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消逝在时光里的人民剧院(散文)

精品 【流年】消逝在时光里的人民剧院(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655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2发表时间:2023-08-26 23:54:44

【流年】消逝在时光里的人民剧院(散文)
   后来,她跟着父亲去了外地,再没听过她的消息。最近,才听说,她婚姻不幸,又得了病,已经去世好些年了。当年一个如花似玉的清纯少女,五十多岁,就告别人世。世事真是无常。
   在人民剧院舞台上,我还代表全县工人阶级做过发言。“四人帮”垮台以后,一次全县范围的政治会议上,工农商学各界,各找了一位代表发言。
   当时,我在县化肥厂当工人——不是正式工,而是亦工亦农合同工。一个合同工,却有了代表全县工人阶级发言的机会。机会难得,我分外珍惜。发言稿,改了几遍,交给厂领导,让他们审查,根据他们的意见,又加以修改。修改以后,反复诵读,唯恐读错。等到登上人民剧场大舞台,觉得胸有成竹,所以,念起稿子来,情绪饱满,气韵流畅,声音高亢有力,节奏也把握得不错,一口气,顺顺溜溜,念完了。念完之后,博得一片掌声。
   回到厂里,周一,厂办主任告诉我,要把我调进厂办,专门写材料。下周一,就到厂办上班。听了这个消息,我心里真是乐得像开了花。
   可惜,花未开,却乐极生悲。周四,我所在的锅炉岗位烧干了锅炉,全厂被迫停产三天。当时,我也在值班,与同时上班的几个人一起被厂里处分。不但我调去厂办的事儿泡了汤,还背了一个团内警告处分。直到高考恢复我考上大学离开化肥厂,再也没调进厂办。
   人民剧院的一次高光亮相,被岁月镌刻成悲喜交加的记忆烙印。
  
   五
   我的记忆里,与人民剧院有关的,有三个人,印象深刻。这三个人,都不是演员,却在剧院上演了不同的人生片段,演绎了时代悲喜剧。
   第一位,叫马振华。
   有一次,人民剧院大舞台上,一群人,穿着军装,臂戴“红卫兵”袖箍,胸挂“领袖”像章,跳“忠字舞”。一个人,被众星拱月一般,围在中间。因为穿着蓝色工装,被众星拱月的那个人,显得格外醒目。格外醒目的那个人,跟不上大家的节拍,举手投足都很生硬,像一只熊,十分笨拙。
   有人悄悄告诉我,“他就是县革委会副主任马振华。”我一听,如雷贯耳。他本来是拖拉机手,“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造反”风暴,把他推到浪尖之上,推举成县革委会副主任。
   当时,他刚从北京回来不久。在北京,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受到“伟大领袖”的“亲切”接见。据说,还与“伟大领袖”握过手,并被赠予金芒果一枚。那时候,地处黄河南岸的小县城里的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芒果。突然之间,跟“伟大领袖”握过手的马振华从北京带来一枚,而且,是“伟大领袖”所赐。自然觉得马振华沾了“伟大领袖”的恩泽,便觉得他不是凡人。
   他从北京回来以后,县革委会还专门召开大型会议,欢迎他从首都北京凯旋。当时的会议,是在露天体育场举行,现场展示了那一枚金灿灿的芒果。可惜,我离得远,既没有看清马振华的真面貌,也没有看见金灿灿的芒果。有许多人涌上主席台,摸摸金芒果,握握马振华的手,也许希望能通过金芒果和马振华的手,间接触摸到“伟大领袖”的恩泽。
   那一次,在人民剧院,被众星拱月的马振华,被拖拉机手的职业局限,毫无艺术细胞,所以,在舞台上,在“忠字舞”里,只能滥竽充数,而且,充得十分尴尬。
   几年后,他不但被撸去了革委会副主任职务,还进了学习班,又进了监狱,人生落差之大,宛若“飞流直下三千尺”。政治风云把他吹上了天,又把他重重甩进深谷。
   再见到他,是在我们生产队里的田地里。当时,他坐在拖拉机驾驶座上把握着方向盘,表情严肃,脸上满是尘土,脖子上缠着一条白毛巾,给我们生产队犁地。还别说,他开拖拉机犁过的土地,松软平整,比其他拖拉机手还真是技高一筹。
   有一天,吃晚饭,生产队给他和另一位拖拉机手准备了白面馒头和稀饭,又凉拌一盆黄瓜。凉拌黄瓜里,把中午没吃完的油馍头切成碎块拌进去,拌完,浇上蒜汁、酱油、醋,淋上香油。闻着,香喷喷,挺诱人。
   没想到,端给他俩,嫌孬,不吃,原封不动,端了回来。负责做饭的穆全生老汉连连摇头说,“这菜,老百姓想吃还吃不上呢,他俩咋就嫌孬呢?”
   生产队长没办法,又让人赶紧上街买点儿肉,才解了窘境。那盘子油馍头拌黄瓜,被在场的几位社员吃了,我也吃了,越吃越香。心里想,“这么香的东西,马振华咋就不愿吃呢?莫非,是前两年当县革委会副主任时吃多了好东西,落下嘴刁的毛病?”
   如今,马振华要活着的话,应该在九十岁左右。如果他还活着,也不知,是不是还记得他在人民剧院大舞台上的风流时光?
   在键盘上敲着他的名字,引起了想在网上搜索一下的冲动。在百度上,敲进“马振华”的名字,冒出来的人不少,没一个是他。又加上“东明县革委会副主任”,也杳无踪迹。看起来,光阴,已经让当年的风云人物彻底“隐入尘烟”,即使在虚拟世界,也泥牛入海。
   第二位,叫王留根。
   他是我小学同学,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曾经是我们班的班长。
   他家在县城北离城三里地的王寨村,在班里,年龄最大,学习也好,写得一手好字。更令大家佩服的是,他会写花鸟字,手拿一支蘸了不同颜料的排笔,在白纸上左弯右绕,不一会儿,就弯绕出好些花鸟字来。每一个字,就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彩鸟。
   大概因为他学习好,字写得好,又会花鸟字,年龄也比其他同学大,所以,班主任老师推荐他当了班长。
   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宣布王留根不再担任班长,又推荐了一个新班长,也没再做解释,同学们都一头雾水。又隔了一段时间,王留根不来上学了,好奇心重的同学向班主任老师打听,他也说不知道,并且告诉同学们,别再打听。班主任老师越这样说,大家越嘀咕,嘀咕来,嘀咕去,也没嘀咕出所以然来。后来,他再也没来上学。时间长了,王留根同学就像一团迷雾,消逝在时光里,消逝在同学们的记忆里。
   直到我六十岁左右时,才解开谜底。
   有一天,在一家小吃摊前吃早餐,他与我不期而遇。言谈之间,他告诉了我当年被撸掉班长的原因,是因为有人说他是富农子弟。还详细告诉我他当年退学的真相。
   有一天晚上,听说人民剧院里演出样板戏,他邀上两个同村小伙,结伴而行,赶到人民剧院,去看戏。走到门口,门岗要票。那个时候,除了拿钱买票,大多数票,都是单位派发的。几个农村小伙儿,既没钱买票,也没人送给他们票。傻了眼。傻了一会儿眼,想看戏的心还是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憋不住,仗着年龄小,低头硬闯,却被门岗拦住。彼此纠缠起来,哄哄乱乱之间,吵嚷成一团,又动了拳脚。
   趁着哄乱,他偷偷溜跑了。另外两个小伙儿被抓住了,送进派出所。那两个小伙儿不但供出了他,还说他家是富农。当时,阶级斗争天天抓,富农就是“黑五类”,是阶级斗争的对象,公安自然把他当成了重点。
   第二天,几个公安顺藤摸瓜,找到他家里,把他抓走。审问来审问去,给他列出以下罪名:“黑五类”的后代,仇视党和人民,仇视社会主义,反对文化大革命,扰乱社会治安!最终,把他关进监狱,稀里糊涂,关了一年多。
   出狱之后,他心有余悸,不敢在家待,只好跑到黄河西岸河南境地,走村串巷,卖花鸟字,挣几个小钱儿,勉强没饿死,保住了一条命。
   当年的人民剧院,成了他的伤心之地。
   听了他的述说,我感慨万千,当即写了一篇散文,发在网上。前年,有一天,他给我打来电话,非常激动地说,刚读到我写他的那篇散文,非常希望和我见一面。当时,我在市里,驱车几十公里,赶回县里,又邀了两位老同学,和他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言谈之间,他又说起往事。
   原来,当年,他在河南境地辗转了好些年,有幸接触一位画师,跟他学习画中国画,真正走上了绘画道路。颠沛流离之中,天赐良缘,娶了一位非常称心的爱人。等真正回到村里重新扎下根来,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在村里,他就靠自己的写字和绘画手艺挣钱,养家糊口。
   村里有人嫉妒他,当面说,你一个富农子弟,如今比俺贫下中农都过得好,还娶了个好媳妇,你啥命啊?
   他回答:啥命啊?前半辈子,是苦命。后半辈子,是好命。
   他的述说,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李国文的话,“一个人,在大时代里,不过沧海一粟,生不逢时,摊上了,也就在劫难逃,想到这点,便就拉倒。”如今的他,大概也有这“拉倒”的心理吧。
   如今,他不但是县里有名的农民画家,其画作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大奖,还是老年大学绘画教师,县政协委员。一个多月前,他又给我打电话,说是县里第二次推荐他竞选“齐鲁名家”称号。几年前,因为材料写得不好,落选了。这一次,县里还是积极推荐他,他想让我给他写材料。我慨然应允,写好之后,在微信上发给他儿子,让他儿子转交给他。他打来电话,连连表示感谢。
   接了他的电话之后,我想起了老子《道德经》里的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王留根来说,前半生的灾祸还真的在为后半生的幸福做铺垫。从这一点来说,比起那个年代更不幸的许多人来说,他似乎还有些幸运。可是,如果前半生的人为灾祸可以避免的话,他的后半生会不会更好?譬如说,如果他也上了高中,恢复高考以后,也像我一样考上大学,会不会比现在依然是农民身份更好一些?
   前些时候,我曾经约过他再见面,他婉言谢绝了,“老伴儿瘫痪在床,一天二十四小时不能离人,我得陪着她,离不开。”
   王留根这家伙,还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第三位,叫冯金生。他的命运,要比前两位幸运多了。
   第一次看到他,也是在人民剧院大舞台上。
   七十年代初,一直到八十年代初,隔三岔五,公安就在人民剧院(那时候,改称为人民会场)里宣判罪犯。一次宣判大会上,一溜好几个人,有的戴着手铐或者脚镣,有的被绳子捆绑,各自胸前戴着一块白牌子,上面写着“某某犯某某某”的墨黑大字。要被判死刑的,名字上还划着大大的红色“X”。
   宣读判决书的人,身穿警服,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极富震撼力。
   宣读前,主持人介绍过他的名字:冯金生。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他是我一位高中同学的大哥,时任刑警队长。
   那次宣判会,被宣判的人一个也记不清了,宣读判决的冯金生的威风凛凛,却印在我脑子里。
   没想到,2002年,我与他又见了面,当时,我在学校里负责政教工作,他从公安退二线之后,被派到学校来,协助保卫科长做安保工作。我第一次与他见面的时候,他正在保卫科办公室写材料。身材发胖,头上有了白发,彼此寒暄之后,我告诉他第一次看见他的印象。他哈哈大笑,说,“那时候,还不到四十岁,血气方刚着呢。现如今,快六十岁的老头子,不中用喽。”
   说话的时候,有些气喘,后来,我了解到,他有肺炎,年轻的时候,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风餐露宿,落下了病根。
   他说“不中用”,只是谦虚之言。在学校,不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协助保卫科长,破除了不少盗窃案,制止了不少打架斗殴事件,还完善了学校保卫制度。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经过不断学习,除了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还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给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心理辅导,好些学生,在他的心理疏导下,迷途知返。
   他当时所写的材料,就是给全校学生上法治课准备材料。不久,他把写好的初稿拿给我看。他写的材料,有理有据,内容详实,针对性也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后来,他轮流给各个教学班讲法治课,赢得了学生们的赞誉,也起到了很好的法治教育效果。我也在地方报纸上看到他写的消息报道,读过他写的诗,对他由衷佩服。一个五十年代就从警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刑警队长,如今,能熟练书写文章和诗歌,能给高中生讲课,能进行心理疏导,真是了不起。
   社会犹如大熔炉,有的人,可以在大熔炉里越炼越精萃。老冯大哥就是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摸爬滚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淬炼成精品的人。
  
   结语
   八十年代以后,我在高中教书,一天四晌上班,忙得焦头烂额,很少有时间再去人民剧院。所以,我对人民剧院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
   那二十年,小县城被时代风暴卷裹,动荡变幻。蹲踞在县城中心的人民剧院,像一尊无量佛,始终安安静静,默默注视着动荡变幻。
   2023年8月25日星期五下午17点20完成初稿
  

共 998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民剧院,仅看题目就立刻回到了旧时光里。在那个年代,科技、文化设施不够丰富,人民电影院是颇为高级的公共文化生活场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在那个风狂的年代人民剧院也被红卫兵作为批斗大会的场所。是极具时代代表性。跟随作者笔端,读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在泛黄的旧时光里,依然清晰可见当时阶级斗争白日化的生活场景。文革时期女性地位处于弱势地位。马凌云就是惨遭迫害的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她所经历的无不带有这一历史时期特有的政治化痕迹。在那个时代,人们都生活在一个茫然失措的大环境中,该如何选择还是生活中女性的实际表现,由其在“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动荡时期,很难说怎样选择才是正确的。好在作者有一颗执着的求学之心,始终坚持自学,终于迎来了“恢复高考”光明时刻。虽然与沉浸式体验人民剧场舞台上的女同学失之交臂,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舞台生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空交错,终究莫负少年情。作者最终赢得了桃李满天下的云锦人生。与人民剧院有关的,马振华,王留根,冯金生这三个人,都不是演员,却在剧院上演了不同的人生片段,演绎了时代悲喜剧。这三个人被历史洪涛袭卷裹挟在一个巨大漩涡里不能自主地起落又沉浮。时光流转,东明县这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这些于舞台方寸间求生存的人们,他们或是玉石俱焚,或者于岁月沉淀中收获。正如作者所言“社会犹如大熔炉,有的人,可以在大熔炉里越炼越精萃。老冯大哥(冯金生)就是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摸爬滚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淬炼成精品的人。”人生悲喜皆匆匆。人生苦乐参半,生老病死是自然而然,而又是必然而然的自然规律,我们无可辩驳。每个人都在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生活道路上行走。人生中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都无法摒弃痛苦与快乐。人只有在悲喜中锤炼,才能让人类的真善美特质得到永恒!人生苦乐皆有缘,体验就是一种快乐,经历是一种积淀,如此,这样的人生才厚重。人民剧院流金岁月 ,虽然剧院早已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到它是文化记忆,历史的痕迹。散文以白描的手法,循着历史的足迹,在时光的齿轮中触摸生活的纹理。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戏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印迹,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如那时的老电影一样,令人回味,值得品读。【编辑:素心若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82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8-27 00:05:50
  堪破了人生悲喜,方得从容,认识了人生苦乐,方有潇洒。轻舟大哥好心态,好文章。我们的生活步履始终走在一条荆棘密布的路上。但轻舟大哥从来不会退缩,一如既往地挺起脊梁,秉持初心,书写自己的烟火文章。“富贵贫贱乐,男儿亦豪雄”快乐大哥其人其文,无疑是这句话最生动的注释。遥祝秋祺顺遂!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3-08-27 08:09:42
  谢谢,深夜编审,太辛苦了。是的,一座旧建筑,蕴含许多人的记忆,积淀时光印记。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8-28 21:55:5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3-08-29 12:24:07
  谢谢社长鼓励,共同享受码字快乐。
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9-02 11:12:12
  我对我们县城的人民剧院也有很深的印象,而且这种印象全是来自大哥文中所说的审判犯人。我那时还在一中读书,学校组织去看公审大会,那场面给我很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人民剧院在我心里仅有这一种形象,因为我从来没在那儿看过戏。
   人民剧院只是一个载体,大哥通过它,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是一篇非常厚重的富有悲悯情怀的佳作。
闲云落雪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