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沉重的话题(小说)

精品 【丹枫】沉重的话题(小说)


作者:放歌 童生,715.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67发表时间:2023-01-26 21:16:02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沉重的话题(小说)
   “做我的女朋友吧!我爱您!”楼梯又一次在奶奶脸厐耳语。不再矜持,奶奶勇敢地踮起脚尖,抬起双臂死死用劲搂抱楼梯的脑袋,似乎要拧下来,撮嘴寻找着面前这个男人的双唇,像初生的婴儿,寻找着母亲的乳汁。
   从此,奶奶悄悄地恋爱了。和许多初恋的少女一样,她想和他天天在一起,分分钟都形影不离。她天真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英俊的丈夫、可爱的孩子、美满的家、幸福的生活。
   情感的放飞,使她们的双人舞排练也得心应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丰收的田野上人欢马叫时,奶奶和楼梯的双人舞在市里汇演获得了唯一的最高奖“金穗奖”,市主要领导亲自上台颁奖并和二人合影。
   不久,市文工团来人考察,欲调奶奶和楼梯到文工团当专业演员。最后,只奶奶落选了,不知是什么原因。
   楼梯舍不得奶奶,不愿去文工团报到。大队长跑来传达上级意思,对楼梯说,“你是下乡知青,如果这次不服从决定,就永远别想回城。”楼梯说,“不回就不回,反正我也想在这里过一辈子。”“当然我知道你想在这里过一辈子啰。哼哼,你小子别想得太美了。这次如果真的不去,就把你的户口迁到外地去,至于什么地方,反正单边坐车也才两三天路程,还让你天天和牛羊吃住在一起。如果还是坚持不去,就重新把你父亲打回‘走资派’去。怎么样,去哪?自己定!”大队长威胁说。楼梯不再言语,木木地垂下自己的眼睑。
   在奶奶反复地劝说下,楼梯答应去文工团报到,户口也迁到市里了。
   楼梯离开时,奶奶去送了好远。当时,天还没有亮,几颗残星挂在天边,田野里静悄悄的,路边偶尔有蟋蟀在鸣唱。
   走过阡陌小路,走进一遍树林。那里更显清幽,楼梯担心奶奶受凉,把奶奶紧紧搂着慢慢地走,彼此都能听见心跳得厉害。
   前面就是公共汽车招呼站。公路上有汽车驶过,横扫过来的车灯把树林照得雪亮。灯光晃过,两个人的神情彼此都看得清清楚楚。
   楼梯不再犹豫,拉过奶奶一把抱起,坚决地说:“我想要!”并说了一堆坚如磐石的誓言。奶奶仿佛没有听见,急忙把楼梯的脖子㧜紧,陶醉地闭上了双眼,长长的睫毛在颤抖,鲜红的双唇迅速凑向楼梯的嘴巴。
   楼梯走了,奶奶也离开了宣传队。很快,宣传队自动解散了。
   奶奶和楼梯差不多每月偷偷聚一次,或市里,或镇上。更多时候是楼梯每周写一两封信给奶奶寄过来,信封很厚,有时还偷偷夹着粮票、肉票、布票什么的购物票证。奶奶对这些票证不感兴趣,独钟于信中那出自楼梯心底里的火热滚烫的文字,读得她热血沸腾连读数遍也不过瘾。每每捧起的是信,捧起再也放不下的是她的心。
   大半年后,事情突然发生了大转折。奶奶收到的信逐渐由每周一两封,变成了每周一封,甚至半个月一封。早就预想过的状况果真要发生吗,奶奶不相信。她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跑到屋后的山㘭上去,翘首眺望骑自行车从公社出发的邮递员快点送来书信。
   那天清晨,霞光刚布满天空,邮递员骑飞车似的来了,远远地就高兴地向着奶奶挥手,手里有一封信,像是一只白色的鸽子在飞翔。
   奶奶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折开一看,马上不自觉“啊”一声轻叹,信不是奶奶熟悉的笔迹。瞬间她想到,最担心的事今天终于真的还是来了吗?奶奶读着信,双手不停颤抖,手里薄薄的信纸跳得格外厉害,脸色逐渐熬白得吓人,泪水汩汩而下。突然,身子一歪,摇摇晃晃,信笺纸从手里脱落,如一只灰色的蛾子随风吹走。站在一旁的邮递员见奶奶身体正倾斜,一个箭步冲上前,伸出双臂稳稳接住快要倒地的奶奶。
   信是楼梯母亲写来的。信中首先否认楼梯曾与谁交过男女朋友,也无任何非分行为。然后说楼梯现在有了个女朋友,是省城里的人,特别显耀说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而不是什么穷乡下的穷人。最后命令似的要求奶奶不要再痴心妄想,楼梯永远也不会来乡下了。
   奶奶病了。邮递员差不多天天送完信件后就绕道来家里照顾奶奶,他是另外一个生产大队的,也是下乡知青,是奶奶的铁杆粉丝。
   很快,邮递员和奶奶登记结了婚,并“倒挿门”。公社为他们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婚礼,广播站还以“敢于与贫下中农结合的优秀知识青年”为题,播出一篇广播稿,反复宣传邮递员。
   不久,奶奶在家里生产了,是一个大胖小子,全家人乐坏了。邮递员却站在一旁脸色铁青,牙齿咬得格格响,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孩子刚满月,邮递员和奶奶离婚了,孩子归奶奶。离婚时,邮递员说,你们家太穷了。我在你们家得不到一点点儿幸福。
   遭遇离婚,奶奶没流一滴泪,倔强地对邮递员说:“我就不信我会一辈子穷下去!”奶奶重新像一个男人一样撑起这个家,照顾父母,抚养孩子,喂猪养鱼,车水犁田,栽秧打谷,哪样农活工分高,抢着干哪样农活。靠着坚强和勤劳的双手,硬是把儿子养大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是个小科员。
   儿子全盘继承了母亲的基因,长得特别帅,仰慕的姑娘不少。最后与一个漂亮的女同事喜结连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女同事生下一个女婴,长得特别像父亲,美丽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五官精致,肤如凝脂。父亲为她取名“琼”,琼者,玉色美也。
   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单位好,有房有自行车,又新添了个漂亮的孙女,在乡邻们中很有面子,奶奶成天乐哈哈的。还特地跑去川主庙敬了一柱香,感谢菩萨有眼,让张家终于咸鱼翻身,再不会有人欺负我们张家穷了。
   然而菩萨不灵,“欺负”又一次来了。半年后,女同事嫌家里太寒酸提出离婚。随后辞了职,牵手一个腰缠百万的富翁同学,去了深圳。
   奶奶傻眼了,这菩萨怎么不保佑我们,也是势利眼嫌穷爱富?
   离婚后,奶奶的儿子坚决不再在原单位上班,说单位里到处都是那女同事的影子,再三申请去了单位管辖下的一座煤矿当了一名技术员,无尽的忧伤与思念使他渐渐地患上了郁仰症。一天中午,竟一个人跑去三号井,趁工人吃午饭时间没人值守井口,纵身跳下井,再没有活着上来。
   儿子没了,奶奶没落一滴泪,关在黑屋子里独自想了两天。她回顾总结了二三十年来,自己的遭遇,儿子的不幸,这一切一切的发生,她都归罪于自己家太穷了。人,谁不往高处走,谁愿一辈子受穷?连菩萨都是嫌弃穷人,只会福佑富人,何况凡胎俗人。奶奶原谅了媳妇,也理解了楼梯、邮递员。当然也想通了:阎王给你半升米,你走到天涯也不满升,人的命天注定。认命了吧。
   想归想,奶奶还是把儿子留下的骨肉的名字改了,以图个吉利。奶奶念叨,“张琼,张琼,啷个不穷?”“我来重新给取个响亮一点的名字――富贵!对,叫张富贵!”奶奶希望张家这根独苗,将来又富又贵,像楼梯、像邮递员。
   从此,奶奶带着她唯一的至亲骨肉富贵,开始新的生活。
  
   六
   列车一直在长长的隧道里穿行,一个隧道接着一个隧道,发出的轰轰声响特别沉闷且持续不断。声响虽然不是很明显,在江一波听来却很响亮,甚至有点挠心。
   江一波挂记着奶奶,问张富贵:“奶奶现在怎么样?身体还好吧?”
   “还好!我上大学后不久,崔老师找到他的一个同学说好,请奶奶到他同学开办的‘幸福养老中心’去养老。奶奶这一次竟没犹豫,一说就十分利索地去了,还很快溶入了养老中心,与其他老人们一见如故很合得来,成天有说有笑,练太极,跳广场舞,还上了中心开办的老年大学,不仅学健康和养老知识,还学会了使用电脑,上网看视频查资料,打字制表格等等,很有成就感。我笑她,‘老都老了还上大学,是不是晚了点。’可是您听奶奶怎么说。她对我说:‘你七岁读小学,我七岁读大学,我们两个哪个晚了点?’还下战书挑战我说,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谁发挥的作用更大。”
   “哦,奶奶她把七十当七岁啊,好有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气势呀。七十了还有如此雄心壮志,难能可贵!”江一波忍不住插话赞叹。
   聊起奶奶,张富贵显然兴致很高,话也多:“奶奶挑战,还真的说到做到。她上老年大学最先选学的是书法班,后来竟又增加选学了个心理健康班。两个班都学得很好,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几次去看她,她戴着老花镜坐在第一排,听课认真,笔记也认真,完全像那么回事。奶奶学心理健康班学得很吃力,但也特别来劲。我劝她学学就行了,只要自己心理健康就好,何必较真。她又不干了,批评我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最讲认真。如果不认真,一切都白干。奶奶对我耳语道:学了知识不要太自私,要让知识为大家服务。不然,就不叫知识了。”
   “哦――奶奶的见解独僻蹊径。新颖!独特!”江一波击节叫好,内心一阵欣然,感到似乎找到了帮助张富贵的突破口。
   张富贵不无骄傲地笑了,滔滔不绝地接着说:“奶奶在与老人们交往中强烈地感觉到,许多老年人最最需要关心的还是心理健康。老人们由于身体和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有的还因子女、家庭、经济等不可抗拒的生活事件的出现等等,很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情绪变化,如果不及时疏导,很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等严重的精神问题,做‘幸福老人’就无从谈起。奶奶一边学习一边运用,付诸行动对中心的老人们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与有需要的老人做交流,积极进行心理方面的安抚,解决了许多老人的心理障碍。养老中心为此专门设立了两间心理健康室,配备了必要的器材和图书资料,特聘奶奶担任副主任,还为奶奶颁发了聘书。奶奶既养老,又当顾问,干得可欢了,人也年轻了许多,完全不像古稀之人。所以,一个人呀,若心有凌云志,实则高不可攀啦!”张富贵感叹,话语中满是自豪。
   “好呀,奶奶的气势如虹,仰之弥高!”江一波赞道,又担心地问,“奶奶做心理安抚疏导,能胜任吗?”
   “胜任啊!这个连我都没有想到。奶奶说,在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看了很多,经过了很多,认识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很多。安抚疏导吗,无非就是把自己积累的人生体会、经验、教训等等,与他人交流交流而已,传递一种正能量。奶奶可会做人的工作了,她和那些大爷、大妈很聊得来,很会开导人。那些大爷大妈来时愁眉苦脸,经奶奶一番开导,神奇了,离开时常常精神爽爽欢天喜地的了,完全变了个人。奶奶为大家解忧愁,大家喜欢奶奶,俨然成了老人们中的大明星。养老院领导认为奶奶为中心的健康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主动免除了奶奶的全部养老费用,每月还另发一千多元的额外补贴,年终还给颁发大红奖状呢。对着无数闪光灯,奶奶脸上乐开了花。民政局在市融媒上大篇幅宣传奶奶,老龄委召开座谈会,号召大家向奶奶学习。”
   “吙,奶奶真能呀!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农村老太太,竟把一个深奥复杂的心理安抚疏导,化解得这样通俗易懂,做得如此罕譬而喻,让人肃然起敬,是应该大力宣传,值得广泛学习!”
   “更新鲜的还有呢,就是奶奶的观念大变化,让人刮目相看。”张富贵兴奋地说,“奶奶在给人们心理疏导的时候,自己的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根本地变化。”
   “哦,是吗?比如说……”江一波终于逮住瞬息即失的机会了,赶快追问道。
   “比如说吧,从前她对我的哭穷教育,以及贫穷自卑心理都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大变化。前不久,妇联还特地请奶奶为留守家庭的爷爷奶奶们做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专题交流……”张富贵忽然意识到了江一波的用意,语塞了。
   江一波急忙再紧跟进,问道:“怎么啦,奶奶的大变化对年轻一代又有什么影响或者启示么?比如说你。”
   “奶奶的变化,对我有什么影响或者启示?”张富贵自言自语重复说,却不再言语,脑海里再一次翻江倒海。
   张富贵想起奶奶的往事,想到老人从前总认为自己是乡下人,贫穷。对张富贵的教育和影响也是我们穷,我们是乡下人,所以我们不要痴心妄想,随命运的摆布吧,给张富贵的感觉就是压抑而且绝望。没错,就是绝望,让张富贵觉得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对未来的整个生活看不到一点点希望和光明。读大学时,张富贵连学费都交不起,只能申请助学贷款,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食堂做保洁给自己赚点生活费,甚至借校园贷,生活过得十分苦逼。和周围的同学也格格不入,不敢想诗和远方,只想要么自己挣大钱,要么走捷径嫁给有钱人,不管他是谁,反正我张富贵人年轻长得还漂亮。甚至星期六隐名去夜场招摇,希望有钱人能看上自己。张富贵知道自己庸俗,愚昧,目光短浅。可是改不了,也不想去改,就是掉进钱眼里了,怎么啦?因为张富贵不想自己再继续这样贫穷地生活下去。张富贵日夜盼着自己早点毕业,早点嫁个有钱人,早点工作赚到钱,好脱离苦海。可是,张富贵的运气不好,始终没有遇到有钱人,不得不去工作。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又觉得不如意,认为是脱离一个苦海又䧟入了另一个苦海,成天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共 27683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从大西北返回学校的列车上,一对师生意外相逢了。在交谈中,细心的老师注意到学生躲躲闪闪的言行,在老师的耐心开导下,女孩张富贵讲述了自己悲惨的半生。好在,奶奶也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善良人,不但自己考上大学,还与孙女比赛,激发孙女对人生充满憧憬,也不反对孙女与青梅竹马牵手。读完故事,发人深省,关于苦难、挫折与爱情的感人故事,引发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思想上‘哭穷的贫穷陷阱’,是如今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只有思想解放了,知识教育跟上了,这才是振兴社会最靠谱的事情!极力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1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3-01-26 21:17:38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新春愉快!
2 楼        文友:放歌        2023-01-28 11:04:49
  谢谢社团及社长的厚爱!恭祝社团繁荣昌盛,各位编辑新年快乐,吉祥安康!!
3 楼        文友:安子川        2023-01-28 22:43:07
  恭喜作品获得精品,期盼更多佳作赐稿丹枫。
回复3 楼        文友:放歌        2023-01-29 17:19:03
  谢谢社团及社长的鼓励与鞭策,当百尺竿头更进步,为社团争光!
4 楼        文友:董董的春天        2023-02-08 15:27:11
  小时候的感情最纯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