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也说卫嘴子(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也说卫嘴子(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62发表时间:2022-11-07 13:10:37


   晚清有文人笔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余寓天津时,有粗作人田升,日往来于博场。一日,见有醉人昂然而至,上不衣,下不袴,止以尺布蔽下体。一入局中,便肆口谩骂。博徒群起,各执白木棍打之,然打者自打,骂者自骂,至体无完肤,气息仅属,犹喃喃骂不绝口。于是群叹曰:“好汉!好汉!”以童便使饮之,又以温水涤其血污,负而归之开局之家。自此,月有规例矣。
   这个卫嘴子,虽然身无长技,唯一的本领就是那张不死不闭上的臭嘴,他居然就凭这种韧性与“顽强”,赢得了好汉的名声,成了天津人眼里的英雄。并且有了按月到赌场领钱的资格。真应了那句北方俗语:煮熟的鸭子——就一张嘴硬。
  
   四
   卫嘴子不仅会说话,而且还挺爱吃。著名红学研究家周汝昌先生说过,卫嘴子名不虚传,能说会道,能吃会喝,怎么不该叫卫嘴子?与北京人不同的是,北京人你喊他京油子,他极其反感,而天津人,对卫嘴子的称号,不仅不反感,而且还感到自豪。反正说话靠一张嘴,吃喝也得靠这张嘴。天津人热爱生活,对吃喝很讲究。
   清末民初,天津卫居住着一大帮特色人群,这些人就是从北京中央政府退下来或被排挤出局后不得不下野的高官重臣,这些人没有了政治权利,吃喝娱乐,就成了一大快事。也因此,天津有了许多填嘴的名店、酒楼。坐落在天津旧城北门闹市区的天一坊饭庄,创建于光绪五年,那儿靠近运河,临近钞关,水路通往济南、南京、苏州、杭州,来往官家、商客、社会名流,每当宴请宾朋好友都要到此,故盛名远扬,四海皆知,称作“天下第一坊”。其中的挣蹦鲤鱼、煎熬花鱼、官烧目鱼、炒清虾仁,最富天津风味。1988年,百年老店重振旗鼓,重振声威,成为专做正宗津菜的正宗菜馆。胃口好的朋友,可到此一餐。
   天津颇有特色的二荤菜馆,当属东门的中立园,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最受大众喜爱的食品,一是三鲜卤面,用鸡蛋、肉片加木耳、黄花菜打卤,再加虾仁,十分美味可口。二是锅贴饺子,用大白菜或是西葫芦、猪肉作馅,里边加鸡蛋、虾仁,味道没得说;三是家常饼,油大面软层次丰富,酥软可口,卷上葱段、青萝卜条,蘸甜面酱,十分香甜。这都是大众口味,平民价钱。中立园的炒菜有糖醋鲫鱼、糖醋熘松花蛋、玛瑙野鸭、坛儿肉、小酥鱼、琥珀豆等都经济实惠,味道可口。中立园饭馆,是家不大的小饭馆,菜肴也多是大众菜,可是不仅在国内,就算海外的华人,说起中立园也是津津乐道,有些人谈起四五十年前的印象,依旧津津有味呢。
   20世纪90年代,我曾经常地到天津参与商务谈判、竞标投标、催要货款,那时年轻,囊中羞涩,不要说天一坊这样的大饭庄,就是中立园这种小馆子也不是咱下菜的地方,嘴馋了,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和平区山东路或者河西区大沽路,去吃顿狗不理包子或者啃上根十八街桂发祥的大麻花。再不济就在街头店吃煎饼馃子、耳朵眼炸糕或是棒槌馃子。这些都是天津的名小吃,也都是卫嘴子的最爱。
   天津的当家女人,也都热爱生活,烧得一手好菜。卫嘴子穿戴不讲究,很平民化,但对于吃,那确实有点贵族气派。天津人觉得,钱多放银行不保险,放进肚子那是最安全的去处。只有吃了喝了,那钱才是你的。存在银行里,那就是个数目,等到两眼一闭,便宜了别人,全都白瞎了。
  
   五
   跟京油子总是将眼光盯着官场,放眼未来不同,卫嘴子没有那么大的格局,也没有那么远大的眼光,他们更加的平民化,关注当下。极端点说,卫嘴子就是平民的代表。
   居住江南几十年,说起自己的城市,江南人总爱如数家珍般说起自己家乡著名的人物。比方我居住的小镇,人们总爱说,我们这个地面上出过大唐宰相,那个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李绅;明代的太师华察;著名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太师府出了“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曲名扬天下。每每说起来,都充满自豪感。天津人对这些好像没什么感觉,名人不名人的,似乎也不干他什么事。外来的名人,他们觉得他本就不是天津人。当地自产的名人,名气大了,离开了天津,他们觉得,这些人出去了,也就不再是天津人。这些人在外落寞了,回来了,他们又把他们当成了外来人。
   天津是北方滨海城市中少有的建有妈祖庙,并有妈祖崇拜的城市。不过,在天津,卫嘴子并不将这尊海上女神叫做妈祖,而是称作天后,或者干脆就叫做娘娘。也因此,天津的妈祖庙,称作天后宫。天津最有名的天后宫有两座,一座在河东,一座在水西。天津人爱热闹,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天,都要举办“皇会”,表演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舞狮子等,万人空巷,十分红火。
   妈祖,传说叫林默,宋代福建人,她只活了27岁,即升天做了海神。之后,历代皇家都将她敕封为“天妃”“天后”,列入祀典。南方各处的妈祖庙,大多单祀妈祖,以示神圣。而平民化的卫嘴子,怕单身的妈祖太寂寞,给她弄来一大堆的神神怪怪相陪衬,自元代起的七百多年里,卫嘴子们先后给天后宫搬来了观音、龙王、药王、火神、河伯、雷公、电母、财神、文昌,还有关帝、唐明皇、岳武穆等等。弄得天后宫成了神仙聚集的大杂烩。
   就这卫嘴子还嫌不热闹,他们要进一步地体现民间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他们觉得这些神仙还都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也不那么接地气,不那么亲近,于是乎,卫嘴子又在天后宫中自造了一些民间神,比如:傻哥哥、憨娘娘、疙瘩刘爷、挠大三爷、挑水哥哥、王三奶奶等。天津人用自己特有的幽默,务实的生活态度,将希望化成了神,又将神变成了自己身边可以亲近的人。卫嘴子用平民文化有效地抵御了来自京师的贵族文化、官场文化。可以这么说,天津人是化神奇为平庸的专家,在他们的曲艺、相声段子里,高官、名人、才子、明星,甚至皇上,都不过是个笑话。肩膀上也都扛着一个脑袋,跟老百姓每天过的日子也一样,无非都是吃喝拉撒。这也是天津为什么是中国的幽默之地,曲艺之乡的原因了。
   卫嘴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要面子。我读书时,有个很要好的天津同学,改革开放初,他开了家小饭店,一时生意还不错,于是乎,同学熟人去吃饭,他都不收钱,说是都是自己哥们儿,你们来吃,就是给我面子了。不久,这家小饭店就给熟人“蝗虫”们给吃空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家具城转做家具生意。在家具城,碰到同学、熟人,他依旧热情似火:哥们儿,看上什么家具了,言语一声,我给打折。人家喊他一声老板,他就咧开大嘴乐。其实,他这时已经一文不名,在家具城是给别人看店的。名分没有了,面子还得要。
   天津是个直辖市,卫嘴子守着这样一个大都市,石油、军火、高端设备等赚钱的生意都不是他们能做的。因为天津人在商界历来有“精买傻卖”的儒商名声。他们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离开了买主,一分钱也赚不上,做买卖要实诚,不能偷奸耍滑。货真价实才是精,以次充好才是傻。因此,他们买原材料都是精选精挑,严把进货关。而销售产品时,却从不卖高价,不追求高利润。天津达仁堂生产一种救命丹,在医药市场声誉奇高,关键就在于,他们选用的犀牛角都是最好的,几十年来,一直采用费劲、繁琐的传统加工工艺,坚持不用现代机器。近些年,材料、人工都大幅涨价,他们却坚持薄利多销。前几年,当各大城市都在拼命追求GDP的时候,天津人却主动为GDP统计去水分,硬是将虚高的GDP数字降了下来,体现了天津人不图虚名的务实精神。
   卫嘴子虽然不像京油子那样高谈阔论地讲政治,却是很有民族气节的。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多次从海上进攻我国,八国联军当年就是从天津登陆进攻北京的。也因此,卫嘴子将民族气节看得比身家性命、个人富贵都重得多。当年有很多下野的军阀驻留天津,无论日寇怎样威逼利诱,没有一人去当汉奸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老百姓普遍还比较穷,能进外国人开的公司拿高薪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日本天津光荣软件公司,是家制造游戏机的外资企业,他们生产的游戏机游戏里,有美化侵略、为侵华战争翻案的内容。两位年轻的中国工程师,不怕开除、不怕失去高薪,愤起向社会控告该公司的劣行,迫使日本人向中国道歉,并从此下架了所有美化二战的软件,一时间赢得华夏大地无数国人击节称赞。
   卫嘴子毕竟生长在有慷慨悲歌传统的燕赵大地,身上有着抵御外辱的血统,为国忠义守节的血性。卫嘴子包容开放、豪爽慷慨、爱国家、亲乡梓、重感情、讲义气,守规矩,是首都北京的海上守门人。

共 838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卫嘴子,是指天津人会说话。由于天津离北京较近,从古时候开始,就有京城的官员及退职官员,到天津卫消遣娱乐,那么,天津就多了一些娱乐场所,比如:酒席馆子、茶叶店、鞋店多,园子、落子馆,妓院也多,服务场所多了,服务人员是靠嘴吃饭的,免不得要见机行事,看人下菜,就变得能说会道、圆滑,久而久之,也就练成了一张卫嘴子。天津是租界,天津人最早吃进口面粉,坐有轨电车,打电话,喝自来水,最早见过铁甲船和火车,这些都是天津人炫耀的资本,也就为练就卫嘴子打下了基础。不过,天津人还是有骨气的,爱国家、重感情、讲义气,守规矩,是首都北京的海上守门人。这篇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作者从少年时的见闻讲起,又追溯到天津这个城市的来源,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这个城市的特色。表面看似在讲述卫嘴子的由来,实际上,是在描述天津的历史与文化。文笔优美,幽默含蓄,有顺手拈来之感。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0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2-11-08 14:52:33
  卫嘴子咋一听还不知是什么,原来是指天津人会说话。本文风趣幽默,读来让人忍不禁。文章引经据典信手掂来,可见作者知识面广,既欣赏了美文,又让人对天津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从不知道有京油子卫嘴子这一说,看了作者的文章,也算是长了见识。这篇文章涵概知识丰富,让人不知不觉中了解天津的历史。大到地理方面,语言,交通发展,小到风俗,特色小吃,看了此文真想去天津体验一下。文章思想性艺术性高,洋洋酒酒近万字来写卫嘴子,让人看了还意犹未尽,也只有大家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佩服!
回复11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8 16:56:01
  明月,谢谢美评。能让你认识纸上的京油子、卫嘴子,我还是挺开心的。
12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2-11-08 15:33:02
  二哥写的卫嘴子,形象极了,可乐极了,幽默极了。我的父母都是天津人,我的二伯更是将天津人的乐天派演绎到极致。二伯,不折不扣地爱说笑话。到哪都是我们的开心果,七十多岁的人像个老小孩,整天就知道玩、吃、逛,和他在一起,我们都变成小孩了。二哥笔下的天津人,和我看到的天津人很相符。天津人爱吃,也会做,也会吃。去年我回天津老家,亲戚家的饭菜真是一家比一家好吃,回来我都胖好多。天津人会吃也会过日子,天津女人过日子都是一把好手。天津人好吃也好玩,总是嘛字不离开,吃嘛,干嘛,听天津说话,跟听相声似的。天津人热爱生活,爱面子。二哥写的散文,形象生动,令人开心一笑。二哥写得真好,好像二哥也是地道的天津人一般,面面俱到。赞!欣赏佳作!
    
永远红梅
回复1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8 17:05:09
  红梅,不好意思给我撞上了真正的天津人,我这就成了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了。写卫嘴子,我是从一个江南人的视角来书写的,江南文化是我写卫嘴子的参照系。相对于江南文化的精致、沉稳和内敛,天津卫的文化就显得包容、大气、达观。天津人似乎都是乐天派,他们无论男女老少,都一样的热爱生活,爱说、爱吃、爱交际。对自己的本土文化充满挚爱,却又不与别人攀比,用一颗包容的心看实际。天津人不像北京人那样人人都似“肝昏迷”,对官场没有多少热情,对名人也赖得去追星,他们习惯了小家碧玉的平民生活,那种不急不燥,那种安步当车,让他们在改革开放,讲求效率的今天,显得有些不合群,却也显得鹤立鸡群。
13 楼        文友:泽子        2022-11-08 17:04:16
  在我眼里,卫嘴子比京油子和东北耍贫嘴的幽默感都来得快,先别管说啥,一发声我就想乐。在我眼里,那股子天津味跟辽宁锦州味有一拼,一张嘴就让人忍俊不止。语调自带亲切和调侃,即便骂架,也让人动不起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凤鸣大哥从亲身对卫嘴子的接触,到深入了解天津文化,让我对天津有深刻的印象。写生活倾诉快乐,写快乐描绘生活,这就是我眼里的凤鸣大哥。
回复13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8 18:23:55
  泽子,谢谢你的美评哈,其实,我对天津的了解也是很肤浅的,都浮在了表面。而且接触到的人,也都是平民老百姓。能让大家在阅读中开心就好。
14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1-08 17:35:08
  这篇文章,我更愿意当做历史来读,卫嘴子形成的原因、卫嘴子的特点、卫嘴子的前世今生……作者的文章,一如既往,诙谐幽默,博古通今。
   尤其是开篇第一部分,真是让人捧腹大笑:那个年代的确真够特殊的,老师居然向学生哭诉做主。原因竟然还是“老侯”变成了“候”……同时我也在文中感受到了作者身上从小满满的正义感,“教导处张老师找我了解情况,我极力为侯老师说好话,为他洗脱罪名。”我想大大的喊一声,“班长好,班长真好。”
   无论是上一篇作者的“京油子”还是这篇“卫嘴子”都是属于每一个的地方特色,有优点有缺点,但是如果作为自己的家乡,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说一声,“还是我们那最好。”
回复14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8 18:30:05
  小风,你的评论真好,说到了问题的实质。那个年代确实是日月颠倒、人妖颠倒,备份颠倒,好在那个时代离开战争并不遥远,人们对动乱的承受能力奇高,要放在今天,不知有多少人要因“抑郁症”挂到歪脖树上。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一个达观的民族,是一个韧性十足的民族,能够苦中作乐的民族,就凭着这样一个特性,熬过了许多艰难困苦。回忆以往,我常常想,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自由生活,珍惜今天的一切美好。
1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11-08 19:44:3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且阅人无数,故二哥不管写什么都手到擒来,下笔千言,立马可待。这篇与《京油子》是姐妹篇,期待还有《保定的狗腿子》问世。文章秉承了作者一贯的幽默风趣,读起来轻松愉快,不时会心一笑。从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天津卫的来历,它的历史文化,天津人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色。我曾在南开进修几个月,对天津有一些皮毛的了解,读来更感亲切。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5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8 22:40:39
  春光也在天津待过几个月啊,那对天津应该有所了解呢。我写天津卫,比写京油子轻松,故事多呀。不用拿霍点兵开心。
16 楼        文友:天上雪        2022-11-08 21:26:19
  一直都说,二哥是百科全书,书读万卷,阅人无数。上晓天文下知地理。读二哥的文章,总能增长不少见识。此文开篇即把读者带入故事中,妙趣横生。第二节又把读者带入典籍,开始初步了解天津的卫嘴子,接下来,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娓娓细说着天津卫嘴子的历史与文化以及相关的一些趣事,一文读完真的是增长不少见识,不仅知道了天津这座城市的来源,还知道了“京油子”一词(老实说这名词我第一次听),二哥的散文向来文如其人,气势滂溥,妙趣横生。阅文读文,二哥的散文是一大享受!问好二哥,写文愉快!
流云本是天上雪
回复16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8 22:42:28
  谢谢琉璃美言。我其实没写出点啥,就是带大家开心。天津是曲艺之乡,那里的人生活要求不高,幸福感满满的。
17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2-11-08 23:49:34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是流传于民间的戏说和俗语。说到京油子,只因京城乃是天子脚下、皇天后土,来来往往的不是达官显贵、富贾豪绅,就是一些社会名流。所以京城民众说话也好、做事也罢,多多少少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正所谓:话不能说的太满,事莫做的太绝”做人做事以圆融为上、留有三分回旋余地才是高!为此,才给人以其油、滑的的印象。卫嘴子现指的是天津卫在清代很多人善于摔跤,据说摔跤前用嘴舔一下手,会使其会更灵活、避免受伤等。只是后来以讹传讹,才有了现在的卫嘴子油腔滑舌、能说善辩的说法。今又读了二哥的文,对于“卫嘴子”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行文幽默、诙谐、风趣,读后着实令人捧腹,这真是“嬉笑怒骂皆文章,行藏去留尽话题”。让读者在愉悦的同时,更从中了解到天津卫的天时、地理和人文、历史;民俗、民情、坊间轶事在笔端如行云流水汩汩流淌,在阅读中,既赏心悦目,又增长了知识和阅历。不失为一篇佳作!
回复17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9 00:14:19
  点兵兄是标准的大智若愚,真人不露相。其学富五车,大隐于市。我想,您总得做点贡献才是,别老是把那真才实学捂在口袋里,时间长了捂馊了就不美了。感谢点兵兄的美言,学习了。
18 楼        文友:桑子        2022-11-09 00:39:09
  作者诙谐生动惟妙惟肖的描写中,侯老师的说话声音已经是自带音效笑点了。从侯老师的“卫嘴子”说起,作者将天津“卫嘴子”的起源故事娓娓道来。其实,不管是“京油子”还是“卫嘴子”,这两种风格迥异的语言风格,其实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艺术。而“卫嘴子”,就是属于市井平民最朴素的语言艺术了。就在这般幽默的语言中,天津的风土人文气息也在“卫嘴子”的音效中在读者面前展现。
宝剑、纸笔、乌鸦
回复18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9 16:23:27
  桑子谢谢美言哈。你说的一点不差,我也觉得天津人的语言别具一格,特搞笑。
19 楼        文友:大庆鸿儒        2022-11-09 10:06:48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拜读凤鸣兄这篇力作,我不由得想起了这句话。此文形散神聚,恣意纵横,知识储备量极大。既风趣幽默,又谈古论今,素材信手拈来,让人读后有所得,打开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没有深厚的积累和功底是很难把握这样的题材,由衷敬佩。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随着作者酣畅淋漓的文字,让我们了解了“卫嘴子”的精神风采。期待佳作。
回复19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9 16:25:22
  鸿儒兄,谢谢美评哈。知道你很忙,家中、单位都是个忙人。我在天津有过一段不算短的经历,写起来还算轻松。反正开心呗。
20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09 15:37:10
  一篇非常精彩生动的文字,读这篇文,懂得了何为卫嘴子,也了解天津人的幽默正气,更从中知晓了许多与天津有关的风土人情,诗词典故。可以说,读二哥的文,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从中学到不少文化知识。完全值得收藏起来,查找资料的时候用。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20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9 16:27:11
  感谢如玉美评。我在天津折腾过一阵子,身边也有天津人,老师、同学、战友都有,对他们都很熟悉。天津市各美丽的城市,天津人是一群很达观的人。我非常喜欢他们。
共 27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