么与之相配的命运?
   眼前仿佛出现了修建三门峡水库的人们,那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人们希望通过大干快上的炽热情怀来改天换地,重整河山,让黄河鲤鱼千百年来能够看清夫妻间彼此的模样。
   面对混浊的黄河,黄河清的梦想化作了一句特别的祥瑞征兆——聖人出,黄河清!据说,后来的许多人不认得繁体字“聖”,伸着脖子看着这个图腾状的字样发愣。有文化的人此时就有了拨云见雾的机会,分开人群朗声念道:怪人出,黄河清!
   藉此,就以讹传讹……让自古以来的黄河清梦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悬河依旧。
   黄河不会因我们而存在,我们只是见证了黄河的一个特别时间。黄河的历史和未来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但我们中华民族会因她的恢弘壮阔而伟大。
   那年的我,在高高的山岗上躺下,用有点晕的茫然扫视着寂寥天空,无边的杂想很费解,只能任由它迟钝地在野草丛中流浪,然后,让心中的那只恶狼将其尽情撕裂……
  
   2022年3月14日星期二
   (原创首发)

共 652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完此篇,努力驱遣我的想象,迈着沉沉脚步,一步一步,走进作者用艺术构建的精神极境——那高高的山岗上。也来仰望青云、俯瞰大地,也来感知浑浑荒荒、聆听嘶呷啾咻,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编者我凡俗之心。唯有作者负重强渡的文字律动,让我频频感佩于他特立独行的那层孤诣。在高高的山岗上,一个离天很近离地很远的地方,适合遥望、适合畅想、适合拷问、适合追溯,适合将郁结的情怀缓缓释放……在文字间攀岩,试图走近作者,与其相对而立,听其讲述,为其感动。我似乎听到了,在那高高的山岗上,除了上古的歌谣传来,还有善良的祈祷声声、真理的追寻阵阵,这是敬畏,对一切自然宇宙的敬畏;这是探索,对一切生命意义的探索;这是透视,对一切社会法则的透视;这是期许,对一切众生未来的期许。在高高的山岗上,处处弥漫着一种无言的痛楚。痛有一种美感,痛是一种力量,在隐痛中释放了作者文字的密码,就像穿透原始丛林,窥见到一缕文明的曙光,真是那般好!是的,感谢作者,科学是万物的救赎,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文明是精神的最后终结者。愿我们都拥有珍贵的生命,愿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像滚滚的黄河一样,不负人生!纵览全文,好一个艺术构建的极境,这是作者爱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篇无懈可击的典范,倾力推荐诸位同赏。【编辑:一窗清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窗清寒        2022-03-14 07:44:40
  老师,早安。为你编辑,听你讲述,因你感动,很好很好!且问,你,是我们的同类吗?嘿、唉……
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3-14 07:51:43
  感谢清寒老师的精心编评,你的编按实在是好哇!辛苦了!敬咖啡!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看风景,心情肯定不一样,哪天你也去那个高岗看黄河,自己的心情也会和我一样,心中会有一万匹野狼在奔跑!再次表示感谢!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3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2-03-14 10:35:25
  佛教中有所谓的“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前五识就是对外界刺激的第一感受,第六意识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是第六意识。打个比方,我们听到的鸟语、潺潺流水的声音,这是耳朵的感觉,这是耳识,然后分别是声音频率、振幅,由听到的声音联想到的一切,就不是第一念了,这就是第六识了。“芙蓉泣露香兰笑”是意识、“花开的声音”也是意识;一篇文章读者用眼睛读,是感觉到文章里文字的流畅;用耳朵听,感觉作者想要传递的声音;用心感悟,感知作者深邃的思想。南山社长老哥的新作《在高高的山岗上》,起笔由黄河滩延伸到黄土高原,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苍凉,周围可以触摸的现实;而思想延伸的别处呢,则是作家心灵充满着灵动的神思。由人到神、从古到今、由大地到宇宙、由思索到思想,思考着生命的意义,感悟着生命的真谛,这些思索和感悟,就像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渗出,在山脚汇聚成了一股涓涓不停的溪流,沿着山势一直流向遥远的渤海。
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3-15 08:49:48
  感谢朋友留言!我曾去过不同的地方看黄河,有鸡鸣三省的晋陕蒙,有秦晋交界的“河南,河北”。也曾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像一根丝带从脚下流过的蜿蜒黄河,也曾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宽阔的河水哗哗激荡,然后弯腰捧起黄河水洗手、洗脸、洗脚……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黄河,心潮也是不一样。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裹挟着孕育生命的每一粒沙子,流经九省,浩浩荡荡,最后在我的心中注入大海。当我想起它,我的心便会生疼。这是被一粒沙子硌出的疼痛,时刻提醒着我的来处,我出生成长的黄土高原,也时刻提醒着我的归处,最终将会把我埋葬在高高的山岗。黄土高原上苍凉的呼喊,华北平原上翻滚的金黄麦浪。当它忘却生命的形态,以一滴眼泪的咸,离开大地,汇入深海,它便凤凰涅槃,获得永生。记忆与忘却,咆哮与寂静,存在与死亡,就这样消除了对立,化为浩瀚无边的宇宙。问好上大人朋友了!
人生如梦
5 楼        文友:岚亮        2022-03-16 21:51:08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头顶云卷云舒,身临浩荡长风,俯瞰大河东去,念天地之因果回环,叹万物之枯荣变换。此般雄奇之文,须底蕴,须思想,须境界,决非常人可及。策马南山老师的才思和笔力实在让人高山仰止,拜读学习,一万个赞!
6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3-17 08:05:10
  看了岚亮朋友的留言,感动之余,也不禁为朋友富有逻辑美感的语句折服。句式渐次推进一气呵成有大家风范,择词择句彰显轻重缓急有诗人文采,欣赏了!岚亮老师读文细心,能深谙其中韵味,特别表示佩服!所有的溢美鼓励权当对南山的鞭策及要求,在此深表谢意!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7 楼        文友:乡野        2022-07-22 15:25:28
  老师文笔细腻又丰满,高手啊!
8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7-22 16:36:25
  谢谢乡野朋友,我正在文字表达的练习中,有些想法就写出来,熟能生巧嘛。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