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镇记忆(散文)

精品 【晓荷】小镇记忆(散文) ——流水十章


作者:肖群 童生,80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2发表时间:2022-07-22 17:39:13


   一切分明眼前,又恍如隔世。就这样,这所曾经让我度过青葱岁月的小学,一直沉在我的心底。忽然想起,仍温暖如初。印象里当年的校徽是三角形的,蓝底白边黑字,正中有一匹奔跑着的骏马。
                
   六、菁江古渡
  
   饮马河东去十几里的菁江古渡,当年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的王安石也留下了吟诵。宋仁宗皇祐二年,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期满回京,乘舟沿运河西行至菁江渡,南眺连绵起伏的四明山峦如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北望一马平川的姚西平原恰似一块炫丽多彩的织锦,吟出了《离鄞至菁江东望》的诗篇。因了临川先生“丹楼碧阁无处所,惟有青山照眼明”的诗行,菁江古渡从此名扬四海。此后的淳熙十三年三月,南宋的陆游前往明州拜访史浩,也行舟于此古渡。可见运河的烟波里出没过多少文人墨客、名士高官。
   诗人的背影已远去千年,吟哦的余音也散落在轻波细浪间,偏有不少人读罢诗又追寻过去,试图重温那一份心理感应,是如愿?是叹息?还是失望?已无从说起了。如今的菁江古渡已没了渡船,自然也见不到当年舟楫往来、渡客熙攘的景致了。我站在古渡口四望,头顶的天,灰蒙蒙的,两岸皆是新建的楼屋,南面绵延的四明山也成了一道隐约的山影。岁月带来的陌生感以及未曾改变的河流,让我怎么也悟不出古诗之神韵。
   渡口北面的后场址村,相传是明朝状元韩应龙的祖籍地,遥想状元郎当年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是何等的荣耀气派,可惜天妒英才,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一抔黄土归故里。据村里老人讲,原来这里是有一座状元坟的,但前些年也被人平毁建了宅子。
   对岸,一群麻鸭,拍动双翅争相下水,排成箭状队形,“嘎嘎”地叫着一路游去。我依稀听见,深而阔的一片水面上里,古老的船歌从水天交汇的褶皱中飘来,徘徊在心灵的渡口,歌声悠扬,碧波荡漾。
  
   七、阿娟的裁缝店
  
   有人说,日常生活的美,常美在心甘情愿的一再重复一件看似无趣却乐此不疲的事情。是呀,这世间所有的美,都是劳动者用手艺创造出来的,讲究的就是一个耐心与坚持,一种别人难以想象的执着。
   “服装加工”几个字用毛笔写在一块旧纸板上,其实写不写也无所谓,店门口摆着的那台老式缝纫机,一看便知是个裁缝店。
   阿娟的这个裁缝店,已经开了30多年,从她一头秀发到如今的花白头发。以前小镇人做新衣裳都去她的铺子里,老老少少都喊她一声“阿娟姐”,一叫叫了这么多年。那时还没有缝纫机,做衣服全靠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现在的人基本不去裁缝铺做衣服了,年轻人更喜欢到大商场或专卖店去买。缝纫手艺也像许多我们熟悉的老手艺一样,悄悄远去,淡出我们的生活。
   阿娟姐的裁缝铺已不再是“做衣服”那么单纯了,还有蒸汽烫、换拉链、钉铐扣、剪裤边等项目,也修旧衣服。
   给老妈买了几回裤,城里商场买的,价格不菲。但她穿着总说不舒服,不是腰身太肥,就是裤腿太短,最后她还是穿以前旧的。有人告诉我,去阿娟姐那里改一下吧。三块钱一条裤,真是便宜,老妈穿上新裤子笑了。
  
   八、钓鱼的老竺
  
   溯流而上,从南往北再折向西行,两岸青山对峙、峰峦叠翠。一路走到西横河船闸旁的小村落。
   立于村中老桥之上,满目的山水风光,未经雕饰,那么生动、自然。眼前的这条河,在这里与姚西平原上的湖泊相联通,水域变得宽阔大气,豁然开朗。没船也没有风路过的时候,清澈的河水如一面明镜,倒映着农舍、古树、炊烟。有飞鸟掠过天空,也有渔舟从山的那头划来,意境深远。
   废弃的船埠边常有垂钓者,我总喜欢一旁静静地观看他们钓鱼。时间久了,自然便相熟了。
   一位叫老竺的钓友,天天出门,阴晴雨雪,从不间断。
   即使钓了许久,也不见浮漂有半点动静,他照样不急不躁地盯着水面,有时一天下来,没有一尾鱼儿钓起,他也仍旧乐呵呵的,完全那种任来者来,随去者去的淡然。
   听人家背后议论,他曾是省城一中学的美术教师,被错划右派在监狱里度过了青春岁月,平反后被分配到国营渔场。之后,娶妻生子,在小镇安家落户。
   他自己说,在渔场那会他们捕捞的全是十几斤甚至更重的大鱼,现在下岗了,闻不到鱼腥,钓钓小鱼过把瘾。
   有一天,老竺突然告诉我说,不知为什么?当年整治他的那些人,早已像尘埃一样归于黄土了,唯有自己却健健康康地活着。所以他觉得,现在生活给予他什么,他都会淡然去接受的。
   我知道,淡然并非天生的,那是经历跌宕起伏之后的感悟和超脱,或许只有历经了风雨的心,才能够领会和懂得淡泊的乐趣。
  
   九、生煎馒头
  
   寻常巷陌,人间烟火。虽经岁月流逝,那些关于生煎的情愫,依然美好如初。
   生煎馒头俗称生煎,类似于锅贴和台湾的“水煎包”。当年老街上一个叫“包子友相”的人,他做的生煎面软汁浓,肉鲜底脆,咬一口充满了葱香、肉香和芝麻香。 
   生煎出锅时,包子友相会用锅铲在锅沿上敲打出“当当当”的节奏,入耳又好听。吃客们寻声过去,围在长方形的案板周围,一个个报出自己需要的数量:我四个,六个,给我八个,十个……因为大都是熟客,报完数,人们便将钱扔到案板上,然后自己找回零钱。友相拿出一叠干荷叶,摊在手掌上,一个个铲好生煎递给他们。那些人拿好生煎,倒点米醋,或站,或蹲,或在河边的栏干上坐着吃。有时忙上一阵,生煎还没卖完,友相会“当当当”再敲一遍兜揽顾客。
   夏天的晚上,友相也摆夜摊,为的是那些街坊四邻的老顾客们。午夜,桥上乘凉的人,肚皮咕噜咕噜叫了,整条街都关了门,要想吃点宵夜,唯包子友相的生煎莫属。
   当夜风中飘来生煎的香味,随后听到“当当当”的声音,食客们就知道包子友相的生煎又出锅了,众人聚拢在生煎摊前,有时候满满一锅生煎,五六分钟就见了底。 
   皓月当空,河水泛出粼粼银光。人们一边惬意地品尝生煎,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即兴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补缀起刚才纳凉时听过的那个故事的情节。这味道,这画面,与那山那水联系起来,仿佛一个很美的意境。
   不知何时,友相儿子曾经的生煎店,也被拆得只剩下断垣残壁了,墙体上“定做馒头”几个字还依稀可见。到是它对面那家开了40多年的早餐店还在。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无名小店,两间东倒西歪的平屋,远看就像一幅褪了色的黑白照片。店门口立着由汽油桶改制的大炉子,上面置一只生铁平底锅。镇上许多老手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而它依旧不慌不忙地保持着传统生煎的做法。
   三四张方桌,几条木凳子,有点逼仄拥挤的就餐环境,丝毫没有影响店家的生意。清早的街上行人稀少,店里的顾客却人满为患。吃生煎的人常常要等上很久。 
   刚出锅的生煎,胖胖的,头上顶着碧绿的香葱,黝黑的芝麻,下面衬着焦黄的底板,色泽赏心悦目。小镇人爱它,自有道理。
   许多年后,我终于又坐到了这家无名小店的方桌前吃生煎了。夹起一个生煎,蘸一点醋,先吃面皮,然后是肉馅……馅鲜汁满,皮薄底脆。哦,还是从前那个熟悉的味道。我有些满足地笑了,闲看外面等着生煎出锅的众生相。店外面,那些大人手牵着背个老大书包的孩子,焦急地等在炉边,十几双眼晴盯牢生煎师傅的每个动作。
   生煎师傅也是店老板,将一只只雪白的小馒头在锅底排列整齐,淋两勺菜油,煎一面,翻个身,直至双面金黄,然后泼半碗水。只听到嗞啦一声,无数细小的油珠四处乱溅,一股香喷喷的蒸汽冲天而起,赶紧将木盖盖上,不时手垫抹布把住锅沿转几圈。约莫一二分钟,生煎师傅揭开厚厚的木盖,随即撒上一把葱花,再撒一些芝麻,然后起锅。刚出炉的生煎,最具烟火气,瞬间就被抢光。买到生煎的人,提着还烫手的生煎兴高采烈地扬长而去,没买到的只有心灰意懒地等待下一锅了。有时间堂吃生煎的,不忘再来一碗油炠粉丝汤或者咸豆浆,有干有湿,相当乐胃。
   生煎、油炠粉丝汤抑或一碗豆浆,抚慰着我们日益娇贵的肠胃,简单至极,但也美味至极。
  
   十、小镇的日常
  
   老镇仍旧飘散着一种属于老底子的味道。石板的街,店铺沿河而建,一家紧挨一家。店屋临河的一面皆杉木板壁,不上任何饰料,裸露着木材的原色,即使已被岁月染黑,木纹丝路也隐约可辨。窗是木的窗,门也是木板拼的,一切那么原始朴拙。
   洞桥桥堍一爿古色古香的老茶馆,门口的七星灶上坐了好几把茶壶,店主提壶续水进进出出地忙碌。
   老茶馆像一个顿号,停顿在老街上。镇上的人,有事无事愿意去茶馆闲坐。一壶陈茶,二三旧友,也可泡个半日。日子如茶,苦涩过后终有回甘,浮浮沉沉皆是生活的滋味。
   小镇的菜场终日充斥市声和乡音。去菜场的狭窄小弄,总是鲜活而拥挤的。杨梅时节盛满杨梅的篮、筐,汇成一条烁紫艳红、酸酸甜甜的梅弄。吃罢杨梅,农家人又把自产的一点五光十色的果蔬挑来,像一帧帧绘画小品,零零散散摆在两边低矮的屋檐下。
   冬瓜外裹一层白白果粉,西红柿连带绿绿叶蔓,一个老农,从编织袋往外掏沾了湿泥的嫩花生,有人担了两矮筐莲蓬叫卖,青蓬上还闪着晶莹的水珠。
   我向老农买花生,老农过完秤又捧了一大捧给我,我说不要,他说自家地里种的,吃不完才拿出来卖一点的。老农的话朴素实诚,我不再推却。
   菜场门口的海鲜摊,特新鲜。全是刚从杭州湾海域捕获的小海鲜。海鱼泛出一片大海似的银白或幽蓝色,几只指甲盖般大小的螃蟹,从一堆米虾中悄悄爬出来透气。
   一家当地特色的小吃店,门口摆了张圆台面,满满当当的一桌人,听说话大多本地方言。
   呡一口店家自酿的芦稷烧,吃一碗牛骨汤煮千张包或农家碱水素面,从容又津津有味的样子。
   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一桌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喝边聊,毫不在意旁人的观瞻及四周的熙攘,市井小民才有的平淡与知足。
   我好羡慕他们的随便自在,乐天知命。好几次也想坐下去,坐到他们中间,听他们聊些什么。置身于平民的生活,做一个平常人,并且乐在其中,真的也很好。
   小镇至今还保留着老戏台,鲁迅先生笔下的那种,戏台半个搭岸上,半个在河里。鲁迅小时候在外婆家,坐着摇橹的木船去皇甫庄看水乡的社戏。
   在老戏台看戏,多在星空璀璨、月色朦胧之夜。偶尔有微风从河面吹来,带着一丝凉爽和河底水草淡淡的清香。“锵锵锵”的开场锣鼓一敲,戏文便开演了。
   看戏最较真的要数老人及妇女们。其实这些戏文他们看过好多遍了,情节唱词莫不烂熟于胸,但惟有如此,才甘于接受,更乐意欣赏。演到哀婉凄绝时,看戏的人禁不住伤心落泪;唱到精采动情处,台下的观众忍不住跟着哼起来,一时台上台下响成一片,热闹极了。
   戏文场边少不了各种吃食摊,冻米糕、芝麻糖,馄饨或臭豆腐,烤番薯摊。有人不想看时,便可借机退出,在小摊边吃一点食物,吃了又去台前站一会。一边生活,一边艺术,小镇看戏,草台民俗就是这样子。
   时光就这么不经意地从小镇最平凡的日常中溜走。都市的拥堵嘈杂,山村的偏僻闭塞,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小镇,恰到好处地把日子过得平淡而真实,这样的日子,充满温馨,令人向往。
  
  

共 944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记得有位从城里官位上退休的老者说过:人们都向往大城市,其实最最宜居的要算是交通便利空气清新的小镇。读完肖老师的文字,小编真有点感叹那位老者的睿智了。文字里描述的是应运河而生的小镇,它有着优渥的地理位置,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采。作者用深情而又朴实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古意盎然的三座桥, 胸有丘壑的从容的扳罾人阿海伯,孙阿太水果店的红色记忆,活跃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船只,小学里的掌故,古渡的诗意与传奇,与时俱进的阿娟裁缝店,淡然超脱的垂钓人老竺,烟火气十足的生煎馒头,小镇的日常等等,一幅幅画面灵动,温馨,令人神往。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佳作力荐,共赏!【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72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2-07-22 17:40:20
  学习老师精彩的文字,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肖群        2022-07-22 21:13:32
  感谢编辑老师精彩编按并留评,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7-22 18:32:44
  “时光就这么不经意地从小镇最平凡的日常中溜走。都市的拥堵嘈杂,山村的偏僻闭塞,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小镇,恰到好处地把日子过得平淡而真实,这样的日子,充满温馨,令人向往。”平淡的日子,平常的景物,在老师笔下灵动了,诗意了,慢慢读来,脑海中浮现出小镇时光的宁静与充实,着实令人向往。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回复2 楼        文友:肖群        2022-07-22 21:15:46
  多谢社长阅读并精心点评,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