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逃离老县城(散文)

精品 【流年】逃离老县城(散文)


作者:龙飘飘 秀才,234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7发表时间:2023-06-04 15:17:28

【流年】逃离老县城(散文)
   最后,我家豆儿和她妈参加完篝火晚会回来我知道;她俩跟我一样,也因为没有热水用而没有洗漱就钻进被窝睡觉我也知道。她俩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当时是半醒半睡。只是因为怕冷才蒙在被子装全睡没出声。至于先前说的要半夜起来在院子里看星星,我就更要装睡了。对此我也编好了应对她俩的说辞:那么冷!我都不愿再到外面受那个冻,又怎忍心去叫醒她们呢?
   其实我半夜里的醒是被冻醒的。冷得再睡不着的我就不停地折腾着。床上的被子倒是挺厚,只是用那厚厚的被子紧围了脖子,却感觉脚底下漏风;再把脚底下折裹严实了,却又发觉肩头上钻风;等好不容易把脚和肩都裹严实了,却又觉头和脸冰冷。直到最后把冬天的棉毛衣裤套上,然后用被子整个再一裹,这才感到紧趁暖和了些。
   如此几番的折腾,一时却没瞌睡了。睡不着了就没头没绪地胡乱思想起来。
   我没有想到作为城的“老县城”居然与人家仅称作镇子的青木川有这么大的落差!无论从场面上还是人气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为何?不会仅是因为土匪们在夜里割了新旧两任县长的人头罢?那土匪为什么竟敢这么猖狂连政府官员都敢绑票割头呢?显然还是由于地理位置及生存条件的问题:山高路险、生活艰难,地瘠人穷、无以发展。就此而言,这里的被废是必然的。再说现如今,若非叶广芩的极力宣扬,能有几个人知道这个老县城?若是没有大熊猫的存在,又有几个人会不避艰险地钻进这里来呢?
   虽说这里酷似陶渊明用以避世的田园居,久居凡尘的人乍到这里也确实感到新鲜,让小居几日还可,若要让长住恐怕就难了。隐士、隐居之类写在书本上似乎很悠闲、很高雅,岂不知面对现实时就不会那么舒适和惬意了。真的隐士自不必说,而那些有心功名的俗世假隐者时绝对不会在这里边结庐的。因为这里当真僻得冰冷,那份格外的清苦不是任谁都能承受得了的。
   再说中国的文人,翻遍历史却发现基本都是与官家紧密联系的,即不是当着官、就是有官家的背景。就说这陶公,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人千古传颂,殊不知他先前早已出仕过数次,更兼他家祖上也都曾为官为宦,肯定已给他家积攒下了不少的米,故而到他老先生这里也就不用稀罕那区区的五斗米了。这似乎也表明了一个实事,即那些文人们用以养家糊口的并不是文字。言外之意:靠打不了粮食的文字是养不了家糊不了口的!又说当今,当今的许多大家似乎个个也都是靠拿工资完成的最初的积淀,然后才进一步扬名立万有了斗字斗金的身段才发了家的。说实话,与一介草民而言,玩文弄字作为一个业余爱好挺不错,可千万不要当真!如果你天真地要以之为业甚或要出人头地,恐怕会被饿死八回的!
   夜已很深,从窗帘的缝隙透进一溜冰冷的光亮,我知道那是这个山间的月光。四外静悄悄的,似乎一切都睡了。只有风还醒着,旁边的那条小河也醒着。小河哗哩哗啦地弹着小调,山风嘶嘶呜呜地吹着夜曲。声音虽不大,可听起来却觉满是如霜的寒意,让人不由把被子往脖项下裹了又裹。
   这一夜,我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胡思乱想着,好像没睡着,但确实又睡着了。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我是被这院子里的公鸡叫醒的。有心再睡一会儿,可被窝里却并不暖和。于是便裹上厚厚的羽绒衣,拉开门走到了院场。
   这时的天已大亮,太阳也在小木屋后的山头上探出了脸。迎了太阳看去,但见阳光下面的那山体是黑的、满山的树木是黑的,山脚下小河边的小木屋也都是黑的。它们这一刻完全被太阳的光笼罩住了,隐没了真形、迷失了自我。小木屋前的空地上那些菜和草的叶子上都挂着霜,白格嶒嶒的。这已是五月,可人却冷得还要冬天似的袖了双手。仰脸对着红红的太阳吹了口气,却见那束气一下就凝结成了冷雾向霜地上洒下,可不等落地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吃早饭时,相见在餐桌上的大家不禁都失笑了。大家居然都穿着厚厚的冬装,而且还形形色色、五花八门。餐桌上的话题都围绕着一个“冷”字,各自都争相叙说这一夜的感受,传授御寒的经验。有说电褥子一定要彻夜开着,而且还一定要中午就插上;有说睡觉时最好先钻进睡袋,然后再把被子盖上;有说必须穿着羽绒衣睡,还一定要把帽子戴好、拉链拉紧;还有人透露出更大胆、更实惠的御寒方法:两口子最好抱得紧紧地,抱团取暖才最实惠、也最有效……
   早饭后,我们打开王三圈家旁边那道铁栅栏门,顺着河道向里漫步。听王三圈家的人说,从这儿一直走进去就可以到达秦岭野生大熊猫保护区。可我们顺着河边的这条小路走了两个多小时,所看到的除了山就是树,再就是河里的石头和流水。路边不时也有小块的平地,还依稀可见曾经的村子或住家的痕迹,只是其间已都被各种的树苗占据了。至于那些住户搬走的原因,或是为给熊猫们腾地?也或是为了追求更方便、更文明、更富裕的生活?听说这里的年轻人先是到山外去打工,然后就把家也搬走了。留守在村里的是老人和小孩,可小孩子们长大就又出山去了。待等那些孤守的老人们渐渐故去,村子里也便没了人烟,进而也就荒废、消灭了。
   这虽说有些悲凉,但到底也是规律、是趋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富足谁愿守拙?据说老县城这几年也是这趋势,除了天暖和以后大家来搞“农家乐”,冬天里大家就都撤了,这里基本上就变成了一座空城。这座老县城以后会不会彻底从这里的行政区划图上消失呢?不好说。这里的风景不错、空气清新,是座品质极好的天然氧吧。然而光吸氧喝风是饱不了肚子的,更何况还牵涉医疗、就业、教育等许多事!
   忽然看到路边半坡上戳着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还有一行醒目的大字:缓冲区,游人禁止入内,有熊出没。不是熊猫的地盘么?怎么有熊出没!不管怎么说,那熊瞎子可比熊猫脾气大,还是不去碰那个运气罢。
   没见到熊猫的踪迹总觉有些遗憾。可转念又想:若是这么容易就能见到熊猫,那熊猫不就得多到像到处游荡的哈巴狗了?熊猫其所以珍贵得成了国宝,还不是因为了它的稀少!只是这熊猫野外生存的能力着实令人担心,它的境况和命运会不会也跟这个老县城一样呢?不好说。
   返回时忽然听到一个老弟说了这么个消息,说是我们现在吃住的“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家的男主人王三圈,去年就已因病离世了。据说这个王三圈就是这个老县城发展旅游观光搞农家乐的领头人。听到这,大家都沉默了。我估计大家的心情也都跟我差不多,有些凝重,不是个滋味。
   凝重的背景下自然就无法放松了。于是,我就有了离开这里的念头。
   接下来安排的内容是到大树沟看瀑布,之后再去花耳坪。
   去大树沟得开车往回返。也不知怎的,昨天下来时没什么感觉,今天上来时路上居然有这么多车,显然还都是冲着老县城来的。路还是昨天那条路,可艰难的程度却明显大多了。就这一路上的错车而言,俨然就是在进行一场艰难的驾驶考试:考人的技术,考人的胆识,也考人的智商、情商和耐心,还考人的素质!多亏已走过一遍,否则也会跟初涉者一样紧张、一样狼狈。
   其实大树沟里的那瀑布也没什么奇特的,见过了黄果树瀑布、见过了庐山瀑布,再见别的瀑布就再难有感叹了。到这里也仅是不虚此行应景般的一番操作,伸手撩几把水,再拍拍照而已。
   去花儿坪还要继续往回家的方向返。这区间的路况显然好多了、也宽多了,错车几乎都不必减速。路况好了,人的神经一放松,心情自然会好了很多。从导航上看,距花耳坪没多远就是厚畛子。老县城虽老,但当今却是归厚畛子镇领导的。虽说还没去过厚畛子镇,可从拐向花耳坪的丁字路口上的那个村子的形貌便可推测,厚畛子肯定是充满着现代气息的,肯定比老县城文明、比老县城发达。能居于领导地位,其优越性、其声威和气势,绝不是一介平民所能企及的,更不是困居山洼的山民可以比拟的。
   车子顺着花耳坪河一直开到了路的尽头,最后就在一个叫“新兴农家乐”的院子扎了营。大家原计划只在这里吃个饭,然后再走一走、转一转,呼几口这个也号称为“氧吧”里的空气,再歇歇脚、养养神,临了还折返回老县城那边的王三圈家。但当看到这里的环境及条件,再兼老少们已确实有些人困马乏,一下子就不想走了。这里的温馨与幽静自不必说,更可喜的是还能洗澡。再一问费用,居然比王三圈家低了许多!于是马上就形成了一个共识:再不回那个冰冷的老县城去了。
   至于去王三圈家交接手续并取回我们的行李事宜,则由钟教授开上他那辆坦克似的车载着我和余兄弟,由我们三个壮劳力再翻身杀回老县城去解决。这趟杀回的路比前面上来时更艰难。一边是去老县城的,一边是出老县城的,车多路窄,不但拐弯多,还有好几处塌方。只要操作稍有差池、经验稍欠火候,那山路上肯定会堵得死死的,老半天都不会挪动。错车那才叫个艰难,磕蹭刮擦就是小菜一碟。好在钟教授的车的四围保护部都是锰钢的不怕蹭,故而就省心不少,再回老县城还算顺利。
   取行李结手续就更简单了。那女主人说我们把房子退晚了,那意思是要我们赔些损失,实际就是不想把押金退还给我们了。其实我们也没打算要那押金,故而就爽快地答应了。不过,我们当时也已知道那几间房子根本就没闲着,早有人住下了。其所以没捅破且甘愿损失,一是我们违约在先,更主要的是动了恻隐之心。不管怎么说,这女人现在独自操持着王三圈家这一大摊子的确也不容易,那区区几百元就权当赞助了罢!
   从老县城再一次返回花耳坪时,太阳已经落山,路上的车也不多了,很顺利,也没用多长时间。当远远看到了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家人时,我们的心里顿觉暖洋洋的,也长长地舒了口气。一时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这一趟紧张、狼狈的操作,完全就跟逃跑差不多。
   人也是,若是过惯了舒适的生活,一下子再把他下放到艰苦的环境中,还真就不习惯、受不了。老县城虽说远离了尘嚣,山美、水美、空气美,可现实上却道阻且险、生活不便。如果能有个直升机就好了,可有直升机的人谁又会选择来这里呢?
   住在花耳坪,虽说与离老县城也就一、二十公里,但那感觉却恍若隔世,完全是新旧社会的落差。新社会的花耳坪到底舒适多了,也幸福多了!
   晚饭时好像老少亲们一高兴又约上了,说是这花耳坪很不错,适合暑假里再来度假。至于还去不去老县城,都说那就算了吧,这次都像逃出来一样。那经历有一次就足够了。
   也是呵,那里的原住民都逃到了外面,而且有人连祖坟都一块儿迁走了。由此看来,老县城或将变成一个符号,叶广芩的一番努力最终也就只好当个故事了。这样也好,如果老县城的人都逃了,熊猫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搬进去住了。
   或许那里本来就是人家熊猫的领地?

共 929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过叶广芩的《老县城》这本书,就会知道在周至南边的大山里,有一座老县城。老县城里的人,号称是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老县城地处大山深处,是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发展得慢,生活条件也差。所以,老县城的年轻人,大部分都选择了逃离。作者一行人,是慕名而去的,在老县城住了一夜后,感受到了那里的寒冷与落后,也选择了逃离,逃离到了花耳坪。花耳坪虽说离老县城不远,却与老县城是冰火两重天,是新旧两个社会的落差。这篇游记,主题鲜明,情景交融,用凝炼的语句,详细地描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老县城的现状,还有个人的所思所想。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61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3-06-04 15:32:00
  看景不如听景,对于周至老县城,我也是有所耳闻的,它一直令我向往。从这文章里,使我对老县城有了一个了解,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去看看,也做一回“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感谢作者分享,感谢将美文安放流年!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6-04 16:56:25
  谢谢玫瑰老师,
2 楼        文友:泽子        2023-06-06 10:45:30
  因为一本书,去见一座城。沿着作者的视角,走进了这个与世隔绝的老县城,一路颠沛,才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并非悠闲自在,生活的艰苦使得这份闲情逸致也没了滋味。逃离到附近的县城,又回归到舒适生活,看来事在人为,有幸福追求的地方就是一片生机勃勃!点赞作品。
回复2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6-06 14:04:03
  谢谢泽子老师赏评,祝安好!
3 楼        文友:清鸟        2023-06-06 16:44:04
  逃离,是为了生存,村里的人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固然美好,但限制了发展的空间,就像作者说的,或者这里本就是熊猫的栖息地。逃离县城,是许多地方早已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故事,是许多人为奋斗做出的选择。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文章,欣赏学习了!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6-06 17:57:33
  握手!问好,祝夏安!
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3-06-06 21:01:48
  秦岭周至往南的深山,有那么个老县城。叶广芩一个有情、有意、有担当的文人,挂过一段副书记的虚职,为一方土地上的乡亲办实事、办好事,还写了一部书《老县城》,题了一幅“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黑底金字的匾额。“五一”小长假,作者受其“蛊惑”,邀朋会友,实地探访了一番。于道阻且险的抵达,兜了一圈,冻了一夜,就集体出逃地离了老县城,由王三圈家迁宿到了二十公里外的温暖而文明的花耳坪。青瓦泥房,小木屋,山清水秀,酷似陶渊明用以避世的田园居,品质极好的天然氧吧,却僻得冰冷,格外清苦。文字写实,谐趣不断,思绪纷飞,立体呈现了一个美妙而多故事的苦旅,也颇多忧思与不舍。是的,老县城或将变成一个符号,叶广芩的一番努力最终也就只好当个故事了。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4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6-06 21:14:28
  谢谢宿雁老师赏评,祝安好!
5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6-06 21:15:42
  说实话我还真没有读过《老县城》这本书。但在作者的笔下我貌似看到了老县城。老县城里景色确实怡人,但要在这里生活,还是得考虑二三。文章末尾处也说出来我的担忧,老县城里有能力的连祖坟墓都搬走了,足可以道出它的落后。
   很耐读的一篇游记。除了情景交融以外,我读出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
   问好作者。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5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6-06 21:40:31
  问好疏影横窗老师,祝快乐!
6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6-06 21:59:47
  读文才知,还有《老县城》这么一本书。跟着作者的笔触,走了一遍周至的老县城,感受了一下那里的落后和清冷,也体验了那里的质朴和本真。新城从旧城走来,越来越多的人逃离老县城,走进新生活。
闲云落雪
回复6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6-06 22:30:12
  谢谢闲云落雪老师的访问,祝夏安!
7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6-08 08:51:26
  若富足谁愿守拙?这话说得实在,这篇文章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设卡收费,找借口不退租金,这些令人不快的操作实际想想,还不都是因为一个穷字?
   一个地方风景再好,若是经济不发达,终究不留不住人的。这些人,但凡有点出息的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些吗?
   非常美的一篇文章,欣赏拜读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7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6-08 09:58:23
  我想揭示实在,素心如玉老师点评实在。问好,祝夏安!
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6-14 22:04:5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9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7-24 22:15:25
  作者以一种生态的、人文的、历史的目光,对陕西佛坪老县城在内的秦巴山区生态保护、历史遗迹做多角度审视。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描述了老县城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庄的有关故事。从古道、老县城,到土匪、老百姓、动物们、树木∠花草为读者展开了一幅陕南秦巴山区迷人旖旎的自然、人文风情画卷。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9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9-03 12:05:45
  谢谢老师点评!
10 楼        文友:桑子        2023-08-08 17:18:20
  在许许多多大城市的周边,其实都会有一座”老县城“。或许有的”老县城“会成为城里人前去度假的胜地,但是在周至南边的这座大山里,看似世外桃源的水土,却只有落后与寒冷。也或许有时候,”郊外生活“也不过只是一层虚假的滤镜而已。
宝剑、纸笔、乌鸦
回复10 楼        文友:龙飘飘        2023-09-03 12:06:26
  多谢老师点评!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